我國發行的賑災郵票
我國第一套為突發性重大災害發行的郵票—《賑災》特種郵票

1991年夏,,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災。受災面積達18個省市,受災人口達幾億人。面對災情,舉國上下掀起了抗洪救災的高潮,捐物、捐款、賑災義演的事跡到處可見,充分體現出中國社會從政府到人民群眾的救災精神和中華民族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
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郵電部決定發行賑災郵票,銷售收入全部用于救災。9月14日,我國第一套為突發生重大災害而發行的郵票—《賑災》特種郵票(志號:T168)發行,共1枚,面值80分,發行量4000萬枚。郵票由王虎鳴、趙玉華設計,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為主題。印刷機構: 北京郵票廠。
郵票圖案采用抽象的象征手法,以兩只手緊握的金色線條構成紅色心形圖案,鮮明地表達了災害面前神州大地處處伸出的溫暖之手,處處跳動著中華兒女的赤子之心。郵票下部用一種抽象的暗藍色代表各種災害,更加襯托紅心的強烈視覺沖擊力,并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八個字設計在郵票上端,使賑災主題更加明確、突出。
我國第二套為突發性重大災害發行的郵票—《抗洪賑災》特種郵票
1998年入汛以后,我國長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直接領導下,人民子弟兵與災區人民頑強拼搏,,取得了抗洪搶險斗爭的重大勝利。全國各地踴躍捐款捐物,全力支援,體現了中華民族血脈相連,萬眾一心的骨肉之情。此套郵票是今年增加發行的賑災附捐郵票,其全部銷售收入用于抗洪救災和重建家園。
9月10日國家郵政局將發行全套1枚的《抗洪賑災》附捐郵票,郵票面值50分,附捐金額50分,發行量3000萬枚。這樣此票的發行可以為備受洪水肆虐的災區募集資金1500萬元,廣大集郵愛好者將通過購買郵票為抗洪賑災貢獻綿薄之力。
1998年9月發行的《抗洪賑災》郵票,從設計到印制完成僅用了12天,創下了建國以來郵票印刷史上的新紀錄。
我國第三套為突發性重大災害發行的郵票—《萬眾一心抗擊“非典”》特種郵票
我國第三套為突發性重大災害發行的郵票是為了表達對戰斗在抗擊非典一線的全國廣大“白衣天使”的崇高敬意,國家郵政局于2003年5月19日特別發行《萬眾一心抗擊“非典”》郵票一套1枚,編號為特4-2003,發行量為1250萬枚,郵票面值為80分。國家郵政局決定:將把該郵票發行的全部收入捐贈給衛生部門,其中包括500萬元現金和價值500萬元的郵票和郵品。

我國第四套為突發性重大災害發行的郵票—《眾志成城》特種郵票
國家郵政局昨天特別發行《抗震救災 眾志成城》附捐特種郵票1套。該郵票的發行距離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僅8天時間,是中國郵票發行史上時間最短、最迅速的一次。
附捐郵票是為了給福利、健康、賑災或者其他慈善事業籌集資金而在郵票面值以外增加附捐金額的一種郵票。此次發行的抗震救災附捐郵票面值1.20元、附捐金額為1元,總售價為2.20元。發行期一個月,銷售期截至6月20日。
《抗震救災 眾志成城》附捐郵票采用主、附票形式,畫面表現了全國各族人民在嚴重的地震災害面前手拉手、心連心,眾志成城的堅定意志和無私奉獻精神。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把此套郵票的全部郵資收入和附捐款共2860萬元捐贈給地震災區。

另外,我國臺灣地區曾發行賑災附捐郵票:

外國也曾發行過賑災郵票,日本1923年10月25日發行過賑災郵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