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聲八病》記要
彭城奔牛編錄
古漢語分四聲,平、上、去、入。(現代普通話里沒有入聲)元朝時曾把入聲派入平、上、去、三聲中。元朝后,明、清王朝沒有接受元朝的做法,還是延續古代做法。 平聲三十韻部、上聲二十八韻部、去聲三十韻部、入聲十七韻部。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詩韻新編》 四聲為平、上、去、入。 八病為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 1、平頭 五言詩第一句,第一、二字,不得和第二句第一、二字同聲調。 如:今日良宴會,觀樂難具陳。 平入 平入 平頭——是指上下句頭兩字聲調一致為平頭病,并不是指都必須是平聲。 如:仄仄平平仄(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平平仄仄平(平仄在對句中是相反的)。 2、上尾 王力《漢語詩律學》指出:出句句腳上、去、入具全是理想形式,否則犯上尾。臨近兩個同聲小病,三個同聲大病,四個同聲嚴重上尾。 如:唐,儲光箴《石甕亭》; 遙山起真宇(上),西向盡花林。 下見宮殿小(上),上看廊廡深。 苑花落池水(上),天語聞松音。 君子又知我(上),焚香期化心。 出句句腳不能同一聲調,同一聲調就是嚴重上尾。 3、蜂腰 宋,《蔡寬夫詩話》云:“所謂蜂腰、鶴膝者,蓋又出于雙聲之變,若五字首尾皆濁音而中一字清,即為蜂腰;首尾皆清音而中一字濁,即為鶴膝,尤可笑也。” 蜂腰:仄仄平仄仄 鶴膝:平平仄平平 蜂腰的例子: 如,張衡詩: 邂逅承際會 仄仄平仄仄(以濁音夾清音) 還有:坐地日行八萬里 仄仄仄平仄仄仄 蜂腰在格律詩中是八病之一,但是,在楹聯上卻是合格的。楹聯學家巧妙地利用格律詩的清規,編成嵌名聯的合格聯式。(句式) 如:X X 蘇 X X X X 軾 X X 變成一付很好的嵌名蜂腰格對聯。 4、鶴膝 鶴膝的例子: 徽音冠青云 平平仄平平(以清音夾濁音) 5、大韻 《文鏡秘府論》“五言詩若以新為韻,上九字中,不得用與新字同屬一個韻部中的字。”如不能用津、人、民、塵、身、春等,否則犯大韻。 五言詩:X X X X X X X X X 新 前面九個打叉的字中不能用新韻,用了叫犯大韻。 如,沈約詩: 漢壁含遺篆,名山多逸詞。 遺、是支韻,詞、是四支韻。 6、小韻 五言10字中不僅不能和入韻字韻同,不入韻與中間字,也不準同韻。否則,犯小韻。 如: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中、是一東韻,紅、也是一東韻。中間也不能同一韻部,同了,犯小韻。 7、旁紐 旁紐,雙聲也,中間不能隔字。 如雙聲字:黃昏(h h)中間加一字,就不講。 8、正紐 何謂紐?漢字四聲,平、上、去、入。 紐以四聲,正紐者,東(平)、董(上)、凍(去)、督(入),是也。詩詞中,不允許一句有一紐中的兩音。 如:冰凍起東風 東、風,放在一句中,犯大韻。 凍、東,放在一起犯正紐病。 還有:東鄰存董酒(犯紐)。 聲明:“四聲八病”記要,是編者聽完黃新銘先生詩詞課后根據課堂筆記編錄。未經黃新銘先生過目,內容如有差錯純系編者筆錄、理解之誤,與黃新銘先生無關。 “四聲八病”,古已有之,今人解說皆取之于古人,大同小異,難免與前人有雷同之處。 ——公元2008年11月11日。 注:黃新銘,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華詩詞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徐州市詩詞協會第一、二、三屆副會長,徐州市楹聯家協會顧問。師承王力教授,出版編著有《日本歷代名家七絕百首注》,《中華詩詞教學》,《徐州詩詠》,《詩詞曲聯寫作技巧談》,《干紅記》,《蘇魯豫皖邊區行》等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