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你明明白白喝豆漿喝出健康
口感純香的豆漿一直是傳統早餐的主角,而近來發生的牛奶三聚氰胺事件使豆漿機持續熱銷,有更多的家庭回歸傳統,把熱乎乎的豆漿捧上了餐桌。不過,也有人發出“豆漿與牛奶誰更有營養?”“豆漿可以當水喝嗎?”等許多疑問—— 專家提醒:豆漿營養豐富,但自制豆漿也不宜過濃,飲用時一定要適量,每人每天不超過2杯為好 豆漿是中國人傳統早餐的主角,口感純香,老少咸宜。而近來牛奶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市場上豆漿機熱銷,有更多的家庭回歸傳統,把熱乎乎的豆漿捧上了餐桌。 的確,研究證實,最傳統的豆漿——就是用黃豆,也叫大豆做的,所含的優質植物蛋白質,如同動物性蛋白一樣建造、維護著我們的身體,卻不像動物性蛋白那樣對心臟、腎臟增加許多負擔;它同時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重要礦物質,如鈣、鎂、磷等;尤其是它所含的異黃酮素、大豆皂甙等特殊成分,還可以起到對內分泌的雙向調節功能,可以減輕更年期婦女的骨質流失,甚至潮紅、頭痛等現象。 不過,也常有人發出“豆漿與牛奶誰更有營養?”“豆漿可以當水喝嗎?”等許多疑問——那么,豆漿,到底怎么喝才更健康呢? 熱豆漿是否可以代替牛奶? 負責全家人早餐的劉阿姨:我家新買了豆漿機,打出的豆漿又稠又香,家里人都喜歡。不過,早上喝熱豆漿可以代替牛奶的營養嗎? 專家:讓我們先看一看牛奶和豆漿有什么區別—— 蛋白質:牛奶和豆漿都是優質蛋白。一個是動物蛋白,一個是植物蛋白。 礦物質:牛奶含鈣量豐富。豆漿鈣含量沒有牛奶高,鉀鎂含量卻更豐富。 維生素:牛奶中維生素A、B含量豐富,豆漿中含量不多;而豆漿中維生素E和維生素K較多,牛奶中這兩種維生素較少;豆漿中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可減少更年期婦女鈣流失,而牛奶中含有促進鈣吸收的乳糖和維生素D。 膳食纖維:牛奶中不含有膳食纖維,而豆漿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纖維。 脂肪:牛奶中含有少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而豆漿含有少量不飽和脂肪和降低膽固醇吸收的豆固醇。 這樣一比較就可以看出,牛奶和豆漿各有所長。哪種營養都很好,不能相互取代,兩種都食用一些作用互補更好。 豆漿和雞蛋不能同時吃嗎? 兒子剛上小學的林女士:我經常用煮沸的豆漿沖雞蛋,做成豆漿蛋花給兒子喝。但最近聽鄰居說用豆漿沖蛋不好,還說,豆漿和雞蛋不能同時吃,好像會影響營養吸收,這是真的嗎? 專家:雞蛋含的蛋白質、氨基酸比例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人體吸收,營養利用率高達98%以上;而豆漿也很受人們喜愛,并以高蛋白、低脂肪而享有“植物奶”的美譽。可這兩種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營養食物的搭配食用卻有許多講究。 首先要肯定的是,雞蛋與豆漿、豆腐搭配可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如血清膽固醇高的人,每天吃1個雞蛋,與豆漿或其他豆制品同吃,豆固醇可減少膽固醇吸收,大豆磷脂可促進膽固醇代謝。普通人吃其他膽固醇高的食品時,也最好同時吃些豆制品。 要注意的是,用熟過的豆漿煮雞蛋蛋白質才易吸收——生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質,可抑制人體胰蛋白酶的活性,影響蛋白質吸收;而生雞蛋的蛋白中含黏液性蛋白,如果和胰蛋白酶結合,會阻礙蛋白質的分解。所以不能用生豆漿煮蛋。 但胰蛋白酶抑制劑和皂素等物質,經高溫處理后可以被破壞。所以,豆漿完全煮開后,繼續用小火慢煮10分鐘左右,使這些物質消除,然后再煮雞蛋,就不會有不良影響了。 林女士喜歡用煮熟的豆漿沖生雞蛋,認為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方法。其實,雖然熟豆漿的溫度是100℃,但沖了生雞蛋后溫度降到80℃-90℃,這樣的溫度并不能使雞蛋完全熟透,安全性沒保障,而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不能達到最好。 而且,要注意的是,吃豆漿和雞蛋的同時,還應該吃些糕點、饅頭、稀飯等淀粉類食物,讓豆漿所含蛋白質在淀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此外也可防止蛋白質在人體內轉化為能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發揮補益作用;同時吃點心還能減輕肝臟和腎臟的代謝負擔。 豆漿對瘦身有幫助嗎? 熱心健美的田女士:我看到網上說韓國美女會采用豆漿+黃瓜的瘦身法,說是既有營養又有不錯的瘦身效果……這有理論根據嗎? 專家:豆制品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分解體內的膽固醇,促進脂質代謝,使皮下脂肪不易堆積。豆漿含有大量的大豆異黃酮等成分,這些成分在消化吸收的過程中,可以抑制人體吸收碳水化合物、脂質、糖類,發揮燃燒脂肪的效果,所以能幫助瘦身。 愛美的女性可以每天早餐喝兩碗豆漿+一份點心(油條除外);晚上睡覺前再喝1碗豆漿,正餐以清淡的素食為主,也可以把豆漿和其他的食物一起烹調。不過因為豆漿并不是完全沒有熱量,所以還是要注意不要攝取過量。而且,白開水照常要喝。 濃豆漿當水喝易患腎結石? IT行業的許小姐:我不喜歡喝白開水,卻特別喜歡豆漿、豆奶等飲料,現在更是自己拿豆漿機做出濃豆漿,又香又好吃。可拿給我男朋友喝時,被他批評,他告訴我說,拿豆漿代替水喝容易得腎結石。 專家:豆漿是健康飲品,但再營養的東西吃起來也要有限度,更不能代替飲水。每天豆漿一杯有利于預防骨質疏松,可每天一大瓶豆漿可能會帶來副作用。確實有醫生發現,不少腎結石患者都有大量飲用濃豆漿的歷史。 黃豆屬于高鈣、高蛋白、較高嘌呤食物,長期超量飲用高濃度豆漿,會增加腎臟負擔,易引起尿鈣排出增多及高尿酸血癥或痛風。有個人的鄰居是做豆漿的,常年供給他沒稀釋的濃豆漿,他基本上每天當水喝,結果患上了雙側多發性腎結石。 市場上買來的豆漿一般不會誘發腎病,因為它沒有那么濃。現在許多人自己在家自制豆漿,放水不足,以為越濃稠越好喝,多的豆漿怕浪費,就一次性全喝掉。這樣的濃豆漿,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人是不能飲用的……過量飲豆漿也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而出現腹脹、腹瀉等癥狀。 一般每人每天喝1~2碗豆漿就好。如果在家榨豆漿,每個人的黃豆用量最多不應超過50克,榨時最好多加一倍水來稀釋。如果當天個人喝豆漿用的黃豆已經達到50克,其他豆制品最好少吃。如果自制豆漿做多了,喝不完的放在冰箱保存好,隔時再飲。 用堅果磨豆漿“高油” 家庭主婦程阿姨:黃豆如果混其他的豆料、堅果來榨豆漿是不是營養更高?我是感覺雜豆果在一起,口感上更豐富而美味。 專家:家庭自己磨的豆漿里面最好是采取幾種雜豆,甚至可以加入玉米、蓮子等。這種混合豆漿可以經常喝,因為單一食物的營養成分會有缺陷,各種類之間充分的營養互補能保證健康需求。同時,其他豆類,如綠豆、黑豆、紅小豆等,油脂含量沒有黃豆高,喝這種豆漿比較健康,但也要限量飲用。 但是,用花生等堅果榨豆漿不宜提倡,因為油脂含量過高,對健康無益。尤其是有的人喜歡把堅果與黃豆一起榨豆漿,連漿帶渣當粥喝。這種堅果豆漿其實就是多種“油”的混合液,黃豆本身就含有很高的油脂,再加上高油脂的堅果,其含油量非常高。這種豆漿不僅含有高脂肪、高熱量,而且還含有高鈣、高嘌呤。 紅糖能讓豆漿不性涼? 腸胃不太好的于小姐:我聽說消化不良的人要少喝豆漿,同事建議我可以把豆漿加點紅糖來喝,我試了試,那樣喝起來的確味道不錯。 專家:中醫認為豆漿性質偏寒,消化不良、腎功能不好的人要少喝豆漿。另外,豆漿在酶的作用下能產氣,平素胃寒、噯氣者,腹瀉、夜間尿頻遺精腎虧的人也要少喝豆漿。 但豆漿不宜加紅糖來喝,因為雖然喝起來味甜香,但紅糖含有多種有機酸,容易和豆漿里的蛋白酶結合,容易使蛋白質變性沉淀,不容易被人體吸收。而白糖就不會有這種現象,并要待豆漿煮熟后再放糖。 豆漿要敞開鍋蓋煮透 白先生:聽說有的人吃了未煮熟的豆漿會惡心、嘔吐、腹瀉…… 專家:有人在家燒煮豆漿時,看到泡沫上涌就誤以為已經煮沸了,其實這是豆漿中有機物質受熱膨脹形成氣泡上冒造成的“假沸”現象。 沒熟的豆漿對人體是有害的。黃豆中的皂角素,能引起惡心,嘔吐,消化不良;還有些酶和其他物質,能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導致代謝障礙……以上都會引起中毒癥狀。 豆漿經過100℃高溫燒熟煮透,有害物質都會全部破壞,使豆漿對人體無害。所以煮時要用匙充分攪拌,還必須敞開鍋蓋讓有害物質隨著水氣揮發掉,直至真正煮透后才能吃。 豆渣有豐富的膳食纖維 吳先生:我家豆漿機打出的豆漿跟豆渣混在一起。這些渣有營養嗎? 專家:只要用料講究,不妨把豆渣一起吃掉。只要吃得慣,這種做法更健康。豆渣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尤其適合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食用。將蔥花放在油鍋里爆香后炒豆渣,或者用豆渣攙肉做丸子,也很不錯。 要提醒的是,做豆漿的豆至少要浸泡6小時。因為大豆外層的厚纖維會妨礙蛋白吸收,必須充分浸泡。且大豆本身含微量黃曲霉素,充分浸泡,反復熬制才能使其含量大大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