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需要“九商”
在人生成長發展的道路上,人們開始注意到學習運用“智商”和“情商”,這對人生和事業的發展是有益的。 其實,我們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棵大樹的話,它也有樹根、樹干和果實枝葉,人生這棵大樹要茁壯成長,結出豐碩的果實,創造事業成功生活幸福的一生,需要“九商”,即:“心商”、“德商”、“志商”、“智商”、“情商”、“逆商”、“悟商”、“財商”和“健商”。 人生之根——“心商”、“德商”、“志商” “心商” 所謂“心商”,就是維持心理健康,調試心理壓力,保持良好心理狀況和活力的能力。這是由作家趙中川先生提出的。他認為心商是基礎,是人生成功之根。 事實確實是如此。心態決定人生。心態就是人們內心活動,是一個人思維的習慣狀態,是人生情緒和意志的遙控器,它決定人生的方向和質量。從大的方面來看,心態分兩種:一種是積極心態,它和自信相伴,和快樂相伴,適應現實,“內心”索取,具有求勝性格,它是心靈的良藥,將吸引成功、快樂、財富和健康;另一種是消極心態,它和自卑相伴,和煩惱相伴,抱怨環境,“向外”索取,具有求敗性格,它是心靈的毒藥,將排斥成功、快樂、財富和健康,甚至奪去人的生命。 成功者和失敗者的重大差異,在于心能的差異,心強→志強→力強,心弱→志弱→力弱。凡是成功者都具有強大的心能,如觀念、情感、意志、態度、習慣等;相反,凡是失敗者都是心能不足。因此,心商是人生本源,直接決定人生過程的苦樂與成敗。 “德商” 所謂“德商”,就是一個人的道德和品格修養。古人云:“道之以德”,“德者得也”。就是告訴我們,要以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得到人生的樂趣、生命的精彩。“小勝在智,大勝在德”。古今中外,一切真正的成功者,在道德上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現實中的大量事實說明,很多人的失敗,不是做事的失敗、能力的失敗,而是做人的失敗、道德的失敗。一切工作、事業上的成就,歸根到底是源于做人的成就。 “志商” 所謂志商,就是確立人生志向和目標的能力。人生因理想而偉大。人要成功,首先要有成功的意念,要有雄心壯志,使想成功的強烈欲望滲入到人的潛意識里。“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三國演義》中曹操語)這告訴我們,要成為英雄(成功者),需要有兩個條件,即大志和良謀,大志處于首要地位,大志是大成的首要決定因素。美國哈佛大學曾對300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其中僅15人有明確的志向和目標(占15%),但20年后,這15個人的財產超過那285個人財產的總和。 人生是小志小成,大志大成。人生的發展規律是:志向→啟動目標→啟動夢想→啟動欲望→啟動性格→啟動態度→啟動習慣→決定人生命運。志向和目標,是改變人生的最好“工具”。丘吉爾說:“我成功的秘訣有三條:第一是決不放棄,第二是決不決不放棄,第三是決不決不決不放棄。”言簡意賅,道出了成功規律。許多人的失敗,不是因為沒有才干,而是缺乏志向和清晰的發展目標。 人生之干——“智商”、“情商”、“逆商”、“悟商” “智商” 所謂“智商”,就是人的智力發展水平。《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是:智商=智齡÷實足年齡×100,如果一個兒童的智齡與實足年齡相等,則智商為100,說明智商中等,120以上為聰明,80以下為遲鈍。這是美國心理學家推孟等在上個世紀中葉提出來的,幾十年來這一概念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智力的發展。 智商,主要是文化、知識,反映在一個人身上如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等等,是人們運用分析、運算、邏輯等理論的能力解決自然中的問題,是一個人的科技能力問題,是解決做事的問題。智商,有先天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開發和訓練。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一個健康的人,終其一生只利用了他固有能力的10%”。有的還認為只利用了6%、4%,甚至更低。所以,美國《使用你的大腦》一書的作者拉尼·布贊教授說:“你的大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人才開發有家庭開發、社會開發和自我開發,而關鍵是自我開發,就是要有自我開發的意愿、熱情、方法并形成自我開發的習慣,這是造成人才成長重大差異的根本原因。 “情商” 所謂“情商”,就是認識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這是由美國耶魯大學彼得·薩洛維教授提出來的,為人生成功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情商包括五個基本內容:(1)認識自己的情緒,主要是自知、自信。(2)管理自己的情緒,主要是自我調節、自我控制。(3)自我激勵,主要是設定目標,保持激情。(4)同理心,就是認識感知他人的情緒,了解別人的感受,與人融洽相處。(5)人際關系管理,就是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與技巧。這些知識和能力,是運用人類已有知識處理人際關系問題,是解決做人的問題。 人際關系是人生事業成敗的重要領域。情商高的人,人見人愛,總是能得到眾多人的擁護和支持,有利于人生成功。同時,人際關系是人生重要資源,一個人關系多→必然朋友多→必然信息多→必然機會多→必然財富多,從而形成新的“馬太效應”。認識什么人,有時比擁有知識、金錢更重要,凡成功者都會有一大批高人做朋友。王鼎鈞說過:“人生不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且極可能是近大者大,近小者小。”我們一般人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較重視,而對“近大者大”卻認識不足,其實這是成才的捷徑。為什么“近大者大”?主要是在“近大”的過程中,價值觀、知識和能力可以“移植”。情商,涵蓋了人的自制力、熱情、毅力、自我驅動力等,可以幫助人們開發潛能,是企業家必備的素質。 “逆商” 所謂“逆商”,就是如何認識逆境和戰勝逆境的能力。這是美國著名學者保羅·史托茲明教授提出的。他認為人生成功智商、情商固然重要,但在更大程度上取決于逆商。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說過:“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于弱者則是一個萬丈深淵。” “順境顯示高尚或邪惡,逆境顯示堅韌或怯懦。”著名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說:“苦難是人生最好的教育”。古今中外大量事實說明,偉大的人格無法在平庸中養成,只有經歷熔煉和磨難,愿景才會激發,視野才會開闊,靈魂才會升華,才會走向成功。一個人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必然做常人不能做的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生吃苦就是吃補,是補意志,補知識,補才能,補靈魂。 “悟商” 所謂“悟商”(也就是“靈商”),就是一個人對人和事物本質的慎思明辨的頓悟能力。這是由香港著名企業家李嘉誠先生提出的。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也說:“人生最重要的是悟性和韌性”。人生有了悟性,就能驅使我們把著眼點放在意義和價值的追求上,促進創造精神,學會做人、做事、拿得起、放得下,把經驗轉化為智慧,無論是順境或逆境都能從容前進。 悟商是人生的一大智慧,悟性是看到事物后面無形的精神因素,而無形勝有形。我國享有“雜交水稻之父”美譽的著名科學家袁隆平,在考察水稻生長情況時,偶然發現有一棵水稻格外粗壯醒目,猶如鶴立雞群,他頓然悟出這是天然雜交所成。于是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終于培育出了給我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產水稻。一位企業家說,作為一個企業家要做到兩個字,一個是“忍”字,要能容忍文化的劣根性、人性陰暗面的斗爭;一個是“悟”字,就是要把人生和事業的本質看清楚。想想,有多少人跌倒在這兩個字上!在人生成長發展的道路上,悟商高低,對人生影響巨大,可以說“一悟值千金”。 人生之果——“財商”、“健商” “財商” 所謂“財商”,就是理財能力,特別是投資收益能力。這是由美國房地產和投資公司羅伯特·T·清崎和咨詢專家沙倫·L·萊希特在兩人合著的《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提出來的。清崎的父親與朋友的父親,在對待金錢上有截然不同的兩種看法。他經過研究,接受了朋友父親的建議,即: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而是讓金錢為我們工作,并因此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家。現實生活中,正是由于人的理財能力的不同,所以才出現了“窮爸爸”和“富爸爸”兩種不同的人生結局。 “健商” 所謂“健商”,就是一個人對健康的智慧和維護健康的能力。這是由加拿大醫學博士謝華真教授提出來的。健商有五個要素:(1)自我保健。就是通過樂觀信念和健康生活方式達到最佳健康水平。(2)健康知識。健身知識有助于人們對健康保護因素的了解與應用。(3)生活方式。就是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它對健康至關重要。(4)健康心理。心理健康生活,心理、身體與疾病之間有著雙向作用。(5)生活技能。要通過合理的膳食、適當的運動等來提高健康水平。 健康高于財富。在我國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人們一味追求金錢,忘記對健康的維護和投資,這是一大誤區。要認識到,財富重要,健康更重要。 總之,人生成功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人們運用人生智慧通過奮斗得來的。“九商”是人生的大智慧,只要努力提高“九商”智慧和能力,追求人生全面均衡發展,才能構建人生成功幸福的大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