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自笙盈泓旸《逍遙丸與加味逍遙丸(丹梔逍遙丸)》
逍遙丸
逍遙丸來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清代著名醫學家葉天士稱贊其為“女科圣藥”。 此方專為肝郁脾虛、脾失健運之證而設,為中醫調和肝脾的名方,備受歷代醫家的推崇。 【產品成份】 柴胡、當歸、白芍、白術(炒)、茯苓、薄荷、生姜、甘草(炙)等。 【功能主治】舒肝健脾,養血調經。用于肝氣不舒,胸脅脹痛,頭暈目眩,食欲減退,月經不調。【產品特點】 1、純中藥制劑,安全無副作用。 2、經典古方,現代工藝,濃縮精制,藥效顯著。 3、舒肝解郁,調節內分泌平衡,快速顯效。 4、治療范圍廣泛,針對婦科常見疾病,均有一定療效藥。 5、針對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也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加味逍遙丸 【處方】 柴胡 300g 當歸 300g 白芍 300g 白術(麩炒)300g 茯苓 300g 甘草 240g 牡丹皮 450g 梔子(姜炙)450g 薄荷 60g 【制法】 以上九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姜100g,煎液泛丸,干燥, 即得。 【性狀】 本品為黃棕色的水丸;味甜。 【功能與主治】 舒肝清熱,健脾養血。用于肝郁血虛,肝脾不和,兩脅脹痛,頭 暈目眩,倦怠食少,月經不調,臍腹脹痛。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 次。 【注意事項】 1.孕婦慎服。 2.忌氣惱勞碌。 3.忌食生冷油膩辛辣食物。 4.平素月經量正常,突然出現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月經后錯、經量過少,須去醫院就診。 5.經期延長,月經量過多合并貧血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青春期少女及更年期婦女應在醫師指導下服藥。 7.一般服藥一個月經周期,其癥狀無改善,或月經量過多,或經水淋漓不凈超過半個月,或出現其他癥狀者,應去醫院就診。原方沒有牡丹皮、梔子,名“逍遙丸”,加入二味后名“加味逍遙丸”,又稱“丹梔逍遙丸”。本品可用于遷延型或慢性肝炎的肝區身、轉氨酶高、有熱象的患者,以及月經不調、食欲不振、身體倦怠,屬于肝郁脾虛者。亦可用于膽囊炎、膽石癥、肝膿腫等肝膽系統疾患的善后調理。 逍遙丸 藥品名稱: 逍遙丸 分類: 中藥 科別: 內科 類別: 和解劑 藥品組成: 柴胡、當歸、白芍、白術、茯苓、甘草、薄荷、生姜 性狀: 功能主治: 疏肝健脾,養血調經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規格: 200丸/瓶。每36丸重9克 禁忌: 注意事項: 1. 忌食寒涼、生冷食物。 2. 孕婦服用時請向醫師咨詢。 3. 感冒時不宜服用本藥。 4. 月經過多者不宜服用本藥。 5. 平素月經正常,突然出現月經量少,或月經錯后,或陰道不規則出血應去醫院就診。 6.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長期服用應向醫師咨詢。 7. 服藥2周癥狀無改善,應去醫院就診。 8. 對本藥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9. 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10. 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 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師或藥師。 逍遙丸新用途 逍遙丸是一種價格便宜的常用中成藥。傳統應用于肝郁血虛,肝脾不和所致的口燥咽干、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兩脅脹痛等癥。近年來發現,遙遙丸經中醫辨證后靈活使用,對下列幾種疾病也有較好療效: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方法是口服逍遙丸1小袋(約9克),日服3次,30天為1個療程,服至痊愈止。該處方中的生姜、白術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欲。茯苓對實驗性潰瘍病有一定預防效果,柴胡及芍藥不僅鎮痛,其中芍藥、甘草還可解除痙攣。諸藥配合,具有疏肝解郁,緩急止痛之功效,故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效。 慢性肝炎 方法是用逍遙丸大密丸(9克),日2次,溫開水送下,1個月為1療程。其治療機理是方中當歸、茯苓能使肝細胞糖元蓄積正常,又能抑制炎癥反應;柴胡、甘草對慢性肝損害有效,亦有抑制脂肪肝發生和纖維增生作用;當歸、茯苓有明顯降酶效果,抗肝細胞壞死的作用顯著,故對于慢性肝炎的治療有良效。 高脂血癥 方法用逍遙散沖劑,每次1袋(6克),日服3次,15天為1個療程。臨床觀察表明,逍遙丸具有明顯的降脂作用,且療程短,見效快。長期服用無毒副作用,停藥后血脂不易反彈,是一種較好的降脂藥物。 丹梔逍遙丸新用途 原方沒有牡丹皮、梔子,名“逍遙丸”,加入二味后名“加味逍遙丸”,又稱“丹梔逍遙丸”。別名:舒肝和血丸、丹梔舒肝丸、丹梔逍遙丸; 本品可用于遷延型或慢性肝炎的肝區身、轉氨酶高、有熱象的患者,以及月經不調、食欲不振、身體倦怠,屬于肝郁脾虛者。亦可用于膽囊炎、膽石癥、肝膿腫等肝膽系統疾患的善后調理。 定義:主要成分:牡丹皮、梔子(炒焦)、柴胡(酒制)、白芍(酒炒)、當歸、茯苓、白術(土炒)、薄荷、甘草(蜜炙)。 功能主治 舒肝解郁,清熱調經。用于肝郁化火,胸脅脹痛,煩悶急躁,頰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熱,以及婦女月經先期,經行不暢,乳房與少腹脹痛。 編輯本段藥品新用途 丹梔逍遙丸是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所載“逍遙散”基礎上加丹皮、梔子二藥組成。方藥組成為丹皮、梔子、柴胡、芍藥、當歸、茯苓、白術、甘草,用于月經不調、潮熱自汗或盜汗等癥的治療。該藥用于更年期綜合征、抑郁癥、慢性乙型肝炎等多種疾病的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更年期綜合征多由肝腎虧虛、陰陽失調所致,臨床表現為急躁易怒、心煩失眠、潮熱汗出。對此病,西醫主張使用激素替代療法,中醫多從滋補肝腎入手,但療效不甚滿意。不少病人用藥后出現痞滿、兩脅脹痛等癥狀,其原因為此證兼有肝郁化火、氣滯不舒之病變。丹梔逍遙丸中丹皮、梔子清熱除煩,柴胡疏肝理氣,一般使用兩周后即可明顯見效。鞏固治療一個月后可愈。 抑郁癥當今社會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加大,抑郁病人日漸增多。這類病人常見癥狀為悶悶不樂,對日常事情喪失興趣,自感頭暈乏力,胃脘不舒,胸悶氣短等,甚至堅信自己患了某種疾病,到各醫院求醫,但各項檢查指標均為正常。應用丹梔逍遙丸清心除煩,舒肝解郁,方中當歸、白芍有助肝之條達功能,故具有穩定病人情緒,減輕癥狀之作用。與抗抑郁劑相比,該方沒有依賴性及副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病人常感情緒不暢,并伴有肝區疼痛、面色萎黃、失眠多夢等癥,或有輕度肝功異常。中醫認為,肝為“剛臟”,性喜柔潤。方中當歸、白芍養血柔肝,舒肝理氣而不燥;丹皮、梔子清熱涼血,且有健脾化濕功能。全方調理氣血,舒肝健脾,對肝郁脾虛型乙肝療效滿意。有關研究表明,此方能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降低轉氨酶,對試驗性肝損傷有保護性作用。 以上三病雖病種不同,但同屬肝郁脾虛兼有郁熱之證,故用舒肝理脾清熱法治療,均能取效。丹梔逍遙丸是在古方基礎上加減而成的著名的舒肝理脾常用方劑,可廣泛用于臨床各科疾病的治療。如治療乳腺小葉增生,可加丹參、郁金、川芎、夏枯草等;治療肝脾腫大,加鱉甲、牡蠣、丹參等……只要符合肝郁脾虛、血虧郁熱證,應用本方加減,均能收到很好療效。 肝火旺服丹梔逍遙丸 小王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剛過新年工作任務繁重,各種聚會也多,使他的身體開始吃不消了,還很煩躁,常常不由自主地發火,更令他心煩的是排尿出現了問題,經常尿灼,尿痛……去醫院醫生說是肝郁血虛、化火生熱,給他開了一些藥,其中的“丹梔逍遙丸”讓小王很納悶,逍遙丸不是女同志吃的藥嗎?醫生是不搞錯了?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男科主任郭軍介紹,丹梔逍遙丸即丹梔逍遙散,它是在逍遙散的基礎上加入了丹皮、梔子。適用于肝郁血虛、化火,即肝火旺導致的煩躁易怒、頭痛目赤、食欲不振、口干口苦、小便澀痛,月經不調、乳房脹痛等病癥。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心理特點,該藥傳統上在婦科運用得比較多,但并不是說就是女性專用藥。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丹梔逍遙散具有解熱、抗炎、抗菌、降谷丙轉氨酶、利膽、抗胃潰瘍、降血脂、降血壓、調節子宮機能等作用。因此在多種疾病中均可辨證使用該藥,例如男科中前列腺炎,早泄等病癥。值得一提的是,該藥治療抑郁癥也有很好的療效。更年期綜合征患者常出現急躁易怒、心煩失眠、潮熱汗出,也可加減使用丹梔逍遙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