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北京中軸線
這條中軸線始于元朝,至明清兩朝形成了現有的規模。明清時的北京城,皇宮居全城中心,受三重城垣包圍,皇城是朝廷重地,禁止一般百姓進入;內城居住著官僚和商人;外城為一般平民居住。
說起中軸線的魅力,我聽過這樣一個傳說。清朝時有個外國使者要到北京來朝見皇上,但他表示不想給中國皇帝下跪。于是,中國清朝的官員讓這個外國使節從前門走進北京的皇城。 這個使節進入前門后,看到了清朝的第一道門,大清門,他發覺眼前的景物不一樣了。在此之前,北京城全是灰墻灰瓦,然而走過大清門,他看到建筑物的顏色都是黃瓦紅墻,一條大道把他一直引向天安門。 他看到天安門上黃琉璃瓦,紅柱子,紅墻身,前面是白色的金水橋,白色的華表,白色的石獅子。當他走過金水橋、天安門后,又見到一座和天安門一模一樣的建筑——端門。走過端門、穿過端門廣場,看到的是午門。午門城墻兩面伸出來,像個巨人伸出雙手,歡迎使者。在高大的城墻面前,人顯得很渺小。午門上有吹號的迎賓隊伍,午門前有一個鐘樓,一個鼓樓,有鐘鼓齊鳴。 接著,使節又走過內金水橋,終于到達皇城。在見到中國皇帝之前,他還需要走過太和門。他跟著禮部官員走過太和門,看到了太和殿。太和殿建在一個高大的三層石臺階上。爬到石臺階上之后,外國使節說,我不得不下跪了,我跪的不是中國皇帝,而是中國如此輝煌的建筑。 外國使節走過的,只是北京中軸線很小的一部分。 現在,北京奧運會場館的建立,使北京的中軸線向北延伸,長度達到了25公里。下面的圖片從中軸線的起點永定門開始,一直引領你沿著中軸線從古老走向現代。 ![]() 提起北京的中軸線,人們都不會陌生。可是如果說到由中軸線串聯起的建筑,恐怕不會都能說全。這條長達7.8公里的中軸線,匯集了北京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見證了北京城的變遷。建筑大師梁思成這樣贊美:“一根長達八公里,全世界最長,也是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前后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的分配都是以這中軸線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引伸、一貫到底的規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