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創制的高效殺菌劑----乙蒜素的特點及使用技術
乙蒜素是我國科學家創制的一種殺菌劑,是一種廣譜性殺菌劑,對多種植物病害包括真菌、細菌、病毒病害均有優良的防治效果,特別是對一些防治比較困難的細菌病害,如姜瘟病、軟腐病、細菌性角斑病等有特效。乙蒜素對植物生長具刺激作用,經它處理過的種子出苗快,幼苗生長健壯。該殺菌劑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氣味很臭,這也可能是限制這個藥劑使用的主要原因。倘使這個藥劑長期地被迫“藏在深閨人未識”,對中國植物保護工作來說,也是一大損失。目前該藥劑已登記在棉花、水稻、甘薯、大豆、蘋果樹、油菜等作物上防治多種病害。1985年辦理老品種登記的企業,僅有浙江平湖農藥廠保留80%乙蒜素乳油的生產。直至1996年新增企業登記復配制劑后又受到企業關注,乙蒜素殺菌劑在冷凍后啟動市場,主要是河南的一些廠家,至06年新增企業12家登記生產41%乙蒜素水劑、30%乙蒜素乳油、20%高滲乙蒜素乳油各1個廠次,分別登記用于防治黃瓜細菌性角斑菌、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復配制劑登記16%、20%、32%酮·乙蒜乳油及可濕性粉劑5個廠次;41%氯霉·乙蒜乳油3個廠次;17%殺螟·乙蒜2個廠次。 中文通用名稱:乙蒜素 分析方法:化學法(蘇Q/HG-24-79),氣譜法 毒性:中等毒。 中毒及治療:1.中毒癥狀:對皮膚和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能通過食道、皮膚等引起中毒,急性中毒 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呼吸循環衰竭,出現意識障礙和休克。2.急救治療:污染手臉和皮膚應及時清洗,必要時用硫代硫酸鈉液敷。目前無特效解毒劑 ,一般采取急救措施和對癥處理。注意止血抗休克,維持心、肺功能和防止 感染。口服中毒者洗胃要慎重,注意保護消化道粘膜,防止消化道狹窄和閉 鎖。早期應灌服硫代硫酸鈉溶液和活性炭 。 可試用二巰基丙烷磺酸鈉治療。 乙蒜素的實際應用: 使用的方法有:浸種、拌種、大田噴灑、熏蒸、澆注消毒、樹皮切刀和加工蠶藥等方法。浸種濃度一般將80%乙蒜素乳油稀釋5000—8000倍,噴灑濃度控制于1500—2500倍。 以下是據報道稱乙蒜素能被有效控制的病害名稱和效果。 1.對棉花病害防治:主治黃枯萎病 用80%乙蒜素乳油5000--8000倍藥液浸種處理后,對枯萎病、黃萎病的防治效果和消毒效果100%。防治棉苗病害,使根和胚頸發病率降低40—75%,子葉病降低25—50%,死苗率降低70--80%,有效促進棉花生長發育,使出苗率提高10—80%,現蕾、開花提前2—3天,結鈴均加17—25%,棉鈴脫落率降低9—14%,一般可以增產23—39%。用80%乳油2000倍藥液大田噴灑棉苗葉病防治效果73.6%,防治爛鈴效果41.9%,單株平均減少爛鈴0.4個。用80%乳油1500倍藥液對枯萎病康復率70.7—85.9%。 2.對水稻病害防治:爛秧病,稻瘟病 3.對甘薯病害防治: 5.對果樹的病害防治:切開樹皮,60倍-200倍和白乳膠混合涂抹,對蘋果腐爛防治效果86—100%。對果樹黑星病,輪紋病,炭疽病防治效果100%,對桃樹流膠病防治96%。 1000—1200倍藥液浸栽防治中藥白術病害效果優于對照農藥。 對生姜姜瘟,十字花科蔬菜軟腐病和辣椒病害(包括病毒病害)有特效。 此外,對水稻紋枯病,麥類黑穗病、條紋病,油菜菌核病,霜霉病,果樹銀葉病、葉斑病,瓜果蔬菜的綿疫病、青枯病、蔓割病、枯萎病、炭疽病,作物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爛根等常見真菌、細菌病害和疑難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效。 對家蠶的白僵病防治有特效。80%乳油500倍藥液浸網擠干,防僵網。4—5齡壯蠶也可用80%乳油1500倍藥液噴霧,進行蠶體消毒。蠶室、蠶具用80%乳油1500—2000倍藥液噴灑,對白僵、曲僵等均達消毒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