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類放大: 晶體管靜態工作點設置在截止區與飽和區的中分點的放大電路,叫做甲類放大電路,適合于小功率高保真放大。 甲類放大又稱為A類放大,在信號的整個周期內(正弦波的正負兩個半周),放大器的任何功率輸出元件都不會出現電流截止(即停止輸出)。正弦信號的正負兩個半周由單一功率輸出原件連續放大輸出的一類放大器。當輸入信號較小時,在整個信號周期中,晶體管都工作于它的放大區,電流的導通角為180度,且靜態工作點在負載線的中點。甲類放大器工作時會產生高熱,效率很低,適用于小信號低頻功率放大,但固有的優點是不存在交越失真。單端放大器都是甲類工作方式。 2.乙類放大: 晶體管靜態工作點設置在截止點的放大電路,叫做乙類放大電路,適合于大功率放大。 乙類放大又稱為B類放大,在信號的整個周期內(正弦波的正負兩個半周),放大器的輸出元件分成兩組,輪流交替的出現電流截止(即停止輸出)。正弦信號的正負兩個半周分別由推挽輸出級的兩“臂”輪流放大輸出的一類放大器,每一“臂”的導電時間為信號的半個周期。乙類功率放大其集電極電流只能在半個周期內導通,導通角為90度。乙類放大器的優點是效率高,缺點是會產生交越失真。 3.甲乙類放大:管靜態工作點設置在截止區與飽和區之間,靠近截止點的放大電路,叫做甲乙類放大電路,適合于大功率高保真音頻放大,推挽電路通常就是甲乙類放大電路。 甲乙類放大又稱AB類放大,它界于甲類和乙類之間,推挽放大的每一個“臂”導通時間大于信號的半個周期而小于一個周期。甲乙類放大有效解決了乙類放大器的交越失真問題,效率又比甲類放大器高,因此獲得了極為廣泛的應用。 4.丙類放大: 晶體管靜態工作點設置在截止區內的放大電路,叫做丙類放大電路,適合于大功率射頻放大。 丙類放大又稱為C類放大,丙類放大器工作在開關狀態,它只處理正半周信號,也就是脈動直流信號。而音頻信號是正負都有的交流信號,使用丙類放大器會產生嚴重的失真。 5.推挽式: 由兩個晶體管,共同完成的,在正半周一個推,另一個挽,在負半周,則兩個晶體管互換,原來推的變成挽,原來挽的變成推。這就是推挽電路的簡單表述,推挽電路多用于功率放大。 按功放輸出級放大元件的數量,可以分為單端放大器和推挽放大器。 單端放大器的輸出級由一只放大元件(或多只元件但并聯成一組)完成對信號正負兩個半周的放大。單端放大機器只能采取甲類工作狀態。 推挽放大器的輸出級有兩個“臂”(兩組放大元件),一個“臂”的電流增加時,另一個“臂”的電流則減小,二者的狀態輪流轉換。對負載而言,好像是一個“臂”在推,一個“臂”在拉,共同完成電流輸出任務。盡管甲類放大器可以采用推挽式放大,但更常見的是用推挽放大構成乙類或甲乙類放大器。 當輸出高電平時,也就是下級負載門輸入高電平時,輸出端的電流將是下級門從本級電源經VT3拉出。這樣一來,輸出高低電平時,VT3 一路和 VT5 一路將交替工作,從而減低了功耗,提高了每個管的承受能力。又由于不論走哪一路,管子導通電阻都很小,使RC常數很小,轉變速度很快。因此,推拉式輸出級既提高電路的負載能力,又提高開關速度。供你參考。 如果輸出級的有兩個三極管,始終處于一個導通、一個截止的狀態,也就是兩個三級管推挽相連,這樣的電路結構稱為推拉式電路或圖騰柱(Totem- pole)輸出電路。當輸出低電平時,也就是下級負載門輸入低電平時,輸出端的電流將是下級門灌入VT5長期以來,高品質音頻放大器的工作類別,只限于A類(甲類)和AB類 (甲乙類)。其原因在于過去只有電子管這樣的器件,B類(乙類)電子管放 大器產生的失真使它們甚至在公共廣播用時都難于被人們所接受。所有的自稱為高保真放大器均工作于推挽式的A類(甲類)。 隨著半導體器件的出現和發展,放大器的設計得到了更多的自由。就放大器的類別而言,已不限于A類(甲類)和AB類(甲乙類),而出現了更多類別的放大器。為了使讀者對此有所了解,這里僅就筆者所知的各種類別 的放大器簡介如下。不過需要指出,就目前來說用于音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類別,A類(甲類)、AB類(甲乙類)和B類(乙類)這三類放大器仍覆蓋著 半導體放大器的絕大多數。 一、A類(甲類)放大器 A類(甲類)放大器,是指電流連續地流過所有輸出器件的一種放大器。 這種放大器,由于避免了器件開關所產生的非線性,只要偏置和動態范圍控制得當,僅從失真的角度來看,可認為它是一種良好的線性放大器。 A類放大器在結構上,還有兩類不同的工作方式。其中一類是將兩個射極跟隨器相聯工作,其偏置電流要增加到在正常負載下有足夠的電流流過,而不使任一器件截止。這一措施的最大優點是它不會突然地耗盡輸出電流,如果負載阻抗低于標定值,放大器會短期出現截止現象,在失真上可能略有增加,但不致出現直感上的嚴重缺陷。另一類可稱作為控制電流源型(VCIS),它本質上是一個單獨的射極跟隨器,并帶有一個有源發射極負載,以達到合適的電流泄放。這一類作為輸出級時,需要在開始設計之前就把所要驅動的阻抗是多低搞清楚。 二、B類(乙類)放大器 B類(乙類)放大器,是指器件導通時間為50%的一種工作類別。這類放大器可以說是最為流行的一種放大器,也許目前所生產的放大器有99% 是屬于這一類。由于大家比較熟悉,這里不作詳細介紹。 三、AB類[甲乙類)放大器 AB類(甲乙類)放大器,實際上是A類(甲類)和B類(乙類)的結合,每個器件的導通時間在50—100%之間,依賴于偏置電流的大小和輸出電平。該類放大器的偏置按B類(乙類)設計,然后增加偏置電流,使放大器進入AB類(甲乙類)。 AB類(甲乙類)放大器在輸出低于某一電平時,兩個輸出器件皆導通,其狀態工作于A類(甲類);當電平增高時,兩個器件將完全截止,而另一個器件將供給更多的電流。這樣在AB類(甲乙類)狀態開始時,失真將會突然上升,其線性劣于A類(甲類)或B類(乙類)。不過筆者認為,它的正當使用在于它對A類(甲類)的補充,且當面向低負載阻抗時可繼續較好地工作。 四、C類(丙類)放大器 C類(丙類)放大器,是指器件導通時間小于50%的工作類別。這類放 大器,一般用于射頻放大,很難找到用于音頻放大的實例。 五、D類(丁類)放大器 這類放大器,其特點是斷續地轉換器件的開通,其頻率超過音頻,可控制信號的占空比以使它的平均值能代表音頻信號的瞬時電平,這種情況被稱為脈寬調制(PWM),其效率在理論上來說是很高的。但是,實際困難還是非常大的,因為200kHz的高功率方波是不是好的出發點尚不清楚;從失真的角度來看,為保證采樣頻率的有效性,必須將一個陡峭截止頻率的低通濾波器插入放大器與揚聲 器之間,以消除絕大部分的射頻成分,這至少需要4個電感(考慮立體聲), 成本自然不會低。此外,表現在頻響方面,它只能對某一特定負載阻抗保證平坦的頻率響應。 六、E類(戊類)放大器 這類放大器,是一個極端聰明的半導體技術應用,它在幾乎所有工作時間內,通過的電壓或電流是較小的,亦即功率耗散很低。遺憾的是,它僅用于射頻技術,而不用于音頻。 七、F類(己類)放大器 這類放大器,就筆者目前所知并不存在,似乎是需要補充的空缺。 八、G類(庚類)放大器 這類放大器,似乎與B類(乙類)或AB(甲乙類)的放大器有些類似。 對于小的輸出信號,它的供電電流來自低電壓源;而對于‘大信號’,供電將轉換到較高的電壓源。這樣,一定比B類(乙類)的效率更高。但是,這種改進似乎不能超越多路輸出器件的成本以及使開關二極管在高頻時轉換干凈利落的技術難點,以致使其使用不適合某些高功率的專業設備。此外,G類(庚類)放大器所產生的失真,大概要比相應的B類(乙類)更大,但也有資料顯示,對轉換細節進行精心設計,將會使其差別較小。 九、H類[辛類)放大器 這類放大器,也似乎與B類(乙類)相似,其特點在于動態地提升單供 電電壓(不用轉換到另一個電壓源),以提高效率,所采用的電路結構是自舉電路。 十、S類放大器 S類放大器,是由桑德曼博士命名的一種放大器。這類放大器,采用一個A類(甲類)放大電路,其電流能力非常有限,加上B類(乙類)放大電路作后備,在連接上使負載呈現為一較高的電阻。Tech-nicsSE-1000所采用的方法與此極為相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