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近日購買了一臺兄弟牌電動縫紉機NV400,送的壓腳太多了,非常繁雜。從官網和網絡中Down了一些,整理了一下,以備所需。
|
 |
|
不粘壓腳 |
專為皮革、聚乙烯布料及其他一些特殊的難縫制的面料設計,保持縫紉的順暢。 |
選擇您喜愛的針跡即可開始縫紉。
|
|

|
|
隱形拉鏈壓腳 |
幫助您輕松安裝隱形拉鏈。 |
選擇比實際需要長3cm的拉鏈。 1.將拉鏈拉開,用低溫熨斗將拉鏈齒熨平,以便露出拉鏈齒根; 2.安裝隱形拉鏈之前,在裝拉鏈的部分的反面熨上一層熨合襯; 3..疏縫并用熨斗熨開縫份; 4..對齊接縫處放置隱形拉鏈,并將隱形拉鏈的兩邊都疏縫在縫份上; 5..剪開布料上的疏縫線; 6.將拉鏈齒根卡在隱形拉鏈的導向槽中,然后緊貼拉鏈齒根縫制拉鏈兩邊; 7.將拉鏈頭拉上; 8.將金屬頭固定拉鏈的開口處,防止拉鏈頭脫落 |

|

|
|
包邊壓腳 |
縫制包邊針跡,防止布邊磨損。 |
1.選擇包邊針跡; 2.安裝包邊壓腳; 3.放下壓腳,使壓腳導向裝置緊靠需要包邊的布邊; 4.沿著導向裝置進行縫紉。 |
|
|

|
|
卷花邊壓腳 |
|
在輕薄的織物上制作貝殼狀的卷邊效果。 |
|
1.增加面線張力; 2.請將織物反面朝上,放置在壓腳下方; 3.落針,使之位于距面料布邊約3mm的位置,然后先縫2-3針; 4.抬針,同時抬起壓腳撥桿; 5.前后拉緊布料,使之通過壓腳前端的卷布槽; 6.請確認布料邊緣位于機針下方,然后放下壓腳撥桿; 7.慢速縫制2-3針,確保布料被送進壓腳前端卷布槽; 8.繼續縫制,直到卷花邊完成。 |
接縫導向槽 |
使用接縫導向槽,您可以輕松制作1/4英寸、1/2英寸、5/8英寸(約6.5mm、13mm、16mm)寬度的縫邊。它可以和任何壓腳配合使用,也可以用來縫合較厚面料。 |
1.請使用接縫向導槽上的手旋螺絲,將接縫向導槽安裝到針板上; 2.調節壓腳的位置,使布邊緊貼導向槽; 3.開始縫紉。
|

三孔鑲繩壓腳 用于縫制1-3根細繩帶或者裝飾性線。 特別適合于制作出裝飾性鑲繩效果! 1.將所需安裝的1-3根細繩帶從分別壓腳的導向槽右側滑入各自細繩帶的導向槽中(如使用單繩,請使用中間的導向槽); 2.安裝壓腳,將細繩帶從壓腳下方拉至壓腳的后方,然后選擇曲折針跡,并將針跡的寬度調節至最大,然后開始縫紉。
|

|
|
裁邊器 |
|
可以制作出類似拷邊機或包縫機的包邊效果。請選擇有裁邊器記號的包縫針跡,即可縫制出漂亮的包邊針跡而無需調節針跡設定。 (如果縫紉機沒有裁邊器記號的包縫針跡,則需要調節針跡寬度) |
|
1.在需要剪裁的位置剪開一個約2cm長的口子; 2.選擇一個針跡,并根據實際需要調節針跡設定; 3.將剪開的右側的部分放在壓腳的刻度板上; 4.將剪開的左側部分放在壓腳下方; 5.放下壓腳,開始縫制并裁邊。 |
|
|

|
|
帶尺壓腳 |
壓腳上的刻度可以更好的幫助您制作表布上的直線和曲線。 刻度之間的間距為2mm。 |
1.選擇一種針跡:直線針跡、曲線針跡或裝飾性針跡; 2.縫紉時請保持一個固定的縫邊; * 當縫制曲線時,請保持布邊和壓腳的刻度尺成直角, 以便取得很好的曲線效果。 |
|
|

|
|
中心直線壓腳和中心直線針板 |
配合使用中心直線壓腳和中心直線針板,可以幫助您制作出完美的直線針跡效果。特別是當您在薄面料或是小件的拼布制作直線針跡時,非常好用。當您換上該壓腳時,別忘記將針跡選擇為中心直線針跡。 |
|
|

|
|
中心直線壓腳 |
可幫助您在薄面料或布料邊緣上制作更加準確的直線。 注意:此壓腳只可使用中心直線針跡。 |
 |
|
 |
五孔鑲繩壓腳
用于縫制1-5根細繩帶或者裝飾性線。選擇brother家用縫紉機的曲折針跡寬度為7mm。
1.將所需縫制的1-5根細繩帶或裝飾性線分別從壓腳上的各自的導向孔中穿入;
2.安裝壓腳,并將細繩帶或裝飾性線從導向槽下方拉至后方; 3.將細繩帶或者裝飾性線整理整齊,選擇曲折針跡并將針跡寬度調節至最大7mm,然后開始縫紉。
七孔鑲繩壓腳
用于縫制1-7根細繩帶或者裝飾性線。選擇brother家用縫紉機的曲折針跡寬度為7mm。
1.將所需縫制的1-7根細繩帶或裝飾性線分別從壓腳上的各自的導向孔中穿入;
2.安裝壓腳,并將細繩帶或裝飾性線從導向槽下方拉至后方; 3.將細繩帶或者裝飾性線整理整齊,選擇曲折針跡并將針跡寬度調節至最大7mm,然后開始縫紉。
包布條壓腳
幫助您輕松制做滾邊寬度小于7mm的包邊,可使用直線針跡、曲折針跡或裝飾性針跡。
1.在安裝壓腳之前,請先將滾邊條塞入壓腳的導向槽中,確保滾邊的布邊對齊壓腳的導向槽;
2.從壓腳的后方拉出滾邊條;
3.安裝壓腳; 4.調節針位,直至落針點位于滾邊的邊緣處。
提示:如果不能將機針調節至滾邊上的合適位置,您可以擰松壓腳上的螺絲,左右移動調節導向槽的位置

絎縫導線桿壓腳
1.幫助您縫制間距相等的水平線。通過左右滑動絎縫導線桿的位置,您可以調節水平線的間距。縫制第一條直線; 2.將絎縫導線桿插入壓腳支架上的孔中,或者是同步壓腳后端的孔中; 3.左右移動調節絎縫導線桿的位置,使其對準縫制好的第一條直線; 4.調節絎縫導線桿至理想的水平線間距寬度; 5.開始縫紉,并確保縫紉時絎縫導線桿和縫制的第一條直線重合。

絎縫壓腳(自由絎縫&繡花壓腳)
可用于織補、絎縫或手推花紋。絎縫時,該壓腳會隨著針位的高低而升降,從而在縫制針跡和移動面料的間隙可輕松移動布料進行絎縫。
1.降低送布牙;2.配合使用腳踏控制器,這樣您可使用雙手進行絎縫; 3.選擇直線針跡,然后將布料放置在壓腳下方; 4.當正式開始絎縫時,請勻速移動面料, 確保縫制出的針跡長度在2.0-2.5mm左右。

編織物壓腳
可用于安裝最大寬度為5mm的鑲邊、絲帶、亮片、繩扣等。
1.在安裝壓腳之前,請先擰松壓腳上的螺絲,然后將編織物沿著壓腳上的導向槽插入;
2.前后滑動壓腳上的導向槽,調節至適合編織物的寬度通過的位置;
3.旋緊螺絲,并將編織物拉至導向槽的后方; 4.將編織物壓腳安裝到縫紉機上; 5.選擇曲折針跡,并將針跡的寬度調節至略寬于編織物寬度的大小; 6.開始縫紉,將編織物固定在面料所需的位置。

暗縫針跡壓腳
通過暗縫壓腳上的可調節導向裝置,可在多種面料上制作暗縫針跡。暗縫壓腳可用于制作包邊針跡、安裝蕾絲花邊,以及面料的接縫,兼具裝飾性和實用性用途。
制作暗縫針跡 1.將布料沿所需的折縫邊緣折疊,然后從距布料邊緣約5毫米處疏縫; 2.沿疏縫的線跡折回布料,然后將布料反面朝上放置;
3.放置布料,使折縫的邊緣緊靠壓腳的導向裝置,然后放低壓腳撥桿;
4.選擇暗縫針跡;
5.調節針跡寬度直到針的落針點微抓住折縫;
6.開始縫紉;
7.縫紉結束后拆除疏縫線跡。 制作包邊針跡/貼邊針跡 1.選擇包邊針跡或/直線針跡針跡;
2.調節針位,使之落在距布料邊緣的合適位置,然后將針落下; 3.調節壓腳導向裝置,使之緊貼布的邊緣,然后放下壓腳撥桿。
4.開始縫制。
 薄料打褶壓腳
用于面料的抽褶,是服裝和家居飾品制作的理想工具。特別適合于薄至中等厚度面料的縫制。
1.選擇直線針跡,針位調節至左針位;
2.增大面線的張力(面線張力越大,抽褶效果越明顯);
3.將需要抽褶的面料放置在壓腳的下方,表面朝上;
4.將不需要抽褶的面料放在壓腳中間的導向槽中,表面朝下,并對齊抽褶壓腳的右側導向槽(縫份為1cm);
5.縫紉時請注意上下層的面料分開不要夾在同一層,縫紉過程中也不要用力拉拽面料,否則可能無法實現抽褶效果。
* 如您只需要對單層面料抽褶,只需在壓腳下方放置一層需要抽褶的面料,即可開始縫紉。

單邊壓腳
安裝拉鏈和滾邊更加輕而易舉。壓腳的位置可調節,當制作拉鏈/滾邊等高低不平的物品時,可以輕易緊貼拉鏈/滾邊的邊緣,實現完美效果。
1.安裝壓腳并選擇直線針跡(左針位); 2.確定壓腳的位置,使其位于左或右側較長送布牙的正上方; 3.擰松單邊壓腳后側的螺絲,左右移動并調節壓腳,確保機針對準壓腳開口處;
4.旋轉手輪,確保機針落下時不會碰到壓腳,然后擰緊后側的螺絲;
5.開始縫紉。
 不粘壓腳
專為皮革、聚乙烯布料及其他一些特殊的難縫制的面料設計,保持縫紉的順暢。
選擇您喜愛的針跡即可開始縫紉。
 隱形拉鏈壓腳
幫助您輕松安裝隱形拉鏈。選擇比實際需要長3cm的拉鏈。 1.將拉鏈拉開,用低溫熨斗將拉鏈齒熨平,以便露出拉鏈齒根; 2.安裝隱形拉鏈之前,在裝拉鏈的部分的反面熨上一層熨合襯; 3..疏縫并用熨斗熨開縫份;
4..對齊接縫處放置隱形拉鏈,并將隱形拉鏈的兩邊都疏縫在縫份上;
5..剪開布料上的疏縫線;
6.將拉鏈齒根卡在隱形拉鏈的導向槽中,然后緊貼拉鏈齒根縫制拉鏈兩邊; 7.將拉鏈頭拉上;
8.將金屬頭固定拉鏈的開口處,防止拉鏈頭脫落。
 包邊鎖邊壓腳
縫制包邊針跡,防止布邊磨損。
1.選擇包邊針跡; 2.安裝包邊壓腳; 3.放下壓腳,使壓腳導向裝置緊靠需要包邊的布邊; 4.沿著導向裝置進行縫紉。
 卷花邊壓腳
在輕薄的織物上制作貝殼狀的卷邊效果。
1.增加面線張力;
2.請將織物反面朝上,放置在壓腳下方; 3.落針,使之位于距面料布邊約3mm的位置,然后先縫2-3針; 4.抬針,同時抬起壓腳撥桿; 5.前后拉緊布料,使之通過壓腳前端的卷布槽; 6.請確認布料邊緣位于機針下方,然后放下壓腳撥桿; 7.慢速縫制2-3針,確保布料被送進壓腳前端卷布槽; 8.繼續縫制,直到卷花邊完成。
 卷邊壓腳
適合在薄面料上制作扁平狀卷邊。
1.將布料反面向上,放置在壓腳下; 2.放低機針,使之位于距布邊1/8英寸(約3mm)的位置,然后先縫2-3針;
3.抬起壓腳和機針; 4.前后拉緊布料,使之通過壓腳前端的卷布槽; 5.請確認布料邊緣位于機針下方,然后放下壓腳撥桿; 6.慢速縫制2-3針,確保布料被送進壓腳前端卷布槽; 7.繼續縫制,直到卷邊完成。
 接縫壓腳
可準確接縫面料、縫制貼邊針跡,及花邊安裝。
細褶縫:1.將一塊布料對折,反面相對,然后熨平;2.將折縫緊貼接縫壓腳導向槽的左側;3.縫制結束后打開布料。 接縫兩塊面料:1.請將布邊或者蕾絲花邊等的邊,對齊放在導向裝置的兩側,正面朝上;2.導向裝置緊貼接縫處,開始縫合。 縫制均勻的縫邊:1.將布料的布邊對齊接縫壓腳的導向槽;2.調節針位,使落針點位于距布邊的理想位置,然后放低壓腳抬桿,放低機針;3.開始縫紉。
 帶尺壓腳
壓腳上的刻度可以更好的幫助您制作表布上的直線和曲線。刻度之間的間距為2mm。
1.選擇一種針跡:直線針跡、曲線針跡或裝飾性針跡; 2.縫紉時請保持一個固定的縫邊; * 當縫制曲線時,請保持布邊和壓腳的刻度尺成直角,以便取得很好的曲線效果。
 編織物壓腳
可用于安裝最大寬度為5mm的鑲邊、絲帶、亮片、繩扣等。
1.在安裝壓腳之前,請先擰松壓腳上的螺絲,然后將編織物沿著壓腳上的導向槽插入; 2.前后滑動壓腳上的導向槽,調節至適合編織物的寬度通過的位置; 3.旋緊螺絲,并將編織物拉至導向槽的后方; 4.將編織物壓腳安裝到縫紉機上; 5.選擇曲折針跡,并將針跡的寬度調節至略寬于編織物寬度的大小; 6.開始縫紉,將編織物固定在面料所需的位置。
 透明壓腳
當您在縫紉時需要更好的看見接縫和圖案上的標記時,建議能使用透明壓腳,它能更好的方便您進行縫紉。此壓腳特別適合貼布繡的制作。
1.安裝透明壓腳,選擇某個緞紋針跡或者裝飾性針跡; 2.將壓腳中心位置的標記對齊需要縫制對象的接縫或者某花樣上的標記; 3.開始縫紉。
 提花壓腳
用于制作裝飾性3D線環和流蘇效果。
1.選擇曲線針跡,并將針跡的寬度調節至5mm以上; 2.調小面線張力并在需要縫制的面料上試縫,直至調節至滿意的效果; 3.將壓腳中心位置的導向槽對準面料上的花樣的線條,并開始縫紉。 (如從線環中心位置將其剪斷,即可取得流蘇效果)
 開口壓腳
開口前端開口較大,可更好的觀察落針位區域。適合制作貼布繡、轉彎處的縫制、針跡線等。
為接縫處或者某花樣上縫制裝飾性針跡:壓腳的中心印記(紅色)對齊需要縫制的接縫或者 花樣的位置,然后開始縫制。 貼布繡: 1.壓腳的中心印記(紅色)對齊貼布繡的布邊; 2.選貼布繡針跡/較密的曲折針跡進行貼布繡的縫制。
 縫珠帶壓腳
用來安裝直徑小于4mm的珠鏈、裝飾珠片、細繩。同時,寬槽口的設計可幫助您安裝滾邊。還可以用來制作較厚面料如針織物的布邊的壓線。
1.調節面線的張力 ; 2.將珠鏈放置在壓腳的槽口中; 3.使用透明線,選擇曲折針跡,然后開始縫制。
 坦克壓腳
配合使用雙針,可在薄面料上制作精美的細褶和立體包繩細褶。 (套裝含此壓腳專用的梭芯蓋)
1.安裝雙針,并給雙針手工穿線。 2.用記號筆在布料上畫出基線,然后將基線對齊壓腳的中心位置,縫制出第一條細褶; 3.然后,您可以輕松的縫制出更多的均勻排列的細褶,只需將第一條細褶對齊卡入壓腳的某個槽口; 4.為取得更好的效果,請低速縫制。
 1/4英寸壓腳(不帶導向槽)
此壓腳適合拼布使用,可輕松制作出拼布常用的1/4英寸和1/8英寸縫邊。該壓腳的設計能更好的讓面料受力均勻。  
1.安裝1/4英寸壓腳,然后選擇中心直線針跡; 2.將需要拼合的兩塊面料面面相對,重合放置。 壓腳右側貼著需要縫合的布邊,然后開始縫紉,即可輕松制作出均勻的1/4英寸(6.5mm)縫邊。 3.如您想要縫制1/8英寸(3.2mm)縫邊,只需用壓腳左側貼著需要縫合布邊進行縫制。
 1/4英寸壓腳(帶導向槽)
此壓腳適合拼布使用,可輕松制作出拼布常用的1/4英寸縫邊。 該壓腳非常適合制作長布條拼合使用。
1.安裝1/4英寸壓腳,然后選擇中心直線針跡; 2.將需要拼合的兩塊面料面面相對,重合放置。壓腳右側的導向槽貼著需縫合的布邊,然后開始縫紉。

滾輪壓腳
兄弟縫紉機專用滾輪壓腳:用于各種特殊面料的縫制。
對于一些送布比較困難的特殊面料用此壓腳縫紉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壓腳上有滾輪可以減少布料通過時的阻力,讓難縫的面料順利通過
 中心直線壓腳
可幫助您在薄面料或布料邊緣上制作更加準確的直線。 注意:此壓腳只可使用中心直線針跡。
線寬5mm,線長2-3mm
 暗縫拼接縫邊壓腳
該壓腳不僅能靈巧地進行暗縫,還能縫布邊和拼接。
當縫制邊緣線跡時
把針安放到你希望縫制的布邊位置,然后在該位置上壓低針桿,驅動壓腳引導螺絲,仔細調整布的方位。
當拼接布料時
選擇中直線,調整壓腳引導腳位置到針跡位置,選擇希望使用的針跡,安放布在壓腳下,以便使壓腳引導位于兩塊布邊蹭,放低壓腳,開始縫制。
當暗縫時(見說明書中外文頁)⑴當使用常規布料時;⑵當使用厚重布料時。①暗縫針跡;②縫制的位置;③用來調整引導腳到布邊的旋轉螺絲;④引導腳;⑤轉到正面。 *1反面;*2正面

以下是視頻安裝方法:
圓盤壓腳
各種各樣的漂亮圖案可以通過使用圓盤壓腳完成.
 1.在設置壓腳前,如果你的機子有針位,請查看刻度盤和/張力調節器。針位應設在“L”型的空間內,且張力調節器應設在最有力的位置。
2.推起下垂進布撥桿。此外,將線長調節器設定在“□”上。
3.逆時針旋轉平衡輪,將針抬到最高位置,移動壓腳和/或其支持物。在卸下拇指螺絲C將原機安裝的壓腳底座取下后,抬起圓盤壓腳桿A,并且把壓腳叉B掛靠在拇指螺絲C上,將壓腳桿A放在針鉗夾D上。
4.選擇需要的圖案,把張力刻度盤設置在1-2的較高位置,線寬設置在所需的寬度上。
5.把布放在壓腳下,將所需要的圖案位置放在圓盤F的中心,放松螺絲E,移動圓盤F在(+)或(-)的方向上,設置調節點標記在期望的位置上,然后加固螺絲E。
6.用你的左手握住面線的末端,緩緩地逆向旋轉平衡輪,直到針上下重復移動到它前進的最高位置,然后停止平衡輪,緩慢拉起面線,以使底線能從頂端的布料穿過。
7.握住面線與底線的同時,縫制少數線跡來加固針線,切斷靠近縫合末端的線頭,然后開始縫制。
8.在縫合結束時,把針抬到最高位置,抬起壓腳推桿,在針桿穿過標記引導時拉起面線,以防起皺,從機子上除去布料,留15cm(6英寸)線,切斷線,在布料反面將面線和底線打結。
注解:
*就雙針線跡而言,在針位上安裝“雙針”,此外線寬不應超過“2”,否則會引起斷針。
*在縫制輕薄布料時請將一張紙放在下面
*在縫制大片布料時請用手進行引導,以避免圖案變形。
圖案縫制變化的方法
 顏色豐富多彩的、漂亮的圖案需要通過改變圖案樣式或者使用對比色強烈的線來縫制,變化的程度是通過放松螺絲E和移動圓盤F以使調節點標記G能對齊圓盤F上的指示度達成的。(+)方向帶來更大的花式圖案,而(-)方向帶來更小的圖案,更遠的變化可以通過改變線寬達成。
用斜紋樣式(∨∨∨)制作變化的樣本如下:
*單針線跡
*雙針線跡:漂亮的裝飾花圖案能通過兩種顏色的線縫制完成。
*同的線跡:設置調節點標記G在(+)方向上并縫外部圖案,然后抬起針,放松螺絲E,移動圓盤F連同布料到設置調節點標記G在(-)方向上,加固螺絲E并縫制內部圖案。
*調換線跡:在縫制第一個圓形圖案后把圓盤上V字型針跡的位置調換到第三檔、第六檔或第九檔。
*合并線跡:更遠的變化可以合并同心線跡和/或調換線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