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總結: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債負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將導致產生應稅金額的暫時性差異。 請問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啊?有沒有什么簡單易明的例子啊? 同理,請問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又如何呢? 簡單的方法——記住資產的處理,負債相反。 會計上的資產=稅務上資產 (即等號左方等于右方) 簡單點說,就是 資產=資產(把遞延所得稅負債視為資產記憶,遞延所得稅起到平衡作用) 。 (1)會計上資產的賬面價值+遞延所得稅資產=稅務上資產的計稅基礎; 借:所得稅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或會計上資產賬面價值=稅務上資產的計稅基礎+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所得稅費用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遞延所得負債 顯然, 第(1)個情況就是書上所說的“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資產的計稅基礎”; 第(2)個情況就是書上所稅的“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資產的計稅基礎”。 遞延所得稅資產類似“待攤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類似“預提費用”。 會計上資產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說明會計上當期的費用大于稅務上的費用,從而會計上的利潤小于稅務上的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費用小于應交所得稅,形成暫時的“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 會計上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說明會計上當期費用小于稅務上的費用,從而會計的上利潤大于稅務上的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費用大于應交所得稅,形成暫時的“負債——遞延所得稅負債,按平衡作用資產記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