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下學期到初中二年級是兩極分化的年齡段。學習分化:這是因為,經過一學年的學習生活,孩子對學校、對老師、對同學的適應基本穩定。會學的已經掌握了學習方法,成績保持領先的地位。成功的體驗,促使他們越學越愛學,形成良性循環狀態,成績會遙遙領先。此時的尖子生可能不是初一剛入學時成績好的學生了。不會學習的同學,面對越來越深、越來越多、越來越難的學科知識,學習每況愈下,加之新增加的更為抽象、不易理解的物理學科,包袱越背越多、越背越重,與優秀學生的成績越拉越大。面對學習上的落后生家長應該怎么辦? 1、了解情況 (1)清楚孩子無學習意識的原因 學習差的孩子一般表面上看,都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這也是造成他們學習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但是孩子沒有學習意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綜上所述:一是家長的溺愛,造成孩子沒有養成學習的習慣。二是孩子不是沒有學習意識,而是對學習的意識太重了。他感到學習很重要,學不好會影響自己的前途。但自己又達不到要求,心里壓力大。新年華學校秋季班的一對一輔導張老師說,這種孩子,每每想到自己不良的成績,想到自己不會做的習題,就會感到心悸。所以,他們會用看電視、玩游戲、找朋友聊天等等來轉移注意力,釋放或減輕壓力。三是小時候在家長的重壓甚至暴力環境下學習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反抗意識突顯,初始的反抗就是你越讓我干什麼,我越不干什麼,你不是讓我學習嗎?我偏不學。這是報復家長的心態釋然。四是受伙伴、朋友的影響,在自己的社交圈里,朋友都不學習,交叉感染,孩子們會喪失價值取向,會以不學習為榮。五是嚴重的自卑感,認為自己再努力、再用功,成績也不會有好轉。失去了自信就放棄了學 (2)差生也有優勢 不要以為學習落后,被人看作是差生的學生一點優勢也沒有。其實他們能在學習失敗的體驗中、在一片批評聲中堅持下來。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調整心態、有自己的主見、獨立性強、有愛心(因他希望得到他人的愛)、有同情心、與人溝通和處理問題等方面都有很強的能力。可以說除了學習以外,他們在社會上立足的能力是強的。我想一時上不了大學,以自己的這種能力,發展前景也是可觀的。況且,一旦參加工作后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想要學習的時候,他們也比別人有毅力克服困難獲取知識。而參加工作后的再學習也遠比沒有實踐經驗的學習收獲大。這點,文革后從各行各業中考上大學的畢業生的驕驕成績就足以證明。況且我們的大學校門是對所有的人敞開的,何時都能進。退一步說進不了大學,工作中也是行行出狀元。這類孩子在學習上是劣勢,但在工作上會是一把好手,有多少低學歷成才的人在給我們做示范,為什麼家長視而不見呢?人的發展決不是只有大學一條路,據報載,廣州目前中專、中技畢業生的工作很好找,且工資很豐厚。相反,初中同一斑考上大學的卻面臨難找工作的境地。社會在發展,以后真不知道哪個方向好發展。 2、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 許多孩子的行為受理智引導少,受感情支配多。不少孩子在初一下學期學習下降,大多因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上課不聽講,小打小鬧,課下不做作業導致的。調查犯罪青少年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初始往往也是受引誘、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惹的禍。社會是有規則的,不能控制自己按規則要求自己,最終總會被社會淘汰。在校學習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也很難能完成學業。家長要重視這個問題,要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那麼應從什麼地方入手來幫助孩子呢?我們說,孩子做某事或不做某事,其間的取舍,往往是因感覺、因情緒而定。換一句話說,是“感覺”“情緒”控制我們的行動。所以,一個不能控制自己思想、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是不能控制自己行動的。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轉變不良感覺,不良情緒和不良思想的環境,才能幫助孩子自率。幫助孩子養成控制自己情緒進而控制自己的行為的習慣,將對孩子一生成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拿破侖﹒希爾在成功學中指出:“成功永遠是有秩序人生的結果,善于自率的人不允許有任何事物摧毀他的自信、摧毀他獲勝的意志”。希爾總結人生失敗的幾個原因中,第二條就是:缺乏自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