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怎么樣才能做到有效的溝通呢? 一、多和孩子交談 家長可以通過和孩子交談,知道在想什么。通過聊天和談論日常的事情,可以讓他們感受家長很愛他們,慢慢地從心里接納父母,樹立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實,最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才能建立威信。 新年華學校秋季班的一對一劉老師說:“在給孩子提意見的時候,最好少帶些指責的語氣,主要通過引導,讓孩子自己進行分析和判斷,而你做一個忠實的傾聽者和支持者。”父母苦口婆心地說得再多,孩子未必聽得進去,而如果經過他自己思考,自己行動得出的結論,則會真正成為他自己的經驗。 現在的年代不同于以往的年代,隨著社會的發展,新鮮的事物越來越多,好的壞的,家長的都要用心和孩子去交流,對的事情去鼓勵孩子,錯的事情也不要強制性的制止和干涉。跟他們一起學習研究,幫助他們抵制一些不利的東西。 二、身體力行 孩子的很多行為習慣都是家長潛移默化的結果,家長做事的方式,性格等都會影響孩子。所以,父親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約束自己的言行。一個整天不著家,天天在外面跟幾個酒友聚在一起,只顧自己吃喝玩樂,孩子的學習問題一問三不知,品行惡劣、行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這樣的家長能教出什么好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的一對一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 四、信任、贊美孩子 贊美是家長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每次對孩子的欣賞、贊美、鼓勵,都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 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世上沒有一個完美的人。孩子還未成年,在大多方面還很不成熟。不過,我們在平時的言行中,應該盡量給他們充分的自由和機會,讓他們感到他們在父母心中是最棒的,這樣不僅能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更能鍛煉他們的能力,進步的更快,成長的更快。 六、給孩子提意見時,要選擇最佳的時機 提意見之前,一定要先肯定孩子的成績和優點。比如,每天晚飯后或臨睡前,家長到孩子的床前,一對一地跟他耐心講講道理,給予勸導和忠告。另外,家里共同的外出活動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一起逛公園、購物、旅游等,在玩的時候,孩子心情好的時候,選擇合適的時機向孩子提一提。還有一起做家務活時,可以邊干活邊交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