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成績不理想,當孩子表現與自己的意見相左時,爸爸媽媽就會說自己的孩子如何,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就會讓自己的孩子學習別人家的孩子,不要這樣惹人討厭,當孩子能夠發出這句話時,可以想象孩子的內心是怎樣的苦悶和無助,是呀,爸爸媽媽你們為什么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記得在一次咨詢中一個孩子直接問自己的媽媽“既然你不喜歡我,既然你看人家的孩子好就讓人家的孩子做你的孩子,你一直在說我怎么惹你生氣,不能給你爭氣,羨慕鄰居家的孩子,為什么不能想想你自己,你坐了什么,人家孩子的爸爸媽媽做了什么,你想過嗎?”在媽媽聽到孩子說這句話時直接就目瞪口呆沒有話說,停頓好久沒有什么表示,是呀,既然一直看別人家的孩子好,為什么不去看看別人家孩子的父母在如何與孩子相處溝通,為什么總是拿自己的想法來衡量孩子,不要一直用自己的權威來制約孩子,在指責抱怨孩子的同時是否換個角度去考慮,究竟是孩子的問題還是自身內心的缺失讓自己看不到希望?
咨詢中能夠了解到,很多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孩子比較的作為家長內心深處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無奈,因為自己當年如許的心愿沒有能夠實現,因為自己小時候一直在父母眼里沒有出息,在老師同學面前自我感覺不是很理想,在自己沒有達成意愿時就把滿腔的心血寄托在孩子身上,回頭看看諸多問題孩子身上,無不留存爸爸媽媽的影子,讓孩子報鋼琴班,給孩子上輔導班,或是什么特長班都會引起父母內心深處的痛,因為自己當初的愿望沒有實現,希望孩子能夠代替自己出人頭地,因為自己能力有限,因為自己學歷不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人上人------如許的壓力和心愿積壓在孩子身上,最終出現開始孩子的話也是一個必然,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爸爸媽媽如何去作畫如何去引導孩子,相信每一個父母都有屬于自己的方式和心愿,但不要忘記的是,孩子就是孩子,需要父母適時放手,而不是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工具,對孩子放手,讓孩子成為自己才是最大的開心和快樂。 究竟是在拿孩子與別人比較還是用孩子當做自己的代言人代替自己與別人比較,相信在這份壓抑和無奈背后作為父母有一份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的心酸,孩子還小,不要讓孩子背負太多的苦悶和委屈,適時對孩子放手,留給孩子空間和自由,給孩子自信,相信孩子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望,怕的是因為自己過多的關注讓孩子失去興趣和耐心,很多事情不是勉強就可以,給孩子機會讓他自己去選擇,作為父母能夠心平氣和給以祝福,做好孩子的導航向導,只要與孩子一起可以相互理解信任,能夠彼此給以信心和責任還有什么值得擔心呢,不要刻意把自己的私心推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做出屬于自己的選擇,相信孩子是沒有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