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相關] 傅杰英中醫體質養生教程
傅杰英中醫體質養生教程 ——根據自己的體質通過簡單的方法 把疾病消滅在亞健康狀態... 教程主講:傅杰英 加入時間: 2011-8-31 播放地址: http://www./medical/zhongyi/25488/ 傅杰英中醫體質養生教程相關介紹
這部傅杰英中醫體質養生教程將告訴大家人群中體質基本類型,每種體質的表現、形成、原因、易感疾病、養生保健原則,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根據自己的體質通過簡單的方法、飲食、精神、起居、季節轉換等養生保健不生病或少生病,或者把疾病消滅在亞健康狀態。 由先天遺傳和后天獲得所形成的,人類個體在形態結構和功能活動方面所固有的、相對穩定的特性,與心理性格具有相關性。個體體質的不同,表現為在生理狀態下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和適應上的某些差異性,以及發病過程中對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發展的傾向性。所以,對體質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發生和演變,為診斷和治療疾病提供依據。 “體質”是在中醫理論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病理生理學概念。查《辭?!窡o“體質”一詞,但對“體”、“質”分別解釋為:“體”,指身體,“質”為性質、本質。所謂體質,就是機體因為臟腑、經絡、氣血、陰陽等的盛衰偏頗而形成的素質特征。身體的素質特征是復雜的,但根據臟腑氣血陰陽的功能狀態以及邪氣的有無,可以分為正常體質與異常體質兩大類。異常體質又可按邪正盛衰分為虛性體質與實性體質,或復合性體質三類。 體質的形成受先天、年齡、性別、精神狀態、生活及飲食條件、地理環境、疾病、體育鍛煉、社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先天因素即稟賦,還包括某些先天性生理缺陷和遺傳性特異體質。年齡是影響體質的一個重要因素,體質隨年齡而呈現時限性,如小兒體質具有臟腑嬌嫩、氣血未充但生機蓬勃的特點,老年人則有臟腑功能低下、日趨衰老的特點。男女體質之間存在差別,現代生理病理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發現,染患嚴重的呼吸道感染、中樞神經病毒性感染、病毒性腸胃炎和肝炎,男性比女性更為敏感,患病率更高。其原因主要是女性產生免疫力的基因比男性高一倍。情志活動貴于調和,如果長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到劇烈的精神創傷,超過人體生理活動所調節的范圍,就會影響體質,引起機體陰陽、氣血失調,臟腑功能活動紊亂,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不良的性格和個性對體質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體質的構成還與不同地理區域有明顯關系,不同的水土性質、氣候類型、生活條件,影響著不同地區的人的體質。一般說在中國,北方人比南方人陽虛質和見寒象者為多;南方人病多火熱,體質多陰虛。此外,生活條件的優劣,是否注意飲食宜忌,以及疾病因素、體育鍛煉、社會因素等對體質都有一定的影響。 外界致病因子雖不斷侵襲人體,但能否發病,一般取決于體質。再則個體體質的特殊性,往往導致對某種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例如易病寒的人,多為陽氣素弱之體;易病熱的人,多為陰氣素衰之體;胖人多痰濕善病中風,瘦人多火易得勞嗽;老人腎氣虛衰,多病痰飲咳喘。體質還影響著疾病的性質和轉歸,例如同是感受濕邪,陽熱之體得之,則濕從陽化熱,而為“濕熱”;陰寒之體得之,則從陰化寒,而為“寒濕”。其原因在于稟性有陰陽,臟腑有強弱,機體對致病因子有化寒、化熱、化濕、化燥等不同轉化。當然,人體致病隨體質陰陽偏頗而轉化的“從化”現象是相對的,因為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患者的體質還可能受到各種因素(如治療恰當與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