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標準統一的老子〈道德經〉》1

     昵稱7215767 2011-09-15
    《標準統一的老子〈道德經〉》的序言
    一、
    “嫦娥奔月”在以前是神話,而今成了現實。“嫦娥一號”升天,實現了中國人的飛天夢!夢想成真,神話變現實,真乃“唯物不唯心而高于唯物”是唯一正確的宇宙觀。“同源”是根據,“大同”是必然;“毛澤東思想”敢叫日月換新天;“一國兩制”解決了人類社會難以解決的矛盾困難;“實事求是,生而弗有”,中國文化又一八字輝煌--- ---中國人還有什么不好實現的呢?!
    ——編寫一部《標準統一的老子〈道德經〉》,簡直是不可思議,有人說:“這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作為老子的老孫子,我寫出來了!絕對“標準統一”是不可以的,但基本的是完全可以的!!
    “世界老子熱”,每年就有近千個解釋《老子》的版本出版發行,再加歷史的,真可謂汗牛充棟了。但解釋得大差大離,什么樣的都有!對《老子》歷史性的發掘,已基本就緒,又一輪大道蒞臨,推進人類認識歷程,甚或一場哲學革命已經到來。因此,非常需要一部《標準統一的老子〈道德經〉》,這也是必然要誕生的;這是中國開放文化復興的結果;這是中國和諧盛世的文化保證;這是“執大象,天下往”的龍頭信息。當然,這是初始版本,出版發行后,再次廣征天下指導意見,再版改進后才是最終版本。在這一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師長道友、專家和導師的支持與指導,尤其是“人龍論壇”提供了良好的創作環境,學生在此深表感謝!!
    二、
    ——編寫《標準統一的老子〈道德經〉》的指導方針:
    1、復興、發展、壯大國文化,“龍易道禮,諸子百家,直到毛澤東思想與構建和諧社會,是一條龍文化”!!
    2、尊重《老子》是基因文化是“救世書”,“老子天下第一”是哲學之父的歷史文化與地位!
    3、在基本常識基本道理的基礎上,以原本之意與傳統解釋的精華,擇眾之長糾其荒謬,挖掘其真意發現其新意的精神原則來作標準統一的解釋。尊重歷史,但不拘泥歷史,深入淺出,堅定目前與未來的發展方向,著重普及大眾化!!
    4、以楚墓竹簡《老子》、甲乙本《老子》、傅奕古本《道德經》為基本,參照《感悟老子道德經》等等通行版本,站在哲學高度,以哲學的觀點進行解釋、校對、編寫。
    5、通行版本的次序有些混亂,所以按照“道”與“德”的順序調整了章次,并每章擬一個題目,通行的序號括在題目的后邊,以便查對。
    6、《老子》是生長著的《道德經》,所完成的“標準統一”的版本一定能通古貫今,經得住歷史與時間的驗證!!
    三、
    對《老子》不管是汗牛充棟的解釋,還是《標準統一的老子〈道德經〉》的解釋,都應該讓敬愛的讀者感悟出,或了解什么是“道”,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無為”--- ---這是一個基本核心,所以,在此先作以下大體的解釋。
    ——明確什么是道:
    1、大道——老子命名,“有物混成、象帝之先、先天地生”——這是一切一切的根源,無此無從談起,萬事萬物從此轉化而來,是絕對的唯物第一!所謂“物質的產生”就是從這個“大物質”里變化而來,物質絕對不是從“沒有”里產生!!
    2、道——是產生物質、物質本體和物質的存在形式。(——這是老孫子作的定義。)其內涵三部:(1)產生物質的大道(生一二三萬物);(2)道注萬物,從大到小貫穿物質的始末,一道一物一物一道,物道一體;(3)規律軌道泛散混沌,尤其是人與人類的存在形式,包括人創造的非物質,例如:抽象概念(道),社會文化,書的內容,等等。
    ——道分大道與器道,道這一文化概念是包括在“器道”里。道的靈魂是變,道的成分是物質與力,道象為龍,道根是易,道包羅萬象,道是文化之根!!
    (注:“老孫子”的得名:那年我聽大喇叭里說相聲說:“老子、孫子,和起來就是個老孫子--- ---”所以,我很愿叫這個名字!意思是:我愿作老子和天下的老孫子!!)
    ——明確什么的道德:
     
    ——明確什么是“無為”:
    無為==不妄為!!
    1、佛家說來說去說至“空”,道家說來說去說至“無”。以前不再說,現在咱再說——無,首先是無形之物。(這是在研究包羅萬象的道與哲學)無形之物與有形之物相互轉變是經文里宇宙間的基本物質定律!無形之物例如:陽光、水、空氣、電、溫度、夸克以下待屬物、等等。無不是沒有,在物質大道里絕對沒有沒有!!沒有,是一應用概念,是指某一事物空位。例如:這里沒有石頭,但這里有空氣和大地與放石頭的位置,所指的石頭這里沒有但山上有的是!無不是不,可以當不的意思;無,最奧妙的是:物力與物力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看不見摸不著的規律軌道。例如:圓圓的天體軌道。
    2、無為——無形之物的作為,擁有大道高智慧;不為,不為壞還不為好嗎?!是“不妄為”;沒有不為,人睜開眼勞作閉上眼休息都是行為作為,只有停止生命才算沒有了作為。——無為,要順其自然,不要妄為,施無為之政。可人的欲望靈魂沖出物質的大門,凌駕于物質之上,太妄為了!例如:食欲,本來像小羊一樣只需要一生的水草(食物)就行了,可人要把動物吃光,連地球也敢吃。最可笑的是:身體生命不但不需要毒,反而有害,可人還是吃!例如:抽煙、吸毒。并且寫在盒子上“有害健康”,再賣給你!!性欲,產生美好的愛情傳種接代就行了,可有人非要“把愛情的種子撒遍全球”,非得要三宮六院,也不知還多少個妃子!!防欲,本來防止體內體外有損健康的就行了,可人類發展出了軍隊國防“核惡魔”與戰爭,并且有時是世界大戰,極其殘酷。你看人家那螞蟻小兔,沒有這些不照常幸福地一代接一代地生活嗎??反思一下,我們人類是不是傻了?!因此,“(無欲)無為”是人類這匹野馬的韁繩!!
    3、無為有三:無為、為無為、無不為。無為,是做出來的,是有為,做到無為。有為的人做到無為(不妄為),確實是不容易!做到無為不妄為,就可以無不為了!!這一條很重要,千百年了,我們就是從“無為”里出不來,滿目“無為”,對“無不為”視而不見。只知順其自然,卻不知人生的價值恰恰是改造自然。所以,就出現了消極這一極大錯誤!——我看《老子》連《莊子》都不敢看,怕走偏,什么“樂逍遙”呵??那是文人道德之人的一種無奈,甚或是一種逃避。你看毛澤東主席理解應用得多好,“用道不說道,并反其道而用之”,“在戰略上以柔克剛,在戰術之上那絕對是以剛克剛!”——絕對是“無不為”的大道氣魄!!“無為”通過“為無為”達到“無不為”,“無為而無不為”,(完全作到而無害),辨證陰陽一體,無形勝有形,無形之物的作為,道中高智慧,天人之學一大文化!而今改革開放盛世來臨,我們就是要滿懷信心地從“無為”邁入“無不為”的盛世文化!!
    ——總之,無為主要就是不妄為。
    目錄:
    第一章:道變道恒,有無之道 (1)---------------------------------------------------------------------------------
    第二章:大道深遠,先于上帝(4)--------------------------------------------------------------------------------
    第三章:有物混成,起名大道(25)------------------------------------------------------------------------------
    第四章:道根陰陽,產生物質的數龍公式(42)-------------------------------------------------------------
    第五章:研究之始,無形之物 (14)-------------------------------------------------------------------------------
    第六章:道大到小,不大而大(34)-----------------------------------------------------------------------------
    第七章:道常無名,而萬萬名 (32)-------------------------------------------------------------------------------
    第八章:谷神天源,玄牝大道(6)------------------------------------------------------------------------------
    第九章:道招天下,往而不害(35)-----------------------------------------------------------------------------
    第十章:道動正反,有無互變 (40)-------------------------------------------------------------------------------
    第十一章:視道三人,絕對相對(41)---------------------------------------------------------------------------
    第十二章:大愛無親,守中為妙(5)----------------------------------------------------------------------------
    第十三章:道大不肖,道有三寶(67)---------------------------------------------------------------------------
    第十四章:有無對應,有利有用(11)---------------------------------------------------------------------------
    第十五章:守根襲常,終身受益(52)---------------------------------------------------------------------------
    第十六章:道注萬物,天下貴道(62)--------------------------------------------------------------------------
    第十七章:震驚思考,辨證文化(18)--------------------------------------------------------------------------
    第十八章:道德規律,道亦德失 (23)----------------------------------------------------------------------------
    第十九章:道之為物,唯道是從(21)--------------------------------------------------------------------------
    第二十章:道德出處,生而弗有(51)--------------------------------------------------------------------------
    第二十一章:道德分類,文化腳步(38)----------------------------------------------------------------------
    第二十二章:一始為道,守原得道 (39)------------------------------------------------------------------------
    第二十三章:以百姓之心為心=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49)-----------------------------------------------
    第二十四章:道德修養,建德守道(54)-----------------------------------------------------------------------
    第二十五章:赤子厚德,始原守道(55)-----------------------------------------------------------------------
    第二十六章:天道無親,不責于人(79)-----------------------------------------------------------------------
    第二十七章:載體大道,生而弗有(10)-----------------------------------------------------------------------
    第二十八章:對立統一,德性種種 (28)-------------------------------------------------------------------------
    第二十九章:陰陽辨證,生而弗有 (2 )-------------------------------------------------------------------------
    第三十章:養生之道,有欲者何 (24)----------------------------------------------------------------------------
    第三十一章:辨證執一,誠全歸之(22)-----------------------------------------------------------------------
    第三十二章:大不可視,清靜安正(45)-----------------------------------------------------------------------
    第三十三章:無形之物,不言之教(43)-----------------------------------------------------------------------
    第三十四章:無為無不為,無事取天下(48)-------------------------------------------------------------------
    第三十五章:從小到大,以德報怨(63)-----------------------------------------------------------------------
    第三十六章:強大處下,柔弱處上(76)-----------------------------------------------------------------------
    第三十七章:知人者智,知足者富(33)-----------------------------------------------------------------------
    第三十八章:人生之道,出生**(50)-----------------------------------------------------------------------
    第三十九章:謙虛進步,知病不病(71)-----------------------------------------------------------------------
    第四十章:上善如水,水幾于道(8)-------------------------------------------------------------------------
    第四十一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9)---------------------------------------------------------------------------
    第四十二章:為腹不為目,平靜寡欲好(12)------------------------------------------------------------------
    第四十三章:無身無患,無私無畏(13)-----------------------------------------------------------------------
    第四十四章:道者智者,勤儉守原(15)-----------------------------------------------------------------------
    第四十五章:天道圓圓,各復其根(16)-----------------------------------------------------------------------
    第四十六章:知足知止,辨證得失(44)-----------------------------------------------------------------------
    第四十七章:道德修養,人人平等(56)-----------------------------------------------------------------------
    第四十八章:私與無私,反對自私(7)-----------------------------------------------------------------------
    第四十九章:勸君之道,重輕靜躁(26)----------------------------------------------------------------------
    第五十章:君主各類,遠古之君好(17)----------------------------------------------------------------------
    第五十一章:傳承文明,貴師愛生(27)----------------------------------------------------------------------
    第五十二章:相信群眾,不為而成(47)----------------------------------------------------------------------
    第五十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3)--------------------------------------------------------------------------
    第五十四章:保持樸素,少私寡欲(19)----------------------------------------------------------------------
    第五十五章:陰謀陽謀,正道詭道(36)----------------------------------------------------------------------
    第五十六章:守道無為,自化自定(37)----------------------------------------------------------------------
    第五十七章:無欲無為,無事取天下(57)-----------------------------------------------------------------------
    第五十八章:陰陽辨證,國民一體(58)----------------------------------------------------------------------
    第五十九章:有國之母,開愛國主義之先河(59)----------------------------------------------------------
    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60)-----------------------------------------------------------------------------
    第六十一章:以婚愛關系的國際新秩序(61)------------------------------------------------------------------
    第六十二章:愚民政策不在此(65)--------------------------------------------------------------------------------
    第六十三章:天人之學,大海圣王之道(66)----------------------------------------------------------------
    第六十四章:不要稱霸,順應天下(29)-------------------------------------------------------------------------
    第六十五章:兵強天下,不道則亡 (30 )--------------------------------------------------------------------------
    第六十六章:兵戰殺人,為惡為喪 (31)--------------------------------------------------------------------------
    第六十七章:不爭之德,辨證智慧(68)-------------------------------------------------------------------------
    第六十八章:正義之師,哀者必勝(69)------------------------------------------------------------------------
    第六十九章:天網恢恢,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73)-------------------------------------------------------
    第七十章:禍根甚欲,知足長樂(46)------------------------------------------------------------------------
    第七十一章:腐敗官僚,強盜邏輯(53)--------------------------------------------------------------------------
    第七十二章: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72)-------------------------------------------------------------
    第七十三章:法制始原,不能代法(74)--------------------------------------------------------------------------
    第七十四章:享樂多收稅,苛政猛于虎(75)----------------------------------------------------------------
    第七十五章:道德標準平等平均,損有余而益不足(77)---------------------------------------------------
    第七十六章:老子也孤獨,感慨世態炎涼 (20)----------------------------------------------------------------
    第七十七章:慨嘆人與世,真人不露相(70)---------------------------------------------------------------
    第七十八章:以水喻道,何為王者 (78)--------------------------------------------------------------------------
    第七十九章:唯一的成功之道(64)-----------------------------------------------------------------------------
    第八十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81)--------------------------------------------------------------------------
    第八十一章:勸君之道,理想必然(80)--------------------------------------------------------------------------- 1) 第一章:道變道恒,有無之道——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釋:
    道——是產生物質、物質本體與物質的存在形式;道是文化之根,是老子哲學體系的核心;道的靈魂是變,道的成分是物質與力,道象為龍,道根是易;道物一體,道包括大道與大道以下所有物道(器道)。
    可——是。
    常道——恒道,永恒的大道。
    無——無形之物。
    有——有形之物。
    始、母——例如:鐵器之母是鐵,之始是石。
    徼——邊界。
    玄——深奧,不容易理解的。
    譯文:
    道是道,不是永恒不變的道;
    名是名,不是永恒不變的名。
    無,是指天地的開始;
    有,是指萬物的根源。
    常常要從無觀悟道的奧妙,
    常常要從有觀察道的分界。
    有無同出于道,異名同謂,
    奧妙又奧妙,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提示:
    本章“首啟統論大辨證,大道永恒。”道,首先是“有物混成”,動變不止的絕對第一大物質!!道是變的,道之永恒就在于她變易不易,即:永遠變化。
    ——經文里道不當說!!無,首先是無形之物。道的內容是有形之物和無形之物(包括力形之物)。有無之道,是一切一切的來源,即:大本大原的大道。
    (4)第二章:大道深遠,先于上帝——
    原文:
    道沖,而用之又弗盈也。
    淵兮!似萬物之宗。
    挫其銳,解其紛,
    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注釋:
    道——指“有物混成”的大道。
    沖——盅空。
    盈——充滿。
    譯文:
    大道空空,但又是用不盡的。
    如深深(的大海)啊,
    是萬物的根源!(里面)
    鋒芒的銼掉,纏繞的解開,
    光耀的調和,與塵世相同。
    湛藍(的高天)啊,似有若無!
    我不知誰之子,顯象(產生)于上帝之前!!
    提示:
    同其塵——不搞特殊的意思。
    “誰”比道大;道在帝上并代表“誰”,可“眾神歸一”!!!
    ——眾神歸一,是人類最最根本上的和平統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最當前--- ---
    (25)第三章:有物混成,起名大道——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
    吾未知其名,
    字之曰道;
    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注釋:
    寂、寥——寂靜寥廓。
    域——大道空間。
    法——效法。
    逝——逝去。
    自然——自然而然自己的樣子。
    譯文:
    有(一個陰陽未分有無相間)
    混合而成的大物質,
    她生在天地之前,寂靜遠大,
    獨立永恒,周行不止,
    是天地萬物的母親。
    我不知她的名,她的字叫做:道!
    勉強為她起個名叫做:大!
    大是說消失了,
    消失了是說遠去了,
    遠去了是說返回她的始原了。
    所以,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
    大道空間里有四大,而王居其中一大。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而然。
    提示:
    “有物混成”的天母大道,是一切一切的源頭!——“有物混成”,英明偉大,是唯物的原始出發地,是不迷信的科學始原!!
    ——王,是天人合一,“生而弗有”的王者圣人,按現在就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的領袖。
    老子點道——起了“大道”名字,給大道空間內的天地萬物一字概括——道!道——大道與器道!!
    ((有感而發:真正神的發明者——
    您真真是天下的第一
    您是真正神的發明者
    您是締造了真正的神
    此神不是從沒有里產生
    此神不是自我上帝的人
    此神是擁有內容的物有!
    ——先天地生,象帝之先,有物混成!!
    (42)第四章:道根陰陽,產生物質的數龍公式——
    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
    中氣以為和。
    天下之所惡,
    唯孤、寡、不榖,
    而王公以自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
    益之而損。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注釋:
    道——“有物混成”的大道。
    榖——善,好。
    梁——橫木。
    父——父與母,源與始,先的意思。
    譯文:
    有物混成的大道產生出第“一”個陰陽魚,一便生二,二又生三,三產生了萬物!
    (所以)萬物都是陰陽對應統一,中和陰陽精氣(而為一個個具體事物)。
    天下所厭惡的惟有“孤、寡、不好”,但王公以此為自己的稱呼。
    所以,財物減少了便會增加,增加了便會減少。
    人們所教的(大道理),我也去教。
    ——強橫的人死無葬身之地!
    我將以此為第一要教的。
    提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龍體結構的數龍公式,是物質產生的(公式)演化過程;大道混成,陰陽不分,有無相間;“一”是第一個陰陽魚,前道后物,可代表道;道一二三萬,是龍體結構,也是數哲原理!也是中國文化文明先進科學第一所在——關于“物質的產生”至今無人比此更科學的言論。物質絕對不是從“沒有”里產生,從“沒有”里產生,那就神啦!!
    萬物負陰而抱陽——這是陰陽魚的來源和最明白的解釋,易核陰陽,所以,道根是易!!
    中氣以為和——中五天體君位,張顯天道中國以和為貴的燦爛文化!
    吾將以為教父——教育首先不是知識教學,而是道德教學。“德育第一”是人類共同遵守的教育方針。
    (14)第五章:研究之始,無形之物——
    原文: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曒,其下不昧。
    尋尋呵不可名,復歸于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注釋:
    夷、希、微——指大道空間內的恍惚現象:無色無聲無形(卻物有)這也是道本身的一大奧妙,其實就是無形之物的變幻狀況!(另一概括就是陰陽。)
    致詰——追問(研究)。
    曒——清晰。
    昧——幽暗。
    尋尋——尋找尋找。
    御——駕御
    譯文:
    平光得看不著,
    音大得聽不著,
    精微得摸不著。
    此三者究說不透,所以,混合為道一。
    一的上面混沌不明,一的下面清楚不暗。
    追究追究吧不可名狀,復原回歸于無形之物!!!
    這可謂無形狀的形狀,無形之物的現象,
    這就是所謂的恍惚。
    迎著它不見其首,隨著它不見其尾。
    用遠古的大道,可以掌握今天的事物,
    可以得知遠古天地的開始,這是(研究)道的一個新紀元。
    提示:
    致詰,尋尋——最早的研究之意。“一”,即道一,第一個陰陽魚。
    ——本章主要是闡明:無形之物(道)的情形。
    恍惚,是無形之物(道)的種種奇妙的現象,而不是老子對道不清楚。
    無色、無形、無聲(甚至無質量)都是“無形之物”的現象,可萬萬不是沒有!
    無物,可不是沒有物,而是沒有形狀的物質,即:無形之物。這是道的主要形狀特征特性。
    ——佛家說來說去說至空,道家說來說去說至無,以前說不下去;現在我們往下說:例如陽光空氣水、電、溫度、場、量、能、及夸克以下待屬物,都是無形之物;沿著這條道就能走到當今科學的最前沿!!
    (34)第六章:道大到小,不大而大——
    原文:
    大道沨兮其可左右。
    成功遂事而弗名有,
    萬物恃之生而不辭,
    愛養萬物而不為主。
    恒無欲,可名于小;
    萬物歸之而不為主,
    可名于大。
    是以圣人能成大,
    以其不為大,
    故能成大。
    注釋:
    愛養萬物——根據《唐陜西周至縣樓觀臺道德經碑》通行版本。
    沨——指大道氣魄,如風如雨,鋪天蓋地。
    恃——仗恃。
    大——大道之大,大王主宰之大。
    譯文:
    大道呵,如風如雨(鋪天蓋地)誰能左右?!
    成功了完成大業也不要名聲,
    萬物依仗她生命并永不分離,
    喜歡養育了萬物也不為主宰,
    永遠也沒有貪欲,可謂最小;
    萬物歸順也不為領導,可謂最大。
    所以,圣人能學道成大,就是以這不為大,因此才能成其大!
    提示:
    圣人領袖——太陽之人,(天人合一,自然而然,不為大而大),有燦爛的光芒,而沒有燦爛光芒之思想。然而,圣人領袖也擁有大道天威不可左右的一面。而那樂于驕傲的人物往往就忽視了這一面--- ---
    (32) 第七章:道常無名,而萬萬名——
    原文:
    道恒無名,
    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之,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人莫之令,而天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注釋:
    恒——永恒。
    樸——原木,代指大道之始原。
    賓——賓服。
    守——遵守(始原之道,自然而然不妄為)。
    甘露——指雨水。
    始制——開始制度。
    譯文:
    道永無(一個具體)名字,
    樸(器始之道)雖然很小,
    天下也不敢(將其)稱臣,
    侯王若能遵守她,萬物將自然臣服。
    天地(也將)相互配合降下甘露(雨水)
    人們(也不用什么)行令而自然都能得到(甘露的降臨)。
    (以器始之道)有了“開始制度”的名稱,名稱已經有了,
    那也要適可而止,知止所以就沒有什么危險了。
    就像大道貫穿于天下,猶如川谷江河連歸大海一樣!
    提示:
    ——道包括大道器道,道注萬物,貫穿物質的始末,一道一物,一物一道,道物一體,大道以下萬物器道。所以,道常無名而萬萬名!大道與器道,大海與江河,原木與器具--- ---
    ——本章講了社會制度(理論)的開始形成。——老子真真哲學之父!社會制度如樸統器,“綱舉目張”,但要適可而止!!
    “形而之上謂之道,形而之下謂之器。”器之始(原木)樸,一器道!割樸而散謂之器,樸統器,統一大制=原樸之道。(——音樂家講:音樂的哲學理論起源于“大音希聲”!)“始制”金貴!!
    (6)第八章:谷神天源,玄牝大道——
    原文: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
    綿綿呵其若存,用之不堇。
    注釋:
    谷神——觀天如海,天源之底即谷神——大道。
    玄牝——天母大道。
    門——比喻天地生出之地。
    不堇——不盡。
    譯文:
    天源大道永恒,這大道可謂天母。
    天母之門,可謂(系)天地之根。
    連綿無際啊,若存若離,其功能無窮無盡。
    提示:
    ——這是老子對天道深深的感悟思索,也是普通人成神的一個根由。相比,還是老子科學先進一籌!
    ——海谷有底,天谷也有底,人人向往想知道就是知道不了所以也就有了“神”,而老子感悟出了“谷神”!!“神”是沒有內容的,是求知不得加迷信,而“谷神”是有內容有底的,是“有物混成”,是最大的不知——道。這就有了第一科學,例如這會很能讓人感悟出:宇宙是個有限之物!!!——“谷神”其內是宇宙,其外就是宇宙的載體大道。
    (35)第九章:道招天下,往而不害——
    原文:
    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樂與餌,過客止。
    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
    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注釋:
    執——舉。
    大——大道。
    象——現象,形象。
    既——盡。
    譯文:
    打出道的旗幟,天下紛紛向往,
    向往道就不會有害處,天下就吉祥太平。
    聲樂美餐,過客們(紛紛)停在這里。
    (可是)一講道就覺得她淡無味也!
    看她也不能夠看見,聽她也不能夠聽到,
    (但)用起來,可是無窮無盡。
    提示:
    ——本章讓我看到:道招天下,一幅大道帝國“安平太”的盛世景象!
    順道歸道學道,難于用道——視聞不及,用之不盡。“道在不可見,用道不可知”,“用道不說道,并反其道而用之”——非一般偉人之所能!!
    ——人類走至今天,恰恰又是一輪道蒞天下之時,誰先打出道的文化旗幟,誰先得天下向往!!大道包容,陰陽和諧。例如“兩個主義”客觀地共處一個國度,一個地球村,想彼此一個消滅另一個事實證明不行,也更道不通。——道是變的,矛盾不矛盾!“一國兩制”好,是“執大象”的旗幟,是“萬物負陰而抱陽”的道德文化在人類世界的空前展示!!
    (40) 第十章:道動正反,有無互變——
    原文: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
    注釋:
    反——反向反面,返回。
    弱——由強到弱的弱。
    有——物有:有形之物和無形之物,大道之物與道生之物,具體空位(沒)的對應。
    譯文:
    (事物也)反向發展,是道的運動規律!
    (事物也)弱小發展,是道的運用過程!
    天下萬物必從物有產生,有形之物無形之物被互生!
    提示:
    本章字少義大,可謂“中軸”章——大都說“正”,本章講到了“反”。
    弱者道之用——(天遠道神,地近人明)隱約擬人的手法,不是講“由弱到強”,而是講“由強到弱”,進入“失”的軌道!
    一大物質規律——任何一個事物都在同時正反雙向發展!例如:吃的多剩的就少,火箭升空上下力,人活的歲數越大能活的歲數就越少,等等;事物向強大與弱小發展就是陰陽一體同一定律。只是人們都知道由弱小向強大發展的正一面,而忽視了由強大向弱小的反一面!例如:一個朝代的盛衰,頭發脫落,大火漸漸熄滅,等等。——知道這個,掌握這一大定律,才能掌握大事小事乃至天下;
    ——有形之物與無形之物相互依賴相互轉變是宇宙間經文里的第一大物質規律!例如:太空與天體,生長的萬物與陽光、氣、水,等等。有無即道,也是抽象的概念,有是絕對的,無是相對的,無也是一種有,是有的另一種形式,(也是空位沒有之概念)。——在物質的宇宙里永遠也沒有沒有!! (41)第十一章:視道三人,絕對相對——
    原文:
    上士聞道,
    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
    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
    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
    夷道若類,
    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
    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質真若渝。
    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聲,
    大象無形。
    道隱無名。
    夫唯道,善始且成。
    注釋:
    辱、偷、渝——(等)不能按今天的意思解釋,那時就那么幾個象形字,很難表達真實的意思,我們只能按著整體的內容意義盡量作出正確的解釋。
    道隱——道注入(物里)。
    譯文:
    上士聽了道,趕緊去做;
    中士聽了道,像有又像沒有;
    下士聽了道,哈哈大笑。
    不笑,不足以證明有道!
    所以,著書立言里有:
    道,明如暗,進如退,平如凸,
    上德廣蓄如天谷,極其清白像玷污,
    廣德不止像不足,總是建德像有缺,
    永保質真像改變。(心理狀態,總保持總怕變。)
    方大到底圓無角,(如地球。)大器皿要比小器皿晚作成,
    自然的大聲音聽不到,(如:地球的腳步太陽的火聲。)
    大樣子沒有形狀,(其實是看不到,如:宇宙、大道的樣子。)
    道,注入在萬物之中,沒有名字。惟有這道呵,善始善終,成就一切!
    提示:
    ——理解老子要從大處實處著想,既唯物又辨證,既相對又絕對。視道三人,至今還能對號入座!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一聽就做,“實踐第一”!毛主席說:“萬即一,變即常。”他在二十四歲就捉住了道的靈魂是“變”。但他沒有坐下來成為什么預言大師,而是成了革命的實踐家(老子所講的圣人(領袖),將老子的道德文化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全方位的成功實踐!!
    (5)第十二章:大愛無親,守中為妙——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注釋:
    不仁——沒有仁愛遠近。
    芻狗——用來祭天的草狗。
    橐龠——風箱。
    屈——虧少。
    中——中(五)天體君位,中國中庸中道之中,恰到好處,守中為妙,居中俱進!
    譯文:
    天地大愛不知,把萬物當草扎的狗;
    圣人大愛不知,把百姓當草扎的狗。
    天地之間,這不正像一個大風箱嗎!
    空虛不盡,越鼓動風越出。
    但聽響聲越多越急就停下沒風了,
    ——還不如把握均勻中道為好。
    提示:
    ——芻狗祭完天,天道視而不見,不會親近寵愛它;圣人學天道天人合一,一視同仁,不會產生寵辱遠近,也就天下公正公道了。天道無親,大愛不知,如天道運載養育萬物眾生。現在,“大愛”一詞已被社會廣泛應用!
    ——拉過風箱的對本章很好理解,以此喻道,中道公道,施無為之政。
    多聞數窮——聽那“咕噠咕噠”聲太快也就拉不動沒風了。所以,不要強拉硬拽地妄為,要按拉風箱的規則(中道)拉!
    (67)第十三章:道大不肖,道有三寶——
    原文:
    天下皆謂我大而不肖。
    夫唯不肖,故能大。
    若肖,久矣其細也!
    我恒有三寶,保而持之:
    一曰慈,二曰儉,
    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
    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
    舍其后且先,則死矣。
    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天將建之,如以慈衛之。
    注釋:
    我——(老子)大道!
    肖——像。
    恒—— 一直。
    慈——慈悲正義。
    天建——天下建立,即:國家成立。
    如——汝,你。
    譯文:
    天下都說我(道)大,但不像。
    只因不像,所以,才能成為大。
    若像,她早就是那些細小的了!
    我有三件法寶,一直保持著:
    第一個叫做:慈,第二個叫做:儉,第三個叫做:不敢為天下先。
    慈悲為懷(堅持正義),就能勇往直前;珍惜萬物(勤儉節約),就能豐廣;
    不敢(一下)做天下第一個,就能成為天下最大的器皿。
    現在舍去慈就勇,舍去儉就廣,舍去后就先,這只有滅亡。
    這慈悲正義呵,以此戰而則勝,守而則固。國家要建立,你們要用慈悲正義來保衛她。
    提示:
    “我大”——我代表大道,老子非常自信!
    ——道大不像,因大道的整體外貌是在宇宙之上誰也看不到;只要能看到的就是器道。
    三寶——慈勇就成正義之師,為何“勇而不敢”?就怕是不慈而勇成了強盜侵略者;儉,(愛護生命)愛惜天下萬物,環保節能,勤儉節約的出處;不敢為天下先,其實是:不敢成不了天下第一!!!原因有二。一、先成的是最小的器皿,大器(才)晚成;二、一下就占到先上,不按由后再到前的自然發展順序,舍去后就先必是妄為,這只有滅亡!這也恰恰是人們之所好的,而成不了第一的原因!!這也是老子教誨人們,不要不勞而獲,不要一下就當圣人,而是要先走完圣人之前的苦難路程。首先要學習居下居后真誠為天下百姓做出成功大事業而自然成為圣人領袖!(——不是這樣走正道的人,總想一下得到,往往就成土匪頭子了。)
    以慈衛之——就不會是虎狼國家,而是捍為主權反對侵略的正義國家。
    (11)第十四章:有無對應,有利有用——
    原文:
    三十輻同一轂,
    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
    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
    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注釋:
    轂——車輪子。
    埏埴——用水與黏土和泥。
    戶牖——門窗。
    譯文:
    三十根輻條拱合一個車轂輪,
    當中空無便有了車的用途;
    和泥燒成陶器,
    當中空無便有了陶器的用途;
    挖鑿出門窗,
    當中空無便有了屋室的用途。
    所以,用有得到了利益,用無起到了作用。
    提示:
    ——眼看車輪子的空擋,想到沒有的作用。——道向思維,陰柔下意識!總是提醒無的作用,善于在熟視無睹中發掘出驚人的哲理、道理。老子——智者,將有無之道服務于現實生活。陰陽有無辨證統一,相互利用,缺一不可。
    ——原先用泥土壘房子,最后挖鑿出門窗。
    (52)第十五章:守根襲常,終身受益——
    原文: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得其子,復守其母,
    沒身不殆。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
    見小曰明,守柔曰強。
    用其光,復歸其明,
    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注釋:
    始、母——天下萬物的根源大道。
    子——大道所生的天下萬物。
    殆——危害。
    兌——指觸覺,和本能的探取意識。
    小——指事物的開始。
    襲——繼承。
    常——恒(道),指傳統,始道以來的正確積累。
    譯文:
    天下一開始,有其根源大道。
    既然得知了這個根源大道,
    也就知道了以下萬物。
    既然知道了以下萬物,
    就要復歸堅守天母大道(的始原道性。)
    (這樣,)一生就沒有禍害。
    阻止妄為的行動,關閉貪欲的閘門,一生不用愁勞;
    放開妄為的行動,投身于爭搶當中,一生不可救要。
    看清事物的出處可謂明白,堅守柔弱可謂剛強。
    用道的光芒復照,明白事物的始原道性,自己就不會留下禍殃。這就是繼承道的傳統。
    提示:
    天下萬物從哪里來的?有一個開始根源,這就是大道!誰曾想過“天的母親”??這是老子經常的思維,因此他悟出了“大道”,也形成了始原同源的基因道根文化。從小始原,道的本性,自然而然,無欲無為,沒有妄為貪欲,無意識地全部正確,不會犯意識錯誤!!
    (62)第十六章:道注萬物,天下貴道——
    原文:
    道者,萬物之注。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賀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雖有拱壁以先駟馬,
    不如坐而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何?
    不謂以求得有罪以免?故為天下貴。
    注釋:
    注——注入。
    市——指飾。
    賀——嘉賀。
    拱壁——指雙手捧著貴重的玉。
    駟馬——四匹馬拉一輛的馬車。
    譯文:
    道,注入萬物之中!!
    她是擅長人的法寶,也保護不擅長的人。
    美的語言可以裝飾別人,好的行為可以鼓勵別人。
    人沒有擅長,哪有就拋棄的道理?
    所以,立位天子置封公爵時,雖有捧玉在前駟馬其后,
    也不如坐下來進聽此道。古時候之所以貴此道,為何?
    不就是為求得保佑以免有罪嗎?所以道成為天下最尊貴的。
    提示:
    本章一個“注”字,千金難得!!進一步證明“道”在老子的腦海里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概念,可不是什么恍惚,只是非常抽象。——道生萬物,又注入萬物,道物一體,貫穿物質的始末。例如:小狗小貓的四肢頭尾是“龍體結構”,雷電“枯枝倒生”、樹根樹枝樹葉,等等都是這一道象。(道象為龍,道根是易)。又如以石為道:石的產生與消失、石的紋理、石的原子運動等,都為道。
    有罪以免——倒壯句——以免有罪。
    (18)第十七章:震驚思考,辨證文化——
    原文:
    故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注釋:
    廢——廢掉。
    大——很多。
    孝慈——指孝順的子女和慈愛的父母。
    譯文:
    ------所以,大道荒廢了,便出現了仁義;
    智慧出來了,就有了很多假冒偽劣;
    六親不和了,誰慈誰孝也就顯示出來了;
    國家有難了,報國的忠臣也就涌現出來了。
    提示:
    ——震驚思考,大道還能廢?!
    該“大道”不是“有物混成”的大道,而是(用道范疇)文化之道,特指:治理國家的公正之道。當社會變革,上一個“政治文明”(大道)已經無法治理(統治)下一個現實社會與實踐時(甚至后隊變先隊),也就出現了“大道廢”的情況!——道,分“有物混成”的大道和產生以下的器道。具體物道、物力與物力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無形的規律軌道、政道、詭道、志向、禮儀、計劃、方法------都是器道!!理解“道”——馬,是祖始馬和產生以下所有的馬!!!
    ——道、德、禮、仁--- ---都是治理國家的文化(腳步)。例如:毛澤東思想過后就有了三個代表。(“三個代表”的意義還內涵兩個代表:一個是毛澤東思想里有的要繼續做真理政策指導,再一個就是有的已不做政策指導。例如:階級斗爭!)
    (23) 第十八章:道德規律,道也德失——
    原文:
    希言自然。
    瓢風不終朝,
    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
    天地尚不能久,
    而況于人乎?故,
    從事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
    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注釋:
    瓢風——指旋風、狂風。
    道——抽象概念,所有道的總稱;本章還指:按道律辦事的道者和道之時。
    德——指按德律辦事的德者和德之時。
    失——指按失律辦事的失者和失之時。
    譯文:
    希言,自然之聲。
    狂風刮不了一個清晨
    驟雨持續不了一整天。
    誰這樣?(天地)
    天地尚且都不能長久,
    何況這人?
    所以,從事在道上的,
    成道者與道相同(按道之規律辦事),
    成德者與德相同(按德之規律辦事),
    成失者與失相同(按失之規律辦事)。
    與德相同,道也與德相同;
    與失相同,道也與失相同。

    提示:
    希言——自然之聲貴為真理,因為不加任何修飾。“大音希言”即:大自然的聲音。這是聽不見的,例如地球的腳步之聲!
    ——本章關鍵是理解:道、德、失、三者。根據“道生之,德畜之”(時)的道德出處和客觀實際,即:事物(道)出生之時,(德)成長之時,(失)轉化之時(消失為它種事物)。一解百解:按道德規律辦事的人,在事物的“頭、身、尾”(產生、發展、滅亡)的三大段律的每一段時,就按那段的規律辦!亦即:道德失同,道也同。
    (21)第十九章:道之為物,唯道是從——
    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以順眾父。
    吾何以知眾父之然哉?以此。
    注釋:
    容——內容,(全部)。
    孔——孔道,門徑。
    窈——深遠。
    冥——昏暗,深奧。
    精——精氣、精靈。(精與微,微觀世界的無與有,道與物。)
    信——信息。
    眾父——萬物之始。
    譯文:
    德之全部,只從道徑遵入。
    道是物質,只是非常恍惚。
    惚呵恍呵,道里有現象;
    恍呵惚呵,道里有實物;
    深奧幽幽呵,道里有精氣;
    精氣很真實,道里有信息。
    從古至今,一直如此,以至萬物開始。
    我怎么知道萬物開始是這樣的呢?從以上得知。
    提示:
    道之為物——道,首先是大道物質,然后才是總括的文化概念。老子好偉大呵!知物知——道,有些人還在以道唯心,可憐呵!!道之為物,才有大本大原,才有信仰的根據,才有唯物的開始!!!
    古時的陰陽“精氣”,其實就是溫差所產生的無形的變化現象。從本章可得一名言:透過現象看實質!
    ——非常加注:恍惚,是萬物千變萬化之物象,絕對不是老子對“道”模糊不清。
    德——道生德養,事物的成長全過程;民得為德,道施德天下得;道德一體,奉獻與得奉獻完成道德一事物--- ---
    (51)第二十章:道德出處,生而弗有——
    原文:
    道生之,而德畜之,
    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
    道之尊,德之貴,
    夫莫之爵,而恒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
    遂之、成之、亭之、毒之、復之。
    生而弗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注釋:
    畜——畜養,蓄養,(養育)。
    形——形成,形式,形勢。
    器——器具器皿(成之果)。
    爵——封爵位。
    亭——亭亭之樣,(停止)。
    毒——指:日曬熟爛。例如農民爺爺說:“今兒,這爺爺可真毒!”
    玄德——(玄深玄色)天德。
    譯文:
    道生出,德養育,
    有了物的形與勢,果子長成了。
    所以,萬物尊道而貴德。
    這尊貴不是加封的,而是永恒的自然這樣。
    所以,道生出萬物,德養育(如下):使其成長、如愿、成果、停止、熟爛、復命還原。
    生養了而不為己有,成為了也不仗恃,首長了也不主宰,這就是物性天德!!
    提示:
    物成定律——道生德養物形勢成。應用這一定律,看清楚事物是處在哪個環節時段上——是“道生之”時、“德畜之”時,還是“物形之”時、“勢成之”時,以便作出自己正確的行動。---青桃子捂兩天熟了——形勢所迫!
    生而弗有——與“實事求是”組成中國文化的八字輝煌。“生而弗有”物性天德,例如:太陽哺育萬物生長而不為己有。“生而不有”,以社會名詞就叫做:奉獻!奉獻是客觀的,以此破譯的人生的真諦也只能是奉獻,毫無另外的選擇!“生而弗有”再三出現,點明經文的一個重大主題思想。
    道生之,而德畜之——道德的出處!!!道德首先是客觀的,是事物被生養的全過程;是有形之物與無形之物互為原料的相互轉變;是奉獻與得奉獻的相互轉變,對應統一;道德規律包括客觀規律和人的行為規則;道德的標準是“損有余而益不足”;道德是人類社會的基礎結構,沒有道德人類社會將不復存在。所以,“《道德經》,救世書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亚洲专在线电影|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手机| 亚洲日本欧洲二区精品| 日本高清在线观看WWW色|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制服丝袜系列AV无码| 日产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免费无码无遮挡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 小污女小欲女导航| 亚洲制服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同桌上课脱裙子让我帮他自慰|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 嘿咻嘿咻男女免费专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男同|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不卡| 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精东| 亚洲天堂av日韩精品| 宝贝扒开下面自慰给我看| 丁香五月婷激情综合第九色| 久久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国产性色的免费视频网站| 清一区二区国产好的精华液| 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同事| 少妇愉情理伦片丰满丰满午夜| 丰满人妻被黑人连续中出| 国产在线观看播放av| 老色鬼永久精品网站| 高清自拍亚洲精品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AV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久久这里有精品国产电影网|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偷人无码视频|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在线天堂中文官网|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 gogo无码大胆啪啪艺术| 精品乱码无人区一区二区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