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和尚“不許”別人說他的過錯?
以往對各個宗教都有一定興趣,抱著了解的態度去接觸基督教、佛教,也跟一些佛教徒有過交流。當時在談到當前部分佛教徒存在的種種陋習時,那位僧侶說:“不談僧過”,也就是不許說僧侶的過失。我對此很詫異,莫非和尚們都是神仙,不會犯錯誤? 后來查閱了一些資料,也跟另一些人士有過交流。原來是“出家人不是一個人,出家人代表僧眾,代表三寶。”,甚至有人引申出來,見僧侶如見佛陀,自然也就不能隨意說僧侶的過失了。這讓我詫異了,莫非僧侶作為佛法的弘揚者,他就不會犯錯?他就不會誤解佛法?他就不會有私心?我看未必。雖然我不枉自揣測某些違反清規戒律的佛教徒們都干了些什么,但我知道,真正的高僧大德還是少數,在宗教被控制乃至挾持的情況下,能夠遵守清規戒律而不諂媚的佛教徒并不多。佛教徒們并非“永不犯錯的國王”,再則,國王永不犯錯,是因為他從政//治事務中超脫出來,自然在這方面不會犯錯誤。但佛教徒們終究是凡人,他們最終也難以免俗。 大家知道,佛教徒中有“五戒”是佛教的基本戒律,其內容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現在恪守這五戒的人都不太多,何況還有其他?某些和尚已經職業化了,不光有老婆還有情人;說大話乃至誹謗他人以謀取職位的和尚也不在少數…………可他們往往以“不說僧過”為擋箭牌,來回避他人對其行為的指責,這其實是一種“鴕鳥政策”,損害的是佛教整體的名聲。再則,佛教似乎現在也缺乏獨立生存的能力,經歷過十年文革的破壞,真正能夠弘揚佛法的人有幾個?少之又少。似乎很多佛教徒們,也鉆到錢眼里去了,鉆到利益乃至色誘中去了。 |
|
來自: 行為準德為先 > 《青陽、紅陽、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