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俯拍 日常生活中,當你走在田野看見野花,抑或是走在花園小徑賞花時,都會俯下身子細看那些花。如果我們站在花旁,用我們日常俯看花卉的方式來俯拍,那么拍出來的照片將非常普通,為什么會這樣呢?如果你想拍出有視覺沖擊力的照片,必須從我們日常很少看的角度拍攝。也就是說,不要俯拍,而是蹲下來,選擇與它們水平的角度去拍。有一件事是專業攝影師常做而為業余愛好者所忽略的:如果你想拍出好的花卉照片,你要做好弄臟手的準備(至少是你的膝蓋)。當你蹲在那里時,盡量地低(比花低),然后從一個迷人的角度拍下它。 2、用大光圈進行拍攝 選擇光圈優先模式(把模式轉盤撥到A),然后使用相機所允許的最大光圈(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鏡頭是f/5.6,就用f/5.6)。然后焦距對準一朵花或者靠的較近的一簇花。當你這樣做時,背景就模糊了,這樣圖片就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3、何時進行拍攝 (1)有云的陰天。云把太陽遮住后,陰影比較柔和,花朵鮮明的顏色不會被刺目的直射陽光給沖淡。所以,陰天是花卉攝影師最喜歡拍攝的天氣。事實上,可能只有另外一個時間比陰天更適合拍攝,是什么呢? (2)下雨后不久。這是花卉攝影非常魔幻的時刻。此時拍攝,天空仍有云朵,花朵上仍帶著雨珠。如果你有微距鏡頭,這個時候用它拍照,會有令人驚艷的效果。當你用微距鏡頭拍攝時,別忘記把葉子和莖上的雨珠也拍下來,它可以襯托出花的顏色和嬌嫩。 (3)如果在陽光燦爛的日子拍攝,盡量選擇早晨和黃昏。為了盡量利用這個時候的光線,用長的變焦鏡頭拍攝,而且你要站在花朵背光的位置,這樣,你就可以利用非常壯麗的背景光進行拍攝了。 4、虛實有度 巧用背景映主體 當一個枝干上,有數朵美麗的花兒同時呈現在您鏡頭前的時候,是利用較大的景深范圍統統拿下,還是選其一為主角,將更多的花兒當作陪體呢?一般來講,人類的視覺習慣是由點到面的延伸,這就是說,有主有次虛實得當的畫面,才更具美感。這種美感不僅符合我們先天的視覺習慣,同時也符合攝影藝術的唯美要素,更能夠體現花卉的美姿美態和生命活力。 在拍攝野生花卉時,往往其現成的生長環境就可以充當主體背景,無論是藍天碧水,還是巖壁沙地,都會與花朵達成一種和諧美妙的主次融合。而且,室外較為廣闊的空間,也有利于您運用較大光圈虛化紛亂的背景,從而使畫面干凈簡約起來。與此不同的是,在拍攝室內或圃栽花卉時,環境相對狹小,機位調度也受到了較多的限制。此時,或是盡量利用單一色調的景物作為背景,或是用背景布、卡紙等道具創造人工背景,您也可臨時脫下外衣以應一時之需。用合適的色調來充實背景也好,用虛化的方式保持背景的潔凈度也好,都應十分注意光圈對景深范圍的控制,以及對畫面空間感的影響。 5、眼前一亮 構圖巧妙能補拙 在多數情況下,花卉攝影的構圖,一定要忌亂求簡,否則就會陷入主次不明、畫面語言混亂的困境。一些經驗不足的攝影者,往往希望自己的鏡頭能同時攝取到更多的花朵,殊不知太多的圖像信息元素會造成焦點的盲從,從而使整個畫面失去主體和亮點。 對于枝干莖絡比較明晰的花卉,如玉蘭、梅花、迎春花等,我們可以利用其枝干的自然曲線作為構圖主線。對于花團錦簇,花朵密集程度較大的花卉,如牡丹、芍藥、菊花等,適宜采用直入主體的開放式構圖。當然,對于開放式構圖來說,僅有花朵也是不夠的,雖然沒有多變的枝干線條可以利用,也應考慮用花兒的葉子來幫襯一下,畢竟好花要有綠葉相襯才會更完美起來。 6、穩定至上 腳架是個好幫手 許多攝影者,往往只是關心鏡頭的分辨率,或手中DC的像素數值有多高,認為裝備是否精良、是否專業,才是決定成像結果的唯一要素。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一個穩固的三腳架往往要比對光學分辨率或像素數值的苛求,更顯實惠。對于花卉攝影來說,三腳架的現實作用更是無可替代的。 拍攝花卉的過程,對焦平面和拾焦精準度的要求極高,這使攝影工具的穩定性顯得至關重要。這與攝影抓拍時的瞬間動作有所不同,我們應該借助三腳架的幫助,慢工出細活。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是具有防抖動功能的鏡頭,那么在使用三腳架時,應使防抖開關處于關閉狀態。因為,防抖動功能的實現,通常都是利用了光學或電子的差值驅動補償原理來實現的,使用三腳架已經使這種人為的不穩定性被降至了最低幅度,完全沒有進行差值補償的必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