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文廟: 關帝廟門口坐一站公交車來到泉州府文廟。全國各地的文廟很多,但它是我國東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文廟建筑群,形制完整,規模宏大,建筑風格以宋代為主,融合元、明、清各代特點,是中原文化和閩南古建筑藝術有機結合的典范。國保單位,門票3元。
尤其大成殿正面的8根浮雕盤龍檐柱,風格古樸,在全國現存文廟中實屬罕見,還有漂亮的泮池、元代的泮橋、東西兩側的長廊,無不昭示著泉州當年作為“東方第一大港”“海濱鄒魯”的貿易、文化的輝煌和繁榮。 左邊是文廟的龍柱,右邊是天后宮的 泮池 孔子老先生的大成殿非常大,里面掛滿了匾額,擺滿了貢品,作為“臭老九”的我當然要敬拜一下老先生,但心里卻想:曾經漂泊困頓的孔老二生前萬萬想不到他的后人會把他如此供奉吧,不知他老人家是否受用呢?
這也讓我想起當年紅小兵的我們唱的歌:“叛徒林彪、孔老二都是壞東西,嘴上講仁義,肚里藏詭計…”(這是文革時的歌曲,不要誤會), 當時我們唱這首歌時又跺腳,又揮拳頭,好不氣憤,可是現在呢..., 不得不感嘆時代真會捉弄人呢! 文廟里好清靜,完全沒有關帝廟的烏煙瘴氣和銅臭味,空蕩蕩的大殿里就我們倆個,我們順勢坐在大成殿里的臺基上,享受這難得的清凈,大殿里空曠敞亮,呼吸暢快,大殿外視野開闊,紅墻藍天,微風時而吹拂臉上,感到陣陣春意襲來,背后還有寬厚慈祥的孔夫子望著我們,覺得又踏實又愜意,超享受的感覺奧!好像我已不是來去匆匆的游客,真的不想走了。
天后宮: 從文廟旁邊的中山路一直往南走就來到不遠的天后宮,它是我國現存古代建筑中年代最為久遠、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祭祀海神媽祖的廟宇,始建于宋代,臺灣和東南亞的許多媽祖都是從這里分靈過去的,叫“泉州媽祖”,國保單位,免費參觀。 用菠蘿和棕櫚葉扎成的龍 德濟門遺址: 天后宮對面是德濟門遺址,雖然只剩下地基和條石,但也是國保單位。
泉州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文化古跡星羅棋布,給我的感覺是古老,精致,儒雅,內含,不禁讓人對它的歷史充滿遐想,充滿探究,而漂亮時尚的廈門卻沒有這種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