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電力線路(含臨時線路)
01.低壓架空線相序排列順序,面向負荷從左側起是( B )。
A) L1— L2—L3 —N B) L1—N—L2—L3 C) N—L3 —L2—L1 D) 任意排列
02.低壓架空線路導線離建筑物的最小水平距離為( C )m。
A) 0.6 B) 0.8 C) 1.0 D) 1.2 導線垂度最大時
03.在人口密集地區,低壓架空線路導線離地面的最小高度為( A )m。
A) 6 B) 5.5 C) 5 D) 4.5 導線垂度最大時
04.低壓接戶線跨越交通要道時,導線離地面的最小高度為( A )m。
A) 6 B) 5.5 C) 5 D) 4.5
05.低壓接戶線跨越交通困難的街道時,導線離地面的最小高度為( C )m。
A) 4.5 B) 4 C) 3.5 D) 3
06.拉線絕緣子距地面不應小于( A )m。
A) 2.5 B) 2 C) 1.5 D) 1
07.直線桿同桿架設的上、下層低壓橫擔之間的最小距離不得小于( C )m。
A) 0.4 B) 0.5 C) 0.6 D) 0.8
08.當保護線與相線材料相同時,對于截面積小于16mm2的相線,保護線截面積不得小于相線的( B )。
A) 25% B) 50% C) 100% D) 200%
09.低壓架空線路導線截面積的選擇原則是( B )。
A) 按發熱條件選擇 B) 按允許電壓損失條件選擇,按發熱條件及機械強度來校驗
C) 按機械強度選擇 D) 按發熱條件選擇,按機械強度校驗
10.按照機械強度的要求,北京城區低壓架空線路鋼芯鋁絞線的截面不得小于( C )mm2。
A) 10 B) 16 C) 25 D) 35
11.在架空線路近處進行起重作業時,起重機具與10kV線路導線之間的最小距離為( D )。
A) 0.35 B) 0.7 C) 1.0 D) 2.0
12.電力電纜鋁芯線的連接常采用( B )。
A) 插接法 B) 鉗壓法 C) 綁接法 D) 焊接法
13.銅芯電纜和鋁芯電纜的工程連接應采用( D )。
A) 銅芯和鋁芯直接纏繞連接 B) 銅芯鍍錫后與鋁芯綁線連接
C) 銅芯并溝線夾壓接 D) 專用的銅鋁連接管(過渡接頭)壓接
14.交聯聚乙烯多芯電力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電纜外徑的( C )倍。
A) 5 B) 10 C) 15 D) 20
15.交聯聚乙烯單芯電力電纜的最小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電纜外徑的( D )倍。
A) 5 B) 10 C) 15 D) 20
16.直埋電纜的最小埋設深度為( B )m 。* * *
A) 0.6 B) 0.7 C) 1 D) 2
17.直埋電纜與城市道路平行時,其間距離不得小于( D )m 。
A) 0.7 B) 1 C) 1.5 D) 2
18.直埋電纜與城市道路交叉接近時,其間距離不得小于( A )m 。
A) 0.7 B) 1 C) 1.5 D) 2
19.直埋電纜與熱力管道(管溝)平行時,其間距離不得小于( D )m 。*
A) 0.5 B) 1 C) 1.5 D) 2
20.直埋電纜與熱力管道(管溝)交叉接近時,其間距離不得小于( A )m 。
A) 0.5 B) 1 C) 1.5 D) 2
21.直埋電纜與城市道路交叉接近時,其間距離不得小于( B )m 。
A) 0.7 B) 1 C) 1.5 D) 2
22.無綱鎧護套橡皮絕緣電力電纜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電纜外徑的( B )倍。
A) 2 B) 6 C) 8 D) 10
23.電線管配線直管部分,每( C )m應安裝接線盒。
A) 50 B) 40 C) 30 D) 20
24.電線管配線有一個90°彎者,每( D )m應安裝接線盒。
A) 50 B) 40 C) 30 D) 20
25.電線管配線有兩個90°彎者,每( D )m應安裝接線盒。
A) 30 B) 25 C) 20 D) 15
26.暗敷設電線管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電線管外徑的( B )倍。
A) 5 B) 6 C) 7 D) 8
27.下列( B )配線不得使用鋁導線配線。
A) 金屬管 B) 氣瓶間 C) 沖壓車間 D) 金屬槽
28.利用單芯絕緣導線作PE線,在有機械防護的條件下,其截面積不得小于( A )mm2。
A) 2.5 B) 4 C) 6 D) 10
29.移動式設備的移動電源線應采用( D )。
A) 聚氯乙烯絕緣雙絞線 B) 聚氯乙烯絕緣護套線
C) 阻燃性聚氯乙烯絕緣軟銅線 D) 橡套軟電纜或聚氯乙烯護套軟電纜 *
30.當線路較長時,宜按( B )確定導線截面。
A) 機械強度 B) 允許電壓損失 C) 允許電流 D) 經濟電流密度
31.我國常用導線標稱截面2.5mm2與6mm2中間還有一級導線的截面是( C )mm2 。
A) 3 B) 3.5 C) 4 D) 5
32.我國常用導線標稱截面25mm2與50mm2之間還有一級導線的截面是( B )mm2 。
A) 30 B) 35 C) 40 D) 45
33.我國常用導線標稱截面70mm2與120mm2的中間還有一級導線的截面是( B )mm2 。
A) 80 B) 95 C) 100 D) 110
十一. 系統和設備的保護
01.在TN—S系統中,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應當接( C )。
A) PEN B) N C) PE D) 接地
02.三相籠式異步電動機采用熱繼電器作為過載保護時,熱元件整定電流為電動機額定電流的( A )倍。
A) 1 B) 1.5~2.5 C) 1~1.25 D) 1.3~1.8
03.動力回路的熔絲容量原則上不應超過負荷電流的( A )倍。
A) 2.5 B) 3 C) 3.5 D) 4
04.自耦降壓啟動器如果在120% 額定電流狀態下運行,熱繼電器在( B )時間內動作。
A) 10分鐘 B) 20分鐘 C) 25分鐘 D) 30分鐘
05.在鍋爐內、金屬容器內、管道內等狹窄的特別危險場所,使用Ⅱ類設備,則必須裝設( D )保護。
A) 短路 B) 過載 C) 失壓 D) 漏電
06.電容器柜刀熔開關的熔絲額定電流,應為電容器總額定電流的( C )倍。
A) 1.5~2.5 B) 2~3 C) 1.3~1.8 D) 1~2
07.一般照明回路熔絲容量不應超過負荷電流的( B )倍。
A) 1.0 B) 1.5 C) 2 D) 2.5
08.在同一低壓配電系統中,如移動式電氣設備已采用PE線保護后,仍應采取( C )作為后備保護。
A) 電源主開關改用低壓斷路器 B) 改用小容量斷路器
C) 加裝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 D) 降低接地電阻
十二. 電氣作業安全和運行知識(含觸電急救)
01.按照安全管理要求以“250V以上”、“250V及以下”劃分高壓和低壓時,250V指的是( C )。A) 線電壓 B) 相電壓 C) 對地電壓 D) 接觸電壓
02.值班長應負責本班次的( D )工作。A) 安全和運行 B) 安全和維護 C) 運行和維護 D) 安全、運行和維護
03.帶電檢修至少應由( B )人進行。A) 一 B) 二 C) 三 D) 四
04.電力電容器運行中電流不應長期超過電容器額定電流的( C )倍。A) 1.1 B) 1.2 C) 1.3 D) 1.5
05.刀開關與斷路器串聯使用時,拉閘順序是( B )。
A) 先斷開刀開關后斷開斷路器 B) 先斷開斷路器后斷開刀開關
C) 同時斷開斷路器和刀開關 D) 無先后順序要求
06.手持電動工具(Ⅰ類及Ⅱ類)應定期搖測絕緣電阻,其值應大于( B )MΩ。*A) 0.5 B) 1 C) 1 D) 0.5
07.Ⅰ類手持電動工具應定期搖測絕緣電阻,潮濕天氣每次使用前都要搖測絕緣電阻,其值應大于( C )MΩ。A) 0.5 B) 1 C) 2 D) 200
08.Ⅱ類手持電動工具應定期搖測絕緣電阻,其帶電體與可觸及導體之間的絕緣電阻值應大于( B )MΩ。A) 1 B) 2 C) 5 D) 7
09.在鍋爐、金屬容器、管道內部等狹窄的特別危險場所,如果使用Ⅱ類設備,則必須裝設( D )保護。A) 斷路 B) 過載 C) 失壓 D) 漏電
10.在任何情況下,移動式電氣設備的絕緣電阻,不得低于( B )MΩ。*A) 10 B) 2 C) 2 D) 7
11.人站在地上,手直接觸及已經漏電的電動機的金屬外殼的電擊是( A )電擊。A) 間接電擊 B) 直接電擊 C) 感應電 D) 兩線
12.其他條件相同,人離接地故障點越近時可能承受的( A )。
A) 跨步電壓越大、接觸電壓越小 B) 跨步電壓和接觸電壓都大
C) 跨步電壓越大、接觸電壓不變 D) 跨步電壓不變、接觸電壓越大
13.數十毫安的電流通過人體短時間使人致命的最危險原因是( D )。A) 電弧燒傷 B) 呼吸中止 C) 昏迷 D) 引起心室纖維性顫動
14.當觸電人脫離電源后,如深度昏迷、呼吸和心臟已經停止,首先應( D )。A) 找急救車,等候其到來 B) 緊急送往醫院 C) 讓觸電人靜臥
D) 就地進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搶救
15.工頻條件下,當電流持續時間超過心臟跳動周期時,室顫電流約為( C )mA。A) 1 B) 10 C) 50 D) 100
16.當觸電人脫離電源后,如深度昏迷、心臟只有微弱跳動時,( D )注射腎上腺素。A) 允許大劑量 B) 允許中劑量 C) 允許小劑量 D) 不允許
17.下列最危險的觸電電流途徑是( A )。
A) 左手至腳 B) 右手至腳 C) 左手至右手 D) 左手至胸部
18.手持金屬工具觸及運行中的刀開關的動觸刀的電擊是( B )電擊。A) 間接接觸 B) 直接接觸 C) 感應電 D) 跨步電壓
19.手持金屬工具觸及運行中的隔離開關的帶電導體的電擊是( B )電擊。A) 間接接觸 B) 直接接觸 C) 感應電 D) 跨步電壓
20.對于電擊而言,工頻電流與高頻電流比較,其危險性是( A )。
A) 工頻危險性大 B) 高頻危險性大 C) 二者一樣大 D) 二者不能比較
21.在雷雨天氣,跨步電壓電擊危險性較小的位置是( D )。
A) 大樹下方 B) 高墻旁邊 C) 電桿旁邊 D) 高大建筑物內
22.工頻條件下,人的擺脫電流約為( B )。A) 1mA B) 10 mA C) 100 mA D) 10A
23.觸電者發生心室纖維性顫動時后,血液循環( D )。A) 變化不大 B) 中止 C) 加快 D) 減慢
24.施行胸外心臟擠壓法搶救時大約每分鐘擠壓( D )次。A) 3~5 B) 10~20 C) 30~40 D) 60~80
25.觸電事故多的月份是( C )月。A) 11~1 B) 2~4 C) 6~9 D) 10~12
26.人體阻抗是由( B )組成。A) 電阻和電容 B) 電阻和電感 C) 電容和電感 D) 純電阻
27.人體體內電阻大約為( D )。* * * A) 數十歐 B) 數百歐 C) 數千歐 D) 數十千歐
28.桿上作業傳遞工具、器材應采用( B )方法。* * *A) 拋扔 B) 繩傳遞 C) 下地拿取 D) 長竿挑送
29.電氣線路發生火災的原因,導線接頭接觸不良( A )使溫度升高,造成接頭過熱引起火災就是其中的一種。
A) 電流增大 B) 電源電壓升高 C) 電壓和電流都增大 D) 電阻增大
30.不能用于帶電滅火的滅火器材是( A )。A) 泡沫滅火器 B) 二氧化碳滅火器 C) 鹵代烷滅火器 D) 干粉滅火器
31.一字梯與墻面的夾角以( A )左右為宜。A) 30° B) 45° C) 60° D) 75°
32.一般情況下,( C )級大風天氣即應停止室外帶電作業。A) 三 B) 四 C) 五 D) 六
33.電氣工作人員連續中斷電氣工作( C )以上者,必須重新學習有關規程,經考試合格后方能恢復工作。A) 三個月 B) 半年 C) 一年 D) 2年
十三. 安全(含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組織措施、安全用具)
01.部分停電作業應使用第( A )種工作票。A) 一 B) 二 C) 三 D) 四
02.部分或全部停電作業應使用第( A )種工作票。A) 一 B) 二 C) 三 D) 四
03.全部停電作業應使用第( A )種工作票。A) 一 B) 二 C) 三 D) 四
04.被檢修的設備停電后,電源線路上應當斷開( A )。A) 隔離電器 B) 接觸器 C) 熔斷器 D) 熱繼電器
05.確定低壓裝置停電的依據(D )。
A) 電流表和電壓表指示為零 B) 電源指示燈熄滅
C) 電源開關已拉開 D) 經合格的驗電器試驗無電
06.核相工作應有( C )人完成。A) 四 B) 三 C) 二 D) 一
07.靠近架空線路進行起重工作時,起重機具于10kV線路導線之間的最小距離為( D )m。A) 0.35 B) 0.7 C) 1.0 D) 2.0
08.低壓帶電作業除應配備絕緣鞋等安全用具和防護用具外,還應攜帶( D )。A) 兆歐表 B) 電流表 C) 單臂電橋 D) 低壓試電筆
09.臨時接地線應當采用( C )。A) 多股銅絞線 B) 鋼心鋁絞線 C) 帶透明護套的多股軟裸銅線 D) 多股軟絕緣銅線
10.裝設臨時接地線的順序是( A )。
A) 先接接地端,后接相線端 B) 先接相線端,后接接地端
C) 同時接接地端和相線端 D) 沒有要求
11.標示牌應當用( A )制成。 未見規程有此規定!A) 絕緣材料 B) 銅材 C) 鋁材 D) 鋼材
12.一經合閘即可送電到施工設備的電源開關操作手柄上應當懸掛的標示牌是( A )。
A) 禁止合閘,有人工作! B) 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 C) 止步,高壓危險! D) 在此工作!
13.一經合閘即可送電到施工線路的線路開關操作手柄上應當懸掛的標示牌是( B )。
A) 禁止合閘,有人工作! B) 禁止合閘,線路有人工作! C) 止步,高壓危險! D) 在此工作!
14.下列( A )組合是在低壓操作中使用的基本安全用具。
A) 絕緣手套、試電筆、帶絕緣柄的工具 B) 試電筆、絕緣靴、絕緣墊
C) 絕緣鞋、試電筆、帶絕緣柄的工具 D) 絕緣手套、試電筆、絕緣鞋
15.絕緣手套和絕緣靴試驗包括( B )試驗。
A) 絕緣電阻和耐壓 B) 耐壓和泄漏電流 C) 絕緣電阻和泄漏電流 D) 絕緣電阻、耐壓和泄漏電流
16.絕緣手套的長度應保證戴上后超過手腕( D )mm。A) 10 B) 30 C) 50 D) 100
17.絕緣臺長度和寬度均不應小于( B )mm。A) 600 B) 800 C) 1000 D) 1500
18.絕緣臺支持絕緣子高度不應小于( B )㎝。 用于什么電壓等級的?A) 5 B) 10 C) 15 D) 20
END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