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小楷《金剛經》
傅山其書多以狂草為多,真書細楷不可多得,此小楷《金剛經》精嚴古樸,出于魏晉,法度謹嚴,運筆鋒鍔內斂,一絲不茍,結體簡穆舒展,風格疏逸雋永,可謂極構。觀傅山行草勃勃有生氣,而其小楷《金剛經》又如此法精韻雅,善書者往往或能恣肆,或能醇雅,二者兼得,是為不易,對此,書法愛好者可以欣賞、借鑒,從中取法。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般若經》的一部分。佛說《大般若經》六百卷,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師翻譯的,第五百七十七卷《第九能斷金剛分》便是流行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共有六種譯本,除玄奘法師外,還有姚秦鳩摩羅什、元魏菩提流支、南北朝真諦、隋朝笈多、唐朝義凈五位法師。現通行的《金剛經》是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翻譯的,因其言簡意賅,切入人心。故修習《金剛經》者多以此本為典。《金剛經》的廣泛流布與禪宗有著莫大的關系。禪宗一脈,釋祖拈花,迦葉微笑,教外別傳,以心印心。自達磨祖師傳法東土,以《楞伽經》開示,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至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以《金剛經》證覺,六祖慧能啟頓悟法門,《金剛經》因而成為是佛教禪宗的印心寶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