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槍 加特林機槍 由美國人Richard Jordan Gatling(1818-1903)在1862年發明,用手把搖動6-10個槍管圍繞軸心轉動,火力十分猛烈。它是世界上第一種正式裝備軍隊的機槍,美國軍隊在1866年將其正式列入制式裝備。 中國于1884年開始,仿制加特林6管連發槍,后金陵兵工廠仿制了10管槍。這些槍曾裝備陸軍和北洋水師。 單管口徑:11毫米 管數:6(10)管 膛線:12條 射速:每分鐘350發 表尺射程:2000米。
馬克辛機槍 德國1908年式7.92毫米(MG-08/15)馬克辛機槍 發明者馬克辛向孫子介紹自己發明的機槍 李鴻章率使團參觀馬克辛機槍 馬克辛機槍亦稱馬克沁機槍。H.S.馬克沁發明的機槍。馬克沁1883年進行了原理性試驗,1884年獲得專利。馬克沁機槍是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的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自動武器。 早在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中國就開始仿制了最初的馬克辛機槍,以后又仿制了多種類型,大量裝備軍隊。其中以1935年定型的一種最為有名,l934年中國獲德國贈送的MG08/15式馬克沁重機槍全套工作圖樣,交金陵兵工廠仿照改良。該槍有較多改進,如增加高射裝置、橫掃射裝置、練習彈槍口罩等部件,并改良了擊發、保險裝置和三腳架等,1935年試制成功,定名為24年式馬克沁重機槍。 口徑:11.43毫米(7.92毫米) 槍身重:20kg 全重:53kg 理論射速:600發/分 表尺射程:3500米
麥德森機槍 20世紀初,丹麥炮兵上尉W.O.H.麥德森主持研制出世界上第一種輕機槍,并于1902年裝備丹麥部隊,習稱1902年式麥德森機槍。輕機槍因其重量輕,能夠提高步兵的機動能力,從而受到各國軍方的青睞。此槍在軍隊中使用了70年,但由于其戰斗射速太低,火力強度較差,不適應發展了的戰爭需求,已從軍隊撤裝。 中國曾于1908年開始在廣州仿制此槍,并裝備軍隊,但數量不多。 口徑:8毫米 全長:1169毫米 全重:9.98千克 射擊方式:單、連發 彈匣容彈量:30發 初速:824米/秒
日本6.5毫米十一年式輕機槍 日本大正十一年1922年,研制了一支口徑為6.5毫米,自動方式為導汽式的輕機槍,并定為制式裝備。十一年式機槍的導氣孔可以調整,槍口部設有避火罩,槍管之外有螺旋形散熱片,配有兩腳架,但是兩腳架不能伸縮,供彈具別具一格,不是彈匣,不是彈鏈,而是一個較大的供彈漏斗,可以裝彈30發。該槍的退殼挺很長并露在槍的外邊,標尺為固定弧式,偏于槍身的右側,在槍機上配有一個油壺。該槍具有良好的散熱設備。但是在射擊的時候,升溫很快,據試驗表明,該槍射擊時,連續射擊300發子彈,其溫度可以升高300攝氏度左右,這樣很容易使膛線磨損或者膛面燒蝕,因此連續設計以300發為限。 1924年東三省兵工廠曾仿制日11年式輕機槍,稱13年式輕機槍,在擴大生產規模并對該槍進行整理后,于1928年正式投產,改稱17年式輕機槍,月最高產量40挺。 口徑:6.5毫米 彈頭初速:736米/秒 有效射程:600米 標尺射程:1200米 理論射速:600發/分 膛線:右旋4條 全槍長:1100毫米 槍管長:485毫米 瞄準基線:470毫米 槍全重:10.2公斤
捷克ZB26式輕機槍 輕機槍是前捷克斯洛伐克ZB公司胡萊克兄弟于1924年主持研制的,通常稱之為ZB26式機槍,也稱為M24式,1930年還出現了ZB30式。ZB26式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輕機槍之一,曾有24個國家裝備。1939年德國占領捷克斯洛伐克后,曾繼續生產ZB26式和ZB30式機槍裝備德軍,并改稱為MG26和MG30式。1932年英國選中了ZB26式進行生產,這就是有名的布倫機槍。 1927年天津大沾造船所仿制意式捷克輕機槍(即捷克ZB26式輕機槍)。由于該槍有閉鎖可靠、更換槍管迅速等優點,因此很快成為當時中國生產的主要輕機槍品種。制造該槍的廠在1937年前,除天津大沽造船所外,還有重慶武器修理所、廣東兵器制造廠、西北實業公司下屬工廠、廣西第一機械廠等。1937年后有第十一、二十一、三十一、四十、四十一、五十一、五十三工廠、西北制造廠的城固分廠及廣元分廠等,共生產7萬余挺。1942年第二十—工廠所造該槍初速為830米/秒(尖彈)、730米/秒(重尖彈),有效射程1500米。 口徑:7.92mm 初速:830m/s 有效射程:900m 理論射速:500發/分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槍機偏轉式
1953年式7.62毫米輕機槍 1953年式7.62毫米輕機槍是新中國生產的第一種機槍,該槍仿制前蘇聯的DPM輕機槍,1953年定型,大量裝備部隊,后被56式取代。該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片撐開式閉鎖方式,47發彈盤供彈,僅能進行連發射擊;可更換槍管。 彈頭初速: 840 米/秒 戰斗射速: 80 發/分 理論射速: 500 發/分 有效射程: 800 米(m) 供彈方式: 47發彈盤供彈,53式機槍彈7.62*54毫米 自動方式: 導氣式 閉鎖方式: 閉鎖片撐開式
1953年式7.62毫米重機槍 該槍是仿制前蘇聯SG43中型機槍,1953年生產定型,大量裝備部隊,后被67式輕重兩用機槍取代。該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二次供彈,實施連發射擊。 口徑:7.62毫米 全長:1700毫米 槍管長:720毫米 瞄準基線長:670毫米 全重:40.4千克 槍身重:13.8千克
1956年式7.62毫米輕機槍 1956年式輕機槍 56式7.62毫米輕機槍是仿制前蘇聯的RPD輕機槍,1956年定型,63年經改進設計定型56-1式,大量裝備部隊,是我國裝備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的一種機槍。該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片撐開式閉鎖方式,以彈鏈、彈鏈盒供彈,采用固定槍管。 口徑:7.62毫米 全長:1037毫米 槍管長:520毫米 瞄準基線長:596.5毫米 全重:7.9千克
1958年式連用機槍 該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片撐開式閉鎖方式,彈鏈、彈箱供彈,將彈鏈供彈機構取下后,可換裝53式輕機槍的彈盤供彈;采用可更換槍管。 1967年式7.62毫米通用機槍 67式兩用機槍 67-2式兩用機槍 經過十幾年的仿制過程后,北京工業學院、解放軍軍械研究所與有關軍工廠于1967年聯合研制成功一種輕重兩用機槍,命名為1967年式7.62毫米通用機槍。它是新中國自行研制并大量裝備軍隊的第一種機槍。在該槍基礎上,此后又推出性能更優的67-1式和67-2式通用機槍。它們伴隨步兵戰斗,能對付地面有生目標、薄壁裝甲及低空飛行目標。機槍上的瞄準裝置可平射、高射,也能在夜間使用。 有效射程:1000米(重型)800米(輕型) 彈箱容量:250發 槍彈:53式槍彈 7.62*54毫米
1980年式7.62毫米通用機槍 該槍仿制前蘇聯PKMC7.62毫米通用機槍,1980年設計定型,主要裝備我軍特種部隊。該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回轉式閉鎖機構,一次供彈,實施連發射擊。 口徑:7.62毫米 全長:1192毫米 槍管長:605毫米 瞄準基線長:670毫米 全重:12.6千克 槍身重:4.7千克 有效射程:1000米(重型) 800米(輕型) 彈箱容量:100或200發
1981年式7.62mm輕機槍 81式7.62毫米輕機槍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個班用槍族中的輕機槍,它與81式自動步槍構成班用槍族,有65個零件通用。1981年設計定型,大量裝備部隊,是我國目前的主力輕機槍。該槍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閉鎖方式為槍機回轉式;采用擊錘回轉式擊發機,可以半自動單發和連發射擊;采用75發彈鼓供彈,其攻彈具能夠與81式自動步槍的30發彈匣互換。
QJY88式通用機槍 QJY88式5.8mm通用機槍是5.8mm槍械系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確保通用機槍的射擊威力,它使用5.8mm機槍彈,在必要時,也可使用步槍的5.8mm普通彈。5.8mm通用機槍配有白光瞄準鏡和微光瞄準鏡,以確保通用機槍遠距離的射擊精度和夜間作戰能力。該產品已完成設計定型,開始試制生產,將逐步裝備部隊,以代替過去沿用的老式重機槍。
QJZ89式12.7毫米重機槍
1995年式5.8毫米班用輕機槍 95式5.8毫米輕機槍是95式班用槍族中的輕機槍,它與95式自動步槍構成班用槍族,現已陸續裝備部隊。槍族內自動機組件完全通用,步槍與輕機槍之間通用件占很大比例。該槍采用無托式結構;自動方式為導氣式,機頭回轉閉鎖,可單、連發射擊,供彈具有30發塑料彈匣和75發快裝彈鼓兩種,機械瞄準裝置照門為覘孔式。配有降噪音、降火焰的膛口裝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