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聚會后,如果想擁有自己的時間,那就不要多喝多吃
參加聚會是結交朋友的最好機會,有人邀請參加聚會時,只要時間上允許,管理者都會出席。想結交朋友,那就得騰出時間才行。如果一天會見一個人的話,一年里也只能會見364個人。如果是參加聚會的話,在兩、三小時之內,就可以會見好幾十個人。白白地坐失認識朋友和跟老朋友交換信息的機會,實在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聚會一向離不開酒水。有一些人從聚會開始到結束,手中始終離不開酒杯。然而,欲把聚會當成社交時間,有效地利用它的話,應該放棄酒水。好不容易碰到平時難得一見之人,如果把他當成灌黃湯的對象,那實在是太可惜了。有時在聚會以后,必須回到辦公室做一些收拾的工作,回到家以后,可能要學習某種東西,因此,酒水不宜喝得太多。在聚會會場時,應少喝酒,而改為吃東西。在聚會會場填飽肚子,至少可以節省吃晚餐的時間。不喝酒,享受吃的滋味交談的樂趣,即活用聚會的方式。
3. 出席聚會時,以單身最理想,如此才能擴大人際關系
對一般人來說,參加聚會的目的,是跟不認識的人交談,以便獲得新信息,并且擴大人際關系。不過,很多人參加聚會時喜歡帶著伴侶,而且,一旦到了會場,就迫不急待地尋找老友,一味的跟老友交談。
所謂的派對,是主辦者根據自己的想法,邀請很多人參加的歡樂宴會。這里不可能像混雜的街市,有一些暴徒,或者精神異常者,以及來路不明者混雜其內。因此,就是有很多你不認識的人,也不必產生害怕的念頭。既然來參加聚會,那就應該把自己放輕松一些,積極的招呼參加的人,如此才能有效地使用時間。
到聚會會場碰到朋友時,除了跟他寒暄以外,也請他介紹他的朋友。你雖然不善于跟人搭訕,仍然可以順利地增加新朋友。而且又有熟人夾在中間,交談自然能夠進行得水乳交融。或者,你不妨事先請教主辦者有關出席者的名單,再由主辦者介紹跟對方認識。只要采取這種方式,你就可以在毫不費力的情況下,跟你有興趣的人,或者你想接近的人認識,你甚至可以主動地跟參加的人打招呼,或者分發你的名片,如此都可以收到相當的效果。主辦聚會時,應該請全部出席者佩帶名片,只要經過如此的安排,就可以使交談充滿歡樂的氣氛,也可獲得好評。
□ 歸途時間使用法
1.回家途中,把“工作腦筋”換成“學習腦筋”
利用回家途中這段時間,把“工作腦筋”換成“學習腦筋”。回到家里以后,就算有意學習工作以外的事情,但是,往往會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想起了白天被上司奚落之事,而憤憤不平;再不然,就是想起明天的大宗交易事宜,而感到忐忑不安,以致無法集中精力。最理想的態度是,一旦踏出了公司的大門,就把公司的事情拋在腦后。不過,越是擔任負責階層的工作,越是無法做到這一點。正因為如此,欲把公司的“工作腦筋”,回到家后就改變為“學習腦筋”,就必須重視從公司到回家的這段時間。搭車回家時,不妨拿出回家后的學習時間表看看,會對昨天剩余的疑問,及回家后將收聽的節目產生興趣,自然會萌生出學習的欲望。如果再翻開跟今天學習有關的書本,或者聽聽語言教學的磁帶,回到家時,你就可以很自然的溶入學習氣氛中。或者,到書店翻翻書本雜志,以培養學習的興趣。反正,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在回到家以前,能夠把腦筋改變過來就行了。
2.英文報紙最好在歸途中閱讀
閱讀英文報紙是學習英語的手段之一。你在學習英語時,利用回家的途中來閱讀英語文報紙,并固定為每日必做的功課。英文報紙的好處,在于每天都能接觸到鮮活的英文。外語的訓練,必須每天堅持不懈地學習,才會有效果。英文報紙跟厚重的教科書不同,它攜帶方便,普遍的受到讀者的喜愛。
英文報紙的另一個好處,是其內容對上班族來說,無異于貴重的信息,而且它的內容趣味十足,自然會讓人愛不釋手。同時,報紙每天都刊載新鮮消息,叫人百看不厭。
一般地,在學校學習英文,無論是從質還是從量方面上來說,都有過重之嫌。巴多蘭·拉雪在評論上說,那種程度的英文,就算是對英、美兩國的學生來說,也嫌深奧呢!為了興趣十足地學英語,最好擇其源題者上工夫,如此才能使學習的效率提高。從這個意義來說,面向一般大眾的英文報紙,可說是最理想的教科書,它又包括猜謎、漫畫等娛樂形式。即使是英文水平并不怎么好的人,也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部分閱讀。
通常,都是先“預習”早報的新聞內容,再閱讀英文新聞的內容。如此,較一般的閱讀方法,更能夠深刻地把握內容,可成為高強度的訓練。即使不閱讀全部的報紙,只要閱讀一個專欄,也能取得較高水平的訓練。
□ 回家后的時間使用法
1.最好別把工作帶回家
時常聽到一些作家到飯店或旅館就變成“罐頭”。以那種姿態撰寫稿子的話,效率就會節節提高,或許,這是受了“限期將到”的影響,要不然就是注意力集中吧?
對于這些人來說,可能待在家里時,一會兒不是接電話,就是接待訪客,還有家里的一些瑣碎之事等等,使他們無法集中精力吧?固然由家人把這些瑣碎之事處理好也未嘗不可呢,然而,單是將家人集中于他的身旁,也不可能會受到一些心理影響。
在這種情形下,為了能夠埋頭工作,他們才選擇飯店、旅館作為工作場所吧!
一提起在飯店工作,一般人總認為跟他風馬牛不相及,但是把它改成“在能夠集中精力的地方工作”時,那就不是跟你完全無關的事情了。原則上,你不把工作帶回家做。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資料、書籍、事務機器和事物用品的問題。以作家來說,只要有稿紙、筆就能夠進行工作。可是,每當要做事的時候,就必須使用這些工具。因此,為了埋頭進行有效率的工作,必須待在自己的辦公室里。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不管在辦公室工作的效率有多高,如果一直待在辦公室里勢必會感到厭倦,甚至會想家呢!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打電話回家,以便提提精神。通過電話跟孩子說:“你洗澡了沒有?”、“吃過晚飯了嗎?”,雖然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家常話,但是可以提提精神,也可以產生快點完成工作、回家跟親人團聚的念頭。雖然不在家里工作,但是,時常把最低限度的“工作道具”放入皮包里帶回家,這是準備應付萬一的情況。例如,由于某種原因,預定突然改變,明天早晨必須出差等等。遇到這種情況,只要道具帶齊就可以放心。在移動途中只要看看資料,就可以立刻跟某一個人洽談,好可以在回家的車廂里,完成還沒有做完的事情。帶“工作道具”回家,反而成為不在家里工作的原因。
2.有噪音的話,就使用“聲音的遠近”去處理
回到家里稍為休息,準備讀書時突然響起了工地電鉆的聲音。這時,翻書頁的手往往會突然停下來。這種噪音,將降低注意力,往往會干擾讀書和學習的情緒。雖然不是很大的噪音,但是附近的談話聲,響起的鋼琴聲以及音響等,有時也會叫人感到心煩。在對周圍的噪音感到心煩時,就應該使用“聲音的遠近法”,以保持自己的注意力集中。
即使用身旁的小聲音來蓋過遠處大聲音的方式,以對抗噪音。使用身旁的小聲音,并非指打開音響,而是通過耳機聽取自己感到愉快的聲音。經過如此的處理,差不多可以完全隔絕噪音。
以這種情況來說,最成為問題的,是應該選擇哪一種聲音。針對這個問題,首先,使用一般的“音樂”,但是效果不佳,尤其是流行歌曲,往往會使人傾聽歌詞,反而干擾到讀書;接著,再使用古典音樂試試,但是由于聲量的起伏很激烈,也使人分心。最有效果的是所謂的“環境音樂”。尤其是聽到在高原收錄的小鳥啼叫聲,以及風吹草動的聲音,更能使我的情緒保持安靜,自然能夠很從容地讀書和學習。于是,把這些聲音錄下來,遇到周圍有噪音時,就戴耳機聽這種“環境音樂”讀書。如此一來,神經也不會繃得緊緊的,可以在很安祥的氣氛下讀書、學習。一直被噪音困擾的人,你不妨試一試。
3.只要在愉快時“儲蓄”時間回家后的學習就能很容易地繼續下去
人類跟機器人最大的差別,不外是能力的大小。
通常只要無故障,機器人可以發揮百分之百的能力去工作。至于人類則很容易受到感情以及身體狀況的影響,有時只能發揮50%的能力,有時卻能夠發揮出兩倍的驚人能力。回家后想學習某種東西時,最好每天以相同的步調進行。但是,有時因工作的關系回家較晚,或者由于疲勞、煩躁,以致無法集中精神學習。像這種情形持續一段時間后,就會叫人陷入近乎癱瘓的狀態,學習進度也會停下來。到頭來,會叫人感到更為麻煩,以致完全放棄目標。遇到這種情況,時間的“儲蓄效果”最為有效。每一個人都有情緒低落而缺乏干勁的時候,反過來說,也有情緒高昂干勁十足的時候。遇到這種時候,不妨盡量地多做一些,把這一天做好的大量工作,充作“時間儲蓄”。經過這樣的安排,就算不久以后再陷入癱瘓的狀態,你也不會因為“沒有成果”而感到煩惱。這是你可以使用那時的“儲蓄”之故。一般地,陷入癱瘓狀態時,最好順乎自然,切勿勉強。因為越勉強,越會陷得更深。這段時間,不妨離開工作或者學習,跟孩子玩樂,以恢復常態。早些休息,反而會提高日后工作的效率。及早地掙脫出“癱瘓狀態”,更能夠使“儲蓄”的機會增加。只要能夠如此地思考,就能夠使你在不倦怠之下繼續做任何的事情。
□ 電視、收音機的使用法
1.想看的電視節目,不妨錄下來再看
“先生你整天那么忙碌,想必沒有時間看電視吧?”很多人如此詢問。但是,答案是“否”。在家時也看電視,也照常睡眠。一旦回答“管理者喜歡電視播放的影片”時,對方會更感到驚訝、因為他們不知道哪兒來那么多的時間。其實,這并沒有什么秘訣,可說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對于想看的電視節目,都會利用錄像錄下,對于不必要的部分,都飛快地跳過去。在看錄像帶時,一只手拿著遙控器,把那些廣告以及多余的部分刪除。經過如此整理以后,在電視上播放兩個小時的長片,只剩一個小時左右了。縱然是沒有廣告的BBC節目,對于管理者認為不重要的部分,管理者還是會毫不吝嗇地把它們刪除。這么一處理,本來一個小時的節目,只能剩下二十分鐘左右了。就算是很高級的節目,真正重要的部分并不多,如此地把焦點縮小的話,在少許的時間內,就可以獲得很多有效的信息。反之,一直打開電視,將使人產生一種繼續看下去的念頭而浪費時間。在這種情況下稍為疏忽,就會浪費掉大半的時間。為了防止養成這種習慣最好把電視關起來,或者只看錄像的節目。一旦把電視關掉,你就會想起自己長久以來一直想讀的那本書。同時,客廳里沒有了電視的聲音,你就能夠很自然地跟家人交談起來。總之,你最好在掌握主動權下看電視,不要被電視“牽著”鼻子走。
2.FEN的新聞節目,對短時間的英語學習有效
當被問及“你在工作以外,想學什么東西”時,絕大多數人會答以“語言”。最近,學習漢語和韓語的美國人,還真不少。不過,仍然以學習英語的人最多。你在學生時代就已經有學過英語,但是想實際把它派上用場還很不容易呢!有很多人看英文能夠理解,但是聽不懂老外講的英語。為了訓練聽力,最好是聽BBC的新聞節目。BBC時常插入最新暢銷曲子,因此,喜歡收聽的人相當多。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語言素質聽力的話,那就收聽短時間的英語新聞吧!
時常收聽的新聞節目是“EVERY HOUR ON THE HOUR”。這個新聞節目,首先播報美國發生的大事,有時也采取現場的新聞報道。到了深夜,則播報AP和UPI等的國際新聞節目。若想接觸實用的英語,收聽這個節目最為理想。剛一開始,只要能夠懂一些簡單會話就不錯了。聽過幾次以后,耳朵就會逐漸的習慣。你可以把它錄下來,以后再慢慢地聽。其實錄音最為理想,因為它就可以重復的聽好幾遍,學習效果也會跟著提高。把這一類英語新聞錄下來,每逢閑暇時,就放出來聽聽。
3.同時收聽兩種語言,也是良好的語言訓練
在學生時代,為了訓練自己的語言能力,上電影院看字幕影片的人,相信為數不少。時至今日,別說是電視機,就連錄像機VCD也非常普及,不必進入電影院也可以看到外國電影。你不妨利用這個機會好好的訓練自己的外語能力。最好時常同時收聽兩種不同的語言。例如,利用耳機聽英語,而利用擴音機收聽日語。兩種語言播出來的節目里和有新聞以及外國影片,尤其是每逢到新聞節目,凡是涉及各國的主要人物,發生事件的都市,以及國家的名稱時,即可知道它們正確的英文名稱,以及正確的發音。如逢到中文的人名以及地名出現時,日本人總會采取日本語式的閱讀方法,但是以英語的讀法來說,更接近當地的發音,所以,很值得一聽。
管理者的興趣之一就是看電影,因此,顧及興趣與實際的利益,時常觀看兩種語言發音的外國電影。觀賞電影不僅能夠陶醉于有趣的故事,更能夠發現外國與本國文化,以及思想方面的差距,實在是有趣的事。
就以美國人跟日本人對律師及審判的不同看法,和對家庭與公司認識的不同,也叫人感到趣味十足。有時,疲備萬分地回家以后,實在提不起興趣學習語言。遇到這種情形,你不妨以這種方式,一面滿足自己的興趣,一面學語言,如此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4.想學自己感到束手之事,不妨利用電視講座
由于工作方面的必要,必須學習自己沒有興趣,或者不擅長的事物時,每一個人都會感到頭疼。例如,本來就機器操作不擅長的人,叫他去學習電子計算機之類的東西,使他感到十分畏縮。碰到這種情形,不妨暫時離開面對的問題,先培養自己對那件事的興趣。例如——不妨利用電視和廣播。
電視有各種講座的節目。大學教授就各種學科,講授專門知識。為了使一般初學者也能理解,通常都選擇比較淺顯的題材解說。由于電視的媒體,能夠顯示影像,使收看者能夠較具體的理解;而且,電視講座也懂得迎合觀眾的心理,因此使他們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下溶入學習中。關于這一類的視覺媒體,只要巧妙地利用,即可在不知不覺中,對該事物產生興趣,當然學習起來,也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欲深刻且詳細地理解某一種學問,非依賴專業性的書籍不可。至于在那些必須在短時間內掌握重點,理解基本原理以及操作方法的場合,則利用視覺媒體學習就足夠了。千萬別以為面對著桌子開卷,才能夠達到學習的目的。有時,不妨把自己放輕松一些,從不同的媒體接受信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效率讀書的方法
1.拋棄“書本只要精讀一冊”的觀念
一般人所謂的讀書目的,就是指從書本、雜志等文字媒體,學習到自己所必要的信息資料。所謂的必要信息,則因人而異,但迅速的引用信息,也就是提高效率的讀書法,這一點是大家所公認的。“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又要工作,又得睡眠,又非吃三餐不可,實在很難以騰出讀書的時間。”有一些人這樣說。關于這種說法,絕對不能茍同。讀書并不一定限制在這些時間內進行。例如上下班的時間,中午休息的時間,就寢以前,等待客人的時間等等,無一不能利用于讀書方面。
為了有效率的讀書,首先必須拋棄“書本只要精讀一冊”的觀念。只要閱讀自己所需信息的那幾頁,閱讀書本的目的即已算達到了。例如,有一個問題你無法理解,當你拿到能獲得解答的參考書時,根本就不必從最初的一頁開始閱讀,你一定會翻到解答的那一頁,且只閱讀這一頁。一旦獲得了必要的信息,再閱讀這以外的部分,將構成時間的浪費。當然啦,如果整冊都刊載著你需要的信息,那就另當別論。不過,這種情形很少。如果自己都無法明確的了解自己讀書的目的是什么的話,那就不能開展重點式閱讀法。假如,你想閱讀一本有關稅金方面的書籍,那你就得考慮一下,你真正感興趣的是那一部分。例如你想在生前就把財產贈予妻子,或者想知道繼承稅的申告期限,那就去購買這方面的書籍閱讀吧!如果在漠然的態度下,認為某一本書現在很流行,或者他人介紹你閱讀某一本書,你就去購買閱讀的話,由于你在無心之下閱讀,所以可能會在毫無目的中浪費時間。就象食物有季節性一般,信息這種玩意兒,也是在你最需要它的時候,最能夠使你記牢。因此,以“忙!忙!忙!”做為借口,大嘆沒時間讀書的人,不妨使自己的目的明確化,再開展有效率的讀書方式。
2.最好并讀幾冊書,吸收信息的效果更好
讀書的時間因人而異,對某些人來說,他一向都利用上下班的時間,工作的間隙,回家以后的時間讀書。在車里閱讀書報,在辦公室、臥房,以及配合TPO(即時間TIME、地點PLACE、場合OCCASION)閱讀的書籍都不同。換句話說,你在同時閱讀好幾本書。
一般地,很多人不喜歡在未讀完一本書以前,再閱讀另一本書。理由是并讀是沒有效果的讀法,根本就無法同時理解兩本書的內容。但是整天捧著一本書,一心一意地閱讀它,也不見得是很好的閱讀法。例如,在客滿的車內,想翻看一本巨大的百科辭典,或者厚重的法律書籍,實在很困難。同時,你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不可能全部存在于一本書里面。因此,最好應用讀書的TPO,來選擇內容適當的書本,同時進行閱讀最有效果。例如,在早晨上班的車廂里,可閱讀從早報“撕下來”的消息,到了工作場所,可閱讀涉及本身工作的各種資料書本與外國的社會法等,回家后則閱讀一些輕松性的小品,或者涉及象棋、圍棋之類的書本……。因為,這些書都屬消遣性質,閱讀速度相當地快。只要能夠從書籍吸取信息,就不難拓寬信息收集的范圍,對工作也有很大的幫助。
3.先看目錄的話,很容易理解書的內容
有些人在閱讀一本書時,未看目錄,就直接閱讀本文。
如果是小說、小品之類的趣味文章,目的只是用來消遣的話,那就無可厚非。假如是為了工作方面的需要,或者想學習一些東西的話,如此的閱讀將會產生弊端。因為對一本書來說,目錄好比是一幅地圖,或者是一個羅盤針。欲航海時,沒有人會胡亂開船。他們必須事先研究航線,為了抵達目的地,應該朝哪一個方向行進,以及應該停泊在什么港口。閱讀一本書也是如此。必須先看所謂目錄的“地圖”,以便捕捉到目的地的全部過程,再檢查如何去閱讀哪一部分。對于不必要的地方可以避開,重要的部分則多耗費一些時間閱讀。
廣場能帶來良好的效率,一開始就要想到這一點。等到決定某章某節應該閱讀,以及哪些不必閱讀以后,就可以進入本文。在這個時候,你不必拘泥于書本的章節,可以從刊登你需要信息的那章閱讀就行了。有時甚至可以從最后一章閱讀。
實際上,在閱讀各種企業方面的書籍時,往往從最后一章開始閱讀。因為有一些作者在前面說了一大堆不怎么重要的話,到了最后才確切的揭示出秘訣。讀書的人急于知道具體的秘訣,實在沒有耐心看一大堆不重要的文章。利用目錄抓住書的綱要,再選擇你自己想要閱讀的章節,只要熟讀那些章節也就夠了。例如,時常閱讀的法律方面書籍,雖然非常的厚重,但是,必須閱讀的部分并不多,因此,能夠非常有效率地閱讀。
4.重要之處,可以多讀十分鐘或二十分鐘
一年平均要閱讀三百本書。這些書籍,包括純消遣的,涉及工作方面的,以及為了研究而閱讀的書籍。因為工作很繁重,不可能有那么充裕的時間,從頭到尾閱讀每一本書,所以耗費于一本書的閱讀時間,平均只有二十至三十分鐘即夠。“咦?那么短的時間能讀什么書呢?”,或許有人會表示疑問。事實上,一本書所刊載關于個人所需的信息,充其量,只有那么幾頁罷了。不過,在閱讀重要的地方時,一頁往往要耗費十到二十分鐘。只要把握住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其他的頁數不看,也算是達到了目的。最重要的事情,并非在短時間之內“讀完”一本書,而是在短時間內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僅利用短時間閱讀,而想有效率地獲得信息,就必須滿足一個條件,那就是要明確地知道,你想知道一些什么?不仔細地閱讀目錄,如果不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事情,那就找不出應該熟讀的地方。如果在不知自己的需求之下,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那還不如花十分鐘只熟讀必要的地方,效果要來得好些。對讀書來說,最重要的并非閱讀的時間,而是一種敏銳的判斷力,知道應該熟讀哪一部分,應該放棄哪一部分。在跳讀時,都是適應需要而選擇頁數,有時只精讀剛開始的十頁。那是因為有某些書在開頭部分,敘述全部的核心之故。如果,你的需要并非十分具體的話,那就不妨精讀開頭的部分,或者結論的部分。
5.只要弄懂一本書的“關鍵字”,即可迅速地理解內容
因為你身兼律師、合計師數職,必須時常閱讀法律、稅務,和經濟方面的書籍,然而,不管從事法律、會計工作多少年,閱讀了這些書籍以后,并非一下子就能融會貫通,有時必須重復閱讀好多遍,再把“關鍵字”打上記號。
所謂的“關鍵字”是在一本書里面,以比較高的頻率被使用的重要用語。也是它出現的部分,必須做為重點閱讀。如果一開始就打上記號的話,再次閱讀時的效率就會變得更好。漢語成語往往會變成所謂的關鍵字。日本的語文呈合式。它使用漢字,日本的片假名、平假名,閱讀起來效果很不錯。因為成為文章的關鍵,即重要的概念都以漢字表現的緣故。閱讀的人只要用眼睛盯著漢字看,即可理解內容的七成。因此,所謂的“關鍵字”,只要從“漢語成語”挑出就可以了。另外,必須注意專業術語。這些用語也往往使用漢字,到了最近,也有人使用片假名表示出來。尤其是在理工、經濟方面,幾乎都全部使用外來語。漢語成語加上專業術語,只要從中找出關鍵字,就算是艱澀的專業書籍,也可以在很有效率的閱讀下融會貫穿通。
6.遇到難解的文章時,不妨在“然后”、“因為”等的連接詞加上記號及編號有道是良藥苦口。
有時只閱讀一、兩頁,就會叫人感到頭疼,而想放棄不閱讀;一旦搞懂了以后,它就會有如良藥一般,對你非常有幫助。不過,不管是多么好的良藥,如果不喝下去的話,根本就不會奏效。同樣的,不管是一本對管理者如何有益的書,假如不能理解它的含義,那么,它就等于沒有用的東西。因此,恰有如管理者服用苦藥時,使用糯米紙包起來服用一般。閱讀難解的書籍時,也應該想想辦法。一般地,難閱讀的書籍有兩種:一種是文中所使用的語句異常地難懂。例如,動輒就使用專業術語和外來語,或者作者故意賣弄玄虛,繞著圈子說話,叫人似懂非懂。關于那些專業術語以及外來語,只要查查辭典之類就不難明白。至于作者故意賣弄玄虛,兜著圈子所說的話,只要把它們改成淺顯易懂的言語,就不難解決。另一種難讀的書籍是文章的結構很繁雜,使人難以抓住前后的關系。象學術性的專業書,充滿實用知識的讀物,都有這種缺點。如果碰到又繁又長的句子,不叫人感到疲憊才怪。遇到這種情況,要把文章分割成幾段閱讀。同時,也把連接詞“然后”、“因為”、“這樣”等記號化,如果確實太多的話,就使用號碼。如此,由于各文章的關系被記號化,因此可以一目了然。又如,對于羅列的內容管理者也使用號碼,并且在頭腦里整理一番,經過如此的處理,將比最初的狀態,更容易使人吸收。如果有幾種解釋和學說被并行敘述的話,為了不使它們混淆起見,管理者都會加上A、B、C的記號,經過如此處置,一眼就可以把它們比較出來,因此,信息收集的效率,自然也就會隨著提高。如果,你有一本準備拋棄不看的書,那就不妨使用這個方法,然后再決定是否真的無法閱讀。
7.書內附上書簽的話,就能夠有效率地讀書
對忙碌的上班族來說,想抽出一些固定的時間讀書,可以說相當困難。所以,只好使用上下班時間、休息時間、以及就寢前的時間。在坐車的時間內,或者等人時,即使只有三、五分鐘,也利用它們來讀書。
利用這種零碎時間讀書時,最叫人感到浪費時間的是必須尋找好幾遍,才能找到你想要閱讀的部分。象小說一般,從頭到尾閱讀下去,或許不成問題。不過,欲從實用的書籍找出自己想要閱讀的部分的話,那就得耗費時間翻看頁碼了。在這種情況下,就使用自制的“繩子書簽”。這種繩子書簽被縫在書背,不會掉下來。同時,既然夾著它,也不會妨礙你翻查別頁,如果你想參考很多地方的話,使用這種繩子書簽最方便。正因為有這些益處,才說它比紙制的書簽好用。關于制造繩子書簽的材料,試過很多的材料,結果還是刺繡用的絲線最好。制作方法很簡單,只要把刺繡用的絲線穿過刺針、在刺入書背外側再打一個結就行了。繡線一般手工藝材料行或文具店均有出售,顏色有數十種之多。
如果你嫌這樣太麻煩的話,那就不要使用刺繡針。以玻璃紙把繡線貼在書背表皮就行了。使用這種方式,只要三十秒鐘就足夠了。購買六種不同顏色的刺繡用絲線,使每一種顏色代表不同的意思。例如——茶色是需要參閱很多次的部分,黑色表示最重要的信息,綠色表示正在閱讀的部分。如此分開使用,立刻就會知道自己現在想打開的頁數,且讀書的效率也會跟著提高。
8.去掉書本書套,對封皮和宣傳帶子,再閱讀
同樣是文字媒體,但是多數的人把書本過于神圣化,而忽略了雜志和報紙。的確,比起報紙跟雜志,書本所使用的紙張比較好,且售價也比較昂貴。但是,以找出信息的觀點來看,書本跟報紙,雜志并沒有什么兩樣。管理者個人并不把書本神圣化,而且把它當成報紙來使用。想閱讀時,躺在床上也捧著書本,就是在看電視時,心血來潮時也會拿出書本瞧瞧。遇到必要時,甚至把書本解體,取其中的一部分閱讀。如要有效率地吸收的話,如此的加工是不可缺少的。有很多人在閱讀時,舍不得拿下書套、外皮以及有些書商在封面加強宣傳的書帶子。書本受到了營銷競爭的影響,大多數附有印刷精美的外套,以及醒目的書帶子。其實,這些東西只是裝飾罷了,或許為了招徠讀者,又或者是把書本當成裝飾品,這種做法或許有些功效。不過,對于想活用書本的人來說,那些裝飾只會礙手礙腳而已。管理者時常在車廂里面,看著一些人一面把快掉下來的書皮對好,一面閱讀。如此這般,注意裝飾品,勢必將不能全心全意的閱讀,真是何苦?或許有人會說,帶上書皮,書本才不會污損。然而,書本是一種獲得信息的道具,在防止污損閱讀書本,這未免太“本末倒置”了。剛買回來的書本,只是半成品,在必須加工成容易閱讀的書本以后,才可以說是成品了。這種加工的第一步,就是剛才所說的取掉書套、書帶子以及書皮等裝飾品。再取掉書本里面夾的紙制書簽、廣告以及回函卡之類。在這種形態下的書本最容易閱讀,也最為實用。按下來,把一直到目錄為止的書皮,也就是翻開書本時,手指會碰到的地方,剪成半圓形。如此一來,立刻就可以打開目錄,并縮短你尋找需要信息的時間。如果你是必須利用短時間閱讀的上班族,則這種加工將影響到你讀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