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引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知識問答(二)

     一江春水123 2011-09-30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知識問答(二)  

        肥料性質與測土施肥

    1、為什么要強調化學肥料與有機肥料配合施用

        化學肥料與有機肥料配合施用是一項科學施肥的決策。這是由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的性質與特點所決定的。現就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的特點,對比分析如下:

        (1)優質有機肥料大都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常年施用優質有機肥料,不僅能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并能使土壤有機質得到不斷地更新,從而使土壤的理化性質有所改善,因而有明顯的改土作用:而化學肥料不含有機質,一般沒有直接的改土作用。這說明有機肥料是建設高產穩產農田的基礎物質。

        (2)有機肥料種類繁多,所含養分全面,人們常稱它為完全肥料,但是有機肥料的養分含量很低,大約1000公斤優質廄肥中只含有5公斤氮素(N);而化學肥料養分含量高,例如,100公斤尿素中就含有46公斤的氮素,按1000公斤計算,含氮素460公斤,是廄肥的92倍。不過,化學肥料的缺點是它所含養分的種類比較單一。就拿尿素來說,它只含氮磷鉀三要素中的氮素,不含磷和鉀,而過磷酸鈣中只含磷,不含氮和鉀,單獨施用不能滿足作物的需求。

         (3)有機肥料中的養分大多是有機態的,需要經過土壤微生物不斷的分解,才能轉變為作物可以吸收利用的養分,因而有機肥料的肥效緩慢,但持續時間長,并有后效;而大多數化學肥料中所含養分是水溶性的,作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所以,化學肥料的肥效迅速,見效快,能在作物最需要養分的時候提供較多的養分,但它的肥效短不能持久。由此可見,合理施用化肥是提高作物單產的物質保證。

        (4)有機肥料需要經過分解和轉化,才能釋放出養分供作物吸收,因此,有機肥料當季利用率不高。例如腐熟的有機肥料的氮素利用率只有20%~30%,但它分解時養分損失少,供肥時間長;而化學肥料中的養分含量高,大部分是速效養分,易通過揮發、淋失(尤其是氮肥)等途徑而損失,從而導致當季肥料利用率不高。例如,氮肥利用率一般在35%左右,磷肥約10%~25%,鉀肥在40%以上。

        通過兩者的比較,不難看出,有機肥料和化學肥料各有優缺點,而且有機肥料的某些優點,正是化學肥料的缺點,而化學肥料的某些優點正是有機肥料的缺點。因此,兩者配合施用就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這就是二者配合施用的必要性和科學道理。

        2、施用碳酸氫銨為什么要強調深施覆土?

        碳酸氫銨簡稱碳銨,目前仍是我國主要的氮肥品種之一。這種氮肥品種最大的缺點是化學性質不穩定,極易揮發損失,農民稱它為氣肥。

        生產上農民習慣把碳銨撒在地面上表施,由于土壤中水分的影響,碳銨就會很快分解,容易造成氮素的揮發損失,因而利用率不高,這是碳銨肥效低的根本原因。

        施用碳銨應遵循深施覆土的原則,把肥料施到約6厘米的深度,利用土粒一般帶負電荷的特性,吸附碳銨解離出來的銨離子,從而起到保氮,減少損失的作用(6)。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如密植作物難以做到深施覆土時,可以撒施后立即結合灌水,盡可能減少損失,這是一個不得已的辦法。

        3、大水漫灌對硝態氮肥的肥效有什么影響?

        硝酸銨是硝態氮肥的代表。現以硝酸銨為例來說明這一問題。硝酸銨簡稱硝銨,含氮量為33%~34%,其中銨態氮和硝態氮各占一半,是速效性氮肥。

        硝酸銨施入土壤后,很快溶解在土壤溶液中,解離成銨離子和硝酸根離子。銨離子和硝酸根離子都能被作物根系直接吸收。但是硝酸根與銨離子不同,它是陰離子,不能被帶負電荷的土壤膠粒所吸附,因而隨著水分的運動而流動,流動性很大。如果大水漫灌,會引起土壤中硝態氮的嚴重淋失。

        此外,大水漫灌后,由于土壤水分大量增加,為反硝化作用創造了條件,從而使硝態氮還原為氧化氮及氮氣而引起脫氮損失。因此,大水漫灌不僅浪費了水資源,而且還會使硝酸銨的肥效大大降低。正確的方法應進行畦灌,既能節約用水,又可保證肥效。

        不僅硝態氮肥施用后不能大水漫灌。尿素施用后也不應大水漫灌。因為土壤對尿素的吸附屬分子態吸附,吸附能力比銨態氮肥弱多了。大水漫灌可使尿素下移至較深土層中,從而使尿素不能及時發揮肥效。

        4、尿素屬于哪一類氮肥?為什么提早幾天施用效果好?

        尿素是酰胺態氮肥的典型代表。它的性質與銨態氮肥和硝態氮肥不同。最大的區別在于尿素是分子態的氮肥,作物不能大量吸收,但施入土壤后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轉化成為碳酸銨,它屬于銨態氮肥,作物可以大量吸收利用。所以說,尿素與銨態氮肥的不同在于需要有一個轉化過程。尿素轉化的速度主要取決于脲酶的數量和活性,而脲酶又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

        1)土壤酸堿度  尿素在中性土壤中的轉化速率明顯高于酸性或堿性土壤。中性環境更適合土壤微生物活動的要求。

        2)土壤肥沃性  由于肥沃土壤中脲酶含量比貧瘠土壤高,因此肥沃土壤中尿素的轉化速率快。

        3)土壤溫度  土溫對尿素轉化速度的影響較為明顯。據資料,當土溫在10℃時,尿素全部轉化需710天;20℃時,需45天;如果土溫達30℃時,只需2天就可全部轉化。

        4)土壤水分  土壤含水分較多的粘壤土脲酶水解作用強烈。據研究,在2530℃時,施用尿素1天后就出現氨化高峰,有28%的尿素轉化為銨態氮素。

        總之,根據尿素施入土壤后需要轉化的特點,為了更好地發揮肥效,應根據具體條件適當提前36天施用,以便它能及時地轉化成銨態氮,供作物吸收利用。

        5、尿素是化學性質穩定的氮肥,為什么也要強調深施覆土?

        尿素在施入土壤之前的確是一種化學性質穩定的氮肥,但是在施入土中以后,情況就不同了。它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進行轉化作用,第一步轉化為碳酸銨,進一步再轉化為碳酸氫銨、氫氧化銨,因此氨的揮發不可避免。所以,尿素和銨態氮肥一樣都應深施覆土。在石灰性土壤上表施尿素,氨的揮發損失同樣是嚴重的,但這一點往往被人們所忽視。那種認為尿素不是氣肥,可以表施的想法,實際上是一種誤解。

        6、尿素為何是根外追肥最理想的品種?一般噴施濃度是多少?

        尿素是根外追肥最理想的氮肥品種,它與其它氮肥相比,有3個特點:

        (1)尿素是分子態養分,分子量小,作物葉片吸收快;不含副成分,直接與作物莖葉接觸,傷害較小。

        (2)尿素分子體積小,易透過細胞壁進入細胞內,而且它具有一定的吸濕性,擴散性能好,易被吸收。

        (3)尿素分子呈中性,滲入葉片內,一般不易造成作物組織細胞的破壞。

        尿素的噴施濃度應隨作物種類、植株年齡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大多數作物尿素的噴施濃度為l%左右。對生長旺盛的作物或成年果樹,其濃度可適當提高,而對幼嫩的蔬菜,其濃度應適當降低。一般噴施時間應在晴天早晨有露水時或在傍晚噴施效果較好。

        應當強調指出,進行根外追肥時,不能用含縮二脲大于0.5%的尿素,否則容易引起毒害。

        7、當前氮肥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是什么?

        據統計,幾種主要氮肥品種的氮素利用率是:碳酸氫銨為25%~30%,尿素為30%~35%,硫酸銨為35%~40%。目前我國氮肥利用率平均為35%。氮肥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1)養分損失  大量事實表明,氮肥損失的主要途徑是:銨態氮肥的氨揮發,也包括尿素轉化后氨的揮發:硝態氮肥和尿素的直接淋失,以及水田中反硝化作用所引起的氣態氮損失。要想提高氮肥利用率就應設法防止這3方面的損失。施肥方法不當是養分損失的主要原因。

        (2)施肥量過大 最突出的是氮肥施用量過大。根據氮肥利用率的定義是作物吸收來自肥料的氮量占施入肥料的氮量的百分數,由此可見,加大了氮肥的投入,必然會降低氮肥利用率。因為,雖然作物的吸氮量會隨施肥量提高而有所增加,但作物的吸氮量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和施肥量同步增加。其結果是,超過正常需氮量越多,氮肥利用率就越低。

        (3)養分配比不當  由于偏施氮肥,使得施肥養分比例不平衡,也會影響作物對氮肥的吸收利用,因而氮肥利用率不高。這一點往往未引起人們的重視。

        應當指出,隨著科技的進步,提高氮肥利用率是可能的。關鍵在于施肥數量化和方法科學化。

        8、怎樣才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呢

        總的來說,氮肥利用率是可以適度提高的。可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從農藝方面看,可采取:深施覆土;配方施肥;水肥結合等措施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從工藝方面看,可采取:碳銨改性,生產長效碳銨;采用涂層技術,生產涂層尿素;生產可控緩釋尿素等,這些措施均可大大提高氮肥利用率10-30個百分點。

        9、哪些氮肥品種不宜作種肥?

        嚴格來講,種肥是在播種時與種子混合或施于種子附近并在作物苗期能夠發揮營養作用的一種施肥方式。雖然施用種肥有良好的效果,但并非所有的氮肥品種都能作種肥。例如:碳酸氫銨不能作種肥,因為碳酸氫銨分解時產生的氨氣會影響種子萌發,致使出苗不齊。硝酸銨由于吸濕性強,空氣潮濕就能使之液化,也有沾在種子上的危險,所以也不能作種肥。尿素也不宜作種肥。因為尿素含氮量高,影響種子的萌發。氯化銨和氯化鉀中都含有大量氯離子,氯離子濃度過高時,對種子萌發有抑制作用,不能作種肥。此外,高濃度復混肥也不能作種肥。

        如果,生產上急需施用種肥,而又沒有理想的肥料品種時,則必須掌握種子和肥料隔開的原則,要嚴格控制種肥用量。尿素對小粒種子的毒害最為明顯,因此每畝不能超過5公斤。

        總之,凡是揮發性和吸濕性強,養分濃度過高、含氯的氮肥品種以及高濃度復混肥均不能或不宜作種肥,否則會影響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

        10、過磷酸鈣究竟是深施效果好還是淺施效果好?

        根據過磷酸鈣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移動性小的特點,從理論上講,磷肥應該深施作基肥,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這是因為磷肥深施可以滿足作物生長中后期對磷的最大需要,又能克服中后期追施磷肥的實際困難。但是為什么在生產實踐中,有時又表現出磷肥淺施的效果好呢?這種現象應作具體分析。

        當土壤速效磷含量極度缺乏時,苗期又是磷營養的臨界期,由于深施磷肥不能解決作物苗期對磷的迫切需要,缺磷已成為限制作物生長的首要因素。此時淺施于地表的磷肥有利于幼苗生長,所以磷肥淺施會獲得較好的效果。此外和作物種類有關,對根系分布較淺的須根系作物,如大麥、小麥,磷肥淺施的效果可能會比直根系作物,如棉花、大豆的肥效好。對土壤速效磷含量極低的新墾地,建議磷肥采取深施,分層施的方法并用少量磷肥作種肥,可獲得良好的效果。

        11、為什么過磷酸鈣當季利用率不高?應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過磷酸鈣施入土壤中會發生化學變化,最突出的變化是磷的固定。在南方酸性土壤上易產生磷酸鐵、磷酸鋁沉淀,而在北方石灰性土壤上則形成磷酸鈣沉淀,從而降低了磷肥的有效性,使肥效大大降低,這就是磷肥當季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此外,磷肥在土壤中移動性小,移動距離一般為13厘米,而絕大部分集中在施肥點周圍0.5厘米范圍內。因此,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原則是,既要減少肥料與土壤的接觸避免固定,又要增加肥料與根系的接觸,以利作物吸收。一般應采取以下措施:

        (1)集中施用  過磷酸鈣無論是作基肥、種肥或是作追肥均應集中施用,以減少它與土壤的接觸。對中耕作物可采用條施或穴施的方法:水稻田可采用塞秧兜或蘸秧根的方法。通常作基肥的效果比追肥好。

        (2)與有機肥料混合施用  與有機肥料混合施用可以減少肥料與土壤的接觸,因此也能減少水溶性磷酸一鈣的固定。實質上,是利用有機肥料保護磷肥,減少固定。

        (3)制成顆粒磷肥  制成顆粒磷肥也是減少磷肥與土壤的接觸面的一種做法,與集中施用有相同的意義。顆粒磷肥的粒徑一般以35毫米為宜。

        (4)分層施用在磷肥用量較多的情況下,可將用量的70%作基肥,其余30%作種肥,以保證苗期和中后期有充足的磷供作物吸收。

        (5)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是經濟有效施用磷肥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完全避免土壤對水溶性磷酸一鈣的固定。尤其是在作物生長的后期,根系吸收養分能力減弱時,葉面噴施磷肥能夠增作物的千粒重,提高果樹的坐果率。

        噴施過磷酸鈣時,應先在磷肥中加入少量水配制成母液,放置澄清,取上層清液稀釋到所需濃度后噴施。噴施濃度應根據作物種類和生長狀況而定。一般雙子葉作物適宜的濃度為0.5%~1%,單子葉作物適宜的濃度為l%~2%。

        12、常年施用高濃度磷肥為什么土壤會缺硫?

        以往施用低濃度的普通過磷酸鈣時,土壤并沒有缺硫問題,而這幾年改用高濃度的重過磷酸鈣以后,某些地區卻出現了土壤缺硫現象。這是為什么呢?要說清楚這個問題還得從普通過磷酸鈣和重過磷酸鈣的成分說起。
    普通過磷酸鈣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一鈣,肥料中含磷(P205)14%~18%;副成分為硫酸鈣,約占50%左右。因此,施用普通過磷酸鈣不僅能為作物提供磷營養,而且還可使作物獲得硫營養。但是過磷酸鈣含磷量低,含副成分多。為了克服其缺點,才有了重過磷酸鈣這一磷肥品種。

        重過磷酸鈣在制造方法上進行了改進,使肥料中不含硫酸鈣等雜質,從而使磷的含量大大提高,成為含磷(P2O5)46%的高濃度磷肥。因此,常年施用重過磷酸鈣自然就會出現缺硫問題。

         作物缺硫癥狀與缺氮十分相似,主要物片是葉片失綠黃化,但從細微的表現看,它們是有區別的。缺氮的癥狀是首先從下部老葉開始,而缺硫的癥狀是從上部新葉開始。如馬鈴薯缺硫,首先上部葉片普遍黃化,嚴重時,葉片上出現褐色斑點。

        因此,建議種植喜硫作物時,應選用普通過磷酸鈣,或者采取交替施用普通過磷酸鈣和重過磷酸鈣辦法,使常年施用高濃度磷肥而導致缺硫的問題得以緩解。

        13、如何根據作物特性和輪作換茬特點合理分配磷肥?

        由于作物對磷的利用能力和敏感度不同,因而不同作物對磷肥的反應也有明顯差異。一般來說,豆科作物(包括豆科綠肥作物)、糖用作物(甘蔗、甜菜)、淀粉含量高的薯類作物(甘薯、馬鈴薯)、棉花、油菜以及瓜果類、茶、桑等吸磷能力強,都需要較多的磷,施用磷肥有較好的肥效,既能提高產量,又能改善品質;而谷類作物吸磷能力弱,需磷量也相對少一些。但是必須指出,豆科作物吸磷能力強,需要增施磷肥,而吸磷能力弱的谷類作物,更應注意磷的供應,磷營養不足常常是這類作物產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由于它們吸磷能力弱,應施用水溶性磷肥。

       在不同的輪作換茬制中,并不需要每茬作物都施用磷肥,應重點施在能明顯發揮肥效的茬口上。例如在稻麥輪作制中,應把磷肥重點放在旱作上,因為小麥吸磷能力弱,應滿足其對磷的要求,水稻可適當少施,即所謂旱重水輕的施磷原則。當由旱作轉為種植水稻時,土壤處于淹水的還原狀態,一般磷的有效性較高,此時可適當少施,甚至不施磷肥。即所謂旱重水免的施磷原則。對于旱地輪作,如小麥、玉米(或谷子)輪作制中可采取一重二輕的施磷肥原則,即磷肥重點施在小麥上,后作玉米(或谷子)因吸磷能力比小麥強,可利用磷肥的后效,或適量補施少量磷肥。在有豆科綠肥參加的換茬制中,應把一部分磷肥,尤其是難溶性磷肥重點施在豆科綠肥作物上。這可以從3個方面來說明其必要性:豆科綠肥吸磷能力強。在滿足磷營養的條件下,可提高豆科綠肥固定空氣中氮素的能力,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以磷增氮效應。豆科綠肥作物單產提高后可為后茬作物提供充足的有機肥源,這可看作是以無機(化肥)換有機(肥料)”的一項技術措施。

        14、怎樣選擇鉀肥的品種?

        硫酸鉀和氯化鉀是常用的兩種鉀肥。從作物營養角度來看,它們都能為作物提供鉀營養,有利于作物增產,但從產品品質來看,有的作物施用硫酸鉀的效果比氯化鉀好,但也不是所有作物都需要施用硫酸鉀。

        選擇鉀肥品種的原則是:

        (1)從土壤條件看,缺硫的土壤應選用硫酸鉀;鹽堿地應施用硫酸鉀,不應選用氯化鉀,以避免增加土壤氯離子的含量。

        (2)從作物方面看,對氯敏感的作物如煙草、馬鈴薯、西瓜、甘蔗、茶樹、柑桔等應選用硫酸鉀。對喜硫的蔬菜作物如蔥蒜等蔬菜也應選用硫酸鉀。

        (3)從肥料價格看,硫酸鉀價格比氯化鉀貴,所以除特殊原因和要求外,一般情況下應盡量選用氯化鉀。

        (4)從灌溉條件看,有灌溉條件或多雨的地區,只要土壤排水條件良好,大多數作物均可選用氯化鉀,對產量和品質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15、為什么說草木灰是好鉀肥?應如何合理貯存和施用?

        長期以來,廣大農村普遍以麥秸、玉米秸稈、棉柴、樹枝、落葉等為燃料。所以草木灰是農村中一項重要的鉀肥資源。

        草木灰中含有植物體內各種灰分元素,如磷、鉀、鈣、鎂以及各種微量元素,其中鉀和鈣的數量較多,一般把它看作是鉀肥。草木灰中含有各種鉀鹽,其中以碳酸鉀為主,其次是硫酸鉀,氯化鉀含量較少,一般含鉀(K2O5)5%~10%。草木灰中的鉀90%都能溶于水,是速效性鉀肥。

        草木灰可作基肥、種肥或追肥。其水溶液也可用于根外追肥。馬鈴薯用草木灰拌種既有殺菌作用又有一定的營養作用。

        不過在貯存和施用上要注意以下問題:

        (1)由于肥料中以含碳酸鉀為主,所以是堿性肥料。它不能與銨態氮肥混合施用,也不能與人糞尿、圈肥等有機肥料混合,以免引起氮素的揮發損失。農村中常把草木灰撒在糞坑或豬圈中的做法都是不對的。

        (2)正確的貯存草木灰的方法是單獨存放在室內,防止風吹雨淋。經水淋洗過的草木灰肥效很差。

        (3)我國西北地區和內蒙古的某些內陸鹽堿土以及沿海的濱海鹽堿土上生長的植物中含大量鈉和氯,由這些耐鹽植物所得到的草木灰不能用作肥料,以免大量鹽分又進土壤。

        (4)草木灰通常以集中施用為宜,采用條施或穴施方法均可。施用深度約10厘米,施后立即覆土。草木灰質地輕松,易飛揚,施用時很不方便。因此,可在施用前與23倍濕土拌和,或噴撒少量水分使其濕潤,然后再施用。

        (5)草木灰應優先施在對氯敏感而喜鉀的煙草、馬鈴薯、甘薯等作物止。

        16、我國鉀肥資源不足,應怎樣合理分配和施用?

        我國大約有三億五千萬畝缺鉀的土壤,大多數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目前北方地區高產田和砂性土均有缺鉀的趨勢,合理施用鉀肥的增產潛力很大。由于我國鉀肥資源不足,僅青海省產有少量鉀肥,大多數鉀肥依靠進口,因此,合理分配和施用鉀肥就成為一個突出問題。合理分配和施用鉀肥的一般原則是:

        (1)施于喜鉀作物 豆科作物對鉀最敏感,施用鉀肥增產顯著。含碳水化合物多的薯類作物和含糖較多的馬鈴薯、甜菜以及一些漿果等需鉀量也較多。經濟作物中的棉花、麻類和煙草等也是需鉀較多的作物。禾本科作物中以玉米對鉀最為敏感,水稻中的雜交稻需鉀也較多。因此鉀肥應優先施于喜鉀作物上。

        (2)施于缺鉀土壤  北方土壤質地粗的砂性土大多是缺鉀土壤,施鉀肥的效果十分明顯。因此,應優先施用于質地輕的土壤上,以爭取較高的經濟效益。砂性土施鉀時應控制用量,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以免鉀的流失。

        (3)施于高產田  一般來講,低產田因產量水平不高,需鉀程度并不迫切。當作物產量逐年提高后,作物每次收獲都要帶走包括鉀在內的大量養分,致使一些高產田出現供鉀不足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作物高產的限制因素。因此,鉀肥優先施于高產田,可以充分發揮平衡施肥的作用,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增產措施。

        17、什么叫生理酸性肥料和生理堿性肥料?

        大多數化學氮肥施入土壤后均可生成陽離子和陰離子兩部分。由于作物吸收化學氮肥中陰、陽離子數量不相等,當吸收陽離子多于陰離子時,能使土壤酸化的肥料叫做生理酸性肥料。例如,硫酸銨或氯化銨施于土壤后,作物吸收銨離子多,吸收硫酸根離子和氯離子少,多余的硫酸根或氯根可分別生成硫酸或鹽酸,而使土壤酸化,所以硫酸銨和氯化銨都是生理酸性肥料。同樣的道理,硫酸鉀和氯化鉀也是生理酸性肥料。

        然而,硝酸鈉和硝酸鈣這兩種氮肥的情況則不同。它們施入土壤后,因為作物吸收硝酸根離子的數量比鈉或鈣離子多,能使土壤反應呈堿性或弱堿性,因此硝酸鈉和硝酸鈣屬于生理堿性肥料。

        硝酸銨施入土壤后,其所含成分全部都可被作物吸收,土壤中不會有殘留物,對土壤酸堿度也沒有影響,所以它是生理中性肥料。

       
    一般來講,酸性土壤應選用堿性或生理堿性肥料,如硝酸鈉、硝酸鈣等。如果沒有選擇余地時,應注意增施有機肥料或配施石灰以減少酸化的影響。堿性土壤應選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銨、氯化銨等。對于鹽堿地,雖沒有酸化土壤的問題,但也不宜施用氯化銨和硝酸鈉,以避免因氯離子和鈉離子過多造成危害。

         18、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應注意哪些問題?

        為了提高微量元素肥料的肥效,施用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作物對微量元素養分的反應  各種作物對不同種類的微量元素養分有不同的反應,通常應選擇相應的微肥施在敏感程度高的作物上。例如,油菜對硼很敏感,施硼肥效果很好。

        (2)土壤供應微量元素養分的能力  土壤是否缺乏某種微量元素與母質和成土過程有關,而且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受許多條件的影響,尤其是pH影響最為明顯。例如,土壤堿性會降低鐵、硼、錳、銅、鋅的有效性,而鉬的有效性卻有所提高。在酸性土壤上,土壤的酸性會增加鐵、錳、銅、鋅的有效性,而鉬的有效性卻比較低。所以,施用微肥時應有針對性。

        (3)與大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  在生產中作物對大量營養元素需要量大,而且土壤中經常缺少,需要補充,而微量營養元素只有在滿足作物對大量營養元素需求的基礎上,才會有良好的肥效。因此,微肥應與氮磷鉀肥料配合施用。

        19、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微量元素肥料有固體和液體兩種,施用方法很多,根據不同的條件和目的,可作基肥、種肥或追肥。施用時可直接施入土壤,也可進行種子處理(浸種、拌種)、蘸秧根或葉面噴施。

        (1)土壤施肥 一般是在土壤嚴重缺乏微量元素時,才向土壤施用固體微量元素肥料,且多施用工業上含微量元素的廢棄物。土壤施用固體微肥有后效,一般可每隔34年施用一次。

        (2)植物體施肥 它是微量元素肥料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施用方法:
        ①
    拌種。用少量溫水將微量元素肥料溶解,配成較高濃度的溶液,噴灑在種子上,邊噴邊攪拌,使種子沾有一層微肥溶液,陰干后播種。拌種所用肥料量雖比浸種多,但種子吸水比浸種少,比較安全。拌種時用量一般為每斤種子用微肥l3克,最好能先作預備試驗,確定最適用量,以不影響種子正常出苗為原則。

        ②浸種。用含有微肥的水溶液浸泡種子,使肥料隨水進入種皮。微肥浸種常用的濃度是0.01%~0.1%,浸泡時間一般為1224小時。浸泡后的種子要及時播種,以免霉爛變質。

        ③蘸秧根。這是對水稻及其它移栽作物的特殊施肥方法,操作簡便,效果良好。用于蘸秧根的肥料應沒有有害物質,酸堿性不可太強。

        ④葉面噴施。葉面噴施微肥是經濟、有效施用微肥的方法。固體微肥常用的濃度為0.0l%~O.1%,具體用量和噴灑次數應隨微肥種類、作物種類、植株大小等而定。液體微肥的稀釋倍數以產品使用說明為準。

        20、為什么說合理施用微肥是21世紀的重要施肥決策?

        根據當前農業生產上缺乏微量營養元素的面積越來越大,施用微肥的效果日益明顯的情況,合理施用微肥是21世紀的重要施肥決策,是出于以下3個原因:

        (1)作物產量越高,帶走的微量元素養分就越多

        從植物營養的角度來分析,隨著高產良種的推廣應用,作物單產不斷提高,需要從土壤中帶走相當可觀的養分,其中自然也包括微量元素養分。因此,需要及時補充微量元素養分,才能進一步提高作物產量。

        (2)氮磷鉀化肥用量增加,加劇了微量元素供應的矛盾

        隨著作物單產的不斷增加,氮磷鉀化肥的每畝投入量也在逐年上升;從而加劇了土壤中營養元素供應的不平衡性,致使各地農田缺乏微量元素的面積逐年擴大,有的土壤還不只缺乏一種微量元素。因此,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將成為農業生產發展和作物單產提高的重要制約因素。

       (3)有機肥料用量減少,微量元素養分難以得到補充

        目前各地農田有機肥料的用量明顯減少。因此,土壤中微量元素得不到及時補充,從而使作物對微量元素的需求與土壤供應微量元素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因此,施用微肥具有良好的增產效果。

        總之,從養分平衡和平衡施肥的角度出發,可以預期,在增施氮磷鉀化肥的基礎上,合理施用微肥將是2l世紀的一項重要施肥決策。

        21、為什么在作物生長中后期噴施磷酸二氫鉀能增產?

        磷酸二氫鉀是含磷、鉀的二元復合肥料,含磷(Pzo5)24%,含鉀(K20)27%,吸濕性小,物理性狀好,易溶于水,是理想的葉面噴施的肥料品種。雖然磷酸二氫鉀也適于浸種和拌種,但因其價格較貴,最適合用于噴施。

        在北方小麥生長的中后期,噴施0.1%~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既能補充磷鉀養分,又可減輕干熱風的危害。磷有利于灌漿期籽粒中淀粉的合成。鉀不僅能促進光合作用產物的運輸,增加千粒重,而且有明顯的抗倒伏作用。在干熱風到來之前,噴施磷酸二氫鉀因補充了水分,可以減輕干熱風的危害,降低災害性損失;又可補充磷鉀營養,有利于小麥灌漿。目前,很多地方已將中后期噴施磷酸二氫鉀作為小麥生產的一項常規措施了。

        22、復合肥料與單質化肥相比有哪些優缺點?

        復合肥料一般是指用化學方法合成的二元復合肥料,如磷酸二銨、硝酸鉀和磷酸二氫鉀等;而經二次加工配制成的三元肥料稱為復混肥料。通過對復合肥料與單質化肥的對比,可更加了解復合肥料的優越性。

        (1)復合肥料的優點  ①養分種類多,含量高  復合肥料中所含養分種類比較多,有效成分含量也高。例如,磷酸二銨是一種18—46O的復合肥料,表示該肥料是含氮18%、含磷(P2O5)46%的二元復合肥料。它比單質的氮肥或磷肥養分種類多,含量也高。物理性狀較好,施用方便 復合肥料的顆粒比較堅實、無塵,粒度大小均勻,吸濕性小,便于貯存和施用。復合肥料既適于機械化施肥,也便于人工撒施。副成分少,對土壤無不良影響 單質化肥一般都含有大量副成分。如硫酸銨只含20%的氮素,而其中含有大量硫酸根副成分,除少數缺硫土壤需要補充硫以外,大部分硫酸根存留在土壤中,造成硫資源的浪費;而復合肥料所含養分則幾乎全部或大部分是作物所需的,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由于副成分少,對土壤性質基本沒有影響。成本低,效益高 生產一噸20—20O的硝酸磷肥比生產同樣成分的硝酸銨和過磷酸鈣可降低成本10%左右。1公斤磷酸二銨相當于0.9公斤硫酸銨和2.5公斤過磷酸鈣中所含的養分,而在體積上卻縮小了75%。這樣可節省運輸費用和包裝材料等。

        (2)復合肥料的缺點  ①養分比例固定,難以滿足作物的需要。許多作物在各生育階段對養分的需求并不相同。各地區土壤肥力以及養分釋放的狀況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養分比例相對固定的復合肥料難以同時滿足各類土壤和各種作物的要求。各種養分釋放速度與作物要求不同步。各種主要養分在土壤中的移動規律各不相同,如氮肥的移動性比磷、鉀大,而肥料的后效卻遠不如磷、鉀長。因此,復合肥料在養分所處位置和釋放速度等方面很難完全符合作物某一時期對養分的特殊要求。

        應該指出,復合肥料應該作基肥施用,以滿足作物中后期對磷鉀養分的需要,而它也是生產復混肥料最重要的基礎肥料。

        23.為什么說復混肥料是當前我國化肥工業的發展方向?

        根據土壤類型和供肥狀況以及作物的營養特點,發展復混肥料是國外發展復合肥料的重要經驗之一。由于復混肥料克服了一般復合肥料的缺點,具有配比多樣化、產品系列化的優點,因而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我國不少單位也開始生產專用復混肥料,如棉花專用肥、西瓜專用肥等。這和國外發展復混肥料的做法有些相似。生產復混肥料常常需要進行肥料的二次加工。一般用尿素、磷銨和氯化鉀或硫酸鉀等高濃度化肥做基礎肥料,配以單質肥料制成三元復混肥料。這會給農民帶來方便,增加效益。所以說,復混肥料是我國化肥工業發展的方向之一。

        我國復混肥料起步較晚,發展速度不快,到目前為止,我國復混肥料的生產總量只占國產化肥總量的10%左右,而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復混肥料的比重均在70%以上,相比之下,差距很大。總之,我國發展復混肥料的潛力很大。

        24、是不是任何單質化肥都能混合制成復混肥料?

        由于單質化肥的性質不同,所以并非任何單質化肥都適合混配制成復混肥料。決定肥料能否混合的原則是在混合后應保證:

        (1)肥料的物理性狀不能變壞;

        (2)肥料中的養分不受損失;

        (3)肥料在運輸和施用過程中不發生析離現象;

        (4)有利于提高肥效和工效。

        如果達不到上述要求,就不應進行混合。例如,銨態氮肥與堿性肥料不能混合,混合后易損失氮素;尿素與過磷酸鈣直接混合會發生加合反應,而生成溶解度很大的物質,引起潮解吸濕;粒徑大小懸殊的肥料混合后容易發生養分析離現象等等。這些肥料是不能混合的。所以說復混肥料是技術和物質結合的產物,并非象一些人所想的那樣,把兩、三種化學肥料倒在一起,攪拌一下就成了復混肥料。

         25、我國復混肥料的技術標準是什么?

         目前我國生產的復混肥料應符合表2規定的各項技術標準。

    1 復混肥料技術要求(GB1506—2001)

                                                       

                                                              高濃度    中濃度    低濃度

    總養分(NP2O5K2O)含量,%     ≥    40.0   30.0   25.0
    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         ≥    70   
      50        40
    水分(H2O)                ≤    2.0   
    2.5       5.0
    粒度(1.004.75mm3.355.60mm)      90 
          90        80
    氯離子含量(CI-)                            3.0

        注:組成產品的單一養分含量不得低于4.0%,且單一養分測定值與標明值負偏差的絕對值不得大于l.5

        ②以鈣鎂磷肥等枸溶性磷肥為基礎磷肥并在包裝容器上注明為枸溶性磷,可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標若為氮、鉀二元肥料,也不控制水溶性磷占有效磷百分率指標。

        ③如產品氯離子含量大于3.O%,并在包裝容器上標明含氯,可不檢驗該項目;包裝容器未標明含氯時,必須檢驗氯離子含量。

        26、應如何選用復混肥的料品種?

        我國土地遼闊,作物種類繁多,應根據不同地區的土壤供肥特點及各種作物對養分的需求特性,有針對性地選用適宜的品種。只有品種選擇適宜,才可能明顯提高作物產量,充分發揮復混肥料的優越性,否則只會增加生產成本而產量不高。一般糧食作物選用氮磷含量高的復混肥料;豆科作物宜選用磷鉀含量高的復混肥料;對于某些經濟作物應選擇與土壤、作物相適應的三元復混肥料或含有微量元素的復混肥料。

        此外,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性質等也是很重要的參考因素。例如在南方水稻產區不宜選用硝酸磷肥系列的復混肥料;對于鹽堿地或對氯敏感作物,則不能選用含氯的三元復混肥料。還有土壤供肥水平也是重要的參考因素。對三元復混肥料來說,選用不同氮磷鉀比例的品種應參考土壤供肥的水平。表3可供選用復混肥料品種時參考。

    土壤供磷、鉀水平與選用三元復混肥料品種的關系

    土壤供鉀水平                      土 壤 供 磷 水 平 

                                                               

                     1:2:2            1:1:(1.52)        2:1:34
       
             1:(1.52):1      1:1:1           2:1:3
       
    高         1:3:1             2:2:0.51      2:1:12

    27、復混肥料的施用技術及應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復混肥料的施用技術可以歸納為以下3點:

        (1)作基肥或種肥施用  復混肥料應作基肥施用,也可作種肥,作種肥時要注意肥料與種子分開。復混肥料原則上不宜作追肥。因為復混肥料作追肥,磷鉀養分不易發揮肥效,反而造成資源浪費。追肥應以單質氮肥為主。但目前有的復混肥料廠家出于推銷產品的目的,往往對農民有誤導之嫌。

        (2)與單質肥料配合施用  復混肥料的配方雖然是針對作物對養分的需求、土壤供肥特點確定的,但很難完全符合實際的要求,因此在施用復混肥料時,還應根據田間作物的生長狀況用單質氮肥調節營養元素的比例,使之最終適合作物營養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3)采取相應的施肥方法  復混肥料中所含養分的形態不同,應采取相應的施肥方法。例如,對含銨態氮的復混肥料,應深施覆土,減少養分的損失;對含硝態氮的,應避免施于水田:對含磷、鉀養分的復混肥料,應集中施用,并施于根系附近,這樣既避免養分被土壤強烈固定,又便于作物吸收利用,提高肥效。

        28、什么是配方肥料?

        配方肥料是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用各種單質化學肥料(或)復混肥料為原料,配制成的適合于特定區域,特定作物的肥料。

        29TYS土壤給養保養劑為什么使用效果好?

        TYS土壤保養劑是利用甘肅天然獨特鎂質硅酸鹽(坡縷石式凹凸棒石)無機非金屬生態材料制成的,蘭州大地生物工程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該產品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分期性、膨脹性和陽離子高模等物理特性,并含有眾多農物必需的生命元素,氮、磷、鉀、鎂、硫、硼、鋒、鉬、鐵、鋅、銅、錳、硅、硒、釔營養元素,能有效促進農作生長。畝施10公斤,TYS土壤給養保養劑礦物肥做種肥使用,可以有效解決農家肥不足,帶來的作物缺乏中,微元素問題,同時能改良土壤,疏松土質,治理鹽鹼和提高陽離子代換量,提高化肥利用率。

        30、為什么說配方肥使用多少,標志著測土配方施肥的推廣力度?

        配方肥料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高度物化的產弱,配方肥料的應用面積和數量,標志著該項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在目前和未來。我國的測土配方施肥就是在農業科技人員指導下科學施用配方肥。

        31、為什么大棚(溫室)蔬菜施二氧化碳能增產?

        二氧化碳(Co2)是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成分。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條件下,通過葉綠素就可以制造出最簡單也是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一單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只有0.03 (300毫克/)。在大棚(溫室)內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就等于增加了光合作用的原料,因而具有一定的增產效果。

        增加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有液化二氧化碳(鋼瓶裝),二氧化碳發生器和增施有機肥等。目前在生產上采用碳酸氫銨與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硫酸銨的方法,簡便易行。具體做法是在大棚中,不同位置放置容器,內襯塑料薄膜,放入稀釋4倍的硫酸12公斤。在晴天上午8時左右,向稀硫酸中投入一定量的碳酸氫銨。

        人工增施二氧化碳的最適濃度與蔬菜種類、品種和光照強度有關。一般瓜類為10001300毫克/升,其它蔬菜為600800毫克/升。

        應當指出:增施二氧化碳時應密封棚膜,并使二氧化碳在植株頂部排放,因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較大,不易自下而上流動。春秋季外界氣溫較高,每天施用23小時;冬季氣溫較低,施用時間可長一些。二氧化碳吸收量隨不同生育期而異,如黃瓜于開花期、結果初期對二氧化碳吸收量急劇增加,因而施用效果較好。當二氧化碳放完后容器內的硫酸銨殘渣還可以作基肥施用。

        32、大棚蔬菜施肥中存在哪些問題?

        大棚蔬菜是一種高產集約化的栽培方式,是一種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產業,因此各地發展速度很快。據典型調查發現,大棚蔬菜施肥中存在的問題有:

         (1)養分投入大大超過蔬菜需要  根據山東省某市49個大棚黃瓜施肥的實地調查,黃瓜平均產量為6671.4公斤/畝,而施用的化肥數量,氮(N)131.3公斤/畝、磷(P2O5)1917公斤/畝、鉀(K2O)70.9公斤/畝。對比畝產7000公斤大棚黃瓜的養分吸收量,氮(N)19.1公斤/畝,磷(P2O5)9.1公斤/畝,鉀(K2O)24.3公斤/畝,顯然養分投入大大超過蔬菜的實際需要,氮為5.87倍、磷為20倍、鉀為1.9倍。這種施肥現狀不能認為是合理的。

        (2)養分投入極不平衡  大棚蔬菜氮的投入普遍偏高。最低為每畝52.39公斤氮;最高的為每畝134.9l公斤氮,平均為每畝89公斤氮;磷的投入差別很大。最少的每畝只有16.09公斤磷(P2O5),最多的每畝高達150.24公斤;鉀的投入普遍很少。一般在每畝15.1761.08公斤鉀(K2O)之間。顯然養分投入極不平衡,因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氮肥利用率很低  上述施肥量加上有機肥的投入才換來8664公斤蔬菜產量,從大棚蔬菜實際吸收養分來看,投入大于實際吸收若干倍,因而氮肥利用率明顯降低,由于化肥施用不合理,極易造成耕層土壤高濃度的鹽害,從而引起產量和品質的下降。

        應該指出,大棚蔬菜生產中如何節約肥料成本,調整養分比例,保證蔬菜高產、優質、高效是值得重視并應研究解決的問題。當然,首先要解決效益好多投肥不在乎’’的認識問題。

        33、葉面肥的種類、效果和特點有哪些?

        作物不僅可以通過根系吸收養分,而且也可以通過莖葉吸收養分,前者的施肥叫做根部施肥,也叫土壤施肥,而后者的施肥則稱為根外施肥,也稱葉面施肥。不同營養元素兩種施肥方式各有側重,比如,大量營養中的氮磷鉀因作物對他們的需要量大,應以根部施肥為主,根外施肥為輔,相反,作物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主要應采用葉面施肥的方式,避免土壤對養分的固定,從而有利于提高微肥的使用效果。

        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葉面施肥很受農民歡迎,因此葉面肥就成為一種產業應運而生。由于生產葉面肥的投資少、效益高,因此,發展很快,從最早上市的噴施寶一枝獨秀,到現在的品種繁多,良莠不齊。目前葉面肥缺乏品牌和名牌,給葉面肥市場造成一定混亂,也給農民選購葉面肥帶來不少麻煩。農民那種怕上當,怕費事,從而因噎廢食不用葉面肥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對的。

        葉面肥的種類很多,品種各異。  (1)從營養成分來分有:大量元素(NPK)的,也有微量元素的(以微肥為主)  (2)從產品劑型來分有:固體的、液體的,也有特殊工藝制成的膏狀的,如云南產的容大豐膏肥。(3)從產品構成來看具有復合化的特征,一般將氮磷鉀、微肥與氨基酸、腐殖酸或有機絡合物復合形成多元、復合的葉面肥。例如北京產的氨基酸液肥,云南產的腐殖酸為特色的容大豐膏肥,以及北京產的燕都牌絡合肥等。

        使用葉面肥有哪些效果呢?主要表現在:  (1)提高產量,增產幅度大;  (2)改善農產品的內在和外在品質;  (3)投入產出比例高,經濟效益好,國外稱之為增值肥料;  (4)抗逆性提高,減少災害性損失;  (5)優質葉面肥綠色安全屬環保型肥料。農民除應正確認識葉面肥的效果外,在選購葉面肥時要注意不要單純考慮它的價格高低,而要看重它對作物增幅的大小,總之投入產出比的大小是葉面肥優劣的試金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符合上述要求的葉面肥就是優質葉面肥,自然會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此外,一般葉面肥為酸性的,可與農藥(石灰硫磺合劑除外)混合使用,從而解決了農民(特別果農)怕麻煩的顧慮。

       34、如何正確認識和合理使用沖施肥?

        沖施肥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施肥方法,它常用于蔬菜保護地栽培中,是一種主要的追肥手段。這項技術是將肥料溶于水后,隨水沖施到栽培地中。考慮到大棚土壤一般含磷豐富的特點,因此對沖施肥的技術要求是: 

        (1)肥料應是全溶性的,一般不含或少含有殘留于土壤的副成分:

        (2)肥料配方中磷的含量宜少不宜多;

       (3)不易發生突發性濃度障害;

        (4)氮素具有持續的效果。

        果菜沖施肥的養分配方,設計為NP2O5K2O總養分為45%,根據果菜類蔬菜的營養要求,確定沖施肥的配方為18-6-21,當然根據大棚土壤的具體情況配方也可作適當調整。總之,應選用氮鉀含量高的沖施肥,否則對磷資源是個浪費。為了防止蔬菜發生濃度障害,沖施肥中的鉀源宜選用硫酸鉀或硝酸鉀而盡量不用氯化鉀。其中氮源也盡量少用氯化銨,一般控制在20%以內,硝態氮為10%其他的氮為尿素;沖施肥中的磷素由磷酸一銨提供。這樣設計的沖施肥,有利于蔬菜的生長發育。

        在使用沖施肥過程中應防止出現的偏向有:  (1)使用單質的尿素、磷肥和鉀肥,容易造成鹽類濃度過高的障害;  (2)使用一般的復混肥由于它不是全溶性的,往往會產生過多的不溶物;(3)選用沖施肥的養分比例不適合沖施肥高氮低磷高鉀的要求。

        在正確使用沖施肥的情況下,沖施肥應具有以下4大優點:

        (1)施肥均勻,不燒根;  (2)施肥方便,不傷根;(3)作物吸收養分快,肥料利用率高;  (4)有利于提高產量,改善產品的品質和增加經濟收益。但是,一般沖施次數不宜過多,以免菜苗徒長。

        35、如何評價化肥在農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

        “化肥是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的論調,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其實這是一種歪曲、誤導和不實之辭。為此,環境污染是不合理施用化肥的惡果,而不是化肥本身的罪過。為此,必須積極宣傳和正確評價化肥在農業生產中的積極作用,以正視聽。

         (1)增加作物產量。據有關資料,化肥在各項增習因素中的作用占40%-60%。國外如此,我國也不例外,一般中低產田(無限制因子時)化肥的增產作用大于高產田。合理施用化肥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物質保證。

        (2)提高土壤肥力。農民對施用有機肥料能提高土壤肥力深信無疑,但化肥的后效易被人忽視,連續多年合理施用化肥后效將疊加,生產實踐證明耕地肥力不但能保持而且能越種越肥。不同年代無肥區作物單產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是生產力不斷提高的有力證據。

        (3)發揮良種潛力。一般高產品種可以認為是對肥料高效應的品種,肥料投入水平成為良種良法栽培的一項核心措施。

        (4)增加有機肥數量。化肥既可促進當季作物增產,它的秸桿和根茬又可為下一季作物增加有機肥源,概括為以無機有機。有機肥成為化肥養分不斷再利用的載體,充分利用有機肥源,不僅可以發揮有機肥的多種肥田作用,而且也是使用相當數量的化肥養分能持續再利用的基本途徑。

        5)可補償耕地不足,我國耕地由于多種原因正在逐漸減少。對農業增加化肥施用量,實質上與擴大耕地面積種的效果相似。按我國近年的平均肥效,每噸化肥養分產糧食7.5噸,若每公頃耕地的糧食單產也是7.5噸,則每增施1噸化肥養分,相當于擴大耕地面積1公頃。

        6)是發展經濟作物,森林和草原的物質基礎。我國在農業實現良種化,持續提高施肥量、獲得糧食連年豐收的基礎上,我國經濟作物獲得大幅度發展。糧食的豐收有力地促進了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的大面積實施,因而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作用巨大,難以取代。

        36、我國肥料技術政策的要點是什么?

        19835月國家科委制定的中國肥料技術政策,其要點是: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實行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這是指導作物合理施肥、科學用肥以及建設高產穩產農田的重要依據。

        這一技術政策是符合我國國情,從國家根本利益出發的施肥策略,而不是因化肥供不應求的權宜之計。其理由是:

        (1)我國目前可開墾的荒地不多,發展農業生產只能走提高作物單產的道路。實行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不僅顯示了化肥投入是保證作物高產的物質基礎,而且也表明合理利用有機肥源是建設高產穩產農田的重要措施。

        (2)我國有機肥源種類多、數量大,合理利用有機肥源,可以充分發揮它在平衡養分中的重要作用,變廢為寶,使有限的資源得以循環利用;目前作物所需要的大部分鉀,在很大程度上還要靠有機肥料補充。

        (3)減少廄肥、雞糞等有機肥料對環境的污染,有利于提高環境質量和生態效益。

        37、土壤保肥性能是怎么產生的?對合理施肥有什么意義?

        在正常情況下,施用一定數量的氮肥,除了被作物吸收外,土壤中總會存留一部分氮素,它們為什么不會隨水向下層淋失呢?這是因為土壤具有很強的保肥性能。實質上,土壤保肥性能與土壤膠體吸附性有密切的關系。

        土壤膠體一般有3類:

        第一類是有機膠體,也就是腐殖質,它帶有負電荷。有機膠體的顆粒不僅很小,而且性質很活潑。

        第二類是無機膠體,主要是指帶負電荷的極微細的粘粒。

        第三類是有機、無機復合膠體。有機無機膠體形成后,往往相互結合成團,形成微團聚體。

        正是因為土壤膠體具有巨大的表面積和充沛的表面能,才是它能吸附分子態物質的根本原因;正是土壤膠體一般帶有負電荷,它才能吸附陽離子,而具有保肥性能。因此,土壤保肥性能對合理施肥的意義在于:根據保肥性能的大小,合理掌握施肥量,過量施肥不僅是資源浪費,而且會造成環境污染;施肥不足則會造成減產。應通過增施有機肥料的措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保肥能力,使化肥施用更加高效。

        38、連年施用化肥,土壤會不會板結?

        不少人常常擔心,連年施用化肥,土壤會板結。不少宣傳材料也多有誤導。

        土壤板結是上世紀50年代初期發生過的事,尤其是含有機質少的低產田比較突出。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當時國產化肥很少,進口的氮肥主要是硫酸銨。當硫酸銨施入土壤后,銨離子便把土壤膠粒上吸附的鈣離子交換下來了,而鈣離子與硫酸根離子結合就形成不溶性的硫酸鈣。這樣長此下去,由于硫酸鈣沉積在土壤中,逐漸堵塞土壤孔隙;再加上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少,土壤本身就不疏松,因而使土壤發生板結。

        現在氮肥品種有了更新,已不再是單一的硫酸銨,而主要品種是碳酸氫銨和尿素,這兩種化肥,本身不含副成分,它們施入土中后,不給土壤留下任何殘留物,就不會出現堵塞土壤孔隙而造成板結的問題。

        目前在貫徹中國肥料技術政策的前提下,走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的道路,許多情況已發生了變化,因此這種擔心就不必要了。在一般情況下,施用化肥不會造成土壤板結。其原因是:

        (1)由于有機肥料的合理利用,雖然每畝用量不多,但對改善土壤性狀,增強保水、保肥能力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2)作物秸稈直接還田或秸稈覆蓋的土壤有機質,在克服土壤板結問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3)在提高單產的同時,作物根茬殘留量也相應地增多了,它對熟化土壤,消除板結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只要注意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即使化肥用量增多,也不會出現土壤板結問題。相反,將會使土壤肥力不斷提高,為作物豐產提供良好的條件。

        39化肥施多了,地變這話對嗎?

        有些農民反映,化肥施多了,地變了。意思是說,頭1—2年增施氮肥,能明顯多打糧食,往后如果還施那么多氮肥,增產的糧食就減少了,往往只有提高施肥量,才能維持原來的產量水平或略有提高。細想起來,這話有一定的道理,但絕不是地變了,而是養分不平衡,施肥不當造成的。

        許多農民只知道每年增加氮肥用量才能增加產量,而不知道養分平衡才能提高肥效的道理,卻誤認為化肥施多了,地變了。實質上,這是片面地增加一種化肥而忽視多種養分平衡供應造成的后果。在供磷不足的情況下,偏施氮肥,氮磷養分不平衡,作物不能充分地吸收氮素,氮肥的利用率下降,因而出現增氮不增產或者增產不增收的局面。

        應該說,化肥施多了,地變的說法是一種誤解。偏施氮肥的做法自然是不科學的。正確的做法是在提高施肥水平的同時,重視養分的平衡供應,走平衡施肥的道路,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40、如何根據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合理施用磷肥?

        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往往是判斷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項重要指標,它反映了該土壤供磷能力的大小,了解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對指導磷肥施用有重要意義。

        由于我國南方是酸性土壤,而北方是偏堿性的石灰性土壤,因而測定有效磷的方法不相同,其標準自然也就不一樣了。酸性土壤有效磷(P)的標準(毫克/公斤)是:015為低;1630為中等;>30為高。石灰性土壤有效磷(P)的標準(毫克/公斤)是:<6為低;610為中等;>10為高。

        當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時,表示土壤缺磷或嚴重缺磷,增施磷肥有明顯或極明顯的效果;當土壤有效磷為中等時,說明施磷肥有一定的效果;當土壤有效磷含量高時,表明土壤含磷豐富,施磷肥的效果往往不明顯。但是對于高產田來說,土壤有效磷含量雖高,還應考慮到養分平衡的原則,因此適當施用少量磷肥也是必要的。

        應當指出: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明顯受施磷肥情況的影響,隨著每年施用大量磷肥,土壤有效磷含量會逐步提高。因此,應隨著土壤速效磷含量的變化對磷肥用量進行適當調整。實踐證明,氮磷配合施用有利于作物增產。可見,只施磷肥或偏施氮肥都是不對的,應樹立起養分平衡的觀念。

        41、為什么在缺磷的土壤上施用磷酸二銨,效果一年不如一年?

        磷酸二銨是一種含N 18%,含P20546%的二元復合肥料。如果用于缺磷的土壤,第一年玉米增產效果極其顯著。其主要原因是這種高磷低氮的復合肥解決了土壤供磷不足與玉米需磷較多的矛盾,所以有顯著的增產效果。但是第二年仍然只施同樣數量的磷酸二銨效果就不如第一年的效果好。這是因為土壤缺磷的主要矛盾解決了,而氮素不足又成為影響玉米高產的限制因素。這樣下去連年施用磷酸二銨,自然效果一年不如一年。總結教訓一句話,就是沒有按平衡施肥辦事。

        42、北方石灰性土壤不需要施用鉀肥的觀點對嗎?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我國南方各省陸續出現作物缺鉀癥狀,經測定是土壤缺鉀,在施用氮磷化肥的基礎上,增施適量鉀肥,在多種作物上均取得了明顯的增產效果。而當時北方石灰性土壤,由于土壤速效鉀含量較為豐富,并未發現作物缺鉀癥狀,因此有人認為北方石灰性土壤不需要施用鉀肥。用這種觀點說明過去是正確的,但要說明現在和將來就未必正確了。

        這種觀點說明過去為什么是正確的呢?這是因為南方酸性土中的粘土礦物,基本上不固定鉀,也沒有鉀向外釋放,因而土壤容易缺鉀,加之南方降水量充足,礦物風化較快,土壤養分容易流失,因此南方土壤速效鉀含量很低,多數在3060毫克/公斤;而北方石性土壤中的粘土礦物,固鉀能力強,所固定的鉀在一定的條件下會釋放出來,加之北方雨水較少,土壤中的鉀不易流失,所以北方土壤速效鉀含量較為豐富,一般都在100毫克/公斤左右,因此那時作物很少出現缺鉀現象。

        為什么用這種觀點說明現在和將來就不正確呢?這是因為:隨著作物單產水平逐漸提高,從土壤中帶走的鉀也相應地增多。氮磷化肥的施用量逐年增多,氮磷鉀養分之間失去平衡。有機肥料投入減少,致使鉀的補充來源受到限制。因此,北方不少石灰性土壤過去含鉀豐富的農田,現在施鉀肥也顯效了,特別是高產田鉀肥的效果更為突出。從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今后北方土壤施用鉀肥的面積將會擴大。應該說:北方土壤不缺鉀的觀點已經過時了。

        只有根據變化了的新情況,按照土壤的供鉀能力和作物的需鉀特性科學地施用鉀肥,才能發揮出更大的增產作用。這是北方農民值得重視的問題。

        43、堿土為什么要施用石膏?

        首先說明,只是pH大于7的堿性土壤不是堿土,例如北方大面積石灰性土壤pH都在7以上,但它不屬于堿土。只有土壤交換性鈉超過5%pH達到9以下的才屬于堿土的范疇。

        一般常用溶液中的碳酸根和重碳酸根的含量來表示土壤的堿度;用交換性鈉占陽離子總量的百分比來表示土壤堿性的強弱。當交換性鈉超過5%以后,土壤就開始表現出堿土的性質,這時土壤的物理性質即開始惡化。當交換性鈉超過15%時,土壤就相當明顯地出現堿土的不良性狀。如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干旱地區有零星分布的堿土,其特點是pH值很高,一般可達9以上,土壤粘重,通氣性差,嚴重影響作物生長。

        施用石膏可以改良堿土。因為,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可與土壤溶液中的碳酸鈉和重碳酸鈉起化學反應,用鈣離子把鈉離子交換出來,形成易溶于水的硫酸鈉。硫酸鈉可通過灌溉隨水排出耕作層,從而消除耕層土壤中的交換性鈉,改變土壤膠體的分散性,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從而達到改良堿土的目的。

        44、種子包衣還是敵委丹好

        作物產量會因病害的侵襲而減產或絕收。像大麥條紋病,小麥根腐病、全蝕病、黑穗病等病害,一但發生可減產2030%。過去大家都是在病害發生時進行噴藥防治,這樣費力、費錢,有時還會耽誤防治時期。大麥條紋病、小麥根腐病等病害發生后、噴藥防治效果很差。用敵委丹包衣來處理種子,可安全、經濟、有效地防治這些病害。

        敵委丹是瑞士先正達公司開發的新型種衣劑。經敵委處理的種子出苗整齊、均勻,幼苗健壯。種植者必加大播種量來保證基本苗數,還可適當減少播種量。經過敵委丹處理的種子,在適當的儲存條件下,可安全存放一年而不影響發芽率。

        應用技術

        敵委丹劑型先進,成膜性好,不脫落,干燥快,使用中無粉塵污染。包衣方法簡便,可直接包衣,無需再加熱敖制成膜劑。即可供農戶簡易拌種,又可供種子行業大批量機械化處理。

        農戶拌種:用塑料袋或桶盛好要處理的種子,將敵委丹用水稀釋(一般每100公斤種子兌水11.5公斤),充分混勻后倒入種子上,快速攪拌或搖晃,直至藥液均勻分布到每粒種子上(根據顏色判斷)。

        45、影響微量營養元素有效性的土壤因素有哪些

        從理論上講,土壤微量營養元素的含量足以滿足作物幾十年的需要。盡管如此,為什么還經常出現微量元素的缺乏癥狀呢?這是由于土壤微量元素的特點——全量高而有效性低所決定的。更重要的是許多環境因素,影響著微量營養元素有效性。它們是:

        (1)土壤酸堿性(pH)  如圖4所示,一般在酸性(pH<6.5)條件下,由于鐵、硼、錳、銅、鋅的溶解度增加,因而它們的有效性也隨之提高;而鉬相反,其有效性會降低,所以酸性土容易缺鉬,而當土壤pH下降到5.0以下時,錳、銅、鋅、硼的有效性也會下降。

        在堿性(pH>7.5)條件下,提高pH值能顯著降低土壤中鐵、硼、錳、銅、鋅的有效性,所以石灰性土壤容易缺乏這些微量營養元素。

        (2)氧化還原狀況  在相同pH條件下,還原態鐵、錳、銅的溶解度一般均比氧化態的大,因而有效性較高。

        (3)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是一種天然螯合劑,它可以與金屬微量元素螯合,如鐵、錳、銅、鋅等,使其有效性降低。但是一些簡單的螯合物可以被作物吸收利用。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久久亚洲综合|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強壮公弄得我次次高潮A片| 99热精国产这里只有精品| 天天日天天谢天天视2019天干|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91| 韩国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仙踪林|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免费av深夜在线观看| 欧美XXXX黑人又粗又长|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丁香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一线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女人被黑人躁得好爽视频| 亚洲精品麻豆一二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四虎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久久精品国产蜜臀av| 奇米影视7777狠狠狠狠色 |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视频97免费|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人妻|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亚洲|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最近2019中文字幕大全视频1| 丁香婷婷色综合激情五月| 日韩系列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中文字幕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动漫|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 国产999久久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