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將大學畢業的黃子鑒擁有2支手機。他說一支是日常聯絡,一支當家用電話。他已經很久沒用過家用電話了。
他精熟各家電信業者間的費率行銷戰,也懂得從中占便宜。他幫女友辦了同一家門號,網內互打免費,省了不少錢。有一次電信業者在帳單上說,因為網內互打,這個月他省了1千多元。
小時候為了省錢,他只在乎費率,現在開始關心收訊品質,雖然之前和女友電話熱線時,曾經講手機講到頭痛,但安全性的問題還沒進入他的腦袋里。
手機安不安全?光想到全球已經50億人、約四分之三的人都使用手機,許多年輕世代更像黃子鑒一樣,手機幾乎像身體的一部份,這個問題就非常棘手。
經過多年爭議,最近有個驚人進展。來自14個國家、31名科學家組成研究小組,經過8天的會議后,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癥研究所突然將手機列為2B級致癌物,和DDT、鉛同級,國人最近驚恐的塑化劑DEHP也同屬2B級,“電磁波像看不見的塑化劑,”長年關注電磁波危害的專家陳椒華認為。
這是世界衛生組織首次承認,手機會帶來神經膠質瘤和聽覺神經瘤等不利影響。但其他癌癥至今尚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