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運用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顯示了一定的療效和優勢。本文依據筆者從事腫瘤臨床和實驗工作的體會,結合目前國內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的研究現狀,對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的主要機制作一探討,并對未來研究熱點作前瞻性分析。 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的主要機制 1.抗突變作用 根據癌變的基因假說,基因突變或染色體畸變是導致癌變的重要途徑。拮抗突變、抑制畸變對于癌變的早期防治具有積極的意義。實驗研究表明,某些中藥或復方具有抗突變作用,可用于腫瘤的預防和治療。如:人參、絞股藍可使環磷酰胺誘變的小鼠活體骨髓細胞SCE頻率明顯下降;茶葉對絲裂霉素、平陽霉素等6種治療腫瘤藥物的誘變毒性均有抑制作用;六味地黃丸對N-亞硝基肌氨酸和氨基甲酸乙酯誘癌具有抑制作用。其它如黃芪、白術、仙茅、枸杞子、天冬等均有抗突變作用 2. 直接的細胞毒作用 某些抗腫瘤中藥的作用機理之一是通過細胞毒作用,即損傷腫瘤細胞的DNA而發揮效力的。藥理實驗證實,莪術揮發油制劑對癌細胞有直接的破壞作用;冬凌草甲素乙素、大黃、人參、茯苓等均具有良好的損傷DNA而抗白血病的作用。 3.免疫增強作用 腫瘤的發生和發展與整個機體的免疫功能衰退密切相關,腫瘤一旦發生又會反過來加深對機體免疫功能的抑制,助長腫瘤的發展。我們在臨床中也觀察到,免疫機能活躍的腫瘤病人比免疫機能受抑制的病人預后要好;保持免疫記憶反應能力的病人比失去免疫記憶反應能力的病人預后要好。此外,放療、化療也會降低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因此,提高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已成為腫瘤防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實驗研究表明,某些中藥能保護或提高機體的免疫水平,從而間接達到預防、治療腫瘤的目的。如地黃多糖可提高S180荷瘤小鼠脾臟T淋巴細胞的增殖能力,并可較長時間維持在較高水平;也能部分阻礙瘤株對脾臟NK細胞活力的抑制作用,相對改善荷瘤小鼠由于腫瘤生成而引起的IL-2分泌能力下降,顯著提高CTL細胞活力,從而發揮其免疫抑瘤效應。我們也曾觀察到錢氏驗方能顯著提高胃癌患者的IL-2誘生水平及LAK細胞的殺傷活性。此外,健脾益腎沖劑、茯苓多糖、牛膝多糖、丹參、莪術、白術等均有良好的免疫增強作用。 4. 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其分化 有不少學者認為,細胞的惡變是增殖和分化兩者平衡的失調或偶聯的解除。失控的增殖和去分化是大多數惡性腫瘤的特征。80年代以來,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其分化已成為腫瘤臨床及基礎研究的熱點之一。全反式維甲酸的應用推動了這一領域的進展,涌現了一批誘導分化劑,但由于其嚴重的副作用,限制了臨床的應用。有研究表明,許多中藥或其有效成分同樣具有良好的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和誘導其分化作用,且無副作用或較小。如:淫羊藿甙對HL60細胞有誘導分化作用,其機制可能與升高細胞內CAMP/CGMP的比值有關;丹參酮對人宮頸癌細胞株ME180具有較好的誘導分化作用,與維甲酸作用相仿;大蒜素對兩類增殖周期相差較大的腫瘤細胞株--人白血病細胞株K562和人大腸癌細胞株HR8348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使通過S期的細胞阻留于G2/M期。其它如人參皂甙、苦參、熊膽、巴豆與葛根有效成分S86019等均有此作用。 5. 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1972年Kerr等首先提出細胞凋亡(apoPtosis,APO)的概念。APO是具有特殊形態學和生化改變的一種細胞死亡形式,一系列有關基因(bcl-2、p53、C-myC等)參與了凋亡的調控。細胞凋亡與腫瘤的發生和抑制有密切的關系。誘導細胞凋亡可能是某些化療藥抑制腫瘤的主要機理之一。已有實驗證實,某些中藥亦有誘導APO發生的作用。如從中藥莪術中提取的抗癌藥物欖香烯,能阻止腫瘤細胞從S期進入G2期,并誘發其凋亡。欖香烯處理HL-60細胞2h,即可發現清晰的DNA梯狀帶;處理HL6o細胞24h,可觀察到細胞凋亡的特征性形態學改變。其它如美洲商陸、柴胡甙等也具有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
6.中國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李忠提出的“癌”的狀態論
談起中醫藥抗癌,許多人會簡單地將中醫治療理解成“扶正祛邪,提高機體免疫力”。多年來,李忠教授一直在思考,難道中醫抗癌研究用一個簡單的“扶正”就能概括嗎?他決定用大量無可辯駁的臨床和科研事實,證明中醫抗癌研究絕不是僅僅用一個簡單的“扶正”就能概括的。在臨床中大膽實踐的同時,李忠不斷汲取現代腫瘤研究成果,根據腫瘤細胞的特性及中醫用藥特點,首次提出了“癌”的狀態論。
“我認為‘癌’既不是一種細胞,也不是痰或瘀。‘癌’應該是一種狀態,我們暫且稱它為‘癌狀態’。這是一種人與自然、人體內部五臟六腑之間失衡的狀態。”李忠舉了一個例子,他說,大家都了解種子與土壤的關系,不同的種子適合于不同的土壤,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植物,同一種子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長,也會發生變化。先秦時齊人晏子曾云:“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古人這段話更印證了這個道理,淮南香甜的橘子移植到淮北就變成苦澀難吃的枳,原因無他,就是水土變了。
“其實,‘癌’的發生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李忠說,“人體本身就是由細胞構成,每一個細胞就像一粒種子,如果人體處于一種健康的狀態下,就好比擁有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分,種子就會茁壯成長,否則,土壤不好,品種優良也沒有用,最后還是長不好,只能變化產生‘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