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賞賜手雕金幣 金錢玉兔(用金幣編織的把玩件) 此金錢幣是我生日時,一個朋友所贈,得后甚是喜愛,遂用老金珠、籽玉白兔編織成佩件而隨身攜帶把玩。金幣直徑為4.4cm,厚度3.5cm,重53g,正面浮雕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背面鏨刻“賜與軍節度使耶律奴瓜”字樣。整個金幣乃手工通過剔、刻、剜、蹔等多種技法雕刻而成,雕工精細,線條自如,甚至麟毛、皮骨等細微之處亦毫厘清晰,精美絕倫,是中國錢幣史上目前唯一發現的刻有被賞賜人姓名的賞賜金錢。 ![]() ![]() 金幣正面 金幣反面 遼代蕭太后時期賞賜錢——賜與軍節度使耶律奴瓜 契丹從太祖太宗開始,一向有賞賜臣下珍稀錢幣的傳統,《遼史·圣宗本紀》就記有承天太后稱制的統和二十年(公元983-1012年)十二月“奚王府五帳六節度獻七金山土河川地,賜金幣”的記載。“賜與軍節度使耶律奴瓜”金幣,賞賜時間當在統和二十六年(公元1008年)耶律奴瓜從南府宰相改任遼興軍節度使后,至恢復南府宰相一職前的這段時間里,承天皇太后特頒賜面四神,背陰刻契丹文、漢文金質對錢,獎勵耶律奴瓜對契丹國的卓越功績。
![]() 錢幣正面浮雕著中國漢文化中的傳統靈獸,即漢四靈——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青龍為東方之神,白虎為西方之神,朱雀為南方之神,玄武為北方之神,龜蛇合體。在中國古代,這是最代表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了。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須,犄角似鹿,有爪,相貌威武。在中國龍是神物,自黃帝授命于天,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皇帝的象征。白虎:虎為百獸之王,它的威猛和傳說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它也成了屬陽的神獸,“云從龍、風從虎”成為降服鬼怪的最佳拍檔。 朱雀:亦稱“鸞鳥”,形體似鳳凰,鳳凰是百鳥之王,而朱雀卻是天之靈獸。玄武:玄武是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 ![]() 金幣背面陰刻漢文“賜與軍節度使耶律奴瓜”,據史料記載,耶律奴瓜是契丹歷史上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是契丹圣宗一朝戰功卓著的大將。 統和四年,宋楊繼業來侵,奴瓜為黃皮室糺都監,擊敗之,盡復所陷城邑。 統和六年,再舉,將先鋒軍,敗宋游兵于定州,為東京統軍使,加金紫崇祿大夫。 統和十九年,拜南府宰相。 統和二十一年,復伐宋,擒其將王繼忠于望都,俘殺甚眾,以功加同政事門下平章事。 統和二十六年,為遼興軍節度使,尋復為南府宰相。 “節度使”是個官名,唐代初置時,作為軍事統帥,主要掌管軍事、防御外敵,而沒有管理州、縣、民政的職責,后來漸漸總攬一區的軍、民、財、政,所轄區內各州刺史均為其節制,并兼任駐在州之剌史。遼代以“軍”為軍隊最大編制單位,“軍節度使”就是當時最高級別武官的一種官職名。 為了搞清楚金幣的真實性,我查閱了有關遼代金銀器的各種畫冊和書籍,想從中探尋到賞賜金幣的詳細介紹和歷史典故,但無有收獲。據載2010年6月,在北京京師大學堂維塔藝術館,DEEP中國《科學探險》雜志社、中海基(北京)國際投資中心聯合主辦“契丹文明密碼文化研討會暨契丹文物精品展覽會”,史學界、文字研究界、收藏界、考古界等近百位專家,通過各地收藏家提供的千余件契丹錢幣、符牌、印章金銀器、墓志拓片等,對契丹文進行了研討。下圖是這次研討會上展示的一對賞賜金錢幣,仔細觀察,金幣的紋飾都不盡相同,可見每枚賞賜金錢幣,均為手工雕刻而成。 ![]() ![]() 遼代賞賜手雕金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