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是中華民族最早、最大的發明創造。如在考古中發現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而甲骨文所記錄的大多數文字是對六十甲子的記錄,所以六十甲子與歷史同在,與日月同輝。
四柱命理學名著《三命通會》說:“昔者,黃帝將甲子分輕重而成六十,號曰花甲子,其花字誠為奧妙,圣人借意而喻之。”這說明了六十甲子是中華文化、文明的起源。事實上,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淵源,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六十甲子的指導,也就是說中華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陰陽五行學說的歷史圖畫。因為,中華幾千年歷史的記載都是由漢字來行使其職責的,而漢字的起源和發明,從來就沒有離開過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如漢字的金、木、水、火、土旁;山、石、田、日、月旁;天干地支旁等,就是最有力的歷史見證。 六十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紀年為60年一個周期,紀月為5年一個周期,紀日為60天一個周期,紀時為5天一個周期。因此,六十甲子這個時間周期的變化規律,從古至今,我國一直沿用且從來也沒有修正過,因為這是真理。 六十甲子的科學原理,雖無法破譯,但由其衍生出來的《黃帝內經》之五運六氣理論及四柱命理學理論之所以能數千年不衰,因為這些理論是探索人體奧秘、預測、診斷、治療人體疾病的學問。在自然科學領域里,六十甲子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例如: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科學家翁文波教授,從1966年3月8日邢臺大地震開始,與著名科學家李四光一道,二人受周恩來總理之命,研究地震災害。李四光先生去世后,翁文波教授肩負重任,通過無數次的科學實驗而均告失敗。但翁教授沒有灰心,歷經艱辛二十多年,最后請“天書”下凡,潛心研究《周易》原理,“緊緊抓住天干地支的周期性,以此為突破口進行研究,”終于推導出“甲午乙未沙中金,庚辰辛巳白蠟金”兩個地震時間的經驗公式,用于對地震、天災的預測,其準確率達到80%以上。更為神奇的是,翁教授只要坐在家里,通過對公式的運算,并不需要借助任何地震儀器,就可以預測出世界各地的地震時間、地點、震級。相比之下,在科學如此發達的美國,對地震的預測、預報的準確率 卻低得可憐。 六十甲子的六十個組合,是以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的組合而成。其組合的規律是:以干支的排列順序,將陽干與陽支,陰干與陰支依次相互組合在一起,就共同構成了六十個各不相同的組合,從甲子開始,到癸亥結束,故稱“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中的每一個組合,都是一個有機整體,代表天地人的有機組合。因為天干象天,地支象地,地支所藏象人。
六十甲子納音五行表
四柱命理學對六十甲子組合的生克用語解釋。 干支相生——是指干生支或支生干的情況。如甲子為支生干,因甲為木,子為水,是子水生甲木,稱坐下相生;又如丙戍為干生支,因丙為火, 戌為土,是丙火生戍土。余仿此。 干支相克——是指干克支或支克干的情況。如戊子是干克支,因戊為土,子為水,是戊土克子水,又稱蓋頭,形容頭重腳輕的意思;又如甲申是支克干,因甲為木,申為金,是申金克甲木,又稱截足,形容肢體有傷的意思。余仿此。 干支比和——是指干支都為相同五行的情況。如甲寅、乙卯等,天干地支都為木,表示力量均等,互相幫助的意思。余仿此。
從六十甲子納音表中,可以直接看出,甲子、乙丑均為“海中金”,丙寅、丁卯均為“爐中火”等。而海中金、爐中火等就稱之為納音五行。即:海中金表示為甲子、乙丑的納音五行;爐中火則表示為丙寅 、丁卯的納音五行。 納音五行的來源,《三命通會》雖有詳論,但在具體的應用上其論述又是顯得不太合乎情理;在后輩學者及大量的四柱命理學著作則又很少論及納音五行的來源和應用,使之納音五行的作用成了一個謎。 在古今大量的四柱命理學著作中,古今命理學家只用納音五行去對應年柱。如1984年為甲子年,1985年為乙丑年,則年柱是甲子和乙丑,說明了凡是這兩年之內出生的人都是“海中金”命,這樣一來,則60年中只有30種命運的人。然而天下之大,人數60多億,那么只共有30種命,如此簡單地劃分,又未免不合情理和現實。有人計算過,四個六十甲子共240年中,共有52萬多種各不相同的四柱組合,即共有52萬多種不同命運的人。但是,這只是靜止的概念,若加上干支五行不定式因素,應該是人的命運的總數是無數的,是無法用數字來衡量的。顯然,以年柱來論人屬什么納音五行的命之說,是不能成立的。 那么,怎樣才是納音五行的正確應用方法呢?筆者認為,首先應了解納音五行的命名來源,其次應懂得納音五行名稱的含義,才能研究出納音五行的用途和作用。當然納音五行的命名究竟是依據什么得來,在我國學術界至今還仍然是一個謎,所以我們也不要去鉆這個牛角尖,總之,有其名,就有其用。現在唯有根據納音五行之名稱來分析它的作用。 納音五行名稱的含義,從字義上分析,可以知道如下幾個信息。 第一、納音五行表示了五行物質的質量,以此來喻象人的能力大小。如海中金、劍 鋒金、白蠟金、沙中金、金箔金、釵釧金,在這六種納音金中,海中金的質量大于沙中金;沙中金的質量大于劍鋒金;劍鋒金的質量大于釵釧金;釵釧金的質量大于白蠟金和金箔金。故質量大者, 慣性大、力量大,表示不易受傷和損壞;質量小者,慣性小,力量小,表示容易受到損傷。所以納音五行質量大者,主其人能力強,反之為能力缺乏。 第二、納音五行表示了五行物質的用途,以此來喻象人的性格。如劍 鋒金可做兵器、砍樹之用等,則主其人性格外向、剛強等;釵釧金可做裝飾品之用等,則主人的性格內向、柔弱等。 第三、納音五行表示了五行物質的空間,以此來喻象人的心緒。如海中金在海中,深藏不露,則主其人處事心細、周密等;沙中金在沙中容易發現,則主其人處事粗心、欠妥等。 第四、納音五行表示相互之間的生克關系能否成立,以此來喻象人與人之間能否和睦相處。如大海水不能生任何納音之木,因為海水是咸的,則表示凡納音為大海水的人,不能和凡屬納音木的人和睦相處等。而長流水,天河水等納音水就可以生任何納音木,則表示在六種納音水中,除大海水外,其余五種納音水的人,均可以與任何納音木的人和睦相處等。 根據上述四種對納音五行名稱含義的理解,現試論納音五行的應用范圍和作用。 1.納音五行不能論年柱,而應以日柱論,因為四柱命理,一切都應以日柱天干為中心,去進行研究本人的命運。 2.納音五行不能參予四柱干支的生克制化。因為納音五行無陰陽之別和無時間概念。 3.以日柱確定各自的納音五行,以其含義的質量和空間,確定各人的一生中的成就大小及身體狀況。即:納音五行質量大者,相對來說其一生中成就也大,身體也好,反之成就小且身體亦弱或難長壽。 例1:孔子日柱為庚子,納音為壁上土(《命譜》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頁),其質量輕,空間又無根,故后世雖尊孔子為“圣人”,但在孔子的生存年代,用司馬遷的話來說自己如“喪家之犬”,原因就是其納音五行質量太輕之故。 例2:諸葛亮日柱為癸丑,納音為桑柘木(《命譜》P33),其質量較重,作用較大,如桑葉、桑枝、桑寄生、桑椹、桑白皮均為中藥,也就是說桑柘木全身都是寶,故孔明先生“初出茅蘆”就建功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例3:岳飛日柱為甲子,納音為海中金(《命譜》P170),深藏不露且量多,故岳飛文韜武略,抗擊外來侵略,成為一代名將和民族英雄而流芳百世。至于岳飛壽歲不高,39歲遭統治者殺害,一來四柱中有信息標志,二來這是國命所決定的。偉大的無神論者王充在《論衡·命義篇》中說:“國命勝人命。”國命是什么?在封建社會中,皇權就是國命。故岳飛雖為一代英雄,卻喪命于皇權,這就是“國命勝人命”的實例。 例4:康熙皇帝日柱為戊申,納音是大驛土(《命譜》P338),其質量最重,故康熙皇帝是中國古代歷史中的一代明君,平定三藩之亂,統一臺灣、統一內外蒙古、西藏,取得了對沙俄帝國侵略的勝利,迫使沙俄帝國簽訂了“尼布楚條約”等,這都是康熙皇帝在位61年中所發生的事件,而且都一一取得勝利,為中華歷史上疆土最廣的時代。 例5:光緒皇帝日柱為丁亥,納音是屋上土(《四柱預測學》邵偉華著P312),其質量太輕,故光緒帝在位時期,八國聯軍打入北京,火燒圓明園......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自己亦38歲早逝。 例6:慈禧太后日柱為乙丑,納音五行是海中金(《子平真詮》中州古籍出版社P309),乙丑陰干支配納音之首的海中金,故慈禧攻于心計,深藏不露,玩弄權術,垂簾聽政幾十年,喪權辱國,禍國殃民。岳飛日柱納音雖然也為海中金,但所配干支是甲子為陽,故岳飛為光明正大者,陽者為明,陰者為暗之故也。 例7:鄧小平生于1904年8月22日(《鄧小平》12集紀錄片),若按陽歷計算,為農歷七月十二日,日柱為戊子,納音為霹雷火,為納音火中質量最重者;若就是農歷八月二十二日出生,日柱為戊辰,納音為大林木,仍為納音木中質量最重者。故鄧小平三起三落而不倒,成為中國當代歷史上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其膽識、氣魄是世界上所公認的偉人。 以上七例,都是人們所熟悉的歷史人物,不難看出日柱納音五行的作用和實際意義。 當然,納音五行的實際應用范圍還遠不止這些,這就要靠我輩學者去共同努力,研究出更多、更大、更廣泛的作用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