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常識考點 1. 姜太公是哪個朝代的人?這一時期中國正處于什么社會形態? 商朝 奴隸社會 2. 臥薪嘗膽講的是誰的故事? 越王勾踐 3. 堯、舜、禹、炎帝、黃帝都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部落首領,請按先后順序排列 炎帝、黃帝、堯、舜、禹 4. 《孫子兵法》的作者是孫臏還是孫武? 孫武 5. 中國最早的皇帝是誰? 秦始皇 6. 鴻門宴講的是誰的故事? 劉邦和項羽 7. 戰國時期的”百家”中,韓非子是哪家的代表? 法家 8. 毛遂自薦里的毛遂是誰? 趙國相國平原君的門客 9. 楚河漢界中的楚漢分別代表什么? 楚王項羽和漢王劉邦 10.多次痛擊兇奴的飛將軍指的是誰?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是什么? 李廣 李廣射石 11.漢武帝時受命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的是誰? 張褰 12.昭君出寨反映的是什么朝代的什么事? 西漢 對兇奴實行的和親政策 13.投筆從戎講述的是誰的故事,是什么朝代的? 班超 東漢 14.西漢和東漢的創建者分別是誰,定都何處? 西漢 劉邦 長安 東漢 劉秀 洛陽 15.誰是中國人的祖先?其生活在哪里?距今有多少年了? 北京猿人 北京周口店人 四五十萬年 16.屈原是哪國人?其代表作是什么?他是怎么死的?后人通過何種方式紀念他? 戰國時期楚國大夫 《離騷》 投汩羅江 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 17.隋朝的第一位和最后一位皇帝分別是誰?他們是什么關系? 楊堅 楊廣 父子關系 18.下列各項,作為中國奴隸制開始瓦解標志的是( D) A.使用鐵器和牛耕 B.魯國實行按畝收稅 19.南北朝時期的優美民歌《敕勒歌》出自(B) A.匈奴族 B.鮮卑族 C.羯族 D.羌族 20.“破釜沉舟”講的是歷史上哪位名人的事跡 項羽 21.火藥和火藥武器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是在(D) A.唐末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22. 致使太平軍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御的事件是(B) A.清政府“借師助剿” B.天京事變 23.在《馬關條約》中,最有利于列強對華經濟擴張的條款是(C) A.開辟新的內河航線 B.在蘇杭富庶地區開放新的通商口岸 24.由私人投資創辦的中國資本主義工業興起于(B) A.兩次鴉片戰爭期間 B.洋務運動期間 25.在中國近代史上,共和政體確立的標志是(B) A.湖北軍政府成立 B.南京臨時政府成立 26.文藝復興時期有一個學科的革命成為近代自然科學開端的標志,這一學科是(D) A.數學 B.物理學 C.醫學 D.天文學 27.20世紀西歐各國經濟相對穩定并持續發展的時期是在(C) A.30年代中期 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 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 D.70年代后期 28.鴉片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最主要的依據是(A) A.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變化 B.中國革命性質發生了變化 C. 中國經濟成分發生了變化 D.中國社會矛盾發生了變化 29.割占了中國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領土的不平等條約是(B) A.中俄《璦琿條約》 B.中俄《北京條約》 C.《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D.中俄《改訂條約》 30.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 A.腐朽的封建統治和沉重的剝削 B.鴉片戰爭后民族矛盾迅速激化的結果 C.自然災害的嚴重 D.西方宗教思想影響的結果 31 .太平天國運動中一首歌謠言:“天父殺天見,終歸一場空,打起包裹回家去,還是當長工”。此歌謠反映出( C) A.清軍向太平軍反撲 B.天京變亂是一場悲劇 C.太平軍士氣低落,人心渙散 D.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32.太平天國運動與以往農民運動相比,最根本的區別表現在(C) A.時間長短 B.范圍大小 C.革命性質 D.斗爭結果 33.近代先進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最大特點是(A) A.始終圍繞救亡圖存而進行 B.以學習技術為主要目標 C.以學習政治為主要目標 D.經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進程 34.16世紀,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積累了資本的是①海外貿易②殖民掠奪③重商主義④圈地運動(D)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35.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根本原因是(C) A.圈地運動 36.1640年新議會召開,揭開了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序幕,理由是(A) A.議會提出了限制王權、掌握政權的要求 37.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這是因為(D) A.它是世界上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38.17~18世紀歐洲封建國家改革的主觀目的是(C) A.富國強兵 B.發展資本主義 39.西方殖民主義的主要罪惡有①屠殺當地居民②搶劫和掠奪財富③販賣黑奴④積累資本(D)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 40.英國確立世界殖民霸權的標志是(C) A.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B) 42奴隸貿易泛濫最早開始于(B ) A.15世紀末 B.16世紀早期 C.16世紀中期 D.17世紀 43.倡導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的思想家是( A ) A.伏爾泰 B.孟德斯鳩 C.盧梭 D.狄德羅 44. 雅各賓派專政時期,既成功實施,但又直接導致雅各賓派失敗的政策是(D) 45.揭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序幕的事件是(C) 46.《人權宣言》的進步意義最主要體現在( D ) 47.宣布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是( D ) A.三級會議 B.制憲會議 C.立法議會 D.國民公會 48.法蘭西第一帝國的性質是( D ) 49.美國獨立戰爭的性質是( B ) C.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 D.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50.美國1787年憲法的基本規定和法國哪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的學說有關(B) A.伏爾泰 B.孟德斯鳩 C.盧梭 D.狄德羅 51.西歐資本主義萌芽的主要標志是(C) A.國內外市場的形成 B.商品經濟的發展 52.歐洲人狂熱地追求黃金,從根本上反映了(D) A.歐洲黃金十分缺乏 B.東方商品經濟比西方發達 53.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最明顯的特征,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始于(B) A.資本主義萌芽 B.新航路的開辟 54.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潮強調人的價值,追求個性解放,反對神學迷信,主要是因為(C) A.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的創立 55.人文主義思想的實質是(C) A.提倡個人主義的思想 56.近代自然科學產生的直接動因是(A) A.文藝復興運動 B.宗教改革 57.從本質方面看,兩次鴉片戰爭的共同目的是: (C) A.開辟通商口岸 B.開展自由貿易 58.洋務派在“求富”旗號下開辦的第一家企業是:(C) A.安慶軍械所 B.福州船政局 59、資本主義道路在近代中國行不通的最根本原因是: (A) A.中國沒有獨立的主權 B.中國資本主義經濟薄弱 60.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 A.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61.彭德懷參加領導或指揮過的戰爭、戰役有: ( A ) A.百團大戰、解放延安、抗美援朝 62.“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譚嗣同《有感一章》,1896年春)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如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背景:一年前,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詩人有感于主權旁落、國土淪喪,寫了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國事的無限憂慮和強烈的愛國熱情。 63.“我們是東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我胸中還氳氤著鄭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點染了我的家傳。母親,酷炎的夏日要曬死我了:賜我個號令,我還能背城一戰。母親!我要回來,母親!(聞一多《七子之歌·臺灣》) 詩中“鄭氏的英魂”、“酷炎的夏日”指什么?該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愿望? “鄭氏的英魂”指驅除外侮、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酷炎的夏日”指日本。表達了作者強烈要求收復臺灣的愿望。 64.“沉沉酣睡我中華,哪知愛國即愛家。國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興中會會員謝瓚泰題于《時局圖》)該詩產生的社會背景如何?主題是什么? 反映了19世紀末中國遭受帝國主義瓜分,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勢。主題是號召人們認清形勢,迅速行動起來,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 65.“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譚嗣同)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獄中題壁》)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譚嗣同絕命詩) 上述詩句反映了作者怎樣的精神?如何認識譚嗣同的勇于犧牲的精神? 表達了作者臨危不懼、死而無悔、甘愿為改革而犧牲的精神。“兩昆侖”,指康有為和自已,意為康有為之出走和自己之死難,同是維新事業的需要,同樣地崇高,就像昆侖山那樣巍峨高大。 如何認識:①改革要避免流血;②流血可以喚起后人,也是為了進一步推動改革; ③譚嗣同甘愿流血犧牲,體現了舍生取義的崇高氣節,應予充分肯定。 66. 宋太祖趙匡胤通過哪個事件奪取政權建立宋朝 陳橋兵變 67.北宋建國時所定的京都(首都)是 開封 68.“農田水利法”是歷史上哪次變法中提出的興農措施 王安石變法 69.《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它的作者是 司馬光 70. 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之說的明朝思想家是 王守仁 71.唐朝滅亡后,中原一帶先后出現了五個朝代,史稱“五代”,除后梁、后唐、后晉外還有 后漢和后周 72. 世界上最早記載“哈雷彗星”的書是 《春秋》 73. 西周時期出現的“十五國風”是指 十五種地方民歌 74. 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的御是指 駕御車馬 75. 東漢時期的“黃巾起義”領導者是 張角 76. 祖沖之第一個把圓周率準確推算到小數點后第幾位? 第六位 77. 北魏末年賈思勰編寫的《齊民要術》所總結的是什么? 農業生產技術 78. 太平天國起義的核心領導人中,封為“西王”的是 蕭朝貴 79. 太平天國起義的核心領導人中,馮云山被封為 南王 80. 清朝入關后的第一位皇帝是 順治 81. 著有《徐霞客游記》的徐霞客是哪個朝代的人 明朝 82. 著名的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是哪個朝代的人 元朝 83. 中國古代歷法名著《授時歷》的作者是 郭守敬 84. 乾隆康熙雍正三個皇帝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康熙雍正乾隆 85.清朝推行“攤丁入畝”制度的皇帝是 雍正 86.中國共產黨在(B )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87. 1935年1月召開的(C )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88. 在(C)文中,毛澤東首次以完備的形式提出了“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這個根本原則。 C.《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89. 《新民主主義論》所闡述的區別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是( C)的問題。 90. 1942年2月延安整風時,毛澤東在(B )的報告中提出了正確處理黨內矛盾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基本方針。 91. 黨的七大確立(B )為黨的指導思想,使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達到空前的統一和團結。 92. 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 B)成為中國人民的大憲章,它在一個時期內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 C.《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93.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經由及1954年9月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的( B) 正式確立的。 C.《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 94. 毛澤東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一條( B )的正確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結束了中國半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95.建國初期從根本上穩定物價,做到國家財政收支和市場物資供求基本平衡的重大措施是( B) 。 96. 歷史已經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場( B) 。 B.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C.造成全國大動亂的最廣泛的群眾運動 97.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開的第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鄭重地向全國人民提出(B )。 98. 1978年 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題為( A) 的特約評論員文章,從根本理論上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揭開了真理標準討論的序幕。 C.《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 99.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的中央工作會議上,鄧小平作了(A)的講話,實際上成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B.《高舉毛澤東思想旗幟,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C.《堅持黨的路線,改進工作方法》 100.1978年12月召開的( C),是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創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 101.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圍繞(B )這個主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102.(A )是鄧小平和中國共產黨對當代中國基本國情的科學判斷。 C.社會主義在實踐中 103.為了解決臺灣、香港、澳門的問題,實現祖國統一,鄧小平尊重歷史和現狀,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 B) 的偉大構想。 104.鄧小平提出,改革是(A)的自我完善。 105.黨的十四大作出了三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決策:一是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二是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C )體制;三是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106.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這句話主要說明了(A )。 107.黨的領導主要是指( C) 的領導。 108.黨的干部路線是(C)的路線。 10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農村發生了重大變化。影響最深遠的是普遍實行了多種形式的農村生產責任制,而( B)又越來越成為主要形式。 110.因為我們黨是代表(B )的,所以全黨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都是為了實現好、發展好和維護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脫離群眾、任何違反群眾意愿和危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 111.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第三步戰略步驟是,到(A)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112.1979年3月,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開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作了(B )的重要講話。 C.《堅持黨的路線,改進工作方法》 113.1982年,在( A)上,鄧小平在開幕詞中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11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中心議題是 ( B) 115.中國第一篇比較完整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的著名論文《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是誰寫的 (C ) 116. 中國何時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B ) 117.(A) 是90年代我國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和取得顯著成就的重要標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