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戰(zhàn)爭中的槍炮(輕型火炮和反坦克武器篇)2011-09-15 22:27:50| 分類: 軍事圖片 | 標簽:rpg-7 無坐力炮 發(fā)射裝藥 航空火箭 zpu-23高射炮 |字號大中小 訂閱 1、RPG-7反坦克火箭筒 和AK系列自動步槍一樣,RPG-7反坦克火箭筒也是第三世界國家軍事沖突中非常常見的武器,它主要用來打擊坦克和裝甲車輛,也經常用來摧毀工事、建筑物甚至直接殺傷步兵。RPG-7是一種無坐力炮發(fā)射原理的武器,先用發(fā)射藥管將火箭彈拋出發(fā)射筒,在離開發(fā)射筒口一段距離后火箭發(fā)動機點火推動火箭彈飛向目標。 ![]() 這里博主展開介紹一下RPG-7火箭彈的相關知識。先展示一張上面講過的PG-7破甲火箭彈的包裝箱照片: ![]() 這是一個裝PG-7破甲火箭彈的包裝箱,可以看到包裝箱內有木質隔板,固定了6發(fā)PG-7火箭彈,在箱子旁邊隔開的箱隔內裝著6個綠色的發(fā)射藥管。使用前先擰下火箭彈尾部的塑料蓋子,把綠色的發(fā)射藥管擰上去,就構成一發(fā)可以發(fā)射的火箭彈了。 這就是一個發(fā)射藥管的特寫,管體外是一個紙筒,現(xiàn)在這個紙筒被撕開了一部分,可以看到筒內有一根尾部帶渦輪的金屬尾管,尾管外面捆扎著條狀的硝化甘油發(fā)射藥。這種發(fā)射藥外觀是半透明的黃色條狀物,質地較軟,類似粉條。如果你膽子大敢舔一舔,還能嘗出甜味來 ![]() 這是把金屬尾管抽出,去掉硝化甘油發(fā)射藥后的樣子。下面的是包裹在外的綠色紙筒,上面的就是火箭彈金屬尾管。去掉發(fā)射藥后可以看到金屬尾管前部有四片折疊起來的尾翼,尾翼后方的管體上有傳火孔,尾管尾端有一個渦輪。發(fā)射時底火(火箭彈的底火在彈體尾部側面)被擊針打燃,隨即金屬尾管內部的傳火藥也被點燃,通過尾管上的傳火孔點燃硝化甘油發(fā)射藥,將彈體推出火箭筒,硝化甘油發(fā)射藥爆燃的氣體推動尾管尾部渦輪使彈體旋轉起來。出筒口后因為彈體旋轉的離心力四片尾翼被甩開。出筒口20米左右,火箭彈彈體上的火箭發(fā)動機點火工作,由于火箭發(fā)動機噴口是傾斜的,產生的力偶與彈體旋轉方向相反,彈體逐漸停止旋轉并在火箭發(fā)動機的推動下飛向目標。
下面我們回到利比亞戰(zhàn)場上,繼續(xù)看照片 ![]() 一群武裝人員在汽車后備箱里裝著4發(fā)PG-7火箭彈,后面一個戴紅頭巾的人扛著一具裝上火箭彈的RPG-7火箭筒 ![]() 這個人拿著一支勃朗寧大威力手槍,另一只手拿著一發(fā)PG-7火箭彈,背上背著一具RPG-7火箭筒 ![]() 一名武裝人員扛著一具裝上火箭彈的RPG-7火箭筒做瞄準狀,不過從他揚起的筒口看,顯然是在作秀 。 ![]() “轟……”Allāh’Akbar!Allāh’Akbar!!RPG-7火箭筒發(fā)射時的噪音和沖擊波是灰常震撼的,畫面上可以看到掀起的煙塵。不過這樣的射擊姿勢只能說是放了一個昂貴的二踢腳。
“爺爺生在天地間那,不怕那大佐不怕官那,哎嘿喲,反對派里混一遭呀,好吃好喝~賽神仙那哎嘿喲賽神仙那哎嘿喲……”這位老兄背的是RPG-7火箭筒制式彈藥攜行具。
除了PG-7破甲火箭彈,在利比亞戰(zhàn)場上還出現(xiàn)了一些RPG-7彈藥,比如TBG-7V溫壓戰(zhàn)斗部火箭彈。這是俄羅斯研制的一種攻堅彈藥,威力比普通的爆破戰(zhàn)斗部更大,能在封閉的空間內形成超壓和真空,因此對碉堡、洞穴、建筑物內的目標效果特別好。
![]() 一位反對派士兵在愜意地曬太陽,旁邊的RPG-7火箭筒上裝的就是溫壓戰(zhàn)斗部火箭彈。
![]() 這個人扛著準備發(fā)射的以及后面醬油眾中某人拿著的都是TBG-7V溫壓戰(zhàn)斗部火箭彈
還有一種彈藥是OG-7V殺傷火箭彈。和其他幾種RPG-7彈藥不同,OG-7V不是超口徑彈藥,而是同口徑彈藥,主要依靠炸藥爆炸產生的沖擊破和彈片殺傷暴露的人員,摧毀無裝甲防護的車輛和野戰(zhàn)工事等。
比起其他幾種超口徑彈藥,OG-7V的外形要小得多,只露出筒口一點點。
![]() 這個人背的RPG-7也裝填了一發(fā)OG-7V殺傷火箭彈
瑞典FFV軍械公司的卡爾·古斯塔夫無坐力炮是全世界裝備數(shù)量與使用僅次于前蘇聯(lián)RPG系列的輕型反坦克武器。這是一種輕型肩扛式線膛無坐力炮,口徑為84毫米,可以發(fā)射破甲彈、火箭增程破甲彈、榴彈、發(fā)煙彈、照明彈等多種彈藥。由于這種武器以肩扛發(fā)射為主,重量很輕,所以很多時候也被歸類為火箭筒。和RPG-7系列采用的前方裝填方式不同,卡爾·古斯塔夫采用的是打開為尾噴管從后方裝填的方式。
![]() 一名反對派武裝人員扛著一具卡爾·古斯塔夫
![]() 這也是一名反對派武裝人員,也扛著卡爾·古斯塔夫
![]() 3、SPG-9重型無坐力炮
SPG-9重型無坐力炮是蘇聯(lián)生產的一種步兵用反坦克武器,取代之前裝備的B-10 82毫米無坐力炮,主要裝備摩托化步兵營。這是一種架設在三腳架上的滑膛無坐力炮,口徑為73毫米。雖然名為無坐力炮,但其發(fā)射的PG-9破甲彈其實是一種火箭增程彈,發(fā)射藥將彈體推出炮口后火箭發(fā)動機點火推動炮彈繼續(xù)飛行,這和RPG-7火箭筒的彈藥極其類似,因此SPG-9無坐力炮更類似于一種重型火箭筒。PG-9破甲彈除了用在SPG-9無坐力炮上以外,彈體還用在BMP-1步兵戰(zhàn)車的2A28 73毫米低壓滑膛炮上,但是配用兩種不同的武器時使用的發(fā)射裝藥不同,用在SPG-9上時使用較長的布包裹藥包,用在2A28低壓滑膛炮上時使用的是較短的金屬藥筒。除了使用破甲彈,SPG-9重型無坐力炮還可以使用殺傷爆破榴彈攻擊步兵和各種工事建筑物。
![]() 在利比亞戰(zhàn)場上,交戰(zhàn)雙方都將無坐力炮、輕型火箭炮、高射機槍、小型高炮等武器裝在皮卡上。這張照片中皮卡上裝的就是一門SPG-9無坐力炮。
![]() 一門SPG-9無坐力炮發(fā)射瞬間,發(fā)射藥燃燒產生的煙霧和吹起的沙土、草筋、碎石漫天飛舞,這是無坐力炮發(fā)射時共有的景象,也是這類武器的一個主要缺點——不能在封閉空間發(fā)射,而且發(fā)射時容易暴露。 ![]() 反對派武裝人員正在為一門SPG-9無坐力炮裝填炮彈,這張圖中他們裝填的就是PG-9火箭增程破甲彈,可以看到彈體尾部有白色的布包裹的發(fā)射裝藥。
![]() 這是博主在網上找到的SP-9火箭增程破甲彈的教學掛圖,可以看到前半部為一枚帶有固體火箭發(fā)動機的破甲彈,后部連接著一個發(fā)射裝藥。火箭彈彈體發(fā)射出炮口后,有6片小尾翼張開起到穩(wěn)定作用。
![]() 這是博主找到的一個SP-9火箭增程破甲彈發(fā)射裝藥的照片,發(fā)射裝藥是用布包裹的條狀硝化甘油火藥。
4、M40 106毫米無坐力炮/75式105毫米無坐力炮
M40 106毫米無坐力炮是美國于1950年代生產的一種重型無坐力炮,和蘇聯(lián)慣用的滑膛炮結構不同,美國的M40使用的是線膛身管,因此有效射程和初速都要大于蘇制滑膛無坐力炮,說是106毫米,其實該炮實際口徑是105毫米。M40無坐力炮曾經在越南戰(zhàn)爭中大量使用,而且還被大量提供給加拿大、以色列、日本、韓國、巴基斯坦、印度、馬來西亞、土耳其、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隨著美軍后來開始裝備陶式反坦克導彈,M40無坐力炮被美軍淘汰,但其他國家還有大量裝備,實戰(zhàn)中該火炮經常被裝在吉普車和輕型裝甲車輛上作為輕型反坦克武器和攻堅武器使用。這種火炮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在炮管上方并列安裝一支M8試射槍,發(fā)射一種特制的12.7毫米專用彈,炮手在瞄準目標后先用試射槍發(fā)射一發(fā)子彈試射,子彈的彈道和炮彈基本一致,如果子彈擊中目標,說明已經瞄準好,就可以發(fā)射炮彈了。這種瞄準方式優(yōu)點是瞄準裝置比較簡單,瞄準也比較精確,缺點是步驟較多,容易貽誤戰(zhàn)機。
![]() 一名反對派武裝人員正在操作一門裝在汽車上的M40無坐力炮,炮管上方并列安裝的就是M8試射槍。這張照片上還能看到M40無坐力炮的炮閂和噴管結構,這種火炮采用隔斷螺紋炮閂,扳動尾部有球狀頭的把手,炮閂先旋轉,再向左打開,即可裝填。四個腎型的氣流噴口在炮閂四周排列。
![]() 一輛越野車上裝的M40無坐力炮,這張圖上尾噴口的形狀更加清楚。注意看炮架下方的那些圓柱體,這是M40無坐力炮彈藥的藥筒。和蘇制無坐力炮不同,M40無坐力炮彈藥有金屬藥筒,藥筒上有許多圓形小孔,發(fā)射時火藥燃氣一邊推動彈頭向前,一邊通過藥筒上的小孔進入尾噴管再向后噴出,抵消射擊時的后坐力。
![]() 這個人正在為一門M40無坐力炮裝填炮彈,這門M40無坐力炮放列在地上,使用一個簡易的炮架固定射擊,這種三腳炮架是M40的制式炮架,前面兩個架腿固定在地面上,后架腿下有一實心輪子,便于大幅度調整射向。
![]() 轟……!!!“我草這炮真TM響啊!”從照片上看,這家伙對無坐力炮發(fā)射時的巨大噪音和沖擊波沒有心理準備。
![]() 永遠的非洲,永遠的托幼塔!!!
![]() 一群反對派武裝人員正在往皮卡上搬運武器彈藥,從這個木箱子上的字來看,這是M40無坐力炮配用的NR 601碎甲彈,一箱裝2發(fā)。博主查閱了資料,了解到這種彈藥是法國生產的。
![]() 這個人展示的是一枚M40無坐力炮的破甲彈彈頭,由于旋轉穩(wěn)定彈體會產生離心力,分散金屬射流從而影響到破甲威力,所以破甲彈采用了尾翼穩(wěn)定,尾翼在炮彈出膛后張開。
此外還出現(xiàn)了一種M40無坐力炮的仿制火炮——中國75式105毫米無坐力炮。75式105毫米無坐力炮是中國根據(jù)繳獲的M40無坐力炮樣品測繪仿制生產的,曾經是中國陸軍的團屬反坦克武器。75式105毫米無坐力炮結構和M40基本一樣,但沒有并列的測距槍。一般這種火炮裝在BJ212A越野車上作為機動火炮使用,也可以搬下車架設在地面上射擊。
![]() 反對派在培訓剛剛招募來的志愿者,兩門無坐力炮中遠處一門有測距槍,是美國M40,近處一門沒有測距槍,是中國75式105毫米無坐力炮。
![]() 這張照片中近處一門是M40,遠處一門也是75式
![]() 75式105無加上原配的BJ212A越野車底盤,好熟悉好親切的前臉啊
5、反坦克導彈
在戰(zhàn)場上還出現(xiàn)了幾種反坦克導彈。首先是我們熟悉的AT-3賽格爾反坦克導彈,這是蘇聯(lián)第一代輕型反坦克導彈,使用目視瞄準、手動操控、有線指令制導。AT-3賽格爾反坦克導彈在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中首次使用,對以色列裝甲部隊造成了嚴重威脅,也因此一舉成名。
這里博主還是展開一下,介紹AT-3賽格爾反坦克導彈的一些基本知識:
![]() 這是包裝箱內的AT-3反坦克導彈彈體,可以看到彈翼成折疊狀態(tài),每個箱子里裝1發(fā)
![]() ![]() 這個設備就是導彈的操控盒。射手按下發(fā)射按鈕后,用操縱臺上的潛望鏡跟蹤導彈,導彈尾部有一個曳光管會發(fā)出紅光便于射手跟蹤,一邊跟蹤一邊柔和地操縱控制盒上的搖桿使導彈飛向目標直至命中。由于需要人工操控,對射手操作的要求非常高,因此AT-3反坦克導彈的命中率較低,一般只有25%左右,只有非常優(yōu)秀的射手才能達到80%以上的命中率。
這張照片中展示了AT-3反坦克導彈系統(tǒng)的戰(zhàn)斗狀態(tài),一套系統(tǒng)由一個控制盒和兩枚導彈組成,也就是說射手有兩次發(fā)射機會。 好,我們回到利比亞,看看在那里的AT-3反坦克導彈: ![]() 這似乎是一個軍火庫,一名穿軍服的人(可能是政府軍,但也可能是倒戈到反對派一方的)正在查看一枚AT-3反坦克導彈彈體。 ![]() 兩名來自反對派的人在記者的鏡頭前展示AT-3反坦克導彈
![]() 反對派武裝正在設置反坦克導彈發(fā)射陣地,不過這顯然不是制式的發(fā)射架,而是用角鋼自己焊制的
![]() 不過你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沒有?怎么光有導彈沒有發(fā)射控制盒?難道他們是把導彈導線拉出,接到一個蓄電池上把線頭往電極上一戳發(fā)射的嗎?!這群敗家子! ![]() |
|
來自: 天德元寶 > 《世界武器槍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