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亭臺樓閣景觀文學

     凜凜猶在 2011-10-25

    亭臺樓閣景觀文學  

    亭臺樓閣是古代園林建筑中的佼佼者,在我國傳統的民族建筑藝術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古代園林,都有亭臺樓閣點綴其間,使園林增添古樸典雅的色彩。

    亭的歷史十分悠久。周朝,亭是設立在邊防要塞的小堡壘,設有亭吏。秦漢時,中央集權政府把亭擴大到各地,那時,十里設一亭,成為維護地方治安的一種行政機構。劉邦年青時就曾擔任過他家鄉的亭長。魏晉南北朝時,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驛。以后,亭和驛逐漸廢棄。但民間仍有在交通要道筑亭的習俗,作為旅游歇息之用。也作為迎賓送客的禮儀場所。所謂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

    亭,作為景觀建筑,在園林中大批出現,是唐朝開始的。到了宋朝,建亭技術極為精巧。此后亭子越建越多,越建越奇。亭子的美,遠觀在其千變萬化、美麗多姿的輪廓;入內則在其周圍景物。明朝人計成在《園冶》一書中寫道:“亭胡拘水際,通泉竹里,按景山顛,或翠綠花密之阿,蒼松蟠郁之麓”,可見,山顛、水崖、湖心、松蔭、竹叢、花間設亭,構成的景致各有其妙。

    亭子以方亭最為常見,它簡單大方。圓亭更秀麗,但額枋檁柱和亭頂都需是圓的,建造起來自然比方亭要復雜得多。其它如六角亭、八角亭也是常見的,還有扇面亭、梅花亭、半亭等,形形色色,但較為少見。

    在橋上筑亭,稱為橋亭。橋亭結合,自成佳趣,加上水中倒影,扶搖晃動,更添詩情畫意。揚州瘦西湖五亭橋,在那長達30多米的白色石橋上,立著五座彼此相連的亭子。北京頤和園萬字橋,泉州安平橋,也都在橋上設置亭子。

    亭中置碑,稱為碑亭。曲阜孔廟,有碑亭十三座,其中二亭建于金明昌年間,重檐九脊頂,為國內最古的碑亭。紹興禹陵,夾道翠柏和百年盤槐擁托著一座碑亭,這就是為緬懷夏禹治水而建造的“大禹陵”碑亭。

    園林中的亭子,是大量的,幾乎是有園必有亭。在北京故宮里的乾隆花園里,有仿照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描寫的意境而修建的“禊賞亭”(禊qi古時以三月上旬的“巳”日為修禊日;魏以后定為三月三日。禊臨水為祭,以消除不祥。禊,一種祭禮);有傍墻依水、迎著朝陽的“旭輝亭”;有聳立在假山頂上的“聳秀亭”、“碧螺亭”等等,使秀、雅、奇、巧的乾隆花園,更具特色。

    據《西湖新志》的統計,杭州西湖著名的亭有46座之多。三潭印月九曲橋上的“亭亭亭”和“開網亭”,被譽為西湖諸亭之首,這是“水際安亭”的范例。園林中,取名湖心亭的很多,西湖湖心亭,又名“振鷺亭”,位于外湖中心的小島上。初建于明嘉靖31年(公元1552年),萬歷時重修。亭翹角飛檐,外觀為兩層,四面臨水,周圍廣植四時花木,景色極美,歷來為詩人墨客所謳歌。明朝張岱在《西湖夢尋》里贊美湖心亭的豐姿:“游人望之如海市蜃樓,煙云吞吐,恐滕王閣、岳陽樓俱無其偉觀也。”

    蘇州園林,更是以多亭著稱。以拙政園為例,便有“郁風亭”、“得真亭”、“春秋佳日亭”、“雪香云蔚亭”、“繡綺亭”、“東半亭”、“荷風四面亭”、“宜兩亭”等等,這些亭營造奇巧,與周圍景物融為一體,所題亭名都有寓意,為園林增添了幾分雅趣。在蘇州,最著名的亭子莫過于滄浪亭,它位于蘇州市內三元坊附近,是江南現存最古老的園林景觀之一.五代末年,此處是吳越中吳軍節度使孫承祐的別墅.北宋慶歷五年,詩人蘇舜欽被削職退歸鄉野,買下這座別墅并臨水筑亭,因有感于“滄浪之水”歌,特命此亭為滄浪亭,并作《滄浪亭記》,流露厭惡出官場污濁,希望借滄浪之水洗沐的情懷。

    頤和園十七孔橋東端有一座廓如亭(俗稱八方亭),這座亭子不但在頤和園40多座亭子中是最大的一座,而且是我國現存亭子中最大的一座。面積130多平方米,由內外三圈24根圓柱和16根方柱支撐。八角屋頂重檐攢尖,枋檁全部飾以旋子彩畫,體形舒展而穩重,氣勢雄偉,宏大壯觀,與周圍空曠的環境很協調。

    我國有不少名亭,或因人、或因事、或因景而著稱于世。清新秀麗的濟南大明湖,荷葉田田,垂柳依依,湖中的小墩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歷下亭。此亭初建于北魏時期,現在的亭是明朝嘉靖年間重新修建的。唐天寶四年,詩人杜甫曾到此一游,并題詩曰:“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清朝書法家何紹基將此詩句寫成楹聯,掛在亭柱上。名亭、名詩、名書法,堪稱三絕,傳名千古。

    安徽滁州瑯琊山是江淮之間著名的旅游勝地,自古就有“九名圣境”之稱(名山、名亭、名寺、名泉、名洞、名士、名碑、名聯),另有“蓬萊之后無別山”之說。歐陽修、蘇軾、曾鞏、宋濂、韋應物、王禹偁均有詩文紀其勝。坐落在瑯琊山上的醉翁亭,原是瑯琊寺智仙和尚所建。亭子緊靠峻峭的山壁,地勢甚高,飛檐凌空挑出,“翼然臨于泉上”。1064年,北宋文學家歐陽修被貶到滁州任太守,常來此寄情山水,與賓客飲酒于亭中,自稱“醉翁”,還命名此亭為“醉翁亭”,后由蘇軾書刻于石碑之上,此碑現立于“宋寶齋”內,常有書法愛好者臨摹拓碑。瑯琊山蔚然深秀,花木繁陰,風光十分幽美,又因醉翁亭點綴其間,至今仍吸引著無數旅游者。

    西安興慶公園的牡丹臺后邊,聳立著一座紅柱綠瓦、古色古香的沉香亭。這個古亭建于唐開元二年(公元714年)。當時,亭周圍栽有各種名貴牡丹,每當清明時節,唐玄宗攜楊貴妃到沉香亭賞花。舊時的沉香亭早已倒塌,1958年,在沉香亭遺址近處重修,造型完全仿照唐朝的建筑藝術風格。

    以白居易詩句“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而命名的陶然亭,在北京先農壇的西邊,清朝康熙年間興建。亭基較高,需登十七階臺級,故有登臨眺遠之勝。昔日文人墨客、以及進京應試的舉子們,常來這里飲酒歌吟。晚清龔自珍先生曾在這里留下題壁詩:“樓閣參差未上燈,菰gu蘆深處有人行;憑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藹生。”解放后,這里建成陶然亭公園。

    長沙西鄰岳麓山,古楓參天,林徑蜿轉,極為清幽怡靜。半山腰上有一座美麗別致的愛晚亭,創建于清朝乾隆年間。由于附近盡是楓林,所以初名紅葉亭。后來取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意境,改為“愛晚亭”,使名亭更富有詩意。至今,窗欞上還掛著毛澤東1952年題的“愛晚亭”紅字匾。

    我國還有幾座著名的銅亭。一在北京的萬壽山西邊山坡上,清朝乾隆時所建,原是喇嘛念經處。亭的梁、棟、椽、瓦以及亭中的佛案,全部用銅鑄成,可能澆鑄的工藝極其艱巨復雜,所以銅亭上刻出了全部工匠的姓名,這是很可貴的史料,就連故宮如此龐大的建筑,所留工匠的名字,竟是寥寥可數。英法聯軍火燒頤和園時,銅亭不怕火燒,得以幸免。另一銅亭在云南昆明北郊鳴鳳山頂的太和宮里,約于公元1671年建成,因銅與金的色澤相似,人們習慣稱它為“金殿”。銅亭結構精巧,造型優美,反映了當時冶煉技術和翻砂工藝的高超水平。泰山岱廟后院里,也有一座銅亭,稱為“金闕”,其鑄造技藝之高,不亞于前者。

    除此之外,白居易當年“潯陽江頭夜送客”的江西九江琵琶亭,因王羲之醉寫蘭亭貼而出了名的浙江紹興蘭亭,為紀念唐朝韓愈而建的廣東潮州韓亭等等,也都是很著名的亭子。

    “臺”的建筑,秦漢最盛,隋唐以后逐漸減少。隨著歲月的流逝,古代許多炫耀一時的名臺,大多不復存在,而僅留下使人追思的臺名。

    臺,用土筑成。《釋名》講,“臺,持也,筑土堅高能自勝持臺”,而實際上,許多名臺并不只是一個孤立的平臺,往往是一組宮苑。在唐宋時期的一些古畫中也可以看到,那高聳入云的臺,煙云繚繞,上面還隱現著殿宇樓閣,頗有一點飄飄欲仙的韻味。兩三千年前,人們就能進行如此巨大的建筑,確實使人敬佩。對于古代帝王來說,造臺不僅是為了消遣娛樂,而且常常是為了“求神遇仙”。《漢書·郊祀記》記載,漢武帝筑“通天臺……以候神人”。漢朝以前的帝王幾乎都要修臺,而且講究高大。春秋戰國時,各國諸侯均已“高臺榭,美宮室”,還常以高臺廣池互相夸耀。可是筑臺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往往臺成而國亡。如楚靈王筑章華臺,“臺高十丈,基廣十五丈”,算得上春秋戰國時最大的臺了。臺成后,有人對楚靈王說:“今君為此臺也,國民罷(疲)焉,財用盡焉,年谷敗焉,百官煩焉……”(《國語》),楚王暴虐民力,最終導致了滅亡。而吳王夫差造的姑蘇臺,其豪華鋪張,更是令人咋舌。姑蘇臺原址在今蘇州姑胥山上。史籍記載臺高三百丈,橫跨五里,上面還有可以劃船的人工湖。臺成后,吳王和西施及三千美女盡日游宴其上,結果越國乘虛而入,一舉消滅了吳國。再如商紂王起鹿臺而亡國的故事,更是眾所周知的了。

    在湖中筑臺更是奇特,《三輔黃圖》記載,“漸臺在未央宮太液池中,高十丈”,今北京北海的團城,也是一臺,據說就是按漢未央宮臺的形式建造的。故北海也叫“太液池”。

    在史書中,有關臺的記載很多,且有不少傳說。相傳北京城東南有黃金臺,是春秋時燕王所筑。燕昭王在臺上放了一千兩黃金,招攬天下賢士,故又名招賢臺。河南黽池縣曾是秦趙兩國國王會盟的地方,因此叫“黽池會盟臺”。廣州越秀山,從前有越王臺,是秦漢間南越王趙陀所筑,宋朝詩人楊萬里有《三月晦日游越王臺》:“榕樹梢頭訪古臺,下看碧海一瓊杯;越王歌舞春風處,盡日春風獨自來。” 安徽宿縣有一個射故臺,相傳是秦朝末年陳涉、吳廣起義的舊址。有清朝道光29年碑記錄:“射者陳涉也,臺者陳涉演武擊鼓之臺也”。河南新野有光武臺,相傳光武帝劉秀為了躲避外公王莽的追殺,逃到新野來放牧,度過了他的童年。河北臨漳縣有銅雀臺,三國時曹操所建,曹植還寫了《銅雀臺賦》,因此而成為天下名臺。

    南京城西南原有鳳凰臺,相傳南朝宋代時有三只鳳凰飛到這里,群鳥隨之,因而得名。李白曾有詩歌詠唱過鳳凰臺。杜甫也曾詠唱過鳳凰臺,不過,杜甫所詠唱的是甘肅同谷縣東南的鳳凰山上的鳳凰臺。相傳春秋戰國時期,秦穆公曾為女兒弄玉筑過“鳳臺”,還流傳著弄玉與吹簫能手蕭史的愛情故事,一直成為歷代詩人抒情的資料。

    位于河南省登封縣告成鎮,有一組為天文測量專用的告成天文臺。此臺由臺身和“量天尺”兩個部分組成。在幸存的古臺中,較為著名的當推邯鄲叢臺。叢臺是戰國時趙武靈王所筑,全名“武靈叢臺”,如今墻上嵌的就是這四個字。1900多年前漢光武帝劉秀游覽此地時就稱為“古叢臺”。雖然今天我們看到的已非原物,但它的風韻氣魄猶有兩千年前的古風。邯鄲古道,一枕黃粱,不知陶醉了古來幾許文人墨客。如今千古勝跡——武靈叢臺,又吸引著無數中外游客。

    樓閣與莊嚴肅穆、氣魄宏偉的大宮殿相比,顯得玲瓏多姿、精麗美觀。故有“玉樓”“仙閣”之稱。樓閣具有優美的藝術造型,古樸的飛檐畫棟,精致的花窗青瓦,充滿了詩情畫意,給人以溫柔、舒適、輕飛曼舞的感覺。

    樓與閣都是古代的高層建筑,形式非常接近,甚至不易分辨。古人也時常將樓閣二字連用。白居易《長恨歌》就曾說過“樓閣玲瓏五云起”的話,著名古畫《仙山樓閣》,更是將樓閣視為一體了。一般說來,樓是建筑主體,閣是附屬于樓的上邊的。所以,樓是大的建筑物,而閣則是樓的頂層的一個小部分。故有閣樓之說。古人養女兒通常放在閣樓上,不許與外界接觸。所以,女兒出嫁,又稱出閣。樓可以有閣,也可以無閣。但是閣的建造卻不能沒有樓,沒有樓的閣只能是空中樓閣了。當然,萬事都沒有絕對的,山東蓬萊閣,可以把閣建在海岸的懸崖峭壁上;南昌的滕王閣建在陡峭的懸崖峭壁上,都是獨立的閣而無需附屬于樓體之上。今游南昌滕王閣是后代仿建在平地之上的,靠近地面的底層用碩大的石塊壘起三五米高的底基,滕王閣就建造在這碩大的底基之上。

    我國的樓閣建筑藝術在世界上是獨樹一幟的。樓閣的屋頂常采用歇山、硬山、懸山等形式。其中歇山頂最為常見,它是在普通的人字頂的基礎上變化而來的。外觀玲瓏秀麗,坡面和緩,出檐深遠,檐角微翹,優美的弧線代替了呆板直硬的垂脊。整個樓閣給人以輕盈飛動的感覺。所以古人形容為“如翚斯飛”、“作廟翼翼”,頗盡其狀。出檐結構不但構成了一個美麗的輪廓,它的好處還在于遮雨水、擋陽光。這是我國古代建筑的一個顯著特征。

    古代的樓閣,大多為木結構。“斗拱”的利用解決了復雜的多層結構。“斗拱”能夠承重,能夠出挑。它的使用能減少立柱和橫梁交接處的剪力,以減少梁的折斷的可能性。同時又能產生奇妙的、富有裝飾性的效果,這是我國樓閣建筑的又一特征。

    樓的歷史很悠久。歷史上許多名樓,大多建筑精巧,又擅風景之美,成為人們登高賞景、撫今懷古之地。在戰國以后,就出現了有兩層的“重屋”建筑。秦始皇阿房宮“五步一樓,十步一閣”,“覆壓三百余里”,可謂洋洋大觀。

    岳陽樓坐落在湖南北部岳陽湖畔的城樓上,面對碧波萬頃的洞庭湖。主樓高15米,中間以4根楠木柱從地面到樓頂,承荷著全樓的重力,同時周圍設內圈柱,彼此牽制,結成牢固的整體。三層十二個飛檐。猶如羽翼舒展,極為壯觀。進入樓內,就進入了對聯與詩詞歌賦的世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使得岳陽樓更加聞名。李白、白居易、李商隱等都有詩句贊頌。岳陽樓是純木結構,偌大一座樓房,沒用一點金屬,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創造力。

    湖北武昌黃鶴樓,三國時孫權所建,飛檐碧瓦,氣勢雄偉。傳說古代仙人子安曾乘黃鶴經過此樓,因而命為“黃鶴樓”。黃鶴樓面臨煙波浩淼的長江,是歷代文人雅士眺望江景、吟詩作賦的地方。唐玄宗時被貶官的詩人崔顥路過武昌,登樓觀景,發出了“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的詠嘆。后來李白見了此詩,甚為佩服,盡管朋友們慫恿他在墻上題詩,與崔顥一見高低。可是李白卻灰心喪氣地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山西蒲縣的鸛鵲樓,本來不太著名,唐朝王之煥寫了《登鸛鵲樓》,此樓因而揚名于世。

    高踞于廣州越秀山上的五層樓,明朝始建,紅墻綠瓦,周圍有火紅的木棉花映襯,相當壯觀。

    昆明大觀樓是一座四方形的三層樓,樓頂正中冠以巨大高聳的寶頂。因此樓“倚江臨海”,滇池西山都可以一覽無余,故名大觀樓。成都望江公園內有望江樓、吟詩樓等建筑,是紀念唐朝著名詩人薛濤的名勝古跡。其它如嘉興南湖有煙雨樓、以及仿此樓而建的避暑山莊煙雨樓;以結構精美著稱的山西萬全縣飛云樓;北京的鐘鼓樓、西安的鐘樓等等,也都是古代的名樓。

    著名的竹樓不多。北宋文人王禹偁曾在盛產竹子的湖北黃岡縣筑有竹樓一座,并作《黃岡竹樓記》,夸耀竹樓的奇特。在他看來,竹樓里面簡直其樂無窮。樓以文傳,使它成為黃岡赤壁磯上的著名勝跡。

    樓與閣雖然在形式上十分相近,但是用途不同,結構式也有少許差別。

    閣在古時是儲藏性的建筑。為了防潮、防水、有利于通風,常把底層空著或作其它用途,而上層做主要用途。但凡閣,一般在上層的樓外都帶有“平坐”,相當于現在樓上挑出的平臺。古人常利用閣來收藏珍貴的書畫、經書及功臣像。如珍藏四庫全書的北京故宮“文淵閣”、沈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浙江范欽所建的“天一閣”,都是著名的藏書閣。

    自從佛、道二教發展以后,閣除了用來藏書藏經之外,還用來供奉高大的佛像。更令人驚嘆的是,有一些樓閣,里里外外不用一根釘子。例如河北薊縣獨樂寺觀音閣,遼統和二年所建,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現存最早的一座木結構的閣。閣體完全用木料作骨架,框架節點用斗拱連接,木與木相連接處,都以木齒咬合,結構非常巧妙。觀音閣分三層,高約23米,里面有“十一面觀音”立像一尊,自地面至天花藻井,給人以超乎尋常的高大之感。

    其它如頤和園佛香閣、廣西容縣真武閣、承德大乘閣,也都是供佛的。佛香閣是我國現存最高的閣,高達41米多。真武閣建于明萬歷元年,閣高三層。從外表看來,它的結構是很不穩定的“杠杠結構”,但卻經得起漫長歲月的考驗。至今仍然屹立著,四根不落地的金柱依然懸空而立。

    閣,除了作為藏經、藏書、供佛外,在園林風景區,主要作為點綴風景、登臨遠眺俯察之用。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是眾所周知的名閣,最初由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嬰所建,以后屢毀屢建。韓愈在《新修滕王閣記》中贊揚滕王閣的風姿:“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瑋絕特之稱。”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滕王閣序》更使滕王閣名揚天下。可惜重建的滕王閣也已被北洋軍閥焚毀了。

    我國現存的閣數以千百記,承德普寧寺大乘閣、普樂寺旭光閣、北京雍和宮萬福閣,北京西山的旭華之閣、山東曲阜的奎文閣、北京故宮雨花閣等等,都是國內著名的杰閣,在結構上都各有特點,值得我們觀賞。

    山東登州蓬萊閣,是一座別具風格的古代濱海建筑,它構筑在海岸的懸崖絕壁上。自古就是觀海勝地,又是一睹海市蜃樓奇景的勝地。由于有海和海市,蓬萊閣更是名聲顯赫。傳說這里是秦皇漢武臨海求仙的地方,秦始皇派徐市fu率500童男童女出海求仙,也是從這里揚帆起航的。被人們稱為“人間仙閣”的蓬萊閣,千百年來吸引無數的游客,蘇軾、董其昌、翁方綱等都曾登臨蓬萊閣,賞景賦詩,刻石紀游。1960年葉劍英同志來此視察時,也曾題詩一首,其中有“蓬萊士女勤勞動,繁榮生活即神仙”的句子。

    河北寧海縣天尊閣,高18米,閣內共置8根通天大柱,穿過兩層樓板,從地面直達梁下,加上斗拱,榫鉚連接,十分堅固,即使1976年唐山大地震,附近樓房大量倒塌,而天尊閣依然安然無恙。可見天尊閣的工程結構十分科學。

    廳與堂有些類似,又有嚴格區分。廳是會客的場所,所以,開闊寬大,可以容納很多人;光線充足、敞亮,擺設典雅大方;它所處的位置往往在建筑群靠近大門的地方。堂是家人議事之所,一般不接待外人,偶爾才接待一下至親好友。所以,它所處的位置是建筑群的靠后一點居中的地方。而室是住宿的地方,所以更隱秘一些。因此有“登堂入室”之說。也就是說先進門、次進廳、后進堂,最后才能入室。非自家子弟,不得入室;否則,就有入室窺視、入室搶劫的嫌疑。至于男女仆人,連室也不能住,只能住在偏房里,偶有貴客入住,就安排在上房里。園林景觀里無須建置室、房,但廳堂的位置及功能仍舊沒有改變。廳一般沒有墻壁,或者安排花墻花窗,為的是方便人們觀賞。堂也不再是家人議事之所,也是用來觀賞風物的小憩歇腳的地方,四面雖需設墻壁,但也安置諸多花窗,供人們觀賞瀏覽園景。

    館,據《說文解字》說,最初是客舍的意思。后來演變成眾多人群聚集的場所——或是吃飯、或者飲茶,或者小憩歇腳。再后來甚至可以用于住宿、藏書、聚集眾人開會的會館、聚集生徒傳授知識、技藝、武藝的書館或武館。皇帝巡幸的離宮別館,也是暫時休息歇腳的地方。王維輞川別業里有竹里館,是流連觀賞竹篁的地方;《紅樓夢》里的瀟湘館,是林黛玉住宿的地方;頤和園有聽鸝館,是欣賞黃鸝歌喉的地方;避暑山莊有延熏山館,是供內宮眷屬來游承德時的安頓之所。園林景觀命名時,多取殿堂齋軒,偶爾也有以館命名的。

    齋,本是佛教用語,是齋戒的意思,宗教稱祭祀、禮拜的地方為“齋、齋堂、齋宮”等。佛教提倡吃齋,就是要戒除葷腥之物。后來,凡是讓人戒除某種惡習俗念,或專心苦讀修身的地方都可以叫齋。傳統所謂的書齋,不是藏書的地方,而是讀書苦修之所。明清不少文人的什么容膝齋、抱膝齋、七錄齋等,都是苦讀靜修之所。頤和園里有“養性齋”是取戒心養性之意,“圓朗齋”是取圓滿疏朗之意,乾隆花園有“倦勤齋”,也含有戒慵懶、勤國政的意思。那么,園林景觀中的齋有何作用呢?它含有借山水風光,洗滌凈化塵俗雜念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国产精品VA麻豆|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av| 四虎影视一区二区精品| 在线播放深夜精品三级| 老司机精品成人无码AV|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成年码AV片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一乛方|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亚洲精品漫画一二三区| 亚洲免费成人av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福利新婚之夜|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国自产偷精品不卡在线| 日韩有码中文在线观看| 16女下面流水不遮视频| 午夜福利精品国产二区|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酱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99欧美日本一区二区留学生|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中文字幕人妻系列|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午夜剧场免费观看| 一本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爱情岛亚洲AV永久入口首页| 成AV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久久| 好湿好爽好疼免费视频| 亚洲中文久久久精品无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虎虎视频| 午夜无码电影888不卡|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精品|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文字幕无码午夜场|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男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