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許多事情無從商榷,譬如生老,譬如病死。生命的長度冥冥中自有天定,但其寬度的伸縮卻掌握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中。怎樣做事?怎樣做人?如何處世?從孔孟圣人到蕓蕓你我,都無從回避。 生命,是公平的。每個人乃至每個生靈都只有一次,只有今生,沒有來世。正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我們都意識到了生命的寶貴,物以稀為貴嘛! 于是,有人便想方設法、不惜一切來延長這僅有一次的生命,更有人提出了“好死不如賴活”的所謂的至理名言。這世上,便有了些茍且偷生之輩,世上便多了些丑惡。 當然,也有人這樣認為:生命的長度不可強求。生,我們無法選擇:死,又是必然的,任何人都無法躲避。我們所能夠選擇、控制的只有生命的過程。當生命的長度一定時,我們可以來增加生命的寬度,使生命更精彩斑斕。而且,這寬度,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有多少能力,就能使生命有多寬。 假如生命是花,花開時是最美好的,花落時也一樣美好。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假如生命是草,絕不要因此自卑。要學會頑強地經受風雨,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獻出屬于自己的一星淺綠。因為大地將因此充滿活力; 假如生命是水,要成為一股奔騰的活水。哪怕是一條小溪,也要日夜不停地頑強奔流,去沖開攔路的高山,去澆灌兩岸的花草,去投奔遠方的江河; 假如生命是一段原木,就做一座樸實無華的橋吧,讓那些被流水和深壑阻隔的道路重新暢通; 假如生命只是一根枯枝,也要變成一支火炬,在黑夜中“噼里啪啦”從頭燃到腳; 假如生命足夠寬,長些、短些又何妨? 生命的意義,在于它的寬度,而不是它的長度。我們既然做不了太陽,不意味著我們這一生就煙飛云散,我們還能做蠟燭,照樣奉獻光和熱,因為我們拓寬了生命的寬度,生命一樣精彩紛呈;我們做不了廣闊的海洋,不能激情澎湃,我們可以做小溪,邁著歡快的腳步,發出潺潺的歌聲,擁抱海洋,我們的生命也是輝煌;我們做不了恒星,我們可以做流星,把剎那間的光留給浩瀚的時空;我們做不了參天大樹,我們就做小草,點綴春天。我們的奉獻并不多,可我們把生命寬度拓寬到極點,我們死而無憾。人這一生,不在于索取多少,而在于奉獻多少。生命不在于多長,而在于多寬! 朋友們,把握好生命的寬度吧!讓世間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感幸福;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感和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