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 方一: 方藥:透骨草12g,五加皮15g,五味子15g,山楂15g,當歸12g,紅花10g,赤芍12g,生地12g,羌活10g,獨活10g,防風10g,炮附子6g,花椒30g。 功效:活血化瘀,祛風勝濕,通絡止痛。 主治:頸椎退行性變所致的頸項僵痛不適、肢體麻木、活動障礙等。 用法:將上述各藥粉碎成粗末裝入20×20cm的布袋中,縫上袋口,放在盆中,加水煎煮15分鐘后撈出待溫度適宜放入頸背部濕熱敷。每次30分鐘,每日2次,每劑藥可連用4次,10袋為一療程。 方源:徐軍,汪玉平。頸椎病防治90問 . 修訂版. 北京: 金盾出版社. 1999. 75.
腰椎間盤突出癥 方一: 方藥:海馬、川山甲、地龍、鱉甲、人參、三七、細辛、龍骨、血竭、樟腦、沒藥、朱砂、牛膝、熟地、莪術、全蝎、蜈蚣、馬錢子、麥冬,其比例為5:3:3:3:3:3:3:3:2:2:2:2:2:2:2:2:2:2:2。 功效:滋肝補腎、舒筋通絡、祛風散寒、收斂固澀。 主治:無手術適應癥的腰椎間盤突出癥。 用法:上述藥物粉碎,過100目篩,攪勻。每次取60g為一付藥,用蜂蜜調成糊狀,貼于腰部病變患處。每付藥貼3天,八付為一療程。一般不需配合服用其它藥物。 方源:王欣,牛馳.中藥外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500例[J].中醫外治雜志,2001,10(1):12. 作者通訊地址:空軍八七O六九部隊醫院骨科,黑龍江,哈爾濱,郵編:150030。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方一、 方藥:海桐皮30g,透骨草30g,威靈仙30g,伸筋草10g,羌活12g,獨活12g,白芷12g,川芎12g,當歸尾12g,赤芍12g,白芍12g,桃仁12g,紅花12g,莪術18g,絡石藤30g,油松節12g,生川烏12g,生草烏12g,甘松12g,生甘草9g 功效:祛風勝濕、活血化瘀、舒筋通絡止痛。 主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用法:將以上中藥放入15×20cm大小的布袋中隔水加熱蒸20~30分鐘,然后將藥袋熨療患膝,以不燙傷皮膚為度,每天一次。 方源:高翔,吳弢,滕松茂等。華傷膝Ⅰ號熨療治療膝骨關節病103例[J].中醫外治雜志,2001,10(5):6. 作者通訊地址:上海華東醫院傷外科,郵編:200040
解痙止痛酒 方藥:生草烏10g,細辛10g,洋金花6g,冰片16g 功效:解痙止痛。 主治:頸椎病、腰椎病及足跟骨質增生,老年骨關節疼痛等。 制法:先將前三味藥研末,用50%酒精300ml浸泡,冰片另用50%酒精200ml浸泡,每日攪拌1次,約1周后全部溶化,濾去渣,將兩種藥液混勻裝入有色玻璃瓶內密封貯藏備用。 用法:用藥棉沾藥液適量涂患處或用紗布沾適量藥液濕敷患處,每日2~次。 注意:本藥藥性毒烈,只能外用絕不可內服,治療部位有皮膚破損及孕婦禁用。 方源:龐國明。當代中國名醫高效驗方一千者。第一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1: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