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久彌香的荊楚風味名菜——【武漢糍粑魚】
湖北省位于長江中游,萬里長江自西向東橫穿荊楚大地。境內縱橫交錯的河流以及星羅棋布的湖泊,構成了其特有的“水鄉澤國”的綺麗景色,更贏得了“千湖之省”的美稱。 因而鄂菜,取料廣,技法多樣,大都以水產為本,魚饌為主,有著濃郁的魚米風情。 老人們說,到武漢,吃鄂菜,有兩盤魚是一定不要錯過的。其一是名揚天下的清蒸武昌魚;其二,便是有濃郁楚鄉風味的“炕”糍粑魚。 同為鄂菜中的魚菜式,兩盤魚,有太多不盡相同之處。 首先是截然不同的口感:一柔一剛。清蒸武昌魚,魚肉味腴細嫩,清鮮透滑;“炕”糍粑魚,則咸鮮口,微辣而味長,醇香濃郁。 烹飪方式不一樣,所需的時間不一樣。清蒸武昌魚,講究“鮮、活”二字,吃的是“鮮”味,食材要新鮮,蒸制的火候要恰到好處;糍粑魚,則是一道需要花費時間靜靜守候的美味,愈久彌香。腌制時間不能太短(10天左右,愈長更好),風干的時間要不長不短(小半天左右),所以一盤糍粑魚上鍋烹飪的時間姑且忽略不計,從魚材斬殺開始到端上餐桌,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武漢人家做糍粑魚,家家味道會略有不同,有的偏糊辣有的偏麻香,有的魚肉收得干緊細致有的外酥內軟,各家口味偏好不一,作法不同,美味卻是各有千秋。 我家這道“炕”糍粑魚的作法,傳自漢陽嬸嬸。和KEN剛搭伙過日子時,周末常到嬸嬸家蹭飯,糍粑魚算得上是那個時候學做的第一道湖北菜。嬸嬸燒得一手好菜,最拿手的除了粉蒸肉、藕夾,就數這道糍粑魚了。嬸嬸家的糍粑魚,和別家略有不同,私家小秘笈會用到:湖北佬米酒 呵呵,試試吧,用佬米酒燒出來的糍粑魚,酒滲魚香,吃到嘴里微甜不淡,香氣濃郁,別有風味。 愈久彌香的荊楚風味名菜——武漢糍粑魚! ============================================================================================== 【武漢糍粑魚】 制作材料:胖頭魚身1條、干紅椒、花椒、姜、蒜、蔥、湖北佬米酒、炒香芝麻(主要材料如↓圖所示) 制作調料:鹽、老抽、生抽、料酒、陳醋、自制混合豉汁料(做法請看這里) 制作過程:(如↓圖所示) 2.將魚塊加入干紅椒段、花椒粒、姜末、蒜末、蔥白末;以及鹽、料酒、自制混合豉汁料1大勺(做法請看這里)拌勻; 3.魚塊及腌制料一同裝入保鮮袋內,擱冰箱冷藏柜內,約1個鐘左右將保鮮袋拿出上下翻轉掂勻繼續冷藏,反復2-3次后,將保鮮袋移至冰箱冷凍格貯存; 4.魚塊冷凍約1周后,挑一個干燥有風,日頭不大的“啞光”太陽天取出; 5.魚塊常溫下解凍,將腌制佐料分離出來; 6.將魚塊放到戶外陽臺自然風干,注意加紗罩以防蠅蟲; 7.準備好佐料:湖北佬米酒(3勺左右)、花椒粒、干紅椒以及冷凍過的腌制佐料; 8.將風干好的魚塊收回,平底煎鍋內用少許油“炕”至雙面焦香金黃取出;鍋內再次注油,下花椒粒、干紅椒以及冷凍過的腌制佐料煸香,噴少許料酒、加入生抽、老抽(酌情添加調色用)、湖北佬米酒拌勻后,下炕好的魚塊,將魚塊及佐料掂勻稍加燜煮,轉大火收汁,起鍋前澆少許陳醋,撒上炒香芝麻即可。 制作小貼士: 1.私家小秘笈:炕(武漢方言“煎”的意思)好的魚塊,在最后燴燜的時候,用湖北佬米酒代替水或高湯,燒出來的糍粑魚,酒滲魚香,吃到嘴里微甜不淡,香氣濃郁,別有風味。 2.這盤糍粑魚我是用做剁椒魚頭剩下的胖頭魚身制作的,草魚、鯉魚等魚肉厚實些的魚也是做糍粑魚的好魚材。 3.個人觀點:糍粑魚晾的時候不要晾得太干(5、6月份的天氣大約晾個小半天就可以了,風干的時間太久,水分蒸發得太干,成品糍粑魚魚肉太緊太硬也不太好吃),炕的時候也不要炕得太焦,太干的糍粑魚口感很糙。 4.呵呵,別睥偶啊,如果不待客,自己家人食用,建議“炕”的時候用鍋鏟把魚塊戳得更碎塊些, 信不信,一盤糍粑魚端上桌,越碎塊的被消滅得越快,最后剩著的是最大塊的,無它,越細碎的魚塊越入味更香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