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華夏國拍2010秋季拍賣會銅鏡璽印專拍圖片集錦(8)

     一聲嘆息000 2011-11-08

    5395唐代 寶相花鏡
    直徑219毫米 重1281克
    六瓣葵花形,半圓鈕,蓮瓣鈕座。鈕座外為六朵團花,旋轉式五葉片組成花瓣內心,中心點點表示花蕊。狹緣作六瓣葵花形,鏡面平坦。鏡背出現的六朵團花,應該是由蓮花演變而來,也稱為寶相花,是一種頗富于裝飾性與宗教性的優美圖案
    RMB:60,000-120,000

    5396唐代 雙鸞天馬千秋鏡
    直徑225毫米 重1100克
    八瓣葵花形,內切圓形,鈕左右立一鸞,振翅翹尾起舞。鈕上方一奔馳的天馬,口銜葡萄枝蔓。鈕下一株葡萄枝蔓果實,一鸚鵡展翅立于葡萄串上覓食。邊緣為兩兩相對的四種紋飾,一為盛開的葵花中各有一“千秋”字,二為如意云頭紋,三為二葉一苞折枝花,四為方勝。保存完好
    RMB: 10,000-30,000

    5397
    唐代 雙鸞花卉鏡
    直徑245毫米 重1827克
    八瓣葵花形,內切圓形,圓鈕,鏡鈕兩側兩只鸞鳥展翅翹尾,腳踩花枝,口銜綬帶,隔鈕相對。上下各飾一朵并蒂蓮花,鏡緣處花瓣內飾八朵花卉紋。圖案紋飾鑄造精美生動,鏡體碩大厚重,泛銀白色,亮光閃閃,熠熠生輝,頗為難得
    RMB: 100,000-250,000

    5398
    唐 銀殼海獸葡萄鏡
    直徑57毫米 重65克
    六出菱花形,鏡背鑲嵌銀殼,伏獸鈕,地紋為銀白色的魚子紋,主紋為雙獸雙雀相間環列,葡萄枝葉環
    繞。紋飾鏡背的銀殼,先用白銀錘打成薄片,再鏨鑿魚籽紋及主體紋飾,敷于銅鏡之上,保存良好,精
    美,流行于盛唐時期。
    此鏡銀殼與鏡身分開,鏡身背部素面,鈕座為陰線刻畫獸形紋飾,獸首前有幾道鑄痕以示方位,使得銀殼能夠準確的鑲嵌其內,從中看到鏡鑲嵌銀殼的工藝特征,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同時此類銅鏡存世量亦比較少見,難得
    RMB: 50,000-150,000
    5395.jpg
    5396.jpg
    5397.jpg
    5398.jpg
    5399唐代 銀殼花鳥鏡
    直徑104毫米 重209克
    八出菱花形,鏡背鑲嵌銀殼,四葉紋圓鈕,圓鈕座。鈕外環以四朵寶相花,每一朵花上均站有一只瑞禽,其中三只作振翼狀,一只棲息中。四朵寶相花均與花枝連接,每株花莖又相互連結而形成四個心形,葉子點綴其間。少見,極精美
    RMB: 300,000-600,000

    5400唐代 鸞鳳海獸葡萄鏡
    圓形,鈕座設計成伏獸前肢按死獵物,獸口作吞噬狀,只露獵物半個身軀,比較少見。內區高浮雕雙鸞雙獸相間環繞,
    葡萄、葉蔓纏繞其中。外區飛鳥穿枝過葉,或展翅飛舞,或駐足蔓枝,羽翼畢現,神態悠然自得,邊緣凸起,飾如意云紋一周。此鏡紋飾并非極為繁復,而清晰明了的構圖令人一亮,同時紋飾鑄造更顯精美,版模巨佳,流行于盛唐時期,是難得的收藏佳品。雖有修,絕不影響其藝術價值
    RMB: 250,000-500,000

    5401唐代 海獸葡萄鏡
    直徑134毫米 重769克
    圓形,伏獸鈕,內區飾五瑞獸,攀援于葡萄蔓枝之中,或曲身昂首,或疾蹄奔跑,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外區飾禽鳥配以高浮雕葡萄紋,鏡外緣為高聳的窄線棱邊。此鏡內外區由一道連珠弦紋隔開。鏡體厚重,通體白光,高浮雕氣勢恢宏,禽獸姿態表情清晰可辨
    RMB: 20,000-40,000

    5402
    唐代 雙鸞雙獅鏤空鏡
    直徑160毫米 重961克
    八出菱花形,半圓鈕,雙獅雙鸞相間繞鈕排列,雄獅昂首翹尾,張腿飛奔,雙鸞回首翹尾,腳踏花枝,鸞、獸間飾四朵花卉紋,鏡緣處昆蟲花枝紋和云氣紋相間環繞。此鏡鸞獸腿足均為鏤空處理,紋飾精
    細,圖案飽滿,高貴華麗,品相極佳,為同類鏡中之上佳品
    RMB: 100,000-250,000
    5399.jpg
    5400.jpg
    5401.jpg
    5402.jpg
    5403唐代 雙鸞麒麟獅紋鏡
    直徑159毫米 重1022克
    八出菱花形,內切圓形,伏獸鈕,鏡鈕旁左右各一只鸞鳥,上下各有一只獅子和麒麟,毛發輕柔飄逸,體態活靈活現,呼之欲出,均同向環繞鏡鈕,其間點綴四朵如意云紋。鏡緣處為云紋、花蕊紋和花枝紋相間環繞排列。圖案紋飾鑄造精美生動輝,頗為難得
    RMB: 150,000-300,000

    5404唐代 海獸葡萄方鏡
    直徑120毫米 重783克
    方形,伏獸鈕,內區四只海獸環鈕攀援在葡萄枝蔓之間,外區為姿態各異的雀鳥在葡萄枝蔓間嬉戲。紋飾繁密華麗,布局錯落有致,鏡體厚重,方形海獸葡萄鏡較為少見
    RMB: 80,000-150,000

    5405
    唐代 海獸葡萄鏡
    直徑118毫米 重642克
    圓形,伏獸鈕,內區飾有四只瑞獸攀援葡萄枝蔓,其間有葡萄藤穿脊而過,俗稱“過梁葡萄”,外區鵲鳥,蜻蜓或飛翔或棲息,形態生動。瑞獸、葡萄紋立體感較強,制作規整,保存完好
    RMB: 80,000-150,000

    5406唐代 “午日江心”開爐呈貢鏡
    直徑164毫米 重1310克
    圓形,圓鈕。鏡背邊緣肉厚凸高,緣內側呈斜弧面,內區素地無紋,唯有篆書四字“午日江心”填滿內區。品相完好。是難得一見的收藏佳品。
    2010年嘉德春拍銅鏡專場第7193號唐代八角五岳鏡中有“五月五日”四字銘文,美國西雅圖藝術館亦藏有一面圓形的五岳鏡,上面有“五日江中”四字,想來和此鏡應有相同的歷史背景
    RMB: 150,000-350,000
    自古以來,中國民間認為五月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等五毒出沒的時侯,民間采用各種方法以預防五毒之害。唐代時,專門于五月五日午時在揚州的揚子江心鑄銅鏡,以進貢皇帝,稱為“天子鏡”,取其有辟邪之意。農曆五月初
    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
    “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重午、午日。
    此鏡銘“午日江心”中的“午日”從字面上看當為“端午日”之省文,在唐詩中有許多詩歌是與端午日有關的,如《全唐詩》收錄有杜甫的《端午日賜衣》、徐夤的《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連》、權德輿的《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竇叔向的《端午日恩賜百索》和楊巨源的《端午日伏蒙內侍
    賜晨服》等。而從唐玄宗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句中有:“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可知唐代端午節也是在五月五日,這也說明了在唐代,“端午節五月五日”又被稱為“端午日”是很普遍的。
    既然鏡銘與端午有關,那么“午日江心”又作何解呢?據《舊唐書》卷十二本紀
    第十二《德宗上》載:“(大曆十四年六月)己未,揚州每年貢端午日江心所鑄鏡,幽州貢麝香,皆罷之。”這可能是在所有文獻典籍里所能發現的唯一與此鏡銘完全相符的資料了,也為解開鏡銘之謎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5403.jpg
    5404.jpg
    5405.jpg
    5406.jpg

    5407唐代 海獸葡萄鏡
    直徑117毫米 重530克
    圓鈕,凸弦紋將紋飾分為內外兩區,內區四瑞獸繞鈕環列,仰首嚎叫,表情姿態刻畫精細,期間飾纏枝葡萄紋,外區飾八只禽鳥,或展翅飛翔,或啄食葡萄,或棲息枝頭,惹人喜愛。整體紋飾清晰流暢,浮雕圖案錯落有致
    RMB: 10,000-30,000
    5408
    唐代 十二生肖八卦紋鏡
    直徑153毫米 重719克
    圓形,龜鈕,主紋飾為八卦與十二生肖組合而成,紋飾清新,主題鮮明,無多余紋飾之累贅,較為少見,精美,此鏡當為唐晚期八卦生肖鏡之一,深含道家之哲理
    RMB: 80,000-200,000

    5409唐代 海獸葡萄鏡
    直徑192毫米 重1306克
    圓形,伏獸鈕,云紋鈕座。凸弦紋將紋飾分為內外兩區,內區六瑞獸繞鈕環列,或俯臥,或仰首嚎叫,表情姿態刻畫精細,期間飾纏枝葡萄紋,外區瑞獸禽鳥相間環繞于葡萄蔓藤之間,惹人喜愛。整體紋飾
    清晰流暢,浮雕圖案錯落有致,保存較好
    RMB: 50,000-100,000
    5410唐代 五禽花卉鏡
    直徑168毫米 重669克
    八瓣葵花形,圓鈕。鈕兩側鴛鴦鳥相對,踏在花枝上。鈕上二鳥踏在枝葉上,一鳥俯身啄葡萄串,另一鳥回首顧盼。鈕下一蓮蓬對生二荷葉,一鳥口銜花枝,踏在蓮子上。鏡面圖案華美,洋溢生活氣息
    RMB: 80,000-150,000
    5407.jpg
    5408.jpg
    5409.jpg
    5410.jpg
    5411唐代 雙獸雙禽鏤空鏡
    直徑158毫米 重987克
    八出菱花形,圓鈕,內切圓里雙獸雙禽環繞列置,鳥獸間點綴花葉紋。四禽獸腿以鏤空鑄造方式
    表現(俗稱“透腿”),外區為花草、雀蝶及云紋相間,素平緣,由于鏤空腿的鑄造需要更高工
    藝技巧,故一般認為鏤空紋飾的銅鏡檔次規格較高,還有專業人士認為屬于皇家和貴族用鏡(見
    程長新、程瑞秀《銅鏡鑒賞》),該鏡鑄工精湛,白光,品相極佳,是唐鏡中的珍品
    RMB: 300,000-600,000

    5412唐代 單龍鏡
    直徑186毫米 重813克
    圓形,圓鈕。龍的身軀在鈕左側盤曲,龍首靠近鏡緣,雙角聳起,張口吐舌,龍爪雄健,伸向四方,兩后肢一屈一伸,尾與伸直的后肢相交,遍體鱗紋,四周佩以祥云,以示蟠龍飛騰于云層之中。整體布局利用龍本體的動態,前后照應,保持構圖的平衡,可見古人極高的藝術美感
    RMB: 80,000-150,000
    5413唐代 “千秋萬春”盤龍鏡
    直徑240毫米 重1776克
    八瓣葵花形,圓鈕,龍體盤屈,獨占鏡背,龍頭高昂,頸部回收,一只前爪高抬,張口吐舌,咬向鏡鈕,形象猙獰。軀體飾繁密的鱗紋,龍爪雄健,一只后爪也高抬與尾部纏繞,身體繞鏡鈕呈“U”形。利用龍本身的動態,前后照應,保持構圖的平衡,身體呈反弓形,更富有力度,顯得健壯,威猛。外層花瓣內上下左右對稱放置“千秋萬春”四字。字間花瓣雕以云朵紋,疏朗大方。此鏡可能是唐明皇賞賜大臣之物,《舊唐書?禮樂志》載,唐玄宗將其生日八月五日定為“千秋節”(又作“千秋金鑒節”),這一天各地都鑄造銅鏡,作為祝壽或互贈的禮物,唐玄宗也向群臣贈龍紋鏡,有《千秋節賜群臣鏡》詩句為證,曰:“鑄得千秋鏡,光生百煉金。分將賜群臣,遇象見清心?!斌待堊匀幌笳骰实?,祥云繚繞自然是象征群臣輔佐。臣下每見此鏡,自然也倍感皇恩浩蕩,煥起一片忠心。此鏡既然是皇家工匠制作,自然在工藝技術構圖設計和繪畫水平上都是上乘之作,且鏡尺寸大,龍鱗清晰,尤其是“千秋萬春”四字銘文更是少見,保存完好,殊為珍貴
    RMB: 100,000-200,000
    極負盛名的千秋鏡從唐朝天寶二年前后走向衰落,其重要標志是后來“千秋節”被“中秋節”所取代,歷時14年的“千秋鏡”從此畫上了句號。千秋鏡所見證的正是唐朝由盛到衰的一段歷史,因此它除了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外,還有重要的史料和學術價值。


    5414唐代 雙鸞銜綬鏡
    直徑188毫米 重869克
    六瓣葵花形,圓鈕,鏡鈕兩側各一鸞鳥腳踩云頭,口銜綬帶,隔鈕相對。上下各飾一朵并蒂蓮花。紋飾清雅,鑄造精美,尺寸較大。鸞鳥、綬帶、花卉是傳統紋飾中常見的題材,寓意吉祥富貴,長命百歲。這是古人最樸實的向往,也是人類最永恒的追求
    RMB: 50,000-150,000
    5411.jpg
    5412.jpg
    5413.jpg
    5414.jpg
    5415唐代 騎射人物雙鸞鏡
    直徑245毫米 重2111克
    八瓣葵花形,圓鈕。鏡鈕兩側各淺浮雕一展翅雙鸞,頷首翹尾,單腳踏于枝蔓之上。鏡鈕上方為一騎馬武士,姿態矯健,回首張弓引箭,雕刻極精細入微,小到獵人的服飾,馬的鬃毛都刻劃的栩栩如生,唐人好狩獵,此紋飾正是當時這一風氣的寫照,極寫實的雕刻,也為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風情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鈕下方鑄一花枝,下端兩側婦女席地而坐,雙手持簫奏樂,童子聞音起舞,一幅其樂融融之景。近緣處銜綬仙鶴、銜枝喜鵲及云朵紋相間排列。整體鑄造精湛,是難得之收藏佳品,狩獵紋極少現于拍場,極為精美
    RMB: 150,000-350,000

    5416唐代 鑲嵌手鏡
    直徑47毫米 重35克
    圓形,圓鈕。整體分內外兩部分,內部出棱分為四區,外部則分為十六區域,有可能原有鑲嵌物,惜以丟失,然鏡體保存完好,小巧生動
    RMB: 1,000-5,000
    5417唐代 “長命守富貴”銘文鏡
    直徑54毫米 重36克
    圓形,圓鈕,以鈕為中心,出五瓣五朵,內鑄“長命守富貴”五字銘文,水銀古,品相佳
    RMB: 2,000-6,000

    5418唐代 唐仿方枚神獸方鏡
    方形,半球形鈕,圓鈕座。內呈八邊形,切內圓。以四枚印章般之方形,把紋飾區分為
    四區,每區飾以神獸一只,神獸為高浮雕,神態威猛,圓目瞪眼,全身肌肉為四肢,均
    強而有力,頗似鎮墓獸或辟邪。四方枚均有陽線之銘文四字:“長宜樂王”、“尚方明
    竟”、“其師命長”、“明者□昌”。鏡邊頗寬,無紋飾。唐代方形鏡比較少見,而仿
    漢鏡紋飾更是少見于拍賣會中,罕見
    RMB: 20,000-50,000
    5415.jpg
    5416.jpg
    5417.jpg
    5418.jpg
    5419唐代 孔雀海獸葡萄鏡
    直徑203毫米 重2247克
    圓形,伏獸鈕,瑞獸與蟠龍同體,極為少見。鈕外四猊狻、二孔雀相間列置,其中還有二鳥佇立枝頭啄食葡萄。外區十二只禽鳥和蜻蜓、胡蜂、蝴蝶相間環繞,葡萄及葉蔓鋪地,花卉紋緣。唐代多用“海獸葡萄”作為裝飾圖案,以孔雀作為這類銅鏡的主要題材,則為數較少,狻猊即獅子,孔雀和獅子是佛教中的神禽、瑞獸,孔雀的佛家語為摩由維,《涅簄經三十四》曰“自有眾生,非因父母而得生長,譬如,孔雀聞雷震聲而使得身”,佛教諸像中孔雀明王,一頭四臂,能駕孔雀,蛺蝶喻同心之意,梁劉孝卓《詠素蝶詩》:“空圓暮煙起,逍遙獨未歸,翠鬣藏高柳,紅蓮拂水衣,復此從飛碟,雙雙花上飛,寄語相知者,同心終莫違”,獅子、孔雀、葡萄由西域傳入,這種圖案是當時東西文化交流的產物
    RMB: 180,000-350,000

    5420唐代 獸鈕素鏡
    直徑112毫米 重672克
    圓形,伏獸鈕,獸身隆起,大嘴咬住魚身,前肢按住魚頭魚尾,鈕形極為特殊。此鏡單弦素面,銅制精良,亮可鑒人,精美
    RMB: 20,000-50,000

    5421唐代 海獸葡萄鏡
    直徑134毫米 重771克
    圓形,圓鈕,高凸緣將鏡背分為內外二區,內區四獸環鈕排列,姿態各異,生動活潑,間以葡萄葉蔓,外區禽鳥掩映在葡萄枝蔓葉實之中。整體刻劃清晰細膩,造型飽滿碩大,高浮雕工藝精湛細致,整體布局構思奇巧,獨具匠心,冶煉鑄作至善至美,具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RMB: 100,000-250,000

    5422唐代 仙騎仙山鏡
    直徑120毫米 重312克
    八出菱花形,內切圓形,圓鈕。一仙各騎一瑞獸,同向繞鈕。瑞獸張開四肢凌空飛奔,仙人背后飄帶舒卷,神情怡然,仙人瑞獸間有二座高聳的山峰,邊緣裝飾昆蟲花枝和流云紋。紋飾清晰,白光,精美
    RMB: 30,000-80,000
    5419.jpg
    5420.jpg
    5421.jpg
    5422.jpg
    5423唐代 海獸葡萄鏡
    直徑132毫米 重733克
    圓鈕,內外區以連珠紋凸脊為界,內區高浮雕出五只瑞獸,或匍或臥或仰天長嘯或左顧右盼。外區以各式飛禽、葡萄串一一相間,并填以蔓枝。邊緣凸起,飾一周如意形小花。鏡邊厚實,鏡面平坦。同類鏡
    在陜西西安、湖南長沙等地曾有出土。此鏡裝飾了柔長的枝條,豐碩的果實,生動活潑的瑞獸、禽鳥,構成了一幅富有魅力的圖案
    RMB: 80,000-200,000

    5424唐代 雙龍鏡
    直徑181毫米 重881克
    八瓣葵花形,半圓鈕。雙龍首尾相交纏繞,四肢舒展,龍爪張開,龍口噴出水柱環
    繞鈕兩側,意為“雙龍戲珠”,龍身四周裝飾云紋。紋飾構圖生動,制作精美
    RMB: 250,000-500,000
    (原大)
    在唐鏡紋飾中,雙龍交頸極為稀罕。曾在隋唐之際的個別小鏡邊緣偶見此圖案,唐鏡
    的禽鳥交頸亦十分少見。
    “交頸”,顧名思義為兩頸相依,多為雌雄動物之間的一種親昵表示?!肚f子·馬
    蹄》曰:“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怒則分背而踢。” 三國魏曹植《種
    葛篇》詩曰:“下有交頸獸,仰見雙棲禽?!崩钲稙槠拮錾占囊狻罚骸傍x鴦交頸其千歲,琴瑟諧各愿百年?!贝绥R是否也有此含義,有待專題考證。
    眾所周知,唐代雙龍鏡存世極少,多流行單龍鏡。在唐開元年間,張說的《詠鏡》詩就提及雙龍鏡,只是現在所見實物不多。目前考古發掘品僅見一例,湖南長沙出土唐代方形雙龍鏡,邊長12.5cm,其紋飾呈首尾追逐狀,另有3個較為重要資料是日本奈良正倉院藏的“盤龍文八花鏡”(見《正倉院御物圖錄》),以及孔祥星的《中國銅鏡圖典》P652
    唐·雙龍鏡,另一資料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一面唐代雙龍四仙騎鏡。
    唐?張說《詠鏡》:
    寶鏡如明月,出自秦宮樣。隱起雙蟠龍,銜珠儼相向。
    常恐君不察,匣中委清量。積翳掩菱花,虛心蔽塵狀。
    倘蒙羅袖拂,光生玉臺上。

    5425唐代 海獸葡萄鏡
    直徑192毫米 重1090克
    圓形,伏獸鈕,紋飾分為內、外二區,內區以葡萄葉蔓為地,六只瑞獸或仰或臥,嬉戲枝蔓,
    表情刻畫極為生動有趣。外區以一禽一獸形式相間環繞,其間飾葡萄葉蔓,通體銀白光,此面
    銅鏡畫面構思精巧奇妙,紋飾精湛華麗,品相美輪美奐,光澤流瑩,內容豐富多彩,為盛唐工
    藝發展,東西文化交融的最佳佐證,是難得一見的收藏極品
    RMB: 350,000-800,000
    唐代物質文化的極大豐富反映在銅鏡制作方面,便是藝術創造的自由和浪漫,唐代銅鏡完
    全擺脫了之前的銅鏡規整古樸的規范,浪漫恣肆,自由豪放,豐富多彩,絢麗多姿,尤其以瑞
    獸葡萄鏡為代表,裝飾風格極盡華麗之能事,充分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榮昌盛和中外文化的相
    互交融。
    5426唐代 八花枝鏡
    直徑253毫米 重1909克
    八瓣葵花形,半圓鈕,外飾勾連纏繞的花葉紋,外區四種不同形狀的大花枝八株相間環列,紋飾莊重富貴,尺寸大,厚重
    RMB: 80,000-200,000
    5423.jpg
    5424.jpg
    5425.jpg
    5426.jpg
    5427唐代 海獸葡萄鏡
    直徑193毫米 重1234克
    圓形,伏獸鈕,此鏡分為內外二區,六海獸置于內區,其間滿飾葡萄枝葉紋,內區與外區之間形成凸面帶,枝葉紋穿過凸面帶與外區相交,外區禽鳥、喜鵲嬉戲于葡萄蔓葉中,此鏡通體白光,精美
    RMB: 100,000-200,000

    5428唐代 八卦銘文鏡
    直徑250毫米 重2015克
    圓形,半圓鈕,鈕外一圈八卦紋及對應卦名名稱,構圖簡潔明了,主題突出,銀白光,精美,少見
    RMB: 50,000-150,000
    唐代是道教的鼎盛時期,唐代初期的幾位皇帝都極為推崇道教,八卦紋鏡在唐代的流行,就是道
    教文化盛行的產物。

    5429唐代 寶相花鏡
    直徑270毫米 重2742克
    八瓣葵花形,圓鈕,盛開蓮花紋鈕座,鈕座外一圈連珠紋。主紋飾由兩種不同紋飾的寶相花相間環繞,
    質地銀白,版模精致,厚重,品相佳,“寶相花”是佛教藝術中特有的花卉形象,取材于自然界中的各
    種花朵,寄托圣潔的理念,這種圖案構思精妙,與繁茂的各類葡萄紋鏡相比,具有清新幽雅之感
    RMB: 30,000-80,000

    5430唐代 符紋八卦鏡
    直徑223毫米 重1315克
    圓形,方鈕,主紋飾以兩周弦紋劃分為三區,內區為八卦圖案,且每掛均用文字表示:“(乾)二陽、
    (坎)陽元、(艮)三陽、(震)二陽、(巽)四陽、(離)兆陰、(坤)二陰、(兌)四陽”,中區
    飾八個同形符箓間以三十一字銘文:“元長父舍、玄凌交度符、太玄禁符、太清館、太華臺、紫薇宮、
    黃帝左居堂、太素右堂”,外區八組符箓,其間飾星象紋,極為少見,應是道家所用“法器”鏡,用以
    辟邪驅鬼。此鏡版模精良,紋飾清晰,銹色自然。厚重。精美。
    郭玉海著《故宮藏鏡》中第118號鏡與此相似
    RMB: 250,000-500,000
    此類鏡存世較少,《巖窟藏鏡》第三集圖115,直徑21.5cm,重量1200g,《洛陽出土銅鏡》圖206,
    直徑22cm,重1135g,《洛陽出土銅鏡》一書將此類鏡定為元代,有待進一步探討。
    符即“符字”,亦稱“云篆”、“丹書”,筆劃屈曲,似篆書形狀,構成道符的文字,多在通行的
    篆、隸、真書諸體的基礎上變形離析,拼合而成,或仿其筆意另行創造,常見的有兩種,其一,復文,
    系由多個通行文字重選勾連而成,如《太平經復文》:其二,云篆,乃根據篆書及籀文筆意創制,理論
    上認為系三天云氣自然構成,在《三洞神符記》中稱:“通取云物星辰之勢,各道派所創各有不同,現
    存約出于東漢至三國的符文中,古靈寶系統的五芽真文和三皇內文篆文,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云篆?!?BR>此外,還有模仿蟲書鳥跡之文創擬的龍章鳳文一類符,以及專門用于雷法的雷篆等。唐代顧云《華清
    詞》:“祥云皓鶴盤碧空,喬松稍稍韻微風,絳節影來,朱幡響丁東,相公清齋朝蕊宮,太上符龍蛇
    蹤,散花天女侍香童,隔煙遙望見云水,彈吹鳳清瓏瓏,丹砂黃金世可度,愿啟一言告仙甕,道門弟子
    山中客,長向山中禮空碧,九色真龍上漢時,愿把霓幢引煙策?!保▍⒁姟短拼~鏡與唐詩》)


    5431唐代 月宮鏤空鏡
    直徑141毫米 重804克
    圓形。鏡背居中飾一株枝葉茂盛的大桂樹,盤根錯節,樹干中間虬曲凸起作為鏡鈕。左側為玉兔搗
    藥,雙耳豎起,兩前肢執杵在一個上圓下方的容器中搗藥,身后有流云一朵;右側飛天嫦娥,頭梳角鬢,衣襟飄曳,下方有一跳躍的蟾蜍,紋飾如畫卷,組成了一幅清麗優雅的月宮圖。此鏡圖案清晰,
    線條灑脫率真,很有藝術品味,銀白光,保存完好。以月宮圖為銅鏡紋飾,是比喻銅鏡明如滿月
    RMB: 250,000-500,000
    嫦娥在古籍中原名姮娥,為后羿妻,因西漢時為避漢文帝劉恒的諱而改稱嫦娥,《漢書·天文志》:“嫦娥竊羿不死藥,奔月,及為之蟾蜍。”嫦娥竊取靈藥奔月的傳說,先秦時已很流行,《淮南子·覽冥訓》記述嫦娥:“托身于月,是為嫦娥,而為月精”原來的傳說是嫦娥奔月后化身為蟾蜍,到了唐代,月宮的故事經一步演化成為美麗和富于情趣的神話。
    5427.jpg
    5428.jpg
    5429.jpg
    5430.jpg
    5431.jpg
    5432北宋 球路紋方鏡
    直徑112毫米 重228克
    方形,橋鈕,菊花底座,其外一周連珠紋夾在方格之中。外圍滿鋪十字花紋,保存完好,精美,流行于北宋時期
    RMB: 1,000-5,000
    5433
    北宋 鎏金花卉方鏡
    直徑112毫米 重228克
    圓形,半圓鈕。鏡背施以鎏金工藝,配以菊瓣紋,如金秋時節盛開的菊花。四
    角處置四棵花果,增添了一種秋收果實的喜悅,更蘊含了古人對早生貴子美好
    愿望
    RMB: 1,000-5,000

    5434北宋 花卉方鏡
    直徑93毫米 重193克
    方形,圓鈕,菊瓣紋鈕座,座外一圈連珠紋,四角為盛開牡丹,保存完好,美品
    RMB: 1,000-5,000
    5435五代 雙馬方鏡
    邊長120毫米 重384克
    方形,半圓鈕,鈕上下各浮雕一騰躍之天馬,祥云環繞,紋飾仍遺有唐代風格,保存完好
    RMB: 20,000-50,000
    5436五代 十二生肖八卦四神鏡
    直徑180毫米 重540克
    圓形,伏獸鈕。四道凸弦紋把鏡背分為五區,最內區為四神,第二區八卦紋配以“甲乙丙
    丁,庚辛壬癸”八字天干;第三層為十二生肖肖像圖案;第四層有飛禽走獸,雞鴨魚蟹;
    第五層一周符箓字符。整體構圖繁縟,內含天干地支、四靈八卦,應為道家用鏡,少見
    RMB: 30,000-80,000
    5432.jpg
    5433.jpg
    5434.jpg
    5435.jpg
    5436.jpg
    5437南宋 仙人觀瀑“福祿”鏡
    直徑134毫米 重381克
    圓形,半圓鈕,紋飾為仙人跪于岸上,瀑布從巖石中飛下,落于池塘之中,其中一只葫蘆順流飄下,
    兩岸蘆葦叢生。葫蘆諧音“福祿”,為人們喜人樂見事物,象征吉祥,寓意美好。保存完好,精美
    RMB: 20,000-50,000
    5438金代 仙人觀瀑鏡
    直徑178毫米 重789克
    圓形,半圓鈕,一仙人席地而坐,身后樹木蔥蘢,隨風輕舞,雙石聳立,清泉飛流而下,匯入溪流,岸上芝蘭叢生。瀑布上空壽星駕云而至,童子相迎,仙鶴環繞。此鏡紋飾較為清晰,保存完好,精美
    RMB: 20,000-50,000
    5439南宋 雙鳳手柄鏡
    高263毫米 重443克
    圓形帶柄。雙鳳作相對式排列,二鳳首在鏡中心相對。雙翅與尾羽沿著內圈舒展延伸,自然隨意,顯得秀麗,別具一格
    RMB: 1,000-5,000
    5440南宋 人物手柄鏡
    高223毫米 重467克
    八瓣葵花形,帶柄。鏡背上方祥云繚繞,下方滾滾波濤,神人一葦渡江。保存完好
    RMB: 1,000-5,000
    5441南宋 云形陽燧手柄鏡
    高138毫米 重279克
    鏡形如飄云流卷,周緣弧曲,兩側收卷,中央下伸為柄,端有一孔,可裝飾穗子。鏡背中央為一陽燧。整體造型別致,為宋代用鏡
    RMB: 3,000-8,000
    5437.jpg
    5438.jpg5439.jpg
    5440.jpg
    5441.jpg
    5442南宋 陽燧銘文手柄鏡
    高201毫米 重303克
    圓形帶柄,鏡中心為凹型光面,應當為采光之用,外有六鈕,間飾“整衣冠,尊瞻視”六字銘文,斜素緣,宋代陽燧較少見,美品
    RMB: 5,000-20,000

    5443南宋 “饒州葉家”鏡
    高123毫米 重248克
    心形,圓鈕,鈕右側長方框內有二行銘文,銘文為“饒州葉家久煉青銅照子”。造型別致,紋飾簡潔,保存完好
    RMB: 1,000-5,000

    5444南宋 鐘型鏡
    高145毫米 重308克
    鐘型,鐘頂上有一圓孔,用來穿系紐帶,主體紋飾為方格紋。美品
    RMB: 3,000-8,000

    5445金代 松鶴延年人物鏡
    直徑184毫米 重794克
    圓形,圓鈕。右側有一樹,枝葉橫伸至鏡上部。樹下怪石上端坐一仙人,側有仙童手捧寶盒佇立。二童子和仙鶴站立岸邊。整體畫風別致吉祥,和諧喜慶,應與道教長生之術有關,更取民間信奉的“松鶴延年”、福壽綿綿的美好寓意
    RMB: 20,000-50,000
     
    5446金代 柳毅傳書故事鏡
    直徑172毫米 重702克
    圓形,平鈕。以鈕為限,分為上下兩部分,鈕及其以上為陸地,鈕下為河水。陸地上,沿著鏡緣左側伸出一株大樹,樹下一男一女,女子衣帶漂拂,男子面向女子,身子微向前傾,雙手拱起,男女互相傾訴姿態。右側一人牽馬,馬頭向鈕。樹下草地上分布著幾只羊。其間有一方框中有銘文“河中府馬家白同鏡”。下部分河水中波濤翻騰,兩條魚在嬉戲。素緣。此鏡放映的是“柳毅傳書”的故事,《中國銅鏡古典》P844收錄的銅鏡拓片紋飾、銘文與此面相同。河中府,唐置之,金因之。即今山西省永濟縣蒲州鎮
    RMB: 30,000-80,000
    5442.jpg
    5443.jpg
    5444.jpg
    5445.jpg
    5446.jpg
    5447金代 唐王游月宮故事鏡
    直徑215毫米 重1095克
    圓形,圓鈕,右側有一參天桂樹,樹下有橋,上站一侍女,似在迎接,岸邊一個戴高冠帽的男子,橋上還有玉免搗藥與金蟾。左側祥云繚繞,云上有三人,背有一處宮殿。畫面內容豐富,布局嚴謹,反映了唐王游月宮的故事
    RMB: 30,000-80,000
    5448
    遼代 花卉鏡三面
    尺寸不一造型不一,均以圓鈕為中心,四周出花瓣紋,造型優美,精巧
    RMB: 1,000-5,000

    5449遼代 花鳥鏡
    直徑147毫米 重322克
    圓形,半圓鈕。鈕四周為四朵云紋,云紋外鳳鳥紋和仙鶴紋相間排列,近緣一周為連珠紋。保存完好
    RMB: 2,000-5,000

    5450遼代 單龍鏡
    直徑122毫米 重357克
    圓形,圓鈕,圍繞鏡鈕鑄有一頭尾相連,環繞盤旋的龍紋,刻畫細膩,栩栩如生,銅鏡品相較完整。此龍還帶有明顯的唐代龍紋的遺風,正是遼代承襲唐代文化的一個重要例證。少見,精美
    RMB: 20,000-50,000
    此鏡為關祖章舊藏。關祖章,廣西省蒼梧縣人,美國倫斯勒工藝學校畢業,歷任民國政府交通部工程師、梧州工務局局長、平漢鐵路工程處處長。在《巖窟藏鏡:古鏡圖錄》(梁上椿編著,分集出版,1940年出版一集,1941年出版二、三集,1942年出版四集附補遺,北京大業印刷局暨商業印刷所鉛印暨影印)二函六冊上,有關祖章的校語考證等,說明他對古鏡頗有研究。另外,王世襄在他的文集《錦灰堆》第二卷,記載了與關祖章交往的經過,并稱他在十年浩劫中,慘遭紅衛兵毆打致死,所藏文物不下數千件,以古鏡為多,全部被抄。

    5451遼代 雙龍鏡
    直徑208毫米 重745克
    八瓣葵花形,半圓鈕,圓鈕座,兩條龍首尾相對,龍首向里,作吞珠狀,龍角豎起,曲頸昂首,一后肢與尾部纏繞,尾鰭突出,外圍六朵祥云各據一方,高浮雕工藝,構圖考究,精美
    RMB: 3,000-8,000
    5448.jpg
    5449.jpg
    5450.jpg
    5451.jpg
    5452遼代 雙龍鏡
    直徑228毫米 重959克
    圓形,平頂圓鈕,內區雙龍首尾相連,做騰云駕霧狀,追逐龍首前一做陰陽魚狀珠,外區做六朵祥云紋,素立緣,保存完好
    RMB: 5,000-20,000

    5453唐代 千秋萬歲鏡
    直徑65毫米 重65克
    八瓣葵花形,圓鈕,鈕外鑄“千秋萬歲”四字銘文,水銀古,品相佳
    RMB: 1,000-5,000
    銅鏡中對于長壽的祈求,是從未間斷過的一個主題。千秋萬歲之類的長壽吉語,也是出現最早的銅鏡銘文之一
    5454遼代 雙鵝紋掛鏡
    直徑87毫米 重97克
    圓形,鏡背如書畫中白描手法勾勒雙鵝、蘆葦。此類題材主要出現于遼金元時期的金器、玉雕之中,反映的是當時少數民族春季圍獵場景,多以表現海東青獵天鵝紋為主。銅鏡中表現此題材較為少見,精美
    RMB: 5,000-20,000

    5455遼代 契丹文小銅鏡
    直徑80毫米 重90克
    圓形,半圓鈕。主題為契丹小字,從文字布局看帶有中原一些九宮、八卦的類似布局,可見當時遼代文化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也為保留解讀契丹小字提供了實物依據,保存完好,精美
    RMB: 20,000-50,000

    5456金代 大吉之家星象鏡
    直徑79毫米 重113克
    八瓣葵花形,半圓鈕。一周凸圈紋把分為內外二區,內區為六乳相連組成的星象紋,外區飾銘文為“大吉之家,清白之家”八字
    RMB: 3,000-8,000
    5452.jpg
    5453.jpg
    5454.jpg
    5455.jpg
    5456.jpg
    5457金代 摩羯鏡
    直徑94毫米 重150克
    八瓣葵花形,圓鈕,主紋飾為魚身龍頭的摩羯紋,摩羯頭尾相接,扭頭張口做吞珠狀,摩羯體態豐滿,幾乎占據了畫面全部,顯得富麗堂皇,素緣,其上鐫刻銘文,保存完好,美品
    RMB: 3,000-8,000

    5458遼代 撫琴鏡
    直徑158毫米 重482克
    圓形,圓鈕,圓鈕四邊對著四個亭閣,內人物撫琴,外區飾有如意祥云紋,素平緣,據《遼代銅鏡研究》介紹,此類亭閣人物撫琴鏡紋飾鏡為“佛道教紋鏡類”,此鏡紋飾清晰,品相好,是遼代佛道教題材紋飾中的精品
    RMB: 20,000-50,000
    5459元代 人物故事手柄鏡
    高143毫米 重148克
    圓形帶柄。鏡背右側有二株翠竹,下站一仕女頭梳雙環高髻,身著長裙披肩,右手執紈扇逗一小獸,獸形似犬,左側一童子雙手拱起,作驅趕小獸狀。上有祥云和衣飛翔的仙鶴
    wt.148g.
    RMB: 1,000-5,000

    5460元代 龜齡鶴壽仙人鏡
    高140毫米 重97克
    圓形,帶柄,弧形鈕。左側有一樹,枝葉橫伸至鏡上部。一仙人悠然端坐,有仙童陪伴,鈕下一龜一鶴站立前方,整體畫風別致吉祥,和諧喜慶,應與道教長生之術有關,寓意“龜齡鶴壽”。保
    存完好
    RMB: 1,000-5,000

    5461元代 秋山雙鹿紋手柄鏡
    高166毫米 重236克
    盾形有柄。主紋遠處瀑布流水,古樹之上一跳躍小猴驚擾雙鹿,兩者相互對望。保存完好,題材少見
    RMB: 1,000-5,000
    5457.jpg
    5458.jpg
    5459.jpg
    5460.jpg
    5461.jpg
    5462金代 童子戲蓮鏡
    高180毫米 重179克
    圓形帶柄。鏡背滿飾纏枝花卉,鏡下方一荷葉展開,鏡左右兩側各一童子,或執蓮或持荷,整體構圖飽滿生動。童子執蓮是宋金常見紋飾,保存較好
    RMB: 1,000-5,000
    5463金代 雙魚鏡
    直徑194毫米 重1207克
    圓形,圓鈕,蓮瓣紋鈕座。高浮雕技法突出紋飾,雙魚盤繞嬉戲,兩魚首尾相接,細部刻畫精細,生動逼真,外緣素寬。整體紋飾清晰流暢,鑄造精美
    wt.1207g.
    RMB: 150,000-300,000
    5464金代 雙魚鏡
    直徑91毫米 重145克
    圓形,圓鈕,鈕外雙魚張鰭擺尾,互相追逐嬉戲,翻騰于水波紋中,圖案表現力極強,雙魚鱗片清晰,造型生動逼真。鏡緣為雙圈凹面帶,內飾幾何紋,少見
    RMB: 1,000-5,000

    5465金代 雙魚鏡
    直徑118毫米 重128克
    圓形,圓鈕,浮雕技法突出紋飾,主體紋飾為兩條嬉戲鯉魚,逍遙自在,魚鱗刻畫清晰,水波細密。鏡鈕右側不規則方框內書“鏡子局官押”款,鏡緣陰刻“陽瞿縣官押”款,少見,精美
    RMB1,000-5,000
     
    5466金代 吳牛喘月鏡
    直徑103毫米重183克
    圓形,園鈕。主題紋飾有臥牛、明月、流云和山石海水。鈕上一輪明月,浮云片片,鈕兩側山水相連,水波蕩漾,鈕下一臥牛翹首遠眺。近緣處幾何紋,紋飾取材于吳牛喘月的典故:生于江南的水牛,畏熱,見月誤認為日,故喘。
    RMB1,000-5,000
    5462.jpg
    5463.jpg
    5464.jpg
    5465.jpg
    5466.jpg
    5467金代 瑞獸鏡
    直徑85毫米 重134克
    圓形,平鈕。中間一圈弦紋把鏡背分為內外區,內區為四跑獸,外區為纏枝花卉紋。保存完好
    RMB: 1,000-5,000
    5468金代 雙魚鏡
    直徑195毫米 重1582克
    圓形,圓鈕,鈕上一乳釘,特殊。浮雕技法突出紋飾,主體紋飾為兩條鯉魚水中嬉戲,逍遙自在,水波翻騰成渦紋,素緣。雙魚身體肥壯,魚鱗刻畫清晰,水波細密。尺寸較大,乃不可多得的金代雙魚鏡
    RMB: 10,000-30,000
     
    5469金代 童子攀枝鏡
    直徑130毫米 重226克
    圓形,半圓鈕,五童子攀枝嬉戲環繞其中,造型生動,具有典型金代造鏡風格,保存完好
    RMB: 1,000-5,000

    5471元代 海水龍紋鏡
    直徑106毫米 重193克
    圓鈕,圓鈕座,素邊沿。鏡背浮雕一盤龍,龍首昂起,雙角聳立,張口吐舌,身體繞鈕盤曲,通體飾鱗紋,龍爪雄健有力,尾部沒于水中,若隱若現。規則細密的海水紋及高高躍起的浪花,顯現出波濤之洶涌,騰龍之勁力。紋飾清爽灑脫,刻畫細膩銹色自然。精美
    RMB: 3,500-10,000
    5467.jpg
    5468.jpg
    5469.jpg
    5470.jpg
    5471.jpg
    5472金代 雙龍鏡
    直徑123毫米 重242克
    八出菱花形,圓鈕,主紋飾為張牙舞爪之雙龍,整體圖案飽滿,豪放粗獷,造型剛健有力,線條豐富,紋飾生動而傳神,鑄造精美
    RMB: 5,000-20,000
    5473遼代 雙鳳鏡
    直徑300毫米 重1045克
    圓形,半圓鈕,圓鈕座。兩只鳳鳥繞鈕,首尾銜接,近緣處三周弦紋,素緣,該鏡紋飾采用細凸線,線條均勻嫻熟,雙鳳高冠長尾,嫵媚多姿。鏡面繡色漂亮,鏡體碩大,品相佳,是遼鏡中的精品
    RMB: 1,000-5,000
     
    5474金代 雙魚鏡
    直徑154毫米 重646克
    圓形,半圓鈕,高浮雕技法突出紋飾,主體紋飾為兩條鯉魚水中嬉戲,逍遙自在,水波翻騰成渦紋,外區飾一圈花枝蔓藤,素緣。雙魚身體肥壯,魚鱗刻畫清晰,水波細密。紋飾清晰,乃不可多得的金代雙魚鏡
    RMB: 15,000-35,000
     
    5475
    金代 雙魚鏡
    直徑160毫米 重805克
    圓形,圓鈕。浮雕技法突出紋飾,主體紋飾為兩條鯉魚水中嬉戲,逍遙自在,水波翻騰成渦紋,外區飾一圈花枝蔓藤,素緣。雙魚身體肥壯,魚鱗刻畫清晰,水波細密,精美
    RMB: 50,000-100,000
     
    5476金代 摩羯鏡
    直徑112毫米 重203克
    八瓣葵花形,圓鈕,主紋飾為魚身龍頭的摩羯紋,摩羯頭尾相接,體態豐滿,幾乎占據了畫面全部,顯得富麗堂皇,素緣,保存完好,美品
    RMB: 5,000-20,000

    5472.jpg
    5473.jpg
    5474.jpg
    5475.jpg
    5476.jpg
    5477金代 吳牛喘月鏡
    直徑123毫米 重530克
    圓形,平鈕。主紋以海水紋為背景,紐上一輪明月,浮云片片,倒影于海面反射出相同的明月,左側一牛立于岸上,望著倒影。近緣處三重鋸齒紋,較特殊。紋飾取材于吳牛喘月的典故:生于江南的水牛,畏熱,見月誤認為日,故喘
    RMB: 1,000-5,000

    5478金代 雙龍鏡
    直徑190毫米 重1062克
    八出菱花形,半圓鈕,主紋飾為張牙舞爪之雙龍,一龍無角為蛟,一龍頭頂雙角。整體圖案飽滿,豪放粗獷,造型剛健有力,線條豐富,紋飾生動而傳神,鑄造精美
    RMB: 30,000-80,000
    5479南宋 陽燧花卉鏡
    高174毫米 重225克
    六出菱花形,有柄。中心為凹面陽燧,鏡緣裝飾花卉紋,保存完好
    RMB: 1,000-5,000
    5480南宋 太白醉酒手柄鏡
    高190毫米 重295克
    圓形帶柄,方鈕,鈕內無孔。滿月高懸,李白醉臥于古樹之側,左下方一童子佇立。保存完好
    RMB: 3,000-8,000

    5481元代 秋山鹿紋手柄鏡
    高200毫米 重262克
    圓形帶柄,鏡背浮雕山石古樹,一麋鹿臥于樹下,表現的是“秋山之飾”。手柄內槽浮雕花卉紋。保存完好
    RMB: 5,000-20,000
    5477.jpg
    5478.jpg
    5479.jpg
    5480.jpg
    5481.jpg
    5482金代 雙魚紋手柄鏡
    高184毫米 重271克
    圓形帶柄,主體紋飾為雙魚,兩條鯉魚水中嬉戲,逍遙自在,水波翻騰成渦紋,中間為一荷葉,寓意年年有余,富貴平安,保存完好,美品
    RMB: 10,000-30,000
    5483金代 “鏡子局官押”海獸葡萄鏡
    直徑133毫米 重480克
    圓形,伏獸鈕,以一圈凸棱為界,分為內外兩區,內區飾五只形態各異的瑞獸,間飾葡萄枝葉紋,鈕左側方框內書“鏡子局官押”款。外區飾葡萄紋、雀鳥紋及跑獸紋,緣上飾花朵紋一周。品相好,少見。美品
    RMB: 50,000-150,000
    5484南宋 “煌丕昌天”海舶紋菱花鏡
    直徑168毫米 重334克
    八出菱花形,圓鈕,鏡背圖案為一艘桅桿高聳的船只在驚濤駭浪中前行,船頭兩龍探出水面,鈕上方鑄有銘文“煌丕昌天”,意為上蒼保佑,天下興盛
    RMB: 3,500-10,000
    這類銅鏡各地均有出土,圖案形式較多,以鑄有“煌丕昌天”四字的最為多見,其使用年代為北宋至金,此類銅鏡在朝鮮半島亦有發現,流行于高麗時期,反映了當時中國與朝鮮半島的文化交流。

    5485金代 六鶴同春鏡
    直徑190毫米 重912克
    圓形,圓鈕,鈕四周浮雕假山樹木圍繞,有六只不同姿態的仙鶴點綴鏡面,保存完好?!傲Q同春”即為“六合同春”,寓意天下皆春,萬物欣欣向榮
    RMB: 15,000-35,000
     
    5486北宋 龜背紋錦地鏡
    直徑250毫米 重1135克
    圓形,圓鈕,花瓣紋鈕座。座外一雙線大方格,方格內四邊各有一對五葉草。方格外滿鋪龜背紋,形成似地紋上襯托蝶紋的構圖,因此又稱錦地蝴蝶鏡。尺寸較大,保存完好
    RMB: 15,000-30,000
    5482.jpg
    5483.jpg
    5484.jpg
    5485.jpg
    5486.jpg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勒比无码人妻东京热| 欧洲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四虎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区色欧美另类图片|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四虎永久免费观看| 农村熟女大胆露脸自拍| 久久毛片少妇高潮|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乱了派| 中文字幕国产原创国产|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午夜福利|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高清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吞精| 日韩中文字幕人妻精品|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欧美高清狂热视频60一70| 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久久| 无码专区 人妻系列 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欧美怡春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无码熟妇人妻AV影音先锋|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APP|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电影|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香蕉伊蕉伊中文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国产免费无遮挡吃奶视频| 在线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 女人被黑人躁得好爽视频| AV喷水高潮喷水在线观看COM| 国产999精品2卡3卡4卡|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免费现黄频在线观看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