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與火星對比
好不容易搭一回俄羅斯的便車吧,結(jié)果還把火星探測器整丟了。這事鬧的!我國的火星探測計劃出師不利,但我們的火星夢不會因此而破碎。當然,指望別人,終究不是辦法,探索火星,還得靠自力更生。我相信,有生之年能夠看到人類登上火星,其中就有我們中國人的身影。你們信不?不信咱五十年后再回過頭來看這篇博文驗證一下----新浪別刪噢!
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便不斷觀察到火星表面出現(xiàn)的奇特景象。從18世紀至今,有關(guān)火星的傳聞一直不絕于耳,一些人甚至聲稱發(fā)現(xiàn)火星生命存在證據(jù),但這些證據(jù)根本無法令人信服。最近,美國又有所謂的研究專家自稱火星表面照片中發(fā)現(xiàn)了火車道,甚至有火車站、車廂。
科學研究是一個非常嚴謹?shù)念I(lǐng)域,這種嚴謹戳破了一個又一個不實傳聞和結(jié)論。發(fā)現(xiàn)所謂的火星基地后,科學家立即站出來澄清事實,指出照片中的火星基地并不存在。在廣闊而孤寂的宇宙,作為地球人的我們一直渴望尋找到鄰家星球上的生命,證明人類在宇宙中并不孤獨,也擁有自己的“玩伴”。但這種渴望也導致我們經(jīng)常出現(xiàn)錯覺。以下是火星表面上的普通物體讓我們出現(xiàn)的一系列錯覺--如果不認真觀察,很多人真的會誤以為真。
陸地與海洋
1784年,英國著名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指出,火星上的暗色區(qū)域是海洋,較為明亮的區(qū)域則是陸地。他猜測火星上可能居住著智能生物,他們“可能享受著與我們類似的環(huán)境”。赫歇爾的理論流行了一個世紀,其他天文學家聲稱觀測到火星明亮區(qū)域的植被。赫歇爾是幸運的,他對天文學研究做出的其他貢獻讓他獲得很多榮譽,有兩架功能強大的望遠鏡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憑借自己取得的成就,他仍可以在自傳中提及有關(guān)火星人的理論,但最好還是放在最不顯眼的地方,以免貽笑大方。
溝渠與運河
在1877年火星與地球親密接觸時,意大利天文學家喬瓦尼-齊亞巴雷利借助自己的望遠鏡觀察到火星表面存在凹槽或者說水道。他以意大利單詞“canali”對其進行命名,但翻譯成英語時卻變成“canals”(意為運河),導致講英語國家的很多人誤認為火星上有智能生物存在,正是他們修建了運河。
1895年,天文學家珀西瓦爾-洛厄爾在《火星》中刊登了火星運河的草圖,后又于1908年在第二本著作《Mars as the Abode of Life》(意為火星上有生命存在)中提出他的火星生命理論。在洛厄爾的推波助瀾下,火星運河這種誤解進一步加深。歷史學家表示,人們對蘇伊士運河的狂熱也進一步增強了這種錯覺。1869年,工程奇跡蘇伊士運河竣工。
20世紀初,火星運河理論最終被揭穿,科學家證實所謂的“運河”不過是一種錯覺。在使用性能較差的望遠鏡進行觀察時,火星表面的山脈和隕坑似乎連成一線,形成所謂的“運河”。隨后,科學家對來自火星的光線進行光譜分析后發(fā)現(xiàn),火星表面并不存在水。
ET電波
1921年,無線電報發(fā)明者吉列爾莫-馬可尼聲稱自己可能聽到來自火星人的信號。1922年和1924年,當火星運行到近地軌道時,美國政府要求所有無線電臺進入靜默狀態(tài),試圖聽到來自火星的無線電信號,結(jié)果竹籃打水。也許,火星人的無線電臺也一直處于靜默狀態(tài)。
火星臉
一切從1976年開始,當時美國宇航局公布了一幅有趣的火星山脈照片,由“海盜1號”拍攝。照片標題這樣描述:這個結(jié)構(gòu)似乎長著眼睛和鼻孔。30多年后,“火星臉”仍給人一種神秘感并孕育出陰謀論。很多人認為這是古代火星文明建造的一個人造結(jié)構(gòu)。從空中進行觀察,山脈的陰影確實很像一張臉,但如果從其他角度——例如“火星快車”探測器和其他飛船拍照時的角度,這座山脈便完全看不到臉的影子。
將火星山與臉聯(lián)系在一起由空想性錯視所致。科學家表示,面部空想性錯視是我們對人臉細節(jié)極為敏感的副產(chǎn)品。波士頓大學視覺科學實驗室的渡邊糾夫表示:“我們對人臉已經(jīng)達到超量學習的程度,會將相似的東西當成人臉。”(超量學習指學習或熟記到能立即回憶起的程度)
火星人
美國宇航局的“勇氣”號火星車2007年拍攝的一幅照片。照片中,似乎有一個穿長袍的人跪在地上祈禱。實際上,祈禱者不過是一塊巖石。由于空想性錯視,這塊石頭在我們的大腦中變成一個人。
阿爾法生物站
今年6月,又一個“證據(jù)”浮出水面,似乎能夠支持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觀點。在Youtube上的一段視頻中,一個自稱“輪椅宇航員”的人聲稱發(fā)現(xiàn)火星上的人類或者外星人基地,并將其命名為“阿爾法生物站”。據(jù)悉,他在“谷歌火星”的圖片中發(fā)現(xiàn),這顆紅色星球的表面出現(xiàn)一個神秘的線狀結(jié)構(gòu)。“谷歌火星”是一項新的地圖計劃,對大量火星衛(wèi)星照片進行編輯整理。
可惜,天文學家立即揭穿了阿爾法生物站的真面目。它不過是一個白色像素化條紋,是拍攝照片時宇宙射線在圖像傳感器上形成的假象。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月球與行星實驗室的行星地質(zhì)學家、行星成像研究實驗室負責人阿爾佛雷德-麥克伊文說:“由于在地球磁氣圈外拍攝,類似這幅由在軌望遠鏡拍攝的太空照片往往受到宇宙射線影響,出現(xiàn)假象。”
宇宙射線是太陽放射出的高能粒子,在刺透照相機像素時能夠在像素中堆積電荷,使其立即飽和并形成白紋。麥克伊文表示,當原始照片轉(zhuǎn)換成“谷歌火星”使用的JPEG格式圖片時,壓縮可能導致宇宙射線假象變成長方形,結(jié)果被“輪椅宇航員”誤認為生物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