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法的藝術---淺談構圖基礎(三)
構圖作為攝影基礎要素,往往成為拍攝者展現自己獨特之處的重要手段。即使使用同樣的器材,同樣的參數設置,面對同樣的光線場景,不同的人會用不同的理解和角度去拍攝,得出的就是不同的甚至有天淵之別的畫面效果。一個司空見慣而被人視而不見的平凡物體或場景,用一個非同尋常的角度去觀察拍攝,往往會得出令人不可思議的效果。用光是攝影的血肉,立意是攝影的靈魂,構圖就是攝影的骨架。 通常說“繪畫是加法,攝影是減法”,是對繪畫、攝影各自藝術創作一般規律的總結,是對其藝術創作特點整體把握的一種形象描述,是對繪畫、攝影藝術創作方法的原則指導。但是在實際拍攝實踐中,攝影構圖最常見需要減法,而有時用加法來表現,可能更會賦予畫面生命力。 一、減法的藝術 “攝影是減法”,說的是:得法的減。講求從繁雜的客觀世界中,“減”出拍攝者心中的獨特風景,“減”出拍攝者的藝術追求。一幅好的照片要簡潔明了,除了主體之外,指汲取對主體起襯托作用或有關聯的畫面,而排除那些對主題起分散作用的東西。 很多攝友,往往有一個困惑,就是明明看見了很漂亮的景色、主體和,美麗的色彩,拍攝出來卻是一張很普通的照片,似乎很難抓住最美妙的部分。其實但我們舉起相機拍攝時,取景框內遠、中、近充滿各種景物,有我們需要的、有不需要的、有主要的、有次要的、有本質的、有現象的,這些東西全部交織在一起,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創作主題進行適當的取舍,把那些不必要的東西從畫面中減去,從雜亂無章的繽紛世界中,提取你所需要的攝影元素,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攝影是減法”。 一般來說,一張好的照片,并不是景色越多越好,在攝影構圖時要盡量去掉與主題無關的事物,只保留一個突出的主題和一些必須的背景要素就可以,這樣才能使畫面精練,主題突出,讓人一看就能知道你在表達什么,這樣的照片才算是一張成功的照片。因此我們在拍攝時,必須要留意,一張片子首先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主題必須明確,毫不含糊,使任何觀賞者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對于主體之外的元素,只包括哪些有利于把視線引向被攝主體的內容,使觀賞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攝主體。 此外,攝影構圖中的留白,這也屬于減法范疇。為了使畫面的主體更加突出,增強畫面的意境,在畫面必要時要留有一定的空白。畫面的空白要留的適當,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留。留白太多會顯得畫面松散,沒有沖擊力;留白太小則顯得畫面太滿,沒有了聯想的空間,使畫面意境大打折扣。構圖中恰當的留白不僅可以起到突出襯托主體的作用,還可以使畫面產生絕佳的意境,引發觀眾無限聯想的空間,達到“此處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關于留白的詳細介紹可以參看我寫過的一篇帖子
1、使畫面簡潔。簡潔是美的最高境界,取景構圖時要把興趣中心周圍的各種要素處理得干凈徹底,不留下一點分散注意力的東西,特別要注意背景對主題的影響作用。在攝影減法的應用中,霧、雨、霜、雪的天氣也是可以運用的大好機會,由于霧雪的大面積出現,可以使得平時雜亂的景物變得簡化,而且大片空白的出現,可以營造中國特有的傳統意境。 下面這張照片,早晨的晨霧像絲帶一樣纏繞,遠山朦朦朧朧只剩輪廓,江面則是大片空白,等待漁船出現在恰當位置按下快門,整個畫面空靈飄渺,富有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美。
1P

2P

2、利用曝光的增減,強烈的對比反差,達到減法的效果也是常用的手法。下面這張拍攝時曝光減了幾檔,從而使得背景雜亂的物品隱沒在黑暗中,而前景的人物輪廓、臉部卻得到準確曝光,使得畫面干凈明了。

3、由于相機成像系統的曝光寬容度比人眼要小很多,所以在光比比較大的場合比如陽光明媚的大晴天,可以利用這個特性經營畫面,得到簡潔有意境的畫面。這張一反以往拍攝竹子的常規,只留下數片竹葉故意安排在畫面右上角,以充分體現空白的美,畫面大部分以虛掩的門為襯托,使之呈現一種國畫里“計白當黑,疏可走馬,密不通風”的意境,令人遐想思考,這種繪畫里的手法在攝影中也同樣適用。

4、逆光的使用也是攝影減法的常用技巧。選用更簡潔的背景,逆射的光線在主體上形成輪廓光,把主體勾勒出來脫離背景,使得主體突出,畫面簡化。

5、用追隨法突出興趣中心,由于雜亂的背景產生動感虛化,從而使得主體從背景里凸顯出來,這種減法手法也很有意思。追隨法拍攝的時候快門時間要設置在1/50秒或更慢,在按快門過程中鏡頭仍要追隨運動。還可以在按下快門時用變焦或旋轉鏡頭的拍攝方法,也可以達到突出主體簡化畫面的效果

二、加法的魅力 加法,就是在拍攝的場景中加入一些元素,讓主題更鮮明,讓畫面更生動。比如說我們在拍風景的時候往往會想“如果有一群鳥飛過就妙了”;拍橋和巷子時會想“如果那里出現一個人就更有意境了”,拍人像時會想“如果有個什么道具就生動多了”;拍花草時會想“如果有只蜜蜂或蝴蝶多美”等等。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就是你需要應用加法的時候了。這是攝影構圖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思維,所以有耐心的攝友在拍一個場景時會花不少時間在等待要加入的元素的出現,事實上這種耐心往往會獲得生動畫面的回報。 我們來比較下面幾組照片
1P

2P

3P

通過上面幾組片片的對比,可以看出,加入的元素可以成為畫面的主體,也可以不是,但能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或者是有利于氣氛的營造,或者是有利于畫面的平衡,等等。在風景和小場景題材中也許用得更多,比如加個人,加個動物,加個前景什么的。風景也許很美,每個人站在那里都能拍出差不多樣的片子來,不過,一旦加入了人的參與,畫面就馬上變得活靈活現充滿生機,而且會讓你的作品獨一無二不可復制。人與自然是永恒的主題,人是世界上最美的風景。所以平時拍片實踐是需要經常有意識地加入生命的元素。例如:人物、動物、花草... 上次跟大家提到襯托與對比的手法,其實這也是一種加法。就是加入一個與主體有某些相關的元素,使得主體的形象和個性更加鮮明,讓表達的主題得以強化。這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手法,一般都能產生很好的效果。對比的元素包羅萬有,應用極為廣泛,有人物的對比,顏色的對比,材質的對比,明暗的對比,大小的對比,冷暖的對比,虛實的對比,甚至是情感的對比等等。對比產生美,對比產生故事,對比產生新的認識... 色彩的加入,多重曝光,甚至于影子的加入等等,都能讓畫面起到點睛的作用。

所以原本沒有的事物,因環境、情境的需求,而需外加物品陪襯、強調、襯托,如此皆可稱為攝影加法之運用。但使用時須注意,外加的事物,一切之安排須合乎邏輯,絕不可有違常理,格格不入及賓主不分,喧賓奪主之嫌。
攝影的加減構圖是綜合的藝術,減要減的得當,加要加的精彩,合理運用,和要拍攝的主題思想緊密結合,相得益彰,用好這一點睛之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