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陽人】。其先世曾居昌黎,故韓愈也自稱昌黎人。出身于小官吏家庭。韓愈3歲而孤,隨伯兄韓會貶官嶺表,12歲時哥哥韓會英年早逝,嫂子撫養(yǎng)他長大??嚯y的生活給了韓愈很大的鍛煉,同時也增加了他刻苦求學的決心和動力。韓愈文學天分極高,自幼刻苦攻讀,長大后精通六經(jīng)百子之學,以儒學復古自命。25歲考中進士,29歲在參加3次吏部組織的博學宏詞科考試未中的情況下,先后到汴州,徐州地方藩鎮(zhèn)節(jié)度使處做幕僚。34歲到長安做四門學博士。35歲寫《師說》。后投靠工部尚書兼京兆尹李實,李實是李淵的后代,唐德宗的寵臣。被任命為監(jiān)察御史。因關(guān)中大旱,他上疏請寬稅錢,為李實所饞,10天后被貶往距離長安4000里的廣東陽山縣。唐憲宗元和元年,48歲被召回長安任中書舍人。817年以行軍司馬隨裴度討伐淮西節(jié)度使吳元濟,平藩勝利后升任4品刑部侍郎。在刑部侍郎期間,仗義直言,敢說敢做,深受憲宗賞識。元和14年,819年,51歲的韓愈上《論佛骨表》激怒憲宗,被貶到離長安8000里的廣東潮州任刺史。在潮州上《潮州刺史謝上表》取得了憲宗的理解,7個月后,調(diào)往江西袁州任刺史。唐穆宗即位后,韓愈被調(diào)往長安先后任國子監(jiān)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任兵部侍郎期間單刀赴會,說服成德節(jié)度使王廷湊歸附朝廷,解救了深州。57歲,韓愈在長安去世。他的著作由其門人李漢編為《昌黎先生集》。今有《韓昌黎文集》。 我國古文成就對中國文壇的影響一直延續(xù)到今天。唐宋散文8大家是指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宋朝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8個人。最早把8個人結(jié)合在一起的是明代的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鈔》,目的是為給當時學習古文寫作的人提供樣板?!度圃姟?萬多首,《全唐文》2萬多篇,而8個人留下9千多首詩詞,1萬2千多篇文章。8個人中年紀最大的蘇轍73歲,活的最短的柳宗元46歲,短短的期間創(chuàng)作了如此豐富的文章。8個人中間,歐陽修,王安石,蘇轍曾擔任宰相,歐陽修,蘇軾,蘇轍曾擔任3品翰林學士,韓愈,曾鞏曾擔任起草詔書的中書舍人,8個人中6個進士,6位曾擔任過地方官員,可以說8個人是唐宋官員行政經(jīng)歷的一個縮影。被稱為8大家是當之無愧的?,F(xiàn)在學習8大家的目的在于學習8個人的文章,人格,思想,道德和境界以豐富滋養(yǎng)自己。8大家之首韓愈說,書山無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了解唐宋歷史是學習的前提。 中國科學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的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他淵源于漢朝,創(chuàng)始于隋朝,確立于唐朝,完備于宋朝,興盛于明、清兩朝,廢除于清朝末年,歷經(jīng)隋、唐、宋、元、明、清。根據(jù)史書記載,從隋朝大業(yè)元年(605)的進士科算起到光緒三十一年(1905)正式廢除,整整綿延存在了1300周年。中國科舉制度的產(chǎn)生是歷史的必然和一大進步,它所一直堅持的是“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yōu)取仕”的原則,它對我國古代社會的選官制度,特別是對漢代的察舉和征辟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個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給廣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過科舉的階梯而入仕以登上歷史的政治舞臺,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臺、機會和條件。因此說,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具開創(chuàng)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選拔制度。唐朝297年選取進士4000多人,每年平均10幾人,人生30歲到50-60歲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明經(jīng)科主要是靠儒家經(jīng)典,比較容易;而進士科是考察詩詞歌賦,政治見解,比較難。所以唐朝有“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的說法。韓愈參加進士考試4次25歲考中進士,同年錄取的23人日后都成為國家的棟梁,被后人稱為龍虎榜。韓愈考中時的主考官是兵部侍郎陸贄,陸贄是唐德宗時期著名政治家,精駢文,看重文有真實內(nèi)容,韓愈符合了他的條件。副主考官之一是梁肅,是韓愈哥哥韓會的好友,韓愈是他推薦的8個人之一。韓愈在忍耐與堅持中間等到了自己的人生機遇。唐朝規(guī)定考中進士后還要參加吏部組織的博學宏詞科考試通過后才能受官,韓愈接下來參加3次考試都沒有通過。韓愈先后3次給宰相寫自薦書,沒有結(jié)果?!胺苍诰煱司拍暌?,足不跡公卿之門,名不譽于士大夫之口”,唐代即使文如韓愈之才出人頭地太困難了。29歲韓愈在仕途不如意時選擇了去地方藩鎮(zhèn)節(jié)度使做幕僚,走由進士到幕僚到中央的從政之路。韓愈先后到汴州,徐州做節(jié)度使的幕僚。幕僚的生活僵硬死板,做幕僚是進士和節(jié)度使雙向選擇的事情,幕僚的品級很低,從九品,給節(jié)度使做幕僚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韓愈離開節(jié)度使都是由于發(fā)生了兵亂,總之韓愈的幕僚生活是不滿意,不順心的。韓愈離開幕僚生活上調(diào)到中央擔任四門博士。四門博士是在中央的國子監(jiān)學校里教7品以上5品以下的官員子弟的老師。上面是太學博士,教5品以上官員子弟,在上是國子學博士,教3品以上官員的子弟。教師窮酸的生活養(yǎng)活自己30多口人的家庭很緊張。韓愈做了《苦寒》詩寫到,肌膚生鱗甲,鱗甲是指凍裂了。衣服如刀鐮,氣寒鼻莫齅,血凍指不沾,濁醪沸入喉,口角如銜箝,都凍嘛了。將持匕箸食,觸指如排簽,侵爐不覺暖,熾炭屢已添,探湯無所益,何況纊與縑。看出韓愈的冷,餓,饑,寒。在這酸楚之中,韓愈自己分析自己汲汲于富貴是為了光大大孔孟之道。是不會向命運茍且和妥協(xié)的。 在擔任四門學博士期間,韓愈推薦人才的同時寫出了老少皆知的《師說》。體現(xiàn)了思想家深邃和遠大的目光?!稁熣f》在唐朝重視門第出身的背景中是有深刻意義的。當時的高門望族,不存在提攜后學的事情,一出生就有工作,關(guān)系就是他們的核心要素。而參加科舉考試是寒門子弟的唯一出路,往往走的很辛苦。《師說》的核心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提倡知識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勤于學習,拜師,才會有進步?!稁熣f》是改革政治體制,人才體制的號角,1000多年前韓愈提出了對師道尊嚴,對人才,知識,教師的獨特見解至今依然閃爍著光芒。韓愈這期間寫的《答李翊書》是發(fā)起古文運動的代表作。 韓愈是不滿意四門學博士的位置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他選擇了工部侍郎兼京兆尹李實。李實是李淵的后代,皇親國戚,唐德宗的寵臣,位居要位。他的做法是寫文章稱贊人家。說李實“赤心事上,憂國如家”,長安地區(qū)大旱,但長安地區(qū)治安穩(wěn)定,無盜賊,治理的很好,規(guī)章制度得到了執(zhí)行,是個很有辦法的官。實際上剛剛相反,韓愈這樣做是不得已的,在污泥中不染才是真功夫。到一定位置能發(fā)揮作用時,是絕對不會放下旗子的,反而會舉得更高。不久,韓愈出任監(jiān)察御史,官品不高,權(quán)卻很大。這時長安地區(qū)又遭了霜災(zāi),朝廷下令免除賦稅,李實為了顯示功績?nèi)詣癯⒄鞫悺mn愈上疏請求不要征收了。10天后韓愈被貶4000里外的廣東陽山縣?!疤熳訍湃桓?,司空嘆綢繆,謂言即實施,乃反遷炎州”。陽山在唐代是經(jīng)濟不發(fā)達地區(qū),機構(gòu)配置不完整,一個縣只有韓愈和10幾個小吏,言語不通,布置工作靠在地上寫字傳達。韓愈采取既來之,則安之,則好好工作之的態(tài)度。雖然仕途坎坷,但這時的韓愈在文壇和思想界的名氣越來越大。“寶劍鋒從磨礪出”,一個久經(jīng)磨礪的人,一個對社會了解越來越來越深入的人,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一個像韓愈這樣有深厚學養(yǎng)的人,必然會成長為一個思想深邃,文章有才華的這樣一代文學家和思想家。有人慕名而來學習韓愈的儒家思想,文章和詩歌。韓愈在當?shù)氐墓ぷ骼习傩湛丛谘劾铮殃柹娇h的一座無名山起名為賢令山。韓愈在憤怒,悲痛,牢騷中反省自己的心路歷程,自己的言行,道德,寫了《五箴》。反省自己這多年汲汲于官場,放棄了刻苦學習的習慣,學習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樣,“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與思而毀于隨”。在黑暗的官場應(yīng)韜光養(yǎng)晦,要善于生存。在性格方面自己恃才傲物,有急躁情緒。但不管多艱難,如果黑暗和理想發(fā)生沖突,自己永遠不會放棄理想,為此在所不惜?!段弩稹肥琼n愈對自己的一個總的分析。深刻的反省能力是韓愈作為思想家勇氣和見識的體現(xiàn),是韓愈思想水準的體現(xiàn),卓越的思想家是需要克服反省自己的阻力的。這一時期韓愈著述頗豐。 唐憲宗元和元年,韓愈被召回長安擔任中書舍人。唐憲宗是李唐王朝繼李隆基之后數(shù)一數(shù)二的好皇帝,在位15年,史稱元和中興。先后用李絳,崔群,裴度,武元衡為相。李絳,崔群是韓愈當年同為龍虎榜的進士,裴度是和韓愈一同參加吏部博學宏詞科考試的。這些人執(zhí)政后,在政治理念和個人經(jīng)歷方面和韓愈很接近,便提攜韓愈,韓愈當時散文稱“韓柳”,詩作稱“韓孟詩派”,身邊聚集了一批有識之士,有巨大的影響力。韓愈的政治意愿與唐憲宗不謀而和。于是年屆50的韓愈進入了核心決策層。<入關(guān)詠馬》寫到,年老豈能充上駟,力微當自慎前程,不知何故翻驤首,牽過關(guān)門妄一鳴”。正是他自己當時心情的寫照。 唐朝安史之亂之后,面臨的問題主要是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quán)和朋黨之爭。其中尤其以藩鎮(zhèn)割據(jù)最為嚴重,威脅到了唐王朝的統(tǒng)治。韓愈時代主要有平盧節(jié)度使,成德節(jié)度使,淮西節(jié)度使和魏博節(jié)度使。朝廷對付的辦法是各個擊破。其中魏博節(jié)度使先臣服,在河南南部的淮西節(jié)度使就顯得十分單薄,元和9年,淮西節(jié)度使吳少陽死后,其子吳元濟宣布自己為節(jié)度使,于是朝廷下令討伐。任命裴度為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負責全權(quán)處置討伐吳元濟,韓愈為行軍司馬。戰(zhàn)爭起初并不順利,宰相武元衡被刺殺身亡,在戰(zhàn)和之際,韓愈上《論淮西事宜狀》,核心思想是給憲宗鼓勁,提出4點建議,集中優(yōu)勢兵力打殲滅戰(zhàn);發(fā)動群眾走群眾路線;各個擊破,分化瓦解敵人;對于敵人陣營寬大為懷,區(qū)別對待。后世評價“可謂料敵如神,非文士紙上談兵套語”。戰(zhàn)爭的結(jié)果,李塑雪夜如蔡州,活捉吳元濟?;次髌椒〉萌鎰倮F渌^望的藩鎮(zhèn)也上表效忠,歸順朝廷。韓愈作為行軍司馬,除處理日常工作外,協(xié)助裴度協(xié)調(diào)與宣武節(jié)度使韓弘的關(guān)系,韓弘起先被朝廷任命討淮西不利,換為裴度。在韓愈斡旋下,韓弘“弘悅用命”。李塑雪夜奇襲的計劃,韓愈最早曾向裴度建議過,并請命自往。為裴度決策提供了正確的戰(zhàn)術(shù)。平淮西之后,韓愈建議對另兩個藩鎮(zhèn)采取勸降的方式,成德節(jié)度使獻兩州向朝廷表忠心。顯示了韓愈在軍事上的膽略和膽識。回朝后,韓愈因功升任4品刑部侍郎。憲宗命韓愈起草紀念平叛一事的碑文,韓愈化70多天時間寫成《進撰平淮西碑文表》刻碑立在蔡州城內(nèi)。李塑的夫人是唐德宗的孫女,覺得李塑功勞大,碑文寫的少,指使李塑部下石孝忠欲推掉石碑。憲宗用人之際,命人抹掉韓愈的碑文,讓段文昌又寫了一個碑文。蘇軾評價此事說,淮西功德冠吾唐,吏部文章日月光,千載斷碑人膾炙,不知世有段文昌。韓愈心里很不舒服。元和14年,819年,憲宗迎奉法門寺的釋迦摩尼指骨舍利。奉迎佛骨是唐朝的傳統(tǒng),大體30年一次,目的是祈求國泰民安,五谷豐登,祈求皇上長生不老,長命百歲。韓愈51歲上《諫迎佛骨表》。憲宗震怒,貶韓愈到8000里外的潮州任刺史。韓愈寫到,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韓愈此時52歲,家有百余口人,一路走了100多天,將家安在韶州,自己前往潮州。上《潮州刺史謝上表》,說自己不對,感謝皇上不殺之恩,說潮州太偏遠了,但民眾忠君,向皇上哭窮,說自己能寫文章,愿為皇上效忠。憲宗看后說,昨得韓愈到潮州表,因思其所諫佛骨事,大是愛我,我豈不知。然愈為人臣,不當言人主事佛,乃年促也,我以是惡其容易。從心里上原諒了韓愈。韓愈在潮州7個月,給潮州人民帶去了中原的先進文化,當?shù)厝藶榧o念他將當?shù)毓P架山改名韓山,將河流改名韓江。韓愈在潮州和88歲的大顛和尚往來密切,為消除為害一方的鱷魚,寫了一篇《祭鱷魚文》。7個月后,元和14年韓愈調(diào)往江西袁州任刺史。憲宗去世,穆宗即位后,韓愈此前曾擔任過太子右庶子,韓愈被召回長安先后擔任國子監(jiān)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職。 成德軍節(jié)度使歸屬朝廷后5年,屬下王廷湊自立,朝廷派裴度討伐不利,被迫立王廷湊為節(jié)度使,當時河北地區(qū)不穩(wěn)定,唐德宗擬派人去安撫王廷湊,于是就選中了時任兵部侍郎的韓愈。寫過,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的元稹聽說后,說,韓愈可惜。穆宗派人追上韓愈勸說別真進鎮(zhèn)州王廷湊處,擔心危險。韓愈卻馳馬而入。穩(wěn)定了王廷湊,解救了被圍的深州和深州刺史。展示了杰出的外交手段。 韓愈是一位比較全面的人才。綜合素質(zhì)是唐宋八大家中少有的,是卓越的政治家,卓越的文學家,卓越的思想家。57歲在長安去世,謚號“文”。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評價他說,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是指從東漢到隋代640多年。而道濟天下之溺,溺是沉淪的意思,就是用儒學仁義之道喚醒天下。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評價是很到位的。法律思想史中韓愈的君權(quán)至上與“道統(tǒng)論”,圣人“制刑”與天刑說,“德禮為先,輔以政刑”的法律思想為隋唐時期封建正統(tǒng)法律思想的發(fā)展做出了貢獻。韓愈是一位比較復雜的人物,他以繼承儒家的“道統(tǒng)”自居,積極倡導仁義道德學說,闡揚儒家正統(tǒng)思想,排斥佛老,一方面加強了對人民的思想統(tǒng)治,另一方面又促進了社會穩(wěn)定。他既主張誅民,加強對勞動人民的鎮(zhèn)壓,又表示愛民,關(guān)心人民疾苦,要求減省租賦,釋放奴婢,改革弊政。至于韓愈作為“文起八代之衰”的偉大文學家的地位,則是古今學者所公認的。 ![]() |
|
來自: 收斂從容 > 《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