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獲悉,中國已有能力自主設計制造單機容量為100萬千瓦的世界最大水輪發(fā)電機組,并將可能首先應用于金沙江下游的烏東德、白鶴灘巨型水電站。而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發(fā)電的最大容量水電機組為70萬千瓦級。
中國100萬千瓦水電機組的研發(fā)依托烏東德、白鶴灘兩個水電站工程。據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程永權介紹,設計制造100萬千瓦機組本身所必需的關鍵技術研究將在今年內基本結束。
作為將來西電東送的骨干電源,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均為千萬千瓦級,工程已處于前期工作階段,力爭“十二五”初開工,2020年前投產。
研究表明,與安裝70萬千瓦機組的方案相比,安裝100萬千瓦機組具有更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可使這兩座水電站的靜態(tài)投資節(jié)省11億元。
據了解,中國水能資源豐富,水電技術領先,水電開發(fā)程度卻遠低于歐美發(fā)達國家。作為二氧化碳排放大國,中國面臨巨大的減排壓力,大力開發(fā)水電等可再生能源是發(fā)展中國特色低碳經濟的主要途徑之一。而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開發(fā)出超大容量、高可靠性的水電機組是中國水電開發(fā)管理技術再攀高峰的要求。
程永權告訴記者,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發(fā)電的最大容量水電機組為70萬千瓦級,其中美國大古力電站有3臺、巴西伊泰普電站有20臺、中國三峽電站有26臺。100萬千瓦水電機組超出現有技術水平和規(guī)范,世界范圍內都無現成的設計制造經驗可借鑒,但中國自主研發(fā)100萬千瓦機組的條件是成熟的。
程永權說,中國制造廠經過三峽電站70萬千瓦機組引進消化吸收和技術創(chuàng)新,已形成自己的核心技術,水電機組技術開發(fā)能力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他說,中國已在100萬千瓦水電機組主要參數、機組結構等方面開展總體技術可行性研究,在水輪機水力設計、機組穩(wěn)定運行、機組高電壓線棒、高荷載推力軸承、發(fā)電機冷卻方式等方面開展專題研究,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據悉,研究工作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組織,長江委設計院、華東水電勘測設計院參與,設備研制單位主要是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東方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等。
中國自主研發(fā)100萬千瓦超大型水電機組,不僅將取得一批100萬千瓦水電設備設計、制造專利,形成一批100萬千瓦機組設計、制造、安裝、運行的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而且將使國內冶金、材料、特殊鑄鍛行業(yè)實現全面技術進步,扭轉以前70萬千瓦機組制造中高強度、抗層狀撕裂、厚鋼板、大型精煉不銹鋼鑄鍛件主要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
程永權說,100萬千瓦水電機組除了適用于烏東德、白鶴灘等中國水電站,還將在未來中國企業(yè)“走出去”開發(fā)世界水電資源的事業(yè)中發(fā)揮重要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