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重大歷史時刻,往往因其影響深遠,成為一個民族的恒久記憶和人類文明的啟示性資源,不僅屬于歷史,更屬于未來。毛澤東曾經這樣評價,中國的抗日戰爭是“戰爭史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 66年前的今天,堪稱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沉重的一天:中華民族付出了3500萬兒女的重大傷亡;66年前的今天,也堪稱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值得慶祝的一天:在1840年以來的無數次反擊外敵入侵中,中華民族第一次也是最終贏得了民族獨立戰爭的勝利。回憶和反思恥辱的過去,讓人不愉快;但知恥后勇的道理又提示我們,不能忘記恥辱。恥辱的歷史是無法改寫的;但作為后來者,有責任、有義務不讓恥辱的歷史重演。 透過歷史硝煙,重溫民族勝利的喜悅。重回66前的記憶,遙想中國作為勝利者的榮光。在國際博弈游戲中,中國得到了 透過歷史硝煙,在中華民族數千年悠久的歷史中,各種危險和劫難并不鮮見。然而,如日本侵華這樣一段一度使這個偉大的民族面臨生死絕境的歷史卻從未有過。“燒光、殺光、搶光”“萬人坑”“無人區”“煉人爐”“慰安婦”……一個個駭人聽聞的詞匯,曾是中華民族整整一代人的恐怖記憶。 透過歷史硝煙,在半個多世紀前那場慷慨悲壯的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以巨大的民族犧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透過歷史硝煙,在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像抗日戰爭這樣,民族覺醒如此深刻,動員程度如此廣泛,戰斗意志如此頑強。伏擊戰、破襲戰、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一個個巧妙戰術,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觀,令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透過歷史硝煙,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大轉折。是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的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偉大轉折點,拓展了民族精神的新疆界,也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 透過歷史硝煙,昭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自強才能自立。這是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寶貴經驗,也是中國人民從近代以來屢遭外來侵略的悲慘經歷中得出的刻骨銘心的教訓。 透過歷史的硝煙,中華民族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一個大國的尊嚴。中國共產黨更以自己的犧牲奮斗為抗戰寫下了光輝的 ![]() 透過歷史的硝煙,還應省思一個大國為何會為了抵御一個小國的侵略而付出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代價。抗戰之堅苦卓絕,決非任何偶然性所致。戰后66年,是中國贏得了戰爭卻依舊感到悲痛的66年,是成為了戰勝國卻依舊值得不斷反思的66年,更是要從抗戰精神中不斷汲取力量、堅定地走向未來的66年。 透過歷史硝煙,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民族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今天的“抗戰”與當年的抗戰在形式上、在戰略戰術上都有根本的不同。現在“抗戰”“抗”的是歐美資本 透過歷史硝煙,今天的“抗戰”的“戰”沒有槍聲,沒有炮聲,而且,直接作戰對象是中國國內的民族敗類和漢奸。這些“民主精英”基本做法是,用放大鏡和顯微鏡來彰顯西方民主的各種美好,以此編織“民主夢”施展迷幻術,舊夢破了再編新的,甚至用哈佛、芝加哥、斯坦福等大學的干部培訓班直接實施“人腦刷新”工程,對朝圣“上帝”者進行“洗禮”,這些西方培養的“第五縱隊”,昔日的“伯克利黑幫”,今日的“芝加哥男孩”,層出不窮,走向世界,成為西方民主的宣傳組、工作 這場戰爭的耳光打在漢奸的臉上卻痛在主子的心頭。這是新的世界局勢下的新的抗戰。這場戰爭不可避免。如果我們不想丟掉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傳承和歷史積淀,如果我們還想保住民族尊嚴,還想振興偉大中華,還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打贏這場“抗戰”。 “誰忘記歷史,誰就在靈魂上有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