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是科學 李正山 西醫是科學,中醫是文化。 什么是科學?科學就是能用數學來表達的思想。數學化是一切科學的本質。凡是不能數學化的東西,都只能是想像,不是科學。 文化是什么?文化本身不可定義,但為了方便說明,需要給文化一個臨時概念。文化就是依靠想像力來完成的思想,簡言之,文化就是一種想像力,例如文學、藝術等等。有些藝術也要借助數學形式來便利傳播,如音樂簡譜(中國古代是宮、商、角、徵、羽)。 不能數學化的想像力最終會走向玄學,中國文化很多就是玄學,不是科學,而且把玄學發展成了專門學問。不嚴謹地說,中國文化就是玄學文化,中國文明就是玄學文明,現今中國文化也是玄學文化,現今中國仍然沒有科學,只有技術,而且這些技術也主要是從國外學來的,原創的稀少罕見,模仿成了普遍現象,中國至今沒有走出缺少科學的歷史陰影,今日中國是一個沒有科學的國家。中國在“文革”時期,因個人崇拜而起的玄學文化達到了頂峰。玄學發達,科學就必然萎縮。科學與玄學不可能并道而立。表面上,中國似乎做到了科學與玄學同道而行,但事實是,玄學吞沒了科學。古代中國有玄學,沒有科學,古代中國有文化,沒有科學,現代中國仍然如此,沒有科學的中國歷史面貌仍然沒有改變。古代中國文明最終玄學化,愚昧不堪,是中國文明劣化、文明質量差化的重要表現,也是中國未能發展出科學的重要原因。現代中國必須以之為切實教訓,否則,未來中國仍然發展不出科學,只能照抄照搬別人的東西,永遠跟在別人屁股后面嗅氣。 玄學的理論依據是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八卦思想。 天人合一,表面看是一個動人的設想,但實際上,天和人怎么合一?如何合一?天人合一的答案在哪里?如果天人合一有答案,那只能是想像,不可能是實在東西。現實生活中,如果要真實表達出天人合一,只能有一種情況,那就是人死了才能實現天人合一,人活著,永遠無法天人合一。就文明而言,追求死后天人合一境界,除了心理慰藉、文化想像外,有其他實際意義嗎? 陰陽五行,是對天人合一思想的細化分類認識。因為天人合一太抽象了,需要進一步細化認識,以幫助人們領會天人合一思想,具體辦法就是假設陰陽兩界和金、木、水、火、土五行。在中國人眼中,宇宙就是在陰陽五行中穿行的那個對象物,我們認識宇宙世界,觀察現實生活,一切都用陰陽五行來加以附會說明,也就是,一切都在五行中。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文化就是一種對稱的陰陽文化,就是一種分類的五行文化。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水平基本上一直停留在祖先設定的陰陽五行世界里,所以,中國文明只有量的增加,沒有質的變化,無法接近科學,無法找到科學,與科學的距離只能越來越遠,越來越陷于背離科學道路境地。例如,依照中國陰陽說,人分為男女,男就是陽,女就是陰,從這個簡單分類就玄出了男尊女卑思想,然后接下來就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之類等等,把中國人禁錮起來,扼殺了普遍人性。同一個認識對象體,在科學那里,男女就是一個性別問題,是X、Y兩對染色體自然選擇的結果,于是發展出了生命科學。但在中國,就只能永遠玄學下去,科學永遠是妄想了。又如,白天和夜晚。中國人說,白天為陽,夜晚為陰,表面上蠻有道理,其實沒有科學道理。在科學那里,白天和夜晚只是地球自轉的結果,于是有了天文學的誕生,有了精確的時間計算。一個陰陽思想就把本來應該誕生的天文學給玄學化了,科學被陰陽思想吞到了玄學的肚子里腐爛扼殺了,永遠不能成長為科學,永遠不能有精確的時間觀念,永遠只能用滴漏,或者敲梆梆報時,不可能發明出既實用又科學的時鐘。 把陰陽五行結合起來進行具體測算,這就是八卦術。算命、看風水、財運、戰爭、婚嫁、傷病等等,都離不開八卦。中國文字就起源于卦術,甲骨文就是卦文。玄學卦術就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但這種玄學卦術卻沒有發展成為宗教,反倒成了人們生活實用方面的指南,中國人就圍繞陰陽、五行、八卦終其一生,在哲學上,就把這種卦術人生歸結為天人合一,看似非常高雅,非常具有文化個性,非同尋常。所以,把中國人看成陰陽人、五行人、八卦人也是可以的。而實際上,卦術結果,只有鬼知道,沒有科學根據。 中國文明玄學化,中國文化玄學化,這是中國文明最大的痼疾。令人遺憾的是,當代中國人并沒有完全意識到,也不可能克服歷史痼疾。 中醫是中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逃脫不了玄學化的命運,從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八卦生長出來的玄學思想必然投射到中醫身上。中醫玄學化,是中醫致命弱點。在古代中國文明中,唯有醫學可能走向科學道路,但是,中醫最終不能實現科學化,實乃中國文化思想源頭過錯造成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妙在哪里呢?妙在沒有答案,妙在沒有結果,妙在空寂,妙在想像中,妙在想要卻又找不出來的那個說不清、道不明的玄想世界里。但是,醫術畢竟是面向人的,醫死人和醫活人完全是直觀的,即使深度玄想,也必須要有一定實用價值,否則,中醫難以存在下去。在理論上,中醫依照陰陽五行思想,走向玄學化,成為一種醫學文化。在實踐上,中醫結合具體臨床經驗,走向實用化,醫術高明者成為名醫、神醫,如張仲景、華佗,但是,一般人卻做不到,所以中國人自古以來獲得的醫學照顧非常難得,人均壽命不長,有點醫術的人就被冠以神醫稱號,立廟建祠,美化塑像,受到格外崇敬,而社會上得不到普遍的醫學照顧,人們就轉向大自然,派生出順乎自然的養生玄學文化,一個自然的醫學問題又轉回到了天人合一、陰陽五行上去了,人們對醫學的盼望反而自然在內心自動走向了玄學化。這一轉圈,更加重了人們對中醫的信任感。所以,在一個完全封閉的時代,中醫能夠得到廣泛認同,歷數千年持久不衰。 如果把中西醫進行比較,西醫好比正負數,可以計算,可以運用,中醫就是陰陽五行,可以理論,可以想像。根據這種想像,中醫構想了一個人體經絡問題。在中醫自設的理論上,人體經絡反應是一種氣。中醫認為,人體經絡不是解剖學上的神經,用解剖方法是無法找到經絡的。那么,人體經絡到底是什么呢?中醫只給出了想像,卻沒有給出答案。其中,把經絡理解為氣的比較普遍,但具體是什么氣呢?中醫給了一大堆關于氣的詞語,如精氣、衛氣、營氣、宗氣、元氣、正氣、邪氣等等,這些氣詞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但中醫以此推想和想像為據,就展開了具體的醫治行為,在實踐中碰運氣。可以說,有了想像就有了各自的具體醫術行為,加上實際利益驅使,就開始治病救人了,這是中醫的顯著特點之一,所以,中醫較少規范性,卻有一定的創意性。為了讓這些憑借想像的醫學幻想具有實際操作性,采用了不少具體方法,如針灸疏通法、拍打療法、按摩調治,甚至加上電擊等等,一種名為經絡治療的醫術方法就誕生了。我認為,如果中醫經絡說是存在的,遲早會在醫學上找到答案。但是很有可能,經絡是中醫構想的一個不能證明,也無證明價值的假說,類似于從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八卦導出其他中醫行為一樣,貌似有理,實則無稽之談。 另外在傳播上,中醫比較困難,一般采取司徒授藝方式。由于陰陽五行思想普及深入,所以,中醫也可以采取自學方式完成,但醫術究竟如何,很難有測定標準,這就助長了借醫行騙事情發生。 總體看,中醫在文化上是主要的,在醫學上是次要的,名醫、神醫寥寥無幾,中國人得到的醫學照顧水平一直不高。現代的中醫,很大程度上已經脫離了傳統的中醫路數,以中醫之名,行西醫之實,中醫是殼,西醫是核,中醫是名,西醫是惠。在學習繼承中醫方面,應當以文化為主,適當學習中醫技術。學中醫的本質是學文化,不是學科學,雖然其中有醫術成份,在醫學上學習科學,必須是且只能是西醫。文化是中醫的本質,醫學是次要成分。中醫的內涵是文化,不是科學,學習者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從醫學角度看,中醫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浪費。中醫在想像中治病,這是中醫的特點。所以,中醫有臨床創意性,不同的中醫生會開出不同的處方,不同的中醫生,治療方式也不相同。中醫具有個性化特征,規范較少,創意不少,但治療結果都不可能有量化保證。中醫可以繼續保存下去,但必須用科學來改造它,否則,中醫沒有前途。 中醫不能廢除,因為它畢竟是一種文化。 2011年12月6日 作者:四川瀘州合江白米人。 QQ:540951981 TEL:152830311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