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式液化天然氣(FLNG)技術研究方興未艾 近年來,隨著全球天然氣勘探與開發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深海氣田、邊際小氣田、伴生氣田被發現。為解決這些氣田的開發與運輸問題,各國正加緊研究浮式液化天然氣技術,以利用LNG易于運輸與儲存的特點,加大上述氣田開發力度。 一、浮式液化天然氣基本概念 浮式液化天然氣技術包括FLNG和FSRU技術。FLNG為浮式液化技術,可代替岸上傳統的浮式液化天然氣工廠;FSRU為浮式儲存和再氣化技術,可取代傳統的LNG終端。 據測算,在適合應用浮式液化天然氣技術的前提下,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裝置與相同規模的岸上液化天然氣工廠相比,投資減少20%,建設工期減少25%。 二、開展FLNG技術研究的必要性 我國近海天然氣資源豐富,總地質資源量約為5.9萬億立方米。然而,我國海上天然氣資源分散,廣泛分布于珠江口盆地、鶯歌海盆地、瓊東南盆地、東海陸架盆地和渤海灣盆地,且其中相當一部分為深海氣田、邊際小氣田和低品味天然氣資源。如南海北部陸架深水區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約1.6萬億立方米,已發現探明儲量中約10.4%為邊際小氣田,此外尚有相當一部分為海上油田的伴生氣資源。 對于這些邊際小氣田、深海天然氣及伴生氣資源,若采用傳統的建設方式,很多小氣田將因成本限制無法投入開采。采用FLNG技術,可以根據海上天然氣田的生產狀況靈活配置FLNG,在船上液化天然氣,再運至目的地,這對促進我國海域尤其是深海氣田、小型氣田開發,充分利用我國油氣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三、FLNG技術體系 (一)FLNG液化工藝技術 FLNG液化裝置要求工藝流程緊湊,最少的烴類制冷劑需求和儲存量,符合岸上液化天然氣工廠的流程一般不能滿足此需求。因此,在設計FLNG液化工藝時,需要考慮海上運動環境(如海上風浪等)對分離過程等的影響,一般須增加材料設計強度,減少設備占用空間,工藝裝置要滿足安全需要,工藝流程要有足夠的適應性和可獲得性,以適應原料氣的變化和生產天數。目前的LNG液化工藝中,單循環混合制冷劑工藝(SMR)和雙循環混合制冷劑工藝(DMR)均具有較好的浮式條件適用性。 (二)FLNG設備和儲存技術 FLNG 一般裝置在船上,機械設備要求高度集成化,并進一步加強設備的模塊化,以增加靈活性和可靠性。 儲存方面,FLNG仍可應用目前岸上和運輸船所用的液化天然氣儲罐型式,僅須根據具體條件選擇合適的儲存技術。如用混凝土儲罐外壁可降低造價和節省工期,球形罐堅固但減少了甲板空間,薄膜罐可獲得較大甲板空間,棱型罐造價較高。 (三)FLNG裝載技術 裝載技術為FLNG技術鏈的最薄弱環節。目前,不同公司提出了多種裝載概念,主要分裝載臂式和軟管式兩類,其中適用于深海的軟管式裝載方式OCL被證實可用于FLNG。 (四)FLNG安全技術 FLNG 除須遵循岸上液化天然氣安全技術原則外,還要高度關注裝置所處的海洋運動環境,目前認為,為滿足運行環境,FLNG生產裝置的規模在100-300萬噸/年為宜。 四、關于推動我國FLNG 研究的有關建議 目前,FLNG技術基本成熟,已進入商業應用階段。浮式LNG和小型LNG撬裝技術的成熟為開發邊際小氣田、伴生氣田及深海氣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國海上石油資源豐富,開展FLNG技術的研究與引進,能夠充分利用我海上氣田資源,減少資源浪費,對保障我國能源供應具有重要意義。建議: 1、支持中海油等企業開展浮式LNG方面的研究。同時,引導我國石油公司與船舶、裝備制造企業加強合作,消化和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為形成我國自有浮式LNG工藝技術體系奠定基礎。 2、進一步從財稅、準入等政策方面深入研究,推動我國低品味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