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綱,就是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類證候。它是通過四診,取得辨證材料之后,根據病變的部位、性質以及病變過程中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情況,加以綜合分析,歸納為八類基本證候,稱為八綱辨證。因此,掌握了八綱辨證,就能將錯綜復雜的證候表現加以概括,并執簡馭繁地對疾病作出初步診斷。
任何一種證候,都可以用八綱辨證加以歸納。如論疾病的類別,不屬于陰證,便屬于陽證;論病位的深淺,不屬于表證,便屬于里證;論疾病的性質,不屬于寒證,便屬于熱證;論邪正的盛衰,正氣虛的稱為虛癥,邪氣盛的稱為實證。所以,八綱辨證可以作為一切辨證的綱領,而陰陽兩綱又為八綱的總綱,即表、熱、實證屬陽證,里、虛、寒證屬陰證。這樣,就可以緊緊把握陰陽兩綱,由淺入深,認識疾病的本質。正如張景岳所說“凡診脈施治,必須先審陰陽,乃為醫道之綱領,陰陽無謬,治焉有差”。
八綱是八類證候,他們之間既有區別又互相聯系而不可分割。如辨表里與寒熱虛實相聯系;辮虛實又與表里寒熱相聯系。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又常出現表里、寒熱、虛實錯綜復雜的情況。因此,運用八綱辨證時,不僅要熟練掌握八類證候的各自特點,而且還要注意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靈活運用才能全面認識疾病。
|
八綱分類 |
陰/陽 |
解釋 |
1 |
表證 |
陽 |
表證主要由外邪如風及寒等引起 |
2 |
裏證 |
陰 |
裏證主要由體內失調如臟腑失調等引起 |
3 |
寒證 |
陰 |
寒證主要表現為面色淡白、四肢寒冷、惡寒、尿清或便濡﹝大便質軟﹞。這些癥狀都與非亢奮性生理功能有關。 |
4 |
熱證 |
陽 |
熱證主要表現為面色紅、發高燒、惡熱、尿黃或便秘等。這些癥狀都與亢奮性生理力能有關。 |
5 |
虛證 |
陰 |
體質虛弱、疲倦、氣短、聲低息微、頭暈等均顯示虛證的問題,這些癥狀常與正常功能不足有關。 |
6 |
實證 |
陽 |
實證常表現為行動重墮、聲高息粗、疼痛拒按﹝按時疼痛﹞,這些癥狀與外邪過盛或代謝廢物的積聚有關。 |
7 |
陰證 |
陰 |
陰表現的總綱,包括裏、寒及虛證。 |
8 |
陽證 |
陽 |
陽表現的總綱,包括表、熱及實證。 |
身體癥狀
|
陽的癥狀 |
陰的癥狀 |
面 |
面紅、發熱、熱感、躁動不安 |
面色淡白、精神萎靡、冷感、肢冷、倦怠無力。 |
聲音 |
呼吸氣粗、口乾、口渴 |
聲細、胃口差、口淡,不口渴 |
排泄方面 |
大便秘結、矢氣惡臭 |
小便清長 |
舌 |
舌質紅絳、苔黃或黑 |
舌質淡白胖嫩 |
脈象 |
脈浮數、洪大、滑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