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魔法門--初學入門導覽
我該怎么站起來?? 水中站立 http://bbs./viewthread.php?tid=22076 ![]() ![]()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4792 游泳入門--熟悉水性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8869 開始學游泳要掌握的基礎動作(含圖片)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6344重心與漂浮 (游泳魔法門補充包--重心與漂浮) http://bbs./viewthread.php?tid=47844&fpage=1 ![]()
游泳四式介紹自由泳
![]() 游泳項目之一。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開始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自由泳不受任何姿勢限制,爬泳速度最快,爬泳也就成為自由泳的唯一姿勢。爬泳動作像爬行,即雙臂輪流劃水和兩腿上下交替打水。這種姿勢結構合理,阻力小,速度均勻,是目前世界上最快、最省力的一種游泳姿勢。 自由泳的基本技術特點是,人體俯臥水中,頭肩稍高于水面,游進時軀干繞身體縱軸適當左右滾動,兩臂輪流劃水推動身體前進。手入水后劃水路線呈S形,呼吸與劃水動作協調。當臂用力劃水時,利用水流在頭兩側形成的波谷吸氣。 五○年代以前,游泳運動員都非常重視兩腿打水的作用,一般都是兩臂輪流劃水1次就打腿6次。后來科研證明打腿的能量消耗比劃臂大得多,而推動身體前進的動力主要來自臂部的劃水動作。因此以臂為主的現代自由泳技術重視臂的劃水動作和兩臂的配合,打腿動作在長距離游泳中已減少為2次或4次。但在短距離游泳中多數運動員仍然是打腿6次。仰泳 ![]() 游泳項目之一。1900年第二屆奧運會開始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仰泳包括反蛙泳和自由式仰泳。反蛙泳是最早出現的一種仰泳,動作近似蛙泳,而身體姿勢相反。即人體仰臥水面,兩臂從頭后經體側向后劃水。最初幾屆奧運會上的仰泳比賽都是采用反蛙泳姿勢。1912年第五屆奧運會上,美國運動員Harry Hebner采用兩臂輪流劃水、兩腿上下打水的仰泳技術,以1'21"2的成績獲100公尺仰泳冠軍,顯示了自由式仰泳技術的優越性,而反蛙泳逐漸在競賽中被淘汰。 自由式仰泳的配合動作與自由泳相同。基本技術包括身體姿勢、腿和臂的動作,以及呼吸與動作配合等方面。 身體姿勢 仰泳時身體幾乎水平仰臥在水中,胸部自然伸展與腹部成一直線,頭部沒于水中,臉部露出水面。在游進時,頭部始終保持正直姿勢,軀干圍繞縱軸因兩臂的輪流劃水動作而自然轉動。 腿的技術 仰泳時腿的動作作用有三:一是推動身體前進,二是維持身體平衡,三是保持身體有較高水準姿勢。腿打水的幅度比自由泳稍大。打水時,以髖關節為支點,大腿發力,帶動小腿及腳用力上踢。向上踢水時膝關節微屈,約成140°角左右,踝關節伸展,腳向內轉,動作要有力。向下打水時,膝關節自然伸直,兩腳跟的上下最大距離約40~50公分。踢水時腳尖稍向內旋,以加大踢水面積。 臂的技術 臂的技術分入水、抱水、劃水、出水和空中移臂幾個部分,幾個動作連貫地進行。入水時臂自然伸直,手小指朝下在肩延長線的前方,臂切身入水。抱水,當手切入水中后,向外側下滑,然后手掌向上向后方勾手,同時肩內旋,肘關節向前下方引,手繼續上提,拉開肩帶肌群,使手和小臂對好劃水方向。劃水是動作的主要部分。從臂抱水與身體縱軸成40~50°角開始屈臂劃水,手后劃的速度要快于肘。劃水至肩側時,手距水面約15公分。這時手、前臂、上臂同時向后方做推水動作。肘關節將靠近體側時,手向后下方壓水,肩關節向上轉動,內旋,手掌內轉下壓至大腿旁時結束劃水。劃水結束后,借助手掌下壓的反作用力,以提肩帶動上臂和前臂出水,手放松,臂出水后沿肩線上方前移,臂伸直。兩臂的配合是一臂入水時,另一臂出水。 呼吸與動作配合 由于臉露出水面,呼吸比較自然,一般是右臂出水時吸氣,移臂至將垂直水面時吸氣結束,然后憋氣,手入水后均勻吐氣,手將出水時吐氣結束。臂腿配合動作一般是兩臂各劃水1次,腿打水6次。蛙泳 ![]() 游泳項目之一。直譯為胸泳或俯泳,日本稱平泳。因泳姿酷似青蛙在水中游進,故中國稱蛙泳。1904年第三屆奧運會開始列為比賽項目。 發展狀況 蛙泳是一種古老的泳式。據資料記載,早在2000~4000年前的中國、羅馬、古埃及就有類似這種泳式的游泳。1875年08月24日著名游泳運動員 M.韋布采用蛙泳姿勢橫渡英吉利海峽,歷時21小時45分。十九世紀初蛙泳是第一種在游泳比賽中被采用的姿式。但由于蛙泳速度慢,在比賽中相繼又出現了側泳、爬泳、采用蛙泳的人越來越少。直到1904年第三屆奧運會時才把蛙泳與其他姿式分開。1924~1936年期間,蛙泳最大的革新是劃水動作結束后兩臂不再從水中前移,改為由空中移臂但仍采用蛙泳蹬夾腿的動作,出現了蛙泳的變形 - 蝶泳。 1936年國際業余游泳總會對蛙泳規則作了補充,允許在蛙泳比賽中采用蝶泳技術,于是蝶泳取代了蛙泳。在1948年第十四屆奧運會上,200公尺蛙泳決賽只有一人采用蛙泳。而1952年第十五屆奧運會的蛙泳比賽中,全部運動員都采用蝶泳技術。于是國際業余游泳總會決定將蝶泳從蛙泳項目中分出來。從1956年第十六屆奧運會起將蝶泳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當時規則還允許蛙泳可以在水中潛游,由于在水下游進不受波浪阻力影響,水平姿式好,阻力小,速度比水面蛙泳快。于是在1956年第十六屆奧運會上,幾乎所有蛙泳運動員都以長劃臂的潛水蛙泳參加比賽。日本運動員古川勝以2'34"7的成績創造200公尺蛙泳世界紀錄。 第十六屆奧運會后,國際業余游泳總會重新修改了蛙泳規則,取消潛水蛙泳,只允許在出發和轉身后做一次長劃水的潛泳動作,然后每個動作頭部都要露出水面。于是水面蛙泳技術又得以恢復發展,并重新規定了蛙泳世界紀錄的標準。如男子100公尺蛙泳為1'13"0。 1957 年中國運動員戚烈云以1'11"7的成績首先打破了該紀錄。從此以后又出現了寬劃臂和窄劃臂的蛙泳技術。 基本技術 蛙泳時,身體俯臥在水中,依靠兩臂對稱向后劃水、兩腿向后蹬水向前游進。 身體姿勢 身體俯臥在水中,在完成臂腿動作后,身體一般呈滑進姿勢,此時身體與水平面約成5°~8°角,胸部與前進方向成一定仰角。蝶泳 ![]() 游泳項目之一。從蛙泳發展而來,在4種競技游泳姿勢中是最后發展起來的。1956年第十六屆奧運會開始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因游泳動作狀似蝴蝶,故稱蝶泳。 蝶泳與蛙泳分開后,蝶泳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近十余年來蝶泳技術都是兩臂同時劃一次,打水兩次。這種游法以1972年第廿屆奧運會100公尺、200公尺蝶泳世界紀錄創造者Mark Spitz的蝶泳技術為代表。蝶泳時,身體俯臥在水中,依靠兩臂強有力的劃水和腿的波浪形打水動作推動身體前進,沒有固定的身體姿勢。 軀干和腿的動作 打腿時兩腳自然并攏,以腰腹發力,壓肩提臀,帶動腿向后下方作鞭狀打水動作。屈膝向下打水時稍提臀收腹,打腿結束時膝關節伸直。向上打水時稍挺腹主要是用力向下打水,上下動作的幅度兩腳約距40~50公分。 臂的技術 臂劃水在蝶泳中是主要推進動力。劃水技術包括入水抱水、劃水及移臂幾個階段。兩臂在肩的延長線上入水,順序是手、前臂,上臂肘關節最后入水。臂入水時要放松,不要壓臂而要壓肩。手入水后頭肩的位置低于肘關節。臂入水后,隨著身體向前的慣性,兩手繼續外分,然后手再轉向內做勾手抱水動作,同時稍提肘,拉開肩帶肌群。此時兩手距離最寬,在頭前形成一個良好的抱水姿勢。這時小臂與水面約成45°角,開始劃水。手從外向內后下方劃水,兩手劃至頭的下方時距離較近。有些運動員是劃至肩的下方時距離最近,約10公分。然后向后推水。手沿胸腹部下方推水時逐漸分開距離,盡量保持向后的對水位置。當肘關節靠近體側時,兩手迅速向外后方推水,以肘為支點結束劃水,出水及向前移臂。隨著結束推水的慣性速度,屈肘迅速將手提出水面。臂出水后由肩帶動上臂、前臂,沿水面迅速移向前方。移臂時臂應自然放松,不宜提得太高。肩此時處于較高位置。臂超過肩后肩開始下壓,但臂仍向前送。 呼吸及配合技術 當臂入水時,用鼻嘴開始均勻吐氣。推水時抬頭,手出水時張大口吸氣,臂移過肩時憋氣。腿臂配合要領是:手入水時第一次打腿,手推水時第二次打腿,推水結束打腿也結束。第二次打腿時膝屈的角度較大,打腿用力程度較我要學自由泳 土居教練的捷泳中文版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1045 我想學蛙泳 土居教練的蛙泳中文版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1046 仰泳整理區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4445&fpage=1 大。
八樓有自由泳教學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8873 自由泳精華篇之打腿章-Anywh (所有腿的都在里面了,還有常見問題解答)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2363 自由泳常見錯誤動作及解決辦法(含圖片)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5777 ![]() 港澳臺 -> 爬泳腿部的練習 http://bbs./viewthread.php?tid=47787撲騰日記----蛙泳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9233 蛙腿重點直觀圖
http://bbs./viewthread.php?tid=196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