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南懷瑾談性格與人生》一書,細細領悟懷老先生之 “人生遭遇,有幸與不幸。雖曰人事,豈非天命哉!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的深刻道理,對“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成就人生”,這個似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便多了幾分感受與思考。 人的一生,大都會有很多面對:喧囂浮躁亦或空靈凈界,順境或逆境、坦途與坎坷、失敗和成功……既然命運如此安排,你不必倨傲人生大幸,也不用悲嘆命運不公,歡憂之中,不妨適時地認識、把握好自己,去駕馭命運,實現(xiàn)自我,因為真正幸福、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其實源自于我們自己,取決于我們對人生的態(tài)度。 許多人都在感嘆這個社會、這個時代,太重現(xiàn)實。我們都是平常人,也許我們不可能成為漠視現(xiàn)實,不顧自己短暫一生的生活現(xiàn)實,而為千秋萬代著眼,方枘圓鑿,放棄自我而竭力為天下人著想,從而受到人們超越崇敬的“圣人”,但是我們更不能因一身私欲、為了現(xiàn)實的榮華,進而挖空心思、不擇手斷、奴顏婢膝、阿世苛合,窮盡一生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們用不著羨慕別人的容貌和姿態(tài),也不用懾于別人的威名,人云亦云。但是我們可以仰慕古之韓信“含垢忍辱、受恩必報、受辱不怨”的氣度和性格,并以之來激勵自己、修練自己。 古之蘇秦喟嘆“何前倨而后恭”人情世態(tài)的真相, “位高金多”的俗世, 也許難以讓我們淡忘過去的嫌隙,做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也確實不易,但是,在任何位置上、任何環(huán)境中,在眾多的世俗標準中,我們?nèi)裟芮逍训卣J識自己,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和目標,不怨天憂人,自尊、自重,持一份善良、純樸、寬容的心境,安于平淡,隨遇而安。仁愛他人,即便在閱盡了復雜的人心之后,依然能夠相信這世界還有真、善、美,依舊能被純潔的事物所感動。這樣,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才能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生活在熱鬧繁雜的塵世中,你也許永遠無法改變現(xiàn)狀,改變他人,但可以改變自己。有的人勝驕敗餒,事不遂意時,便心情沮喪、憤世嫉俗、緣事(世)失性、從而落魄一生一事無成。有的人為“成”事、 “立”世,亦或所謂的“功成名就”而委屈求全、刻意逢迎、費盡心機掙扎“奮斗”幾十年,風光無限之中不知不覺卻早已丟失自我。有的人則能夠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無論順逆,不嗔不惱、隨緣處世、苦樂不取、自在安然,平平淡淡之中彰顯自我性情真正人生。 弗洛依德說“性格決定命運 ”。播下一種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一樣的落花,莫悲嘆《紅樓夢》中林黛玉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的感傷,用心去聆聽詩人龔定庵“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熾熱濃情,這樣,你就一定會收獲“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豁達與灑脫。 (附:總是以“病”為借口,疏于悉心讀書碼字已久,今為完成單位發(fā)的《南懷瑾談性格與人生》讀書體會的“任務”,匆忙瀏覽二三遍之后,感受頗深卻滿是拙句淺詞,還需深研細琢為是,切記?。?/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