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別墅之江南園林
時間:2011-12-21 11:18來源:未知 作者:華宇豪庭別墅設計研究 點擊: 146 次
中國園林 有著三千年的歷史,從殷商時代開始萌芽,秦漢時期形成風格,唐宋時期發展豐富,到明清時期達到高峰,各個時代有各自的特色。 中國園林包括宮苑園林和私家園林。宮苑園林一般建筑數量多、尺度大、裝飾豪華、莊嚴,園中布局多是園中有園,即使有山有
中國園林有著三千年的歷史,從殷商時代開始萌芽,秦漢時期形成風格,唐宋時期發展豐富,到明清時期達到高峰,各個時代有各自的特色。 中國園林包括宮苑園林和私家園林。宮苑園林一般建筑數量多、尺度大、裝飾豪華、莊嚴,園中布局多是園中有園,即使有山有水,仍注重園林建筑的控制和主體作用。不少園林造景模仿江南山水,吸取江南園林的特色,稱為建筑山水宮苑。清代園林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集各地園林勝景于一園,采用集錦式的布局方法把全園劃分成為若干景區,每一風景都有其獨特的主題、意境和情趣。代表作有北京的頤和園、圓明園和承德避暑山莊。避暑山莊有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金山亭模仿鎮江金山寺,煙雨樓模仿嘉興煙雨樓,文園獅子林模仿蘇州獅子林等。 私家園林多集中于揚州、蘇州、吳興、杭州等城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帶,所以也稱江南園林。較有名的江南園林有分布在蘇州拙政園、留園、獅子林、滄浪亭、網師園等,無錫寄暢園等,揚州個園、何園等,上海豫園、內園等,南京瞻園等,常熟燕園等,南翔古漪園等,嘉定秋霞圃等,杭州皋園、紅櫟山莊等,嘉興煙雨樓等,吳興潛園等等。 江南園林風格充分體現著天人合一的理念,體現著人們順應自然,以求生存寫發展的思想。在造園技法上是模擬自然而高于自然,即“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它以人工或半人工的自然山水為骨架,以植物材料為肌膚,在有限的空間里創造無限的風光。又運用隔景、障景、框景、透景等手法分隔組合空間,形成多樣而統一的不同景點,可謂步移景異,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宋代以后,又在模擬自然的基礎上,強化人們精神思想和文化上的追求,形成寫意山水園,以詩詞歌賦命題、點景,作為造園的指導思想,達到詩情畫意的境地,已成為中國傳統園林的精髓。 江南園林以山水園林為基本形式,力求自然與人工巧妙、完美地結合。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和寫意見長,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聯、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傳統文化和鄰里融洽關系都反映在居住環境中。 江南園林其用色為:白墻、黑瓦、灰色的假山、紅色的柱、綠樹碧水、翠竹、藍天,構成了一幅高雅、鮮明、幽靜的畫面,使人在其環境中感到心情愉悅、高尚,色彩的運用與其功能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江南園林有5個顯著特點: (一)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亭臺軒榭在布局上“絕不講究對稱”,具有充滿自然之趣的布局美。即講究整體布局,又著重每一個角落的構圖美;整體布局與門窗的圖案美、雕鏤美和園內建筑的色彩美相映成趣。 (二)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江南水鄉,以水景擅長,水石相映,構成園林主景。假山的堆疊有自然之趣,讓人忘卻其為假山。池沼則“大多引用活水”,是因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往往安排橋梁”,講的是因地制宜,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兩座以上的橋梁,決不雷同,講的其實也是避免對稱,講究自然之趣。細處也下放過,如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布置幾塊石頭或種上花草。這些安排,使得蘇州園林中的假山與池沼雖出自人工,卻能宛如天成,這也正是園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花木種類眾多,布局有法,著眼畫意。江南氣候土壤適合花木生長。蘇州園林堪稱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園中的山茶和明畫家手植藤。揚州歷來以蒔花而聞名。清初揚州芍藥甲天下,新種奇品迭出,號稱花瑞。江南園林得天獨厚和園藝匠師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斷。 江南園林按中國園林的傳統,雖以自然為宗,絕非叢莽一片,漫無章法。其安排原則大體如下:樹高大喬木以蔭蔽烈日,植古樸或秀麗樹形樹姿(如虬松,柔柳)以供欣賞,再輔以花、果、葉的顏色和香味(如丹桂、紅楓、金橘、臘梅、秋菊等)。江南多竹,品類亦繁,終年翠綠以為園林襯色,或多植蔓草、藤蘿,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賞其聲音的,如雨中荷葉、芭蕉,枝頭鳥囀、蟬鳴等。 花草樹木栽種用心良苦,既講究樹木的錯落有致,還要考慮季節的變化,既要考慮花草樹木的栽種又照顧花草樹木的修剪技法,隨時隨地如畫入景。 (四)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巧妙運用花墻和廊子,使蘇州園林顯得層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覽無余地展現在游覽看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覽者可以領略到移步換景的樂趣,獲得的審美享受也更為深長。 (五)建筑風格淡雅、樸素。江南園林沿文人軌轍,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樸素,廳堂隨宜安排,結構不拘定式,亭榭廊檻,宛轉其間,一反宮殿、廟堂、住宅之拘泥對稱,而以清新灑脫見稱。這種文人園風格,后來為衙署、寺廟、會館、書院廣泛效仿,甚至為皇家苑囿所取法。
(責任編輯:華宇豪庭別墅設計研究院—小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