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塞山區為適應城區反腐倡廉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把紀檢工作的觸角延伸到了最基層,在全區39個社區中全部建立了紀檢工作小組,選配了122名基層黨員干部擔任小組成員。通過明確工作職責,創新運行機制,充分發揮紀檢小組作用,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一、以解決監督缺位為突破口,全面建立社區紀檢組織。該區針對城區街道社區黨風廉政建設中存在的黨員干部廉政意識淡薄、組織體系不健全,基層紀檢工作無人管等問題,組織專班進行調研,經多方征求意見并征得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同意后,決定在社區成立紀檢工作小組,解決基層監督缺位問題,消除基層權力監控盲點。按照“不增加社區干部職數、不增加居民負擔”的原則,在社區成立紀檢工作小組,由各社區黨支部明確紀檢委員1人,兼任紀檢工作小組組長,負責社區紀檢工作,成員3-5人。在紀檢干部的選配上,精心挑選,強調“三要”:即群眾要信任,黨員要滿意,組織要考核。通過選舉產生的人選,經街道黨委嚴格考察后,由街道統一發文任命。 二、以創新工作機制為重點,全面推進紀檢小組規范化建設。一是明確職責促落實。從三個層面明確職責、落實責任。明確區紀委在加強組織建設中的組織協調、監督檢查的職責;明確街道黨(工)委在組織建設中的主要責任;明確社區紀檢小組的工作職責。制定了協助社區黨支部抓好黨務、居務、財務公開,對財務管理、財政轉移支付資金、社保資金、低保戶和特困戶報批等重大事項進行監督等八個方面的職責。二是創新思路建機制。從建立健全規范紀檢小組工作流程入手,先后建立了信訪接待、監督檢查、工作報告等一系列加強自身管理的規章制度。并結合基層反腐倡廉建設工作的需要,先后建立健全了社區干部廉潔自律“十不準”、 社區干部重大事項制度、居民議事懇談會制度等一系列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制度體系。三是制定目標嚴考核。在區紀委的指導下,各街道根據各自實際工作,制定了社區紀檢小組績效考核辦法,明確了檢查考核的內容、標準、方法。社區紀檢工作實行目標化管理方式,一級抓一級,層層簽訂目標化考核責任狀。街道紀委采取季度匯報、半年工作督查、年末考核測評等方式,檢查指導社區紀檢工作。 三、以確保工作實效為著力點,積極發揮紀檢小組職能作用。一是抓宣傳教育,社區廉政意識不斷增強。各社區紀檢小組積極創新載體、搭建平臺,深入開展基層黨風廉政宣傳教育,通過設立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欄、發放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宣傳手冊,組織評選“廉政家庭”、“廉內助”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載體和形式,加強互動式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不斷增強社區干部廉政意識,努力營造濃厚的社區廉政氛圍。二是抓民主監督,社區權力運行日益規范。各紀檢小組緊緊圍繞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如低保審核、特困戶確定等,不斷創新監督方式,狠抓民主監督,切實維護和保障廣大居民的合法權益。截止目前,各紀檢小組共審核各類專項資金、惠民惠農資金近千萬元,制止和糾正低保發放、救災補貼中的不規范行為20余起,接待群眾舉報10余件,化解矛盾糾紛50余多起,協助上級紀檢組織查辦村居干部違紀案件10余件。三是抓便民服務,社區服務平臺建設明顯加快。各紀檢小組將工作的落腳點放在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上。始終將協助社區抓好社區便民服務站建設作為重要工作之一,督促社區嚴格落實“六有三公開”標準(有辦公場所、有標準牌、有電話、有登記簿、有必要的經費保障、有工作制度、公開代理服務事項、服務程序、聯系人及其聯系方式),實施規范化建設。群眾普遍反映,到鎮街及社區辦事更方便、更快捷了。 該區全面加強社區紀檢組織建設的實踐表明,社區紀檢小組的成立改變了長期以來社區監督機構缺位的局面,促進了基層懲防體系建設。紀檢小組不僅起到了監督員的作用,加強了社區黨風廉政建設,而且還起到了宣傳員、信息員、調解員的作用,促進了基層和諧穩定和社會經濟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