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中醫認為肥胖其病因可分為內因及外因兩種。外因是由飲食過量、運動過少等因造成,內因乃真陽不足、脾氣虛弱、痰濕內停所致。而要想徹底拒絕肥胖需要根據不同的癥狀進行治療。
精神萎靡癥候群 (1)原因:精神不佳,生活中久坐少動,辦公室一族最容易有這種精神萎靡癥候群,中醫認為久坐好靜易傷氣,氣血也容易運行不暢,脾胃呆滯,運化功能減低,水谷精微(營養成份)不易被送至全身充分利用,于是化為膏脂與水濕,留滯臟腑經絡,而致肥胖。 (2)中醫認為精神萎靡癥候群的體質類型: 脾虛痰濕型:表現為體態肥腴、肌肉松軟、頭重胸悶、疲倦少言、乏力嗜睡,偶爾出現腹脹、嘔心、大便稀塘等癥。 中藥治療以燥濕化痰、健脾益氣為主,可用「防己黃耆湯」治療,組成:防己、黃耆、白術、炙甘草、生薑、大棗。 痰濕阻絡型:表現為形體肥胖、胸悶氣短、白天嗜臥或嗜睡、夜寢不寧、記憶力衰退、偶爾胸脅有刺痛感、煩躁等癥。 (3)拒絕復胖的茶飲: 仁參玉須茶 作法:將以上材料用1000㏄的水煮沸后,再用文火悶5分鐘,去渣即可飲用,每日飲用1000㏄即可。 功效:此茶飲針對脾虛、痰濕的體質作調理,有利濕、健脾的效果,還能潤脾肺、利腸胃,改善水腫的體型。 利水滲濕藥: 伏苓:味甘淡、性平溫。有利尿、排除體內多余水分、鎮靜、化痰等功效,主治尿少導致全身水腫、腳氣水腫、喉嚨痰多、激烈活動時會有嘔吐感、心悸健忘、失眠等癥。尿多、遺尿者勿用。 澤瀉:味甘咸、性微寒。有利尿、清火瀉熱之功效,主治腎炎所導致的水腫、腳氣水腫、尿少、口渴、高血壓、高膽固醇等癥,特別適合中、高度肥胖患者服用。若有頭暈耳鳴、腰膝無力、怕冷、面色發白等癥者忌服。 麻黃:味辛、微苦,性溫。有幫助排汗、擴張毛細孔、利尿等功效,主治水腫肥胖者兼有咳嗽、流鼻水、頭痛,及尿少、不易流汗等癥。易流汗者夏天禁用。 袪濕化痰藥: 半夏:味辛、苦,性溫,有毒。可除去體內多余水分,并有化痰、鎮靜等功效,主治肥胖者伴有喉中痰多、活動易喘、頭痛、頭暈等癥。孕婦忌用。 織實:味苦酸,性微寒。有通便、幫助排氣、利尿消腫等功效,主治上腹部脹滿疼痛、腳氣水腫、大便干結等癥。孕婦及慢性腸胃炎者慎服。 (5)不再復胖的秘招: 當然是徹底改變這種慵懶的生活習慣,體質影響而產生的的疲勞感,可以用食療的方式改善體質,消除慵懶的生活型態,或是本來就如此懶散,更應該積極過生活,像看電視的時間可以邊看邊打掃,有空多出門活動,即使是逛街或是到郊外走走都可以。
過勞癥候群 (1)原因:經常工作煩忙、壓力大者,生活作息通常不正常,如晨昏顛倒的醫護人員、新聞工作者、電子新貴、打工一族居多,為了熬夜所以吃消夜也是無可避免,一到假日多半用大吃大喝來疏解壓力,或是睡一整天來補眠,這時,混亂的生活作息已讓你的臟腑功能失調,水谷精微(營養成份)堆積在體內,不易消化,造成頑固型的肥胖。 (2)中醫認為過勞癥候群的體質類型: 胃腑積熱型:臉部易潮紅,怕熱、口干、大便秘結,大多是青年、產婦,因為食欲好,每天吃下的東西甚至可達1~1.5公斤,常常會感到饑餓;中醫認為「脾胃為倉廩之官,胃主受納,脾主運化」,食經過胃的消化,精華部分由脾運輸至五臟六腑,進食過多易造成脾臟「當機」,中醫稱為「滯脾」,化為脂肪形成肥胖,又因常暴飲暴食,胃中積熱,胃熱易引起饑餓感,所以又想進食的惡性循環。 中藥治療目標為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為主,以「輕身散」治之,組成黃耆、人參、伏苓、甘草、山茱萸、云母粉、生薑汁。 (3)拒絕復胖的茶飲: 檸香草茶 作法:將所有材料以1500㏄熱水沖泡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針對勞癥候群的體質類型來治療,諸如口干、燥熱的體質,此茶飲能調理燥熱體質,還有利水消腫的效果。
健脾益氣藥: 黃耆:味甘性溫。有滋補強壯、利尿退腫、消炎等功效,主治體虛肥胖、水腫、中氣不足、活動易喘、糖尿病等癥。若有咽干舌燥、手腳發熱、小便黃、大便干結等癥者忌服。 白術:味甘性溫。有健脾除濕、利尿、健胃等功效,主治肢體浮腫所形成的肥胖、水腫腹痛、腹瀉等癥。喀血、流鼻血及容易疲勞,并有頭暈耳鳴、健忘、腰膝酸軟、遺精等癥狀者勿用。 (5)不再復胖的秘招: 事實上,三餐正常為減肥成功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永不復胖的關鍵,如果是工作上的需要,才與正常作息背道而馳,那麼就調整睡眠時間和三餐比例,將一天的進食量分成三等份,在睡前那一餐視為晚餐,選擇易消化且清淡的食物,就不易發胖。 至于宵夜,如果是為了熬夜,則要吃些蒟篛果凍、沙拉、水果、高纖餅干、牛奶等清爽的食物,可以補充到營養且不易使頭腦昏沉,如果是不吃消夜就睡不著,吃完消夜馬上就上床睡覺的,因為晚上的活動量較小,且消化吸收功能較好,我們知道自律神經可分為交感、副交感神經,白天交感神經較強,心肺血液循環良好,晚上副交感神經較活躍,肝臟及胃腸的血液循環較佳,消化吸收功能好,養份很快就可以吸收儲存身體上,因此,睡前4~5小時就不能進食,吃完東西也不可以馬上躺臥,因為躺下來的消化吸收力更好。 生活作息不正常者,應從調養體質、調整作息著手,必要時可以選用加強全身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的藥物,如補肝類的四物湯,補腎類的六味地黃丸等,或配合針灸加強全身氣血循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