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堆古遺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 的小地方,將我們的歷史向前推到了4800年前,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同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表現人“眼”的文物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這些文物本身珍貴、奇特,如上圖大面具,眼球極度夸張,瞳孔部分呈圓柱狀向前突出,長達16.5厘米。突出的圓柱直徑9厘米。此外,還有數十對“眼形銅飾件”,包括菱形、勾云形、圓泡形等十多種形式,周邊均有榫孔,可以組裝或單獨懸掛、舉奉,表現了對眼睛特有的重視。三千年以前我們的古蜀國祖先能有這樣的工藝實在是我們的驕傲。就我個人而言認為“三星堆”的確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很多工藝就現在的生產力水平也難做到! 三星堆“筒板瓦” 據史書記載,蜀王蠶叢原來居住于四川西北岷山上游的汶山郡。而這一地方“有堿石,煎之得鹽。土地剛鹵,不宜五谷。”直到近代,此地仍是嚴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區。我們知道,甲亢病患者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蠶叢很可能是一個嚴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而他的后人在塑造蠶叢神像時,抓住了這一特點并進一步“神化”,這就是蜀王蠶叢神像被刻畫成“縱目”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