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活動,管理不能缺位 |
![]() |
茶 話
□長樂 今年佛山秋色歡樂節在雨中開幕。傳統秋色展示、現代藝術表演,一場聲色盛宴吸引5萬市民冒雨觀看。兩公里的秋色巡游、四個區域的定點表演,流光溢彩的長龍,與民同樂,氣氛熱烈。 然而秋色巡游結束后,不少網民爆料,路邊花圃上長得好好的花草被踩踏得“體無完膚,血肉模糊,尸橫遍野”了;街道兩旁滿眼垃圾,不堪入目……面對此情此景,本來喜氣洋洋、歡樂無比的秋色歡樂節,過后卻讓人黯然失色,讓人痛心嘆息。 每逢重大節慶活動,諸如年三十行花街、元宵節行通濟等,狂歡過后,總是留下垃圾滿地、花草凋零的遺憾。究其原因,大家都會說社會公德問題,市民素質問題。但是,在市民尚未養成“注重自我素質的提高,自覺愛護身邊的環境,自覺維護城市環境的潔凈”良好的衛生習慣之前,我們的管理部門是否可以先從加強管理入手,對市民亂丟垃圾的行為加以引導和規范呢?不能只是怪責市民,組織方的協調和管理是問題的關鍵。 其實也是今年國慶黃金周,在順德順峰山舉行的美食節,其有序和潔凈卻贏得市民的一致好評。據媒體報道,近60萬人光顧順德美食節,美食多,吃客多,然而地面卻干干凈凈。為什么同樣是節慶活動,效果卻截然不同,秘訣在于組織方的協調和管理。據報道,本次美食節,順德承辦方花了近20萬元進行場地保潔,聘請了98名清潔人員,場地每隔五米放置一個垃圾桶。由于精心的策劃和管理,美食節搞得既有聲有色、吃客如潮,又能保證環境整潔,讓人吃得舒心。 可見只要組織方在管理上不缺位,任何活動都會搞得有聲有色,贏得口碑。首先,在活動之前做好宣傳工作,呼吁和告誡參加活動的人要遵守社會公德,要文明過節,不要任意制造垃圾,不要踐踏草坪。其次,要安排人員維護活動現場秩序,一方面可以避免意外事故發生,另一方面也可有效預防參與者毀壞公物現象的發生,至少能減少花草遭破壞。再次,要在活動現場安置足量的垃圾桶,方便市民將垃圾扔進垃圾袋,避免垃圾漫天飛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