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奇觀——夢幻鳴沙山![]()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唐代大詩人王維這兩句著名的詩句,我們上中學時即能背誦,但并不知曉王維這首《使至塞上》的著名詩篇是寫于何時何地。站在沙坡頭放眼眺望,黃河、大漠、青山、綠洲盡收眼底,撫摸著王維的雕像和刻著他詩句的石碑,這一瞬,我們方才真正領略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的雋永與情韻。
沙坡頭位于寧夏中衛市城西16公里處,從銀川驅車抵達這里,需要3個多小時。沙坡頭南靠重巒疊嶂、巍峨雄奇的祁連山余脈香山,北連沙峰林立、綿延萬里的騰格里大沙漠,中間被奔騰而下、一瀉千里的黃河橫穿而過,在沙與河之間,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綠洲。沙與河這對本不相融的矛盾體,在沙坡頭卻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浩瀚無垠的騰格里大沙漠、蘊靈孕秀的黃河、橫亙南岸的香山與世界文化遺產戰國秦長城、秦始皇長城……譜寫出一曲大自然的夢幻交響曲。
《明史?地理志》載,中衛“西有沙山,一名萬斛堆。大河在南”。《讀史方輿紀要》載,中衛“西五十里,因積沙而成,或云即萬斛堆”。可見,沙坡頭這座大沙山,歷來名聲顯赫。在歷史上,它有一個十分響亮的美名,叫鳴沙山。《讀史方輿紀要》摘引元代史志記載說:“自蘭州而東,過北卜渡,至鳴沙河,過應理州,正東行至寧夏路。鳴沙河,即寧夏中衛鳴沙山南黃河也。”這里所說的“鳴沙山”,即今之沙坡頭。據考證,中衛地區至少在3萬年以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
這里的沙子與三亞天涯海角的沙子一般細膩、柔軟,但又沒有海灘沙子中夾雜的細碎貝殼,甚至沒有一絲塵土,清純干凈得無法想象,在陽光下泛著金燦燦的黃色。最令我們感慨的是,一望無垠的大漠毫無荒蕪之感——因為這里流淌著奔流不息的九曲黃河。“黃河之水天上來”,在沙坡頭竟婀婀娜娜地流瀉出一個“幾”字形,使黃燦燦的沙漠中呈現出一片神奇的綠洲。
沙坡頭游覽區的特色之一是滑沙。游人從高約百米的沙坡頭的坡頂往下滑,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地質結構,滑沙時座下會發出一種奇特的響聲,人鐘巨鼓,沉悶渾厚,稱之為“金沙鳴鐘”。
特色之二是沙山北面是浩瀚無垠的騰格里沙漠。而沙山南面則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沙漠綠洲。游人既可以在這里觀賞大沙漠的景色,眺望包蘭鐵路如一條綠龍伸向遠方;又可以騎駱駝在沙漠上走走,照張相片,領略一下沙漠行旅的味道。
特色之三是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在滔滔黃河之中,渡向彼岸。這種羊皮筏俗稱“排子”,是將山羊割去頭蹄,然后將囫圇脫下的羊皮,扎口,用時以嘴吹氣,使之鼓起,十幾個“渾脫”制成的“排子”,一個人就能扛起,非常輕便。游人坐在“排子”上,筏工用槳劃筏前進,非常有趣。
![]() 沙坡頭 攝影/沙胡
![]() 沙海奇觀 攝影/沙胡、霽月光風
(來源: 作者:路過地球 圖片來源:地理論壇 作者:dqwuminhua 編輯:李琳)
|
|